【#Podcast更新了】
#菜雞變司機
EP3:為什麼不該拿學校教的東西來投資?你只要學會這些就不用花大錢去上 ___ 了!(會計篇)
🎙️ Podcast 連結:https://gamma.soci.vip/
📩 免費電子報訂閱: https://bit.ly/39U5HKw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RlQonteyuo9mfv8Lxd2Y
🔖 各位投資人要謹記於心的是,會計學、金融、稅務等知識都只是投資的基礎,投資有 99% 的時間都應該花在了解一間公司的商業本質、產業狀況和了解自己在公開市場中參與的賽局(誰是你與你對做的對手,為什麼你比對方更有優勢)。這些知識都只是基礎中的基礎,了解這些知識後並不會給你任何投資上的優勢(因為公開市場上的投資人都知道這些基礎知識了)。
🔖 會計學 (Accounting):在學校,你會學到複式簿記 (Double bookkeeping)、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和成本會計 (Cost accounting),也可能會在更進階的課程中學到移轉訂價 (Transfer Pricing)。
成本會計和移轉訂價只對那些在大公司會計部門工作的人是重要的,負責這些工作的人會獲得他們應得的報酬。但是對於一般公司投資人而言,這兩個可以說是最沒有用處的知識。
🔖 1. 資產項目 (Assets)
-現金與約當現金 (Cash & Cash Equivalents):有價證券 (Marketable Securities,市場流動性高的證券) 與現金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有價證券被當成現金與約當現金。
-應收帳款 (Account Receivable):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應收帳款可以透過 Factoring 來改善現金部位。
-存貨:有許多方法可以來計算存貨,比如說先進先出法 (First In, First Out - FIFO)、後進先出法 (Last In, First Out - LIFO) 和移動平均法,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項目。但你如果你不是從事不良資產投資的話,那麼不用去在意這些不同的方法。
-淨土地、廠房和設備 (Net PPnE):資本支出 (Capex) 花出去後就會變成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可以被質押來獲得優惠利率的有擔保借款。
-無形資產 (Intangibles):這可以是從軟體資本化得到的商譽 (Goodwill) 或是來自併購行為的商譽。當資產負債表上有這個項目,攤銷 (被當做支出) 不會影響到現金流,所以當你發現一間公司有很龐大的無形資產和攤銷項目時,你應該要去觀察這家公司的 EBITDA 或是 EBITA (因為兩者都是計算攤銷前盈餘),把這兩個當成產生現金流能力的替代指標會是更好的觀察方式。
🔖 2. 負債項目 (Liabilities)
-應付帳款 (Account Payable):需要付出去的款項。
-債務 (Debt):這個項目是從銀行借來的資金或是透過公司發行公司債所獲得的資金。這個項目在計算淨負債時很重要。
-財務租賃 / 營運租賃 (Financial Leases / Operating Leases) :這兩個項目是否該被歸類成負債是有爭議的。但 Gamma 通常只要這兩個項目出現在資產負債表,就會把這兩個項目當成負債。
-遞延營收 (Deferred Revenue):這個項目對於 SaaS 公司而言通常是很重要的指標,可以當成在滿足客戶需求前,客戶所做出的訂單,並當成未來的債務。這是一個營收的領先指標,所以追蹤一家公司的遞延營收在預測未來的營收上是很重要的。
🔖 3. 權益項目 (Equity)
-少數股東權益 (Minority Interest):這是由少數股東所持有的股東權益,這大部分是由母公司所持有。
-股東權益 (Shareholder equity):這個項目只對一些很看重資產負債表的商業模式才重要(例如:金融機構就需要去注意的數字),因為他們被規定必須要維持一些資本項目上要求。除非你正計算一間公司在清算的情況下會如何 (商業價值是負的),不然這個項目其實不是很重要。
🔖 你只需要搞懂這些損益表的項目
-營收:每間公司對營收的定義都不同。當你使用一些會用到營收的指標,比如說 EV / Sales 並拿來比較多間公司,你會想要確保這些公司對於營收的定義都是一樣的。打個比方,$ADYEN vs $SQ vs $PTPL 或 $TTD vs $APPS 這兩種比較組合中,它們對於營收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兩個例子中,直接拿 EV / Sales 不會是一個估值的好指標。
#更多內容於全文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11集:分析師是如何挑股票的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1.20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1:09 節目片頭 01:27 分析師是如何挑股票的 12:43 Q&A:投資的稅務規劃和手續費很重要 26:48 請繼續提...
operating income 在 投資沙岸的揀貝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戲說估值(?)]
廢文PO多了,偶爾來點比較認真的?
有網友問到我在這篇裡面寫到的再投資率是什麼鬼:
https://reurl.cc/qgQ2Y0
恩……其實我文章中就技術上並非完全正確,但要解釋有點麻煩,而且不是這篇文章的核心,就沒有說清楚了。
首先,估值考慮的是未來的現金流量貼現值(DCF),而再投資率算是一種很常用的上而下捷(ㄊㄡ)思(ㄌㄢˇ)法,用來估計未來成長所需的資本支出,我印象第一次看到是Joel Greenblatt哥大的上課筆記,再來是Damodaran的Dark side of valuation
事情是這樣的~增長大多時候是有代價的,展店需要再投資,買設備需要再投資,基本上除了少數強到哭爸的軟體、平台公司(弱的也是要維持一定的研發去跟市場競爭)、顧問業這種無形資產為核心的業務外,成長基本上都是要投資的。
再投資率就是想要嘗試捕捉增長需要的資本支出佔利潤的比例
關係是 Reinvestment rate = growth rate in operating income/ marginal ROIC
而life cycle早期的公司 大多會用營收去連結。
Reinvestmet = Change in Revenues/(Sales/Capital)
也就是通常會透過這個數字去估計未來成長需要的資本支出,至於文中為何我是到損益表那段才引入…..有一點點技術上的錯誤。
損益表有個東西叫攤銷折舊,這是過去的資本支出決定的,穩定態的公司或許折舊會接近未來的資本支出,所以這問題不大,但增長或不穩定態的公司,未來的資本支出通常都不會等於折舊(過去的資本支出平滑化),就會需要透過再投資率估計一個更合適的數字。
文中會在損益表引入是因為我文中假設是在全知的狀況,如果你能合理的估計現金流,DCF直接用這數字就好,而在真實狀況即使是一開始就用現金流量表估值,終值端大多也會引入再投資率去估計資本支出。
那為何價值會被這個數字影響?這隱含的是,不是所有成長都能帶來價值(燈冷!!!!),能帶來價值的成長其預期的回報(ROIC)一定要高於其成本(WACC)。
你說這技術細節有用嗎?....台股基本上沒用,因為台股只管數字有沒有成長,沒在管你成長的價值高不高,美股有用嗎……不好說,如果一個投資標的需要你精算,那可能也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就當作一個書呆子的鑽牛角尖吧
真的想了解這麼無用的知識就是把估值圈兩個大老的書(Damodaran跟McKinsey)看完應該就會懂了。
(BTW 其實我還會很多超級無用的小知識?? 例如:
我會銀行體系的各種捷思估值和其所做的基礎假設
我知道困境投資走CH11的步驟和那些東西會成為債權
我會造假在財報上的數字關係和該如何研調
理解各種量化策略的邏輯也做過一些
BETA、風險溢酬、國家風險的各種算法和優缺點評比....)
#我是不是該去找個嗜好
operating income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VIDIA Q2 results
Revenue $6.507B, YoY +68%, beat
diluted EPS $1.04, YoY +89%, beat
毛利率 66.7%,QoQ +50 basis point, YoY +70 basis point
淨利 $2.623B,YoY +92%
遊戲:31 億美元,季增 11%,年增 85%
資料中心:23.7 億美元,年增 35%
專業視覺化:5.19 億美元,年增 156%
車用:1.52 億美元,年增 37%
加密貨幣:2.66 億美元,較公司預期低 33%
Q3 guidance:
Revenue is expected to be $6.80 billion, plus or minus 2 percent.
GAAP and non-GAAP gross margins are expected to be 65.2 percent and 67.0 percent, respectively, plus or minus 50 basis points.
GAAP and non-GAAP operating expenses are expected to be approximately $1.96 billion and $1.37 billion, respectively.
GAAP and non-GAAP other income and expense are both expected to be an expense of approximately $60 million, excluding gains and losses on equity securities.
GAAP and non-GAAP tax rates are both expected to be 11 percent, plus or minus 1 percent, excluding any discrete items such as excess tax benefits or deficiencies related to stock-based compensation.
符合個人預期
operating income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11集:分析師是如何挑股票的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1.20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1:09 節目片頭
01:27 分析師是如何挑股票的
12:43 Q&A:投資的稅務規劃和手續費很重要
26:48 請繼續提問: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祝大家早日達到FIRE財務自由
29:14 節目片尾
29:41 頻道片尾
📝 名詞補充:
1. Active Investment:主動投資
2. Passive Investment:被動投資
3. Income Statement (P&L):公司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4. Revenue:公司營收或收入
5. 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
6. OPEX (Operating Expense):營運費用
7. Operating Income/Profits:營運利潤
8. EPS:每股獲利
9. Non-Operating Income:非營運,業外收入
10. Cash Flow Statements:現金流量表
11. Cash from Operating:營運收到的現金
12. Working Capital:營運資金
13. Cash from Investing:投資來的現金流
14. Cash from Financing:財務操作來的現金流
15. Balance Sheet:資產負債表
16. ROE:Return on Equity
17. ROA:Return on Asset
18. ROI:Return on Investment
19. Inventory Days:存貨天數
20. Account Receivable:應收帳款
21. Capital Group Study:20年股市投資的回報研究
22. Market Timing:挑進出股市的時機
23. Accenture:美國有名的管理顧問公司
24. Gift Tax:贈與稅
25. Estate Tax:遺產稅
26. ROTH IRA:美國不用上稅的退休投資
27. Capital Gain Tax:資本利得稅
28. Front End Load:買基金時先交的手續費
29. Back End Load:賣基金時後交的手續費
30. No-Load Mutual Fund:不需要付交易收續費的基金
31. Management Expense:每年基金管理的費用
32. Private Equity:私募基金
33. Water Mark:也叫Hurdle Rate,每年收益的最低標準,過了後管理公司才能分到20%的利潤
34. 2/20:每年2%管理費,錢賺過Water Mark後收20%利益
35. Skin in the Game:切膚之痛
36. Exposure:風險
37. Incentive:激勵
38. News Flow:每天的新聞變動
📚 參考書訊:《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https://eslite.me/w24ad
#楊應超 #財務自由 #股票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cksrWjkOI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jr1LWDVY6YDfBX1LsUQowL-O5Uw)
operating income 在 Operating Income - Overview, Formula, Sample Calculation 的相關結果
Operating income is the amount of revenue left after deducting the operational direct and indirect costs from sales revenue. ... <看更多>
operating income 在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Operating income and operating profit are sometimes used as a synonym for EBIT when a firm does not have non-operating income and non-operating expenses. ... <看更多>
operating income 在 Operating Income Definition - Investopedia 的相關結果
Operating income reports the amount of profit realized from a business's ongoing operations. · Operating income takes a company's gross income, which i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