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怡和旗下美心咖啡店 思考鴉片戰爭的諷刺
1992年正值哥倫布所謂「發現」新大陸500周年,全美國都有各種盛大慶典和紀念活動。耶魯也不例外,舉辨了一系列相關學術講座。其中一場較特別,為顯示現代美國的「開明」,不會只從白人帝國主義觀點來看歷史,就特別邀請了一位美國女性原住民酋長來演說,講述原住民對被哥倫布「發現」的感受。
首先「被發現」一詞已極具侮辱性,而美洲原住民與歐洲人接觸500年來的經驗非常差,是人類歷史上有數最嚴重的災難。哥倫布1492年抵達中美洲前,估計南北美洲總人口高達1億以上,到了1650年,估計跌至只約600萬!除暴力衝突、甚至直接屠殺外,更重要的是歐洲人帶來眾多美洲原住民從未接觸過,毫無免疫力的多種疫症,包括天花、鼠疫、霍亂、 瘧疾和梅毒等等。到了今天,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南北美洲人口仍只約4000萬,不到500年前的一半!
美洲原住民「被發現」極侮辱
年代太久遠,已記不起當日講者名字和演講詳細內容,但對她開場白印象仍非常深刻。她對耶魯主辦單位表示謝意,早上到達New Haven時,先由一位學生充當導遊,帶她參觀校園。其中一個景點就是耶魯最著名的秘密組織Skull and Bones(骷髏會),被稱為The Tomb(古墓)的會所。
這位導遊興奮地介紹骷髏會的驕人歷史和傳統。創立於1832年,創會成員為William Huntington Russell、Alphonso Taft和其他12名同學。每年春季的Tap Day,Skull and Bones秘密地從第三年學生中,挑選十多名精英領袖,邀請在Senior Year入會成為Bonesmen,是一種終生榮譽,極少人會拒絕。Skull and Bones經常被譽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秘密組織,部分被披露的舊生會員包括3位美國總統,William Taft(創辦人Alphonso Taft的兒子)、George H. W. Bush(老布殊)和 George W. Bush(小布殊),被稱CIA之「母」的James Jesus Angleton,《時代雜誌》創辦人Henry Luce,以及黑石創辦人Steve Schwarzman等等。
名字叫得做骷髏會,總要些陰深恐怖的故事來加點色彩,這位導遊很驕傲地娓娓道出最有名的一個傳說。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時,Prescott Bush(老布殊父親)和其他數名Bonesmen同學,自願參軍,但幸運地沒有被派到歐洲戰場,只駐守在Oklahoma的Fort Sill。幾個年輕人「百厭」地掘開著名Apache族戰士Geronimo的墓地,偷走了頭骨。Geronimo是位驍勇善戰,最受所有印第安人,甚至美軍尊敬的戰士,他的名字至今仍代表勇敢,所有美國傘兵在跳傘前,仍會大喊Geronimo。退役後,Bush等就把「戰利品」帶回耶魯,從此就成為了骷髏會的「鎮墓之寶」!(在2009年,Geronimo的後人曾控告骷髏會,但不得要領。)
這位女酋長表示聽完這故事後,感覺被侮辱和很諷刺。既然耶魯邀請她來演講,扮開明,願意聽到原住民對哥倫布的觀感,又何必如數家珍般介紹骷髏會的盜墓史?是年輕導遊的無心之失?還是反映耶魯,這所表面推崇自由平等的高尚學府,骨子裏其實仍深藏着白人帝國主義的基因?
近日香港小學歷史教材中,出現了有關鴉片戰爭的小風波。網上出現一段視頻,中小學老師扭曲史實,把鴉片戰爭的成因說成英國企圖拯救中國,幫助解決嚴重的鴉片問題!很多家長發現後,就馬上向該小學投訴,該校長也作出回應,刪除視頻,並答應徹查此事。後來又有人發現另一小學教科書,提及鴉片戰爭時,聲稱引述耶魯中國近代史大師Jonathan Spence(史景遷)的巨著《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追尋現代中國)》內,對林則徐的評價,似乎批評他太過鹵莽,不了解中英貿易狀况,禁煙對英國的影響有多大,最後不「明智」地貿然銷毀鴉片,導致戰爭。
我與史景遷教授有素面之緣。十年前他來香港出席進念.二十面體,改編自他的著作《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在九龍華仁書院的舞台劇首演。演出後在石澳高爾夫球會舉行晚宴,史教授更講述了一些利瑪竇的生平事蹟。
我翻查了一下《追尋現代中國》,並不覺得對林則徐的評價負面。因語言和文化差異,中英互相誤解肯定是有的,但以當時標準,林則徐已非常好學,經常找人翻譯西報,並跟與外國有交往的中國商人傾談,加深對英國的認識。他曾力諫道光皇帝增加軍費,購入西洋大炮和戰艦,但可惜數量仍遠不足以抵抗英國艦隊的火力。
評論歷史人物決定 不應事後孔明
第一次鴉片戰爭又是不是真的因林則徐的「鹵莽」所引起?看歷史有兩大忌,第一不應以事後孔明態度來評論歷史人物一些決定。尤其在戰爭的霧中(fog of war),每位將領只可按不完美資訊來作決策。林則徐出身文官,絕不好戰,受命欽差大臣後,身負重任,執行禁煙。但他不想開戰,曾直接嘗試致函維多利亞女王,請求她出手制止鴉片貿易,但最後此信石沉大海,似乎沒有交到女王手中。
現在我們當然知道清廷打輸了仗,證明嚴重低估了英國海軍威力。但在開戰前,林則徐是否就應能料到必將落敗?其實中方人多勢眾,1839年剛開戰時,清軍曾在數場衝突中小勝,只是後來英國從印度和南洋調來士兵和多艘砲艇增援,轟炸廣州、廈門和寧波等城市,才扭轉戰况,最後迫使清廷求和,簽下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諷刺地,戰敗的林則徐固然受責,被貶至新疆伊犁。打勝仗的Captain Charles Elliot(義律)也逃不過厄運,被指摘不遵命令,為何拿下香港這塊barren rock(廢石頭)。結果他也被革職召回,其後被派至得克薩斯和百慕達。
忌用現代道德標準評價歷史
評論歷史的第二個大忌是用現代道德標準來評價歷史人物的某些行為。例如歷史上中外最受人景仰的「明君」,包括唐太宗、凱撒大帝和乾隆等,以現代標準來衡量,他們都是大量殺人的暴君。成吉思汗和匈奴阿提拉等就更不用說了,行徑比希特勒更殘暴。
那麼從19世紀中葉觀點來看,英國販賣鴉片又是否一門不道德可恥,和違法的生意呢?
從中方角度來看,鴉片貿易絕對是違法和不道德的。從18世紀初,清廷已多次頒令禁煙,一百年都未見成效。英國毒販從印度Bengal偷運鴉片到中國,1800年約4000箱,到1830年升至4萬箱。當時超過四分之一成年男子成了癮君子,女煙民也很多,上至官紳巨賈,下至販夫走卒,都做了毒品的奴隸。因鴉片所導致的貿易逆差,也逐漸挖空中國的白銀儲備。
英國方面,雖當時沒有明文規定禁鴉片,但並不等如英國不知道在中國販賣鴉片是違法和不光彩的。英國人非常熟悉不道德交易,長期活躍於販賣黑奴,從非洲虜走土人,運到美洲當奴隸。但在英國本土,中世紀後已停止奴隸制度。20世紀初,英國國會曾貓哭老鼠辯論過香港「妹仔」問題,迫使逐漸放棄此傳統。
1840年,英國國會曾就攻打中國議案,展開三日激烈辯論,主戰領袖為外相Lord Palmerston,反戰領袖為自由黨的William Gladstone(後來兩位都曾先後當首相)。Palmerston極力狡辯宣戰原因並非鴉片,而是因為清廷侮辱了英國使節,必須保衛英國名譽和僑民安全。但連當時的英國報章都不相信,即時把事件稱為鴉片戰爭。Gladstone警告如因鴉片而宣戰,英國將永遠蒙羞。可惜最後國會仍以少票數差距通過動議。
怡和創辦人渣甸醫生出身
毫無疑問,鴉片戰爭的真正罪魁禍首是William Jardine(威廉•渣甸),怡和洋行創辦人(現時老闆Keswick,是他外甥家族)。渣甸是蘇格蘭人,年輕時讀醫,畢業後加入東印度公司,在貨船上當醫生,但對錢更感興趣,所以兼做走私生意,後來索性辭職,留在廣州從商。
本來東印度公司擁有英中經商,包括鴉片的專利權,但後來經渣甸游說,在1834年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正是怡和洋行,還有第二大的Dent & Co,和美資的Russell & Co (骷髏會創始成員William Russell家族企業)。
據記載,渣甸是個擁有紳士風度,充滿愛心,樂意幫助家人和朋友的大好人。這可能是真的,正如很多現代南美毒梟,無論在「公事」上多兇殘,對家人鄉里都非常好,且經常去教堂。但渣甸性格反骨且極具野心,出賣完老顧主東印度公司後,就馬上處心積慮,計劃游說英國政府對中國宣戰,目的是迫使中國開放廣州以外更多商埠,並且一早計劃奪取屬於英國的殖民地,商船不需再經屬於葡萄牙的澳門。
初時他派合伙人James Matheson到倫敦游說攻打中國,但當時外相Duke of Wellington(曾打敗拿破崙)鄙視毒販,拒絕無理要求。後來渣甸告老歸田,回到倫敦,且進入了下議院。當中英關係日趨緊張時,Palmerston向他詢問意見時,原來他已一早寫好全套攻打中國計劃,包括地圖、攻擊戰略,以及需要調動多少士兵和戰艦!
我正坐在一家怡和集團的美心咖啡店寫稿,有點跟女酋長在耶魯演講時同樣的諷刺感覺。整件事匪夷所思,令我想起兩套Netflix有關毒品的電視劇《Breaking Bad》和 《Narcos》。《Breaking Bad》劇中主角本來是個中學化學老師,後來步上成魔之路,成為Crystal Meth大毒梟。渣甸更離譜,本是位濟世為懷的醫生,但後來竟不止變成大毒梟,更成為發動侵略中國的千古罪人! 《Narcos》主要敘述曾壟斷美國可卡因的哥倫比亞大毒梟Pablo Escobar的故事,雖不少當地政府人員被他收買,但美國的DEA(反毒部)一直和他周旋。Escobar最終下場仍是被警察擊斃。渣甸更犀利,竟然贏得歷史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的支持,出軍為毒梟賣命,替他爭取更多可恥的利益!
美疫情仍嚴重 特朗普企圖卸責中國
美國疫情仍然嚴重,死亡人數超過7萬,已超越總統特朗普原先低於6萬的預測,看似將攀升至10萬。特朗普毫無承擔,當然企圖把責任推卸給中國。但美國情報機關和健康部門都已宣布無任何證據顯示Covid來自武漢的病毒實驗室,亦沒有任何基因改造迹象。但特朗普繼續亂說一通,說見過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證據。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更差,竟可在15秒內自相矛盾,先說相信病毒是人為的,然後當記者指出美國自己情報顯示毫無人為迹象,隨即改口說相信情報,病毒是天然的(真的西點考第一?)!
人為病毒是一個極嚴重、極危險,甚至可以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指控,絕不可信口開河。幸而中國已非吳下阿蒙,早貴為核武大國,處理疫情更遠勝西方,經濟已開始復蘇,今季GDP更將直逼美國。希望特朗普清楚明白今天中國不再是毒癮纏身,可被列強隨意欺負的積弱晚清皇朝。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的財務權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哥倫比亞大毒梟Pablo Escobar傳奇故事〈蕭遙遊〉2015-12-03 f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ablo escobar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GooD Life-我們的100種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心得] Narcos毒梟第一季-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哥倫比亞大毒梟Pablo Escobar傳奇故事〈蕭遙遊〉2015-12-03 f 的評價
- 關於pablo escobar故事 在 培養meme - 【 科普迷因|Pablo Escobar Waiting】 迷因講解(X ... 的評價
pablo escobar故事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NEWS | NETFLIX原創劇《NARCOS》變身時尚品牌
NETFLIX原創劇《NARCOS》由真人真事改編,主要講述哥倫比亞大毒梟PABLO ESCOBAR的故事,這部劇集不但在全球受到追捧,更即將在時尚界嶄露頭角。
皆因法國電影製片廠GAUMONT宣佈與電子商務平台DROPDAZE,合作推出設計師品牌NARCOS LOS ANGELES,該品牌根據大眾喜愛來設計時尚單品,首個系列主打男裝軍用外套、褲子、T恤、HOODIES、足球服和配飾等產品,同時深受劇中美學所啟發,每件單品承接《NARCOS》帶來的時尚時刻。
似乎娛樂與時裝世界走得越來越緊密,《NARCOS》剛剛續訂第五季,消息更指該系列將於今年在線上發售,並通過POP-UP STORE形式出售。NARCOS LOS ANGELES將主流電視劇打入時尚市場,DROPDAZE未來更計劃從電視節目中汲取靈感,繼而推出更多新系列,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MINGS #NETFLIX #NARCOS #PABLOESCOBAR
相關文章:
➜【特技化妝】NETFLIX揭露《屍戰朝鮮》女殭屍上妝過程 https://bit.ly/2Y0sGi7
➜【NETFLIX】美國版免費開放非用戶收看《愛的過去進行式》 連續三個季度用戶增長速度下降? https://bit.ly/2Y0XCP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pablo escobar故事 在 GooD Life-我們的100種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快閃哥倫比亞
今天我們有10小時轉機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快閃哥倫比亞-波哥大,為什麼不停留?因為從巴拿馬飛哥倫比亞的價格跟飛厄瓜多的價格竟然差不多,明明多搭了一趟飛機,多吃了一份飛機餐,價格卻一樣?於是我們考量時間和價格後,決定放棄哥倫比亞,只留了轉機10小時給這座城市。
還沒來之前對這個國家只有「毒品王國」「搶劫」「危險⚠️」等先入為主的印象,畢竟在網路上對於哥倫比亞的評價大都如此,更何況這裡擁有全世界最便宜的古柯鹼。1970年代大毒梟Pablo Escobar開始建立他的古柯鹼王國,把從秘魯、玻利維亞採購的古柯葉製成毒品,走私至美國,利益規模獨佔全球,被稱為「古柯鹼大王」。
沒想到今天親自走一趟,才發現又是一個跟我們想像很不一樣的國家呢!!!但一開始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終於南美也開始防疫了😷
機場跟路上已經出現少數帶口罩的人,一入境海關也再三跟我們確認是否在過去14天內去過中國?我們也強調我們是台灣不是中國,入境後馬上有人來幫我們消毒量體溫,而且再次確認了護照跟入境章資訊(看起來只針對亞洲人)。
出機場後開始發現這個國家基礎建設非常好耶,那個BRT公車交通,做的跟捷運沒兩樣,從機場到老城,一整個繁華乾淨,發展規模完善。到了老城,整個氛圍更是讓我們愛不釋手,街上熱鬧的人潮、拉丁美洲熱情的街頭藝術和擺攤、舒適宜人的天氣溫度、保有西班牙殖民建築、大教堂廣場飛舞的鴿子和奔跑的小孩,周邊五花八門的雞尾酒小攤、炸洋芋片、水果、烤玉米小販,整座城市熱鬧極了!
我們先參觀了黃金博物館,據說全世界最多的黃金都在這裡,雖然我們不是博物館控,但我們很愛黃金,而且門票台幣40而已,一定要進去被黃金閃個過癮啊。
另外哥倫比亞名畫家Botero的美術館,裡面有療癒到不行的胖胖蒙娜麗莎,還有各種圓滾滾美術作品,重點免門票!!真的有夠佛心
物價也是還算可以,我們換了美金20元,一天下來兩個人花的剛剛好,哥倫比亞不僅讓我流連忘返,更是喜歡的不得了,有機會一定要再訪這個可愛到不行的城市。
即便它有些危險,但只要小心注意,晚上不要在外面走動,哥倫比亞依舊迷人的讓人覺得可愛,就像那個衝上公車,自備麥克風和喇叭,獻唱一曲的男子一樣可愛(公車上的街頭藝人,這個厲害了吧)
哥倫比亞🇨🇴
城市No.160 波哥大
✈️哥倫比亞✈️厄瓜多:5495
—————————————
本日個人花費
#新台幣 #NT
#Day300
食物:188
匯差:25
Uber:184
門票:40
公車:67
本日花費:5999
巴拿馬🇵🇦花費:5574
哥倫比亞🇨🇴花費:3063
厄瓜多🇪🇨花費:1373
環遊世界累計:527652
#最長的蜜月旅行
#哥倫比亞
===========
記得按讚並把GooD Life-我們的100種生活設定成「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我們每一段的旅行故事哦!!✈️
pablo escobar故事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哥倫比亞大毒梟Pablo Escobar傳奇故事〈蕭遙遊〉2015-12-03 f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YR5ab9yRs4/hqdefault.jpg)
pablo escobar故事 在 培養meme - 【 科普迷因|Pablo Escobar Waiting】 迷因講解(X ... 的推薦與評價
出自Netflix熱門影集《毒梟》第二季改編哥倫比亞傳奇毒梟Pablo Escobar的真實故事《毒梟》是實實在在的暴力犯罪影集第一季描繪Escobar如何成立惡名昭彰的麥德林集團順 ... ... <看更多>
pablo escobar故事 在 [心得] Narcos毒梟第一季- 看板EAseries 的推薦與評價
圖片與文字
https://goo.gl/EWBytR
在我看來Netflix今年帶來的最新影集Narcos(毒梟)
很有可能就是今年最棒的「新」劇了
毒梟改編自真實故事,以哥倫比傳奇毒梟Pablo Escobar為主角,講了一段歷史課本絕對不會告訴你的毒品戰爭史。
原來曾經壞人可以光明正大的殺人,而不用被抓(雖然現在美國就是一個這樣的國家。)
原來在美國電影中,不斷出現的Coke曾經有這樣的歷史
原來南美洲的歷史竟是如此的魔幻,既真實又如此的難以置信
同時《毒梟》整部影集由巴西名導José Padilha執導
(José Padilha他的首部劇情長片《精銳部隊》(Tropa de Elite)就在58屆柏林電影節擒獲金熊獎。)
導演加上Netflix製作,幾乎可以為整部影集掛上品質保證。
我想大部分看過Breaking Bad的朋友,一聽到又有新影集想要做毒梟的故事,一定既期盼又怕受傷害
希望他可以填補老白的空缺,又怕這新影集是同類型的跟風之作
但一切的疑慮,在看過第一集的Narcos後就完全的被這部影集所折服了
Narcos雖是以毒品為主題,但切入點完全跟Breaking Bad不同
節奏非常的暢快,角色豐富
導演完全了解如何讓觀眾快速的融入情境之中
他藉著快節奏的轉換於故事與現實報導之間,中間再以主角輕快「幽默」的旁白介紹整個背景
我們宛然進入那個時代的哥倫比亞,體驗著當時發生的奇聞軼事。
在觀看Narcos的當下,我不自覺地想起City of God(2002)《無法無天》這部電影
《無法無天》以同樣新穎的手法,講著巴西貧民窟因為毒品與槍枝所衍生出的故事
快節奏的剪接、倒敘的手法、精準有趣的角色、匪夷所思的發展,皆與這部影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喜歡《毒梟》的朋友,想必也會喜歡《無法無天》,推薦給大家參考~
回到Narocs,毒梟最迷人的地方,除去諷刺十足的旁白與驚人劇情外
還是回到了角色之上
我們看著Gustavo Gaviria與Pablo Escobar之間,屬於毒梟間的家族微妙情感
政客們一個又一個因為理想而死
警察在正義與邪惡之間的抉擇
還有最重要的DEA探員 Steve Murphy
Steve Murphy性格的轉變,成為第一季尾端的轉折點
隨著追補大毒梟的過程,他不自覺得變得冷血、為達目的不折手段
實在看得令人不勝唏噓
令人不禁想起「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這句話
哎,不管如何,期待第二季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210.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445507773.A.0E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