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電影如何打開了西方大門?- Emma Jones
當印尼作家傑希 蘇丹托(Jesse Q Sutanto)將自己的小說「A Dials for Aunties」簽約與出版商時,她萬萬沒想到,這本書的電影版權不久後就被Netflix搶購買下。
這位來自雅加達的作家,將她的處女作描述為《瘋狂亞洲富豪》與《老闆度假去》(Crazy Rich Asians meets Weekend at Bernies)混合體。
她又說,這個故事,恰好在適當的時機出現:劇情是一位婚禮攝影師意外地殺死了她的初次約會對象,然後將屍體藏在婚禮。
「因新冠疫情封鎖下的每個人都需要振作精神。誇張的故事情節,屍體和大型婚禮的荒謬性可以讓人逃避現實。其中,印尼華人婚禮令人驚嘆,平均可以有 2,000名賓客。而我小說中的女主角必須在媽媽和阿姨的幫助下將屍體藏起來。」
蘇丹托將是影片監製, 導演是娜奇卡·可汗(Nahnatchka Khan),後者作品有美國電視劇《菜鳥新移民》( Fresh Off the Boat ),一套有關台灣移民如何適應美國生活的劇集。
但是她認為,如果沒有《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的成功,這筆電影交易就不會發生。
根據關凱文(Kevin Kwan)小說改編的《瘋狂亞洲富豪》是第一部全亞洲演員的好萊塢大片,全球收入約2億英鎊。
緊隨其後的是韓國電影《寄生上流》(Parasite)的歷史性勝利,該片在今年早些時候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那麼這股文化力量的轉移,也會回過頭來改變東方影壇嗎?
亞洲影視文化蓄勢待發
澳門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古里奇(Mike Goodridge)解釋說:「2020年許多問題匯流成了今年這場完美風暴」。 該電影節於2020年12月舉行。
「現在,中國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那裏有13億人口,相比之下,遠勝於美國市場。現在中國出產了好多大片,一部能在那裏賺上近10億美元。」
古里奇又說:「亞洲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我們一直被籠罩在人們所說的「美國文化帝國主義」。因為,過去每個人都習慣於等著去戲院看部好萊塢大片,而好萊塢主宰電影製作及全球放映。」
「但是像Netflix和Amazon這樣的串流媒體出現,任務是要在每個國家及地區吸引訂閲者。因此,你不能只向這些觀眾播放《復仇者聯盟》等漫威電影就萬事大吉。你還必須製作本地電影和電視。觀眾想要看自己的故事。」
「因此,這些美國公司將資金投入整個亞洲,包括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古里奇認為,再次有衝出亞洲的熱片的可能性很大。
「這種轉變實則與新冠病毒大流行不謀而合。由於疫情,許多好萊塢電影延後上映。所以待在家的亞洲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很多我們從未看過,有趣的電視或電影上,」他補充說:「人們對於需要看字幕的影視作品心態更開放了。」
韓國的音樂產業成功的將防彈少年團(BTS)等韓國流行文化(K-Pop)出口到世界各地,吸引許多全球歌迷。之後繼《寄生上流》拿下奧斯卡最大獎的首部非英語電影,韓國在這潮流中繼續領先。
《寄生上流》的字幕翻譯和電影網站「koreanfilm.org」創始人帕奎特(Darcy Paquet)協助策劃今年在倫敦舉辦的韓國電影節。該電影節於10月29日以韓國大賣的電影《無價之寶》(Pawn)開幕。《寄生上流》在全球的成功,也讓奉俊昊導演過去的電影,包含1994年發行的《支離破碎》(Incoherence)和2004年的《流感》(Influenza)在該影展成為最賣座的電影。
帕奎特預測:「當然,奉俊昊現在受到全球關注。奉的電影風格使他吸引了眾多觀眾,但其他韓國導演,譬如樸讚鬱在國際上也擁有越來越多的追隨者。」
「韓國上電影院的平均人數是全球最多。這是一個真正熱愛電影的社會,他們說故事的方法也很老練純熟。」
「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精彩的韓國電影在全球會產生影響,現在西方觀眾可能更願意接受這些電影了。」
東方或西方?
這些電影將鏡頭對凖西方觀眾可能不熟悉的文化價值。
帕奎特說:「人們非常重視家庭,或個人在家庭裏的角色,一直是亞洲電影人物吸引人的關鍵。」她補充說:「在日韓或中國,教育,科學和技術都很被重視。這在這些國家的電影中可以看見。」
「而且,與好萊塢故事相比,亞洲電影諷刺的手法少得多,故事情感表達十分直截,並可能非常強烈。」
但是,成功地將文化價值觀傳遞給西方觀眾,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古里奇解釋:「中國的故事情節寫得很好。」 「他們遵循社會規範:在一個故事中,無論什麼情況,如果您犯了謀殺罪,就鐵定要入獄。」
「但如果您習慣了好萊塢講故事的節奏,看到一些中國電影時就會想:「他們根本不可能入獄!」,因為中國電影對道德價值更具反思性。」
而且這種誤解可以是相互性的。譬如,古德里奇指出:「《瘋狂亞洲富豪》在中國就票房慘敗。」
然而,考慮到《瘋狂亞洲富豪》在其他地方的成功,以及導演王璐璐(Lulu Wang)的《告別》(The Farewell)等電影的受歡迎程度,好萊塢似乎開始相信亞裔美國人的故事有潛力吸引更多觀眾。
最近宣佈,「追殺夏娃」(Killing Eve)的演員吳珊卓(Sandra Oh)和另名演員奧卡菲娜(Awkwafina)就將出演Neflix一部關於姐妹互斗的喜劇。
而《亞洲超級富豪》的其中一名製作人林黛兒(Adele Lim 音譯)將與日本製片希卡裏(Hikari)及柯蒂斯(Richard Curtis)共同製作一部浪漫愛情劇《迷失》(Lost for)。林黛兒之前還請奧卡菲娜和越裔演員凱莉·瑪麗·陳(Kelly Marie Tran 音譯)共同為迪士尼的新動畫《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配音。
但是亞洲還需要好萊塢嗎?
越裔美國電影人安德森·黎(Anderson Le 音譯)說:「以越南為例,這個國家有1億人口,他們像韓國,台灣和新西蘭一樣,很好地應對了Covid-19危機。」
黎先生是本月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的藝術總監。他共同創立了電影製片廠東方(East),該電影製片廠的故事都來自越南和東南亞。
他解釋說:「這些國家一半的人口不到40歲。」
「(疫情間)電影院開放,票房很好。而且因為沒有好萊塢電影的競爭,所以觀眾們正在觀看一些精彩的本土電影。」
「我認為越南,中國和韓國等國家,現在甚至都不需要理會美國電影。他們就像印度的寶萊塢電影工業一樣,在自己的國家就已攀上顛峰。在其他地方取得的成功,則是錦上添花。」
但黎先生同意,亞洲確實希望在奧斯卡大放異彩。希望來自自己家鄉,有關自己文化底蘊的作品能在好萊塢獲獎。
2021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我們可能又會看到亞洲電影人在奧斯卡發光。
奧斯卡女主角得主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主演的一部新片《遊牧人生》(Nomadland),背景是在美國,但導演趙婷(Chloe Zhao)則來自中國,她亦可能會成為奧斯卡第二位拿下最佳導演大獎的女性。
原文:BBC中文網
#電影 #文化 #娛樂
「parasite翻譯」的推薦目錄:
parasite翻譯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獲獎之後,來談談《#寄生上流》的二三事
首先先放上幾張劇照,在這幾幕當中,可以看到奉俊昊的構圖有多別具匠心。他用許多實體的「線」,去區隔出上流的朴家庭,以及貧寒的金家庭。恰巧這也對應到片中不斷提到的「越界」(crossing the line)概念,透過實體的「界線」去隱喻階級的「界線」,實在厲害。
必須再度恭喜《寄生上流》刷新好萊塢歷史,成為首部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在頒獎典禮過後,該片的美國票房順勢大漲 213%,在英國上映也開出佳績,打破了外語片首日票房紀錄。
除了電影本身製作精良且雅俗共賞、傳遞的主題意旨深入淺出、且導演奉俊昊本身的獨特魅力成功擄獲大眾之外,一部國際電影要在北美打出佳績,並將好口碑從五月坎城一直延續到隔年二月,這過程中北美發行商 NEON 確實功不可沒。我們必須給這間年僅三歲的發行公司拍拍手,他們的行銷策略想必在未來會是眾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而奉導此次獎季隨行的口譯小姐 Sharon Choi,則被封為本屆奧斯卡的「地下主持人」,因為她在台上說的話加起來恐怕比何人都還多。她在整個獎季中為奉俊昊逐步翻譯訪談和得獎致詞,從容不迫而又字句精準,意外成為國外媒體的焦點,甚至在 Twitter 上已經有粉絲自製相關迷妹影片蔚為風潮。在一次媒體聯訪中,奉俊昊透露 Sharon 本身是一名電影系畢業的年輕導演,目前已在撰寫長片劇本,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她的作品(根據 The Wrap 記者透露,這部片可能就是圍繞在奧斯卡獎季的故事)。
而隨著這一波「韓流」,奉俊昊過去的作品和相關訪談也被影迷大量討論,其中包含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惡名昭彰、性侵官司纏身的好萊塢製片大亨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 2012 年與奉俊昊有一段往事,現在回顧來看格外覺得溫馨。
奉俊昊在當年首次採用好萊塢明星,並以英語發音的作品《末日列車》,北美發行權正是由溫斯坦公司買下。根據報導,溫斯坦極力想要刪剪至少 25 分鐘的對白,以納入更多動作場面。然而,奉俊昊堅持要保有最終的創作權,說什麼也不刪減。奉俊昊事後表示:「我的電影始終只會有『導演版』,所有的剪輯都必須是出於我自己的創作理念」。
溫斯坦當初想要刪減的其中一段是有關「殺魚」的一幕,溫斯坦說:「為什麼要有魚?我們需要更多打鬥!」。奉俊昊只好向溫斯坦使出溫情攻勢,並表示他的父親生前是一名漁夫,因此希望保留這一幕向他致意。溫斯坦只好摸摸鼻子打消念頭:「你應該早點說的呀!家人最重要了,你就保留這一幕吧!」
事過境遷,奉俊昊笑著跟媒體說:「那是一條他媽的謊言,我父親根本就不是漁夫!」(It was a fucking lie. My father was not a fisherman.)
#無法不愛奉俊昊
#NoChoiceButToStan
-
趁機再放一下我的影評蹭個熱度:
影評|《寄生上流》Parasite:如夢幻泡影的階級革命
https://danslecinema.tw/2019/06/parasite/
-
補充:『#黑白版』《寄生上流》確定要來台灣了!
02.27(四)-03.11(三) 全台限定上映14天
詳請見: CATCHPLAY , CATCHPLAY CLASSICS
parasite翻譯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奧斯卡頒獎典禮,最後代表「寄生上流」致詞的這位紅髮女士名叫李美敬,英文名字是 Miky Lee。她是寄生上流的重要投資人、CJ 娛樂集團的副總裁。不同於其他幾位上台領獎的韓國電影從業人員,她不用翻譯協助,自己用英語侃侃而談。
其實她不只英文流利,還會中文和日文。 1981 年她從首爾國立大學畢業後,就曾經到台大學中文,所以跟台灣還有些淵源。後來又到慶應大學學日語,並且在復旦大學攻讀歷史博士學位(似乎沒有畢業)。
1980年代,她也曾到哈佛大學攻讀東亞研究的碩士學位。是在美國讀書的期間,她發現了自己的使命:向世界推廣韓國文化。
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她曾透露:「我夢想的世界是,全世界的人每周吃一次韓國菜,時常聽韓國音樂,一年看兩次韓國電影。」
這段話,後來改寫放入了 CJ 集團的官方簡介中。而她也的確成為這幾十年來韓國流行文化崛起的重要推手。
李美敬的家世顯赫,祖父是大財閥三星集團的創辦人李秉喆,父親是李秉喆的長子李孟熙。李孟熙曾經到日本和美國留學,李美敬就是出生在美國,幾年後才回到南韓。
李孟熙原本有機會接手三星集團的大事業,結果據說因為經營能力不佳,被父親廢掉接班人地位,集團會長一職後來由弟弟李健熙接下,確實也做得有聲有色。而李孟熙不但沒能接班,甚至連父親的遺產都沒分到。後來兩人還會為此對簿公堂——典型的大家族遺產之爭。
比較特別的是,當年李秉喆把一部分遺產留給了兒媳婦,也就是李孟熙的太太、李美敬的媽媽孫福男。後來三星內部組織調整,孫福男趁機與三星分家,把自己擁有的一部分財產,變成了獨立的 CJ 集團。
所謂 CJ 是「第一製糖」 (Cheil Jedang) 的拼音縮寫。是的,今日投資了包括「寄生上流」等電影的 CJ 集團,當年可是賣糖起家的,後來也曾經進軍生技產業。
但一間賣糖賣藥的公司,後來怎麼會跑去拍電影呢?這就跟李美敬有大有關係了。
話說當年李美敬在哈佛大學讀書,卻深感韓國文化在國際間的弱勢。哈佛雖然開設了韓文課程,卻沒甚麼人想要選,大家對韓國文化也不以為意。所以她自告奮勇,要在校園裡推廣韓國語言與文化,她還因此結識了後來第一位韓裔世界銀行行長金墉。
畢業之後,她留在美國工作。到了 1994 年,有個機會出現了。當時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準備成立夢工廠,正在尋求投資人。李美敬居中牽線,希望讓三星投資,只是當時三星正專注於發展硬體產業,最後決定不參加。
對於這個失敗的投資案,史匹柏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我們需要找一個會說相同語言的投資人。
但李美敬或許就是那個會說相同語言的人。她不只會說英語,也懂電影的語言。
她再接再厲,說服了 CJ 集團拿出 3 億美元投資,換得夢工廠 10 %的股權,以及其電影在亞洲獨家發行權(日本除外)。
但李美敬要的不只是獨家發行權。她的野心更大。她要的是跟好萊塢的專業團隊合作,從中吸取影視產業的經驗與技術,然後帶回韓國,成就自己的媒體事業。
在那之後,她開始著手打造一座媒體娛樂帝國。與她一同打拼的是她的弟弟、CJ 集團的會長李在賢,就是她在致詞時感謝的 Jay。
他們兩人不只要投資拍電影,還要做各種基礎建設。當時南韓還沒有大型影城,他們就蓋了第一座大型影城 CGV ,提升南韓人的觀影體驗;他們也涉足流行音樂,收購了音樂頻道 Mnet Media,並以財團之力舉辦 Mnet 亞洲音樂大獎,提高韓國音樂在亞洲的能見度;另外,曾經製播「鬼怪」、「愛的迫降」等韓劇的電視台 tvN ,也是他們媒體版圖的一部份。
但買糖起家的 CJ 集團沒有因為發展媒體娛樂業而忘記了老本行,他們結合了媒體的雄厚實力,開始推出電視購物頻道,藉著明星代言,又開始賣日常生活用品,擴張事業版圖。
但 CJ 集團在韓國娛樂圈的勢力之大,不免也引來外界批評,認為他們壟斷產業。
2014年,李美敬接受華盛頓郵報的採訪。儘管在韓國娛樂界位高權重,但這是她第一次接受國際媒體的專訪。她在辦公室內接受記者拍照,牆壁上掛著的是祖父李秉喆的經營理念:事業報國、人才第一、合理追求。
她對記者說:「我認為在內容產業上,我們沒有理由做不到韓國在手機和汽車領域所做的那樣。」
不過受訪當時, CJ 集團正面臨著風風雨雨。會長李在賢被指控逃稅、貪汙,遭到逮捕入獄。集團與當時總統朴槿惠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幾年之後,朴槿惠被指控曾經強迫李美敬辭職退位,外傳是因為她認為李美敬太過「左傾」。
據說朴槿惠有一份左傾的藝文界黑名單,上頭包括著名的導演朴贊郁和演員宋康昊。兩人都與李美敬有合作關係。
宋康昊參與了寄生上流的演出,而朴贊郁的電影「原罪犯」,在2004年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李美敬也推了一把。她說這個獎項是韓國電影踏出國際的重要一步,也讓她往後在國際行銷韓國電影輕鬆許多。
李美敬因為遺傳性神經疾病,行動不便。(這可能是她在典禮上要人攙扶的原因) 她說原本以為自己會成為教授,而不是大企業家。
但她畢竟出身豪門中的豪門,是會被寄生的上流。這樣的她,卻選擇投資了一部逼視貧富差異、批判社會現實的電影。這或許是寄生上流的另一個弔詭了吧。
--
*延伸閱讀:
- Miky Lee tries to rise to challenge at South Korea’s CJ Group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c91dcba6-98ba-11e3-80ac-63…
- From 'Parasite' to BTS: Meet the Most Important Mogul in South Korean Entertainment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eet-important-mogul-so…
--
#副刊 S for Supplement #補充你的國際視野 #Supplement_StoryStudio_tw
parasite翻譯 在 浩爾譯世界- 奧斯卡金獎《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口譯員Sharon ... 的推薦與評價
奧斯卡金獎《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口譯員Sharon Choi 精湛 翻譯 成焦點" Parasite " Director Bong Joon-ho's with the interpreter(雙語字幕). ... <看更多>
parasite翻譯 在 奧斯卡金獎《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口譯員Sharon Choi 精湛 ... 的推薦與評價
奧斯卡金獎《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口譯員Sharon Choi 精湛 翻譯 " Parasite " Director Bong Joon-ho's with the interpreter(雙語字幕). Watch lat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