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下背痛的一些認識與預防
就小編所知,軍、警、消的下背痛盛行率極高,常常聽到有人下背疼痛,除了跟仰臥起坐訓練有關外。(不了解的朋友可參閱小編之前的文章:正視下背痛 停止仰臥起坐)其實跟動作模式也有極大的關係。
無論是下背肌肉的疼痛或是下端肢體的疼痛,都可能源自腰椎本體的損傷。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脊椎就是有三個曲:頸曲、胸曲、跟腰曲,從側面看就是一個S型的結構。腰椎就是一個凹進去的曲面。破壞這個形狀是造成腰椎受傷主要的原因。
加拿大生物力學專家Stuart McGill在下背疼痛的領域涉略極深,他曾經發現,脊椎幾乎沒有負重能力。
人類是少數站立比四足著地爬行還要敏捷的脊椎動物,如果從四足立動物的角度來觀察脊椎,一切就變的合理了。脊椎並不是提供負重的結構,真正負重的是四肢,脊椎是爬行動物平衡的結構。那麼人類為何要站立呢?有人說因此空出雙手可以使用武器,有人說因為這樣視野較為寬廣。無論如何,小編不是生物演化學的專家。今天就討論在直立的情況下,如何長久的使用腰椎,不受傷。脊椎要能夠承重,需要靠的是核心肌肉群正確的提升核心內壓,形成天然護腰來完成。
在Stuart McGill的書「腰背維修師」中提到,當發生下背痛應該採取「主動停止疼痛的原因」的方式,而不是依靠吃藥、打針、動手術的方法來做「停止疼痛的治療」,就像用鐵鎚敲手指的例子,如果靠著吃藥、打針來停止鐵鎚敲手指的疼痛,而不去停止鐵鎚的敲打,是一個很蠢的行為。有部分的人則是認為疼痛發生時應該忍耐,忍耐就過去了,會習慣它,在鐵鎚敲手指的例子中,可以觀察到一件事,叫做痛覺敏化,忍耐敲手指的痛,到最後,連一般的觸覺都會變痛覺,疼痛閾值是下降的。所以主動積極找出疼痛的原因,並且停止造成疼痛原因的愚蠢行為(沒錯,仰臥起坐就是),重建正確的動作模式,然後正確的動作模式增加肌耐力、肌力,才是長久提升下背健康的長久之計。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什麼?那就是保持不要彎腰這件事。維持腰椎中立。那要維持腰椎中立是不是一輩子都別彎腰,東西掉到地上,算了不撿了!當然不是,不彎腰我們有一個關節有很大的活動度,它叫髖關節。學習正確的髖屈伸的動作(或稱髖關節絞鍊、髖關節轉軸,都對),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重點。
怎麼學習呢?先找一根PVC水管,站直身體,水管放在後腦勺、胸曲、尾椎連成一直線放著。此時頸曲及腰曲是碰不到水管的,腰曲如果讓一根手指都插不進去,那就是彎腰,可以插兩根手指是最中立的位置,整個拳頭都能塞進去,那就是拱腰。先學會站直脊椎中立。
接著想像自己骨盆以上所有脊椎都變成一根骨頭,沒有任何關節,髖關節大範圍活動到脊椎幾乎平行地面,膝蓋全部僅動約15度,會有點像站著然後屁股往後推去親別人。把水管橫放在腰曲上,是不會掉到地上的。
這文字敘述有點複雜,建議不懂的人找懂的人學習,很多地方也有開髖關節絞鍊的動作學習課程。
如果髖腰不分,可以練習四足立骨盆控制訓練(或稱貓駝式),重建對骨盆、腰椎的認知與控制力。
第二件事情就是核心肌肉真正功能的重現。
很多人一輩子只知道六塊腹肌,不知道核心肌肉群真正的功能是什麼。有些人聲稱練了很久,但是一看動作就知道核心沒有剛性,跟初學者差不多。
核心肌肉是脊椎周邊所有維持穩定的肌肉,如果要脊椎能夠承受重量,核心肌肉必須正確的用力提升核心內壓。核心的真正功能是提升「核心內壓」,跟「呼吸」這件事息息相關。而這也就是在很多肌力訓練單位認為高手才需要練的「呼吸法」。沒有呼吸法就上重量,很有可能就先下背痛。(同理救災、救護、執勤的重量、生活中的重量)
利用核心肌群提升核心內壓,形成「腹肌緊固(Bracing)」就是核心肌群最好的功能。那要怎麼腹肌緊固呢?怪獸訓練何博士教我們3個口訣,12個字。「吸氣閉氣、壓胸夾背、扭地夾臀」。
首先吸氣閉氣,是腹式呼吸的一種體現,用力的往骨盆底吸氣,此時橫膈膜會用力下壓,腹腔壓力提高,然後肚子不要因此被挺的好大,而是用力等長收縮。如果用手指頂著肚皮或下背等腹腔任一部位,都應該感受到壓力,肚皮十分堅硬。吸越飽表示我們要對抗越大的重量,這有點像調控室內燈光亮度的開關,越重調越高。吸飽氣時會感覺尾椎骨也被撐起來。等長收縮會需要一個指標,這也是重訓腰帶的重點功能,當我吸氣閉氣時,腰帶正好勒緊我的腹部,提醒我不能再往外凸出肚皮了,所以腰帶平常應該是略鬆約可插入2個手指,吸氣閉氣時變緊。
接著是「壓胸夾背」,吸氣閉氣是水平面的剛性結構,就像汽油桶的外圈,壓胸夾背則是上蓋,扭地夾臀則是下蓋。
怎麼把上蓋蓋緊呢,答案是往下壓。壓胸是肋骨下壓的意思。腹式呼吸時,肋骨在吸氣時抬起,腹壓提升的強度就沒那麼多,所以用力吸氣,肋骨不能抬起,用力下壓就是壓胸。夾背則是後方背部的蓋子下壓,肩胛骨往腰椎方向靠緊,叫夾背,此時上蓋用力蓋緊。
「扭地夾臀」是下肢用力抓緊地面並且把骨盆頂正的技巧,也是下蓋用力接穩上蓋。
所以要從接觸地面的腳掌先說起,腳掌用力站穩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腳掌五趾張開,大拇指與腳球用力踩穩地面,小趾也用力踩穩,腳根踩穩三點著地,呈三角架姿勢,向外八的方向扭地,腳掌足弓會弓更緊。此時屁股則是用力夾緊,很多人因為坐式生活,臀肌失憶,光扭地夾臀就能讓他屁股延遲性痠痛。
三個技巧同時完成就形成一個很大的核心內壓了,這個技巧就是「呼吸」這件事。當我們駝著背時,吸氣是吸不飽的。如果姿勢正確,腹式呼吸才能完全執行。剛剛所提到的叫做「單次用力呼吸法」,生活中不止這個狀況,還有需要連續用力的「連續用力呼吸法」跟「瞬發力呼吸法」,將這三者融入生活當中,就如同馬鈺在石山上教郭靖睡覺、呼吸吐納,學什麼就都很快。
有點複雜難以用文字完整敘述。建議以上內容可以找肌力與體能教練教導,可以更多互動,學習效果較佳。
學會「髖屈伸」跟「腹肌緊固」,讓我們離下背疼痛更遠一點。
另外,腰椎是否需要活動度?Stuart McGill曾發現,當腰椎活動度增加,穩定度就下降。不斷的彎曲腰椎的訓練應該儘少為之,除了仰臥起坐外,一直反覆彎腰像抽搐一樣的訓練,都是危害,不應該今天停止仰臥起坐訓練,就看著瘦身粉絲頁的癲癇發作般TABATA摧殘腰椎。這實在太沒邏輯了!
小編玉米
pvc 水管 斷 掉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塑膠棧板工廠火災 ~ 我該知道些什麼?】
1. 因為不知道廠區有使用什麼原物料,所以無法判斷燃燒後的氣體可能有什麼危害物質,附近地區民眾,請減少外出,並於外出時配戴口罩。
2. 最近都有午後雷陣雨的情況,空氣中的氣狀污染物和水作用後,會變成弱酸性物質,對皮膚有刺激性,淋過雨後,請儘速沖洗掉。 (好處是粒狀污染物就飛不遠了!)
3. 接下來是一些專業小知識,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不然知道前兩點就夠了。
A. 常見的塑膠製品燒了會有什麼氣體呢?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 主要為一氧化碳及乙醛;及可能產生甲烷、乙烯、及少量的苯。
PE (PolyEthylene,聚乙烯) : 主要為一氧化碳;也可能產生甲醛、酮類、脂肪酸、甲烷、及乙烷等物質。
PP (Polypropylene,聚丙烯) : 和聚乙烯燃燒後的成份相似。
PVC (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 : 氯乙烯單體、鹽酸、光氣(phosgene) 、戴奧辛(dioxins)、呋喃(furan)。
PS (PolyStyrene,聚苯乙烯) : 主要為苯乙烯、苯、及一氧化碳,尚可能產生甲苯、甲烷、乙烯等。
我們最害怕的《戴奧辛》,是PVC燃燒後所產生,但是很多塑膠類製品都是混合成分的,所以沒事不要亂燒家裡的塑膠產物。
B. 塑膠棧板 (plastic pallets) 的成分是什麼呢?
每家的成分可能都略有不同,關係到他們的商業機密,基本的構成是增強塑膠 (reinforced plastic)。
增強塑膠主要由:《熱固性塑膠》及散亂或編織的《纖維》作成,其中,纖維就是塑膠的加強材料。除了玻璃纖維外,石棉、棉紗及合成纖維亦經常用來作為加強材料,也可以使用無機物來填充,如:石英或雲母,而所使用的塑膠,則有多元脂樹脂、環氧材料、矽酮等。
C. 塑膠哪些是熱塑性?哪些是熱固性?
由於工業技術的進步,這樣的分類原則並非一成不變。就如聚乙烯,可以因為工法的不同,而呈現熱塑性或熱固性。下面提供生活常見的作為參考。
『熱塑性塑膠』
‧聚乙烯塑膠( PE 塑膠):塑膠袋、塑膠瓶、撓性水管
‧聚丙烯塑膠( PP 塑膠):玩具、容器、漁網、繩索
‧聚氯乙烯塑膠( PVC 塑膠):水電管、電線外皮、塑膠布
‧聚苯乙烯塑膠( PS 塑膠):電器外殼、保利龍(發泡)
‧ABS 塑膠(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安全帽、工具箱、電器外殼
‧纖維素塑膠:牙刷柄、眼鏡框、方向盤
‧聚醯胺塑膠(尼龍):降落傘、漁網、塑膠齒輪
‧氟碳塑膠(鐵氟龍):不沾鍋內塗層、軸承
‧聚對苯二甲酸乙脂(PET):保特瓶、容器
‧壓克力塑膠:廣告招牌、採光罩建物招牌
『熱固性塑膠』
‧酚甲醛塑膠(電木):電器零件、炊具把手
‧聚酯:鈕扣、塗料、光板表層
‧三聚氰胺塑膠(美耐皿):餐具、裝潢家具桌面、美耐板
‧聚胺基甲酸酯塑膠(PU 塑膠):泡綿、塗料、人工跑道、床墊
‧環氧塑膠:防水、接著劑、直升機螺旋槳
‧尿素塑膠:電話機外殼、接著劑
‧矽膠:塗料、脫模劑、美容
‧聚酯塑膠+玻璃纖維(FRP):遊艇、浴缸、汽車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