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溫控得宜,讓花開更久。酷碼Q500L櫻花版透側機殼/SICKLEFLOW 140 ARGB。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f=73&t=274110
撐過寒冷的冬,最終換來三到五天的燦爛,這就是櫻花的浪漫。而酷碼的浪漫,就是把這美麗的櫻花放上你最愛的機殼,而且透過大面積開孔提升機殼散熱潛力,進而做到更好的溫度控制,讓櫻花能夠綻放得更加持久,這就是今天的主角酷碼Q500L透側機殼櫻花版,最大特色為純白機身搭配櫻花圖樣,機殼使用鋼材塑料以及壓克力側版組成,支援ATX規格主機板,內部空間開放且有特殊上置電供設計,設置兩組硬碟架可供擴充,最多安裝2.5吋硬碟四組或是3.5吋硬碟兩組。散熱功能也相當不錯,除兩側板外都有開孔設計,上方可選擇安裝12cm*2/14cm*2風扇,下方12cm*2,後方則內建一顆12cm A.RGB風扇,水冷則有上120/240mm,後120mm等選擇...#原價屋開箱 #酷碼 #case #櫻花 #coolpc
「q500l開箱」的推薦目錄:
- 關於q500l開箱 在 原價屋coolp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q500l開箱 在 原價屋coolpc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q500l開箱 在 [開箱] 酷媽CoolerMaster MasterBox Q500L - 看板PC_Shopping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圖多)酷媽Cooler Master MasterBox Q500L ATX機殼8.25更新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開箱] CM Q500L 開箱-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原價屋開箱】緊湊沖孔機身散熱、體積雙優化!酷碼Q500L ...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開箱] 酷媽CoolerMaster MasterBox Q500L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請益] 關於q500l的機殼風扇配置問題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Re: [情報] 酷媽Q500L 櫻花特別版- PC_Shop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酷媽風扇ptt [請益] - Vkpdu 的評價
- 關於q500l開箱 在 [請益] 關於q500l的機殼風扇配置問題 - PTT推薦 的評價
q500l開箱 在 原價屋coolpc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價屋開箱】緊湊沖孔機身散熱、體積雙優化!酷碼Q500L 同場加開SF240R ARGB風扇!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f=73&t=261739
這次要開箱的兩項產品主打概念以往的開箱都已經介紹過,MasterBox Q500L 特色算是與去年開箱過的MasterBox Q300P 及推出過套裝主機的Q300L TUF GAMING 綜合體,擁有可以旋轉移動的I/O 面板及大尺寸的沖孔機體,對散熱表現提升相當有幫助,但這次Q500L 的尺寸更大能夠容納ATX 尺寸主機板...#coolermaster #masterbox #masterfan #q500l #sf240r #coolpc #
q500l開箱 在 (圖多)酷媽Cooler Master MasterBox Q500L ATX機殼8.25更新 的推薦與評價
大概就是這樣,現在開箱影片十分好找。這咖賣點應是可以在M-ATX機殼中也能上機ATX平台。 手邊剛好沒ATX板子,一樣M板 ... ... <看更多>
q500l開箱 在 [開箱] CM Q500L 開箱-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發文獻給了這咖機殼本來用的是CM的Q300L 去年雙十一看到它的外表就買了不過也是因為先買殼再挑主板大小導致後來只能選M-ATX的板不過AM4腳位的m atx 沒什麼高階的 ... ... <看更多>
q500l開箱 在 [開箱] 酷媽CoolerMaster MasterBox Q500L - 看板PC_Shopping 的推薦與評價
MasterBox Q500L機殼特色:
▶高度緊湊的標準 ATX
▶可旋轉移動的 I/O 面板
▶靈活多樣的電源供應器支架
▶全沖孔機殼
▶磁吸式防塵濾網
▶全滿版透明側板
▶乾淨的整線空間
MasterBox Q500L機殼規格:
▶尺寸(長x寬x高):386x230x381 mm
▶機身重量:3.81 kg
▶機身材質:鋼材,塑膠
▶透明側板材質:壓克力
▶主機板相容性:Mini-ITX, Micro-ATX, ATX
▶PCI擴充槽:7
▶3.5"/2.5"複合式硬碟架:2 (每個插槽可支援: 1 顆傳統硬碟或 2 顆 SSD)
▶前I/O 面板:USB 3.0 x 2 , 3.5mm音訊插槽 , 3.5mm麥克風插槽
▶風扇支援度-上方:120mmx2 or 140mmx2
後方:120mm x 1
底部:120mm x 2
▶水冷支援度-上方:120/240mm (主機板元件最大高度 35mm)
後方:120mm
▶預留安裝空間-CPU散熱器:160mm
電源供應器:180mm
顯示卡:360mm(電源供應器長度大於160mm時,顯卡安裝空間270mm)
▶整線空間-主機板托盤後方:27~30mm
▶電源供應器類型:前方上置, ATX
▼機殼採用簡單的紙箱+兩側保麗龍包裝,很標準的機殼包裝方式
▼機殼濾網一片直接吸在機殼上,另一片採用分開包裝
▼機身尺寸與官網描述基本一致,須注意寬度是包含側板螺絲的橡膠突起
▼整體機身除了後IO面外,其餘三面皆為鋼板打孔設計
▼側板採用壓克力面板設計,預設貼有一層薄膜,防止運送過程劃傷
也使機殼來到極輕的3.81kg
▼側板螺絲採用手擰+起子方案,溝槽大又深,普通的螺絲起子都可以轉入
▼配件包與前IO線材綁在一起,內有基本的機殼螺絲以及特別的風扇固定卡扣
▼前面板IO線材,USB3.0x1、AUDIO、主板跳線
▼該風扇卡扣可以直接從單邊就將風扇固定住,對緊湊型機殼來說實在方便
▼機殼附上的後風扇,為酷媽自家風扇,扇葉有噴砂質感
由於有自備利民的c12系列風扇,該風扇就不另外測試
▼前面板採用裝在側板面,透過兩側螺絲做固定,可以自由更換上下左右位置
也是得利於壓克力面板的可塑性,可以輕易在側板上做出側板的放置位置
▼特殊的電源支架,透過螺絲鎖在前面,需先拆下將電源鎖上後,在連同支架一起鎖回
這裡採用ATX電源中較小顆的海韻FOCUS+
▼背板螺絲為橡膠突起包覆住螺絲實體,橡膠為提供機殼多一個平躺選項
須注意背板螺絲並不算手擰螺絲,在轉動橡膠時裡面的螺絲並不會跟著轉動
▼此為硬碟固定架,可支持豎裝兩顆SSD或是橫裝一顆HHD
為手擰螺絲設計,可以整個固定架拆下來安裝硬碟後再裝上
▼背板整線空間約為2.5cm左右,略小於官方標示
▼PCIE檔板為螺絲拆卸可重複使用
▼左上方有缺角供CPU電源線走線
▼將標準ATX大板以及電源裝入
▼將紅魔vega56平行放入會直接被拒在門外,需要傾斜放入
這張卡官網規格長度是316mm,在使用類似的超長顯卡時需要注意
▼放入顯卡後可以看出的確是有辦法容納這麼大張的顯卡
但相對會去擠壓到電源線的空間,如果能使用模組軟線的話會更好
▼配件都裝好後才發現忘記插上SATA線,幸好這裡的開孔是剛好與主板側面的SATA孔對齊的
▼蓋起來就看不到了
▼完成安裝,將後風扇改為C12,上方裝上兩個C12S,POWER下方也裝入一個C12S
這裡POWER下面的位置其實蠻大的,應該能裝到14CM扇,但這還是根據POWER不同會有所差異
▼這裡來執行一個在看到這個機殼就想做的事情
經過量測,這機殼的每個孔大小約為6mm,孔距15mm
▼這就給他裝上來自淘寶的鋁合金把手,這樣要帶去實驗室也方便舉起了
我買的把手孔距是180mm,剛好對到機殼最兩邊的孔,螺絲+螺母+墊片大法鎖上
▼完工!
結果裝好發現VEGA56又壞了,為什麼說又呢,因為上次已經冒煙燒壞一次了.....
所以隔天中午就跑去買了2070s,荷包大失血......
接著就燒機測試
▼CPU為R5-2600,散熱器是利民AS-120,不得不說利民的東西從大陸買實在是很實惠...
超頻到3.9G,電壓1.35v,超頻數據沒有特別去調,這是以前隨便拉一個穩定可以用的數據
後面就一直就用這套數值了
使用AIDA64單烤FPU,27度濕度50%冷氣房,10分鐘過後溫度81度,無降頻
▼顯卡為RTX 2070 SUPER WINDFORCE OC 3X 8G,測試環境一樣
使用甜甜圈燒機,燒一段時間後發現溫度只有50度,但顯卡頻率沒有上去
這張卡的頻率應該要有1785 MHz,以前使用VEGA56也有這個問題
到發文這時還是不知道怎麼解決
以上皆在機殼風扇全速運轉下進行測試,在距離正常人椅子距離的地方
噪音約為50~55分貝
這種小機殼就還是不要用雙烤來虐待它了
之後有使用Minecraft做測試,使用Sildur’s Shaders Extreme,在使用4K螢幕下
FPS大部分時間都在60以上,CPUGPU皆為50度左右,算是非常滿意了
雜談:
第一次安裝這種緊湊型的小機殼,還是挑戰ATX大板+ATX電源
沒辦法,這兩種規格目前都還是比ITX跟SFX便宜,這個機殼也因為用壓克力的側板
所以重量上甚至可以比玻璃側板的ITX機殼還輕
後面那兩個把手是最後才加上去的,光一邊就鎖了快半小時...
實在太擠了,手指很難伸進去,伸進去還要想辦法對到螺絲
好希望這個機殼的上面是可以分開來拆裝的...
而這個機殼的"側"面板,明明感覺最適合裝的地方就是下面
畢竟大部分主板的AUDIO、USB、跳線都在最下面的地方
但線材都有點過長,尤其是USB3.0那條,又粗又不好彎,都卡在下面了
而這個機殼根據官網的示意圖,在裝ITX主板的時候,電源可以改為下置
使整個機殼變正常的前進風後出風配置
不過我在找相關影片跟資料的時候有看到MATX好像也是可以改成電源下置的
就變成了類似Q300L,這點提供給各位參考
這同時也是第一次發這種開箱文,有什麼問題再歡迎各位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5.21.1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97386135.A.4A8.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