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誰是會眾開始-第二聖殿時期的詩篇121
(一)
詩篇121篇為上行之詩,坊間已有很多釋經書給予清晰的解讀。[1] 相對地,這詩篇又是較為容易理解的詩篇,亦是一篇受歡迎的詩篇。根據筆者所知,至少有兩首詩歌以此詩篇為歌詞。然而,不論它多麼受人歡迎和被人認識,筆者重申,這詩篇所談及的幫助和保護,絕不是一種抽離處境、任何普遍情況下神給予人的幫助。至少,就其朝聖的處境,內中所提及的保護也是針對朝聖者在朝聖途中的情況。若要應用到今天的處境,包含處境的恰當類比是需要的。如此,我們應怎樣應用這段經文?
值得我們思想的是,傳統相信,詩121是一篇用作在聖殿禮儀中頌唱的詩篇。以古代的情況,參與敬拜的會眾,極其可能只憑著聆聽來了解詩篇的內容。因此,像口述傳統,重覆的字詞或意思是讓會眾能夠掌握及吸收內容的技巧,亦是其優美修辭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只會扼要帶出經文的含義,並嘗試從頌唱的角度,多花筆墨來了解詩篇121。另一方面,詩篇有其歷史處境(historical context),就其歷史處境解讀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不過,詩人亦有可能借用某些歷史處境來表達其他訊息。尤有甚者,若我們接納詩篇是在第二聖殿時期被收集及編修下來,編修者身處的處境變得更為重要。因此,詩篇121在第二聖殿時期被頌唱,會是一個怎樣的景況?在這景況下的解讀,對我們今天的應用又有何啟迪?
(二)
詩體結構呈現優美的編排,是詩人精心的設計。詩121:1-2節由一個問題及一個答案組成,從頌讀的角度,詩人使用相近讀音的詞彙(1節句尾的“מֵאַיִן...עֶזְרִי”及2節起首的“עֶזְרִי מֵעִם”)連接兩節經文,讓參與敬拜的會眾能輕易掌握詩歌的要點。另一方面,相近讀音的詞彙在意義上有著緊扣的作用。詩人刻意同時以「我的幫助」(עֶזְרִי)作為第1節問題的句尾詞彙,及第2節答案的起首詞彙,加上另一相近讀音的詞彙,由「從何而來」(מֵאַיִן)轉而至「...從...而來」,帶出耶和華才是幫助者,讓以聆聽作為理解詩篇內容的會眾來說,有著極奇深刻的幫助。接著在3-4節,詩人以兩重語氣作否定的表達。在第3節,詩人以兩個否定詞彙(אַל...אַל)配以未完成式動詞(imperfect),表達耶和華是一個怎樣的神。祂並不搖動你的腳,祂也不會打盹,兩組形容詞對應古代近東神明的特質。「不搖動你的腳」指到耶和華神的功能,祂並不會像一些神明般,作出一行行動而影響你的旅程,反之你在耶和華神面前是安全的。「不會打盹」更是指到耶和華並不會給其他神明所擊敗。古代近東的神話中,當一個神明給其他神明打敗,它會進入睡眠的狀態。因此,耶和華「不會打盹」,或許是指出祂是超越其他神明,祂不會被擊敗的。詩人為了讓聽眾更為深刻,他在第4節首先以「來看」(הִנֵּה)開始,吸引聽眾的注意力。[2] 他繼而改用另一否定詞彙(לאֹ...וְלאֹ),加強語氣,肯定耶和華超越其他一切古代近東的神明。詩人亦悉心配以相同及近似的未完成式動詞(相同詞彙的יָנוּם及相似意思的יִישָׁן),讓聽眾在重述中深化對耶和華超越性的認知。
在5-8節,詩人轉以肯定的語氣,帶出耶和華神是保護的那一位。[3] 第5節(יְהוָה שֹׁמְרֶךָ יְהוָה צִלְּךָ עַל–יַד יְמִינֶךָ),和合本將首兩個詞彙(יְהוָה שֹׁמְרֶךָ)翻譯成「保護你的是耶和華」,另一個可行的翻譯是「耶和華是你的保護者」。詩人以保護的分詞(שֹׁמְרֶ)形式,指出耶和華是保護者。接續的第三個詞彙,詩人再次寫下耶和華的名字,而非使用配以從綴(suffix)的動詞,像第7節「他要保護你的性命」般。「耶和華...耶和華...」(יְהוָה...יְהוָה...)這結構像希伯來文定語形容詞(attributive adjective),筆者估計從頌讀角度上,能讓聽眾了解其後的部份是對「耶和華是你的保護者」作更詳細的解說。從內容角度上,這也是一個合理的推論。接續部份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右邊」展示出耶和華的力量,詩人並以太陽與月亮不能對朝聖者作出攻擊,表達蔭庇是一件怎樣的事。使用太陽與月亮,一般有兩種解讀。第一種解讀在於實際朝聖的情況,太陽與月亮分別代表白日與晚上的時間。在白日的時間,太陽的熾熱確實為朝聖者在山路上帶來傷害;在晚上的時間,路程變得危險,盜賊亦有可能為著偷竊而傷害朝聖者。第二種解讀是以古代近東神明來理解太陽和月亮背後所表達的勢力,而耶和華的手能夠蔭庇朝聖者,脫離那些神明的攻擊。不論第一種或第二種的解讀,兩者皆念有一整天的概念,顯示耶和華的蔭庇是任何時間的蔭庇。在7-8節,詩人再次以耶和華的名字為每節的起首,並用上未完成式動詞「保護」(יִשְׁמָר)(跟第5節保護者一詞是同一字根)。從內容上,筆者推論這是第6節的意思上的重覆及延伸。第6節是一個交叉結構(chiasmus),[4] 以白日和夜間包圍著,並以「不傷你」為整節的核心。詩人從核心開始,在第7節道出「免受一切的災害」和「保護你的性命」,並在第8節道出時間層面上「從今時直到永遠」。這時間層面的表述,既是重覆,又是更明確的一種延伸,由白日夜晚的一日變化,推展至一生一世。除此以外,詩人使用「你出你入」,將整個朝聖之旅的圖畫,擴展至朝聖者整個生命。重覆及延伸能有效帶領聽眾一步一步領受耶和華對以色列的保護,是何等的保護。
(三)
整篇詩篇,耶和華是幫助者的主題是非常明顯,對於朝聖者的保護,是具體不過。那麼,若我們考慮第二聖殿時期編修者的處境,解讀又會是怎樣?筆者相信,編修者收集此詩篇,在頌唱中起了一個教化的作用,給予朝聖者激勵和盼望。根據以斯拉記記載,當聖殿完工之時,很多猶太人歡天喜地稱謝耶和華,但同時「見過舊殿的老年人...大聲哭號...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拉3:10-13),反映了在對比所羅門時期所建的聖殿,第二聖殿絲毫不及第一聖殿的輝𤾗。再者,並不是所有的猶太人對返回耶路撒冷生活而感到欣喜,家園的荒涼、生活的艱苦,被波斯國的平靜安穩生活比下去,猶太人不願返回頹垣敗瓦的耶路撒冷居住,人性上也可算是合情合理(撒1:7-17;尼11:1-2)。
在這艱苦的環境下,甚麼東西能夠幫助猶太人,繼續以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作其敬拜的核心?這是耶和華對以色列子民在列邦中的保守。回來詩篇121篇,詩人以「我的幫助」為起始點,並接續帶出耶和華神是那一位幫助者,並在與其他古代近東神明比較下,突顯耶和華神的超越性。這種與其化神明之間的角力,正好代表古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戰。耶和華的越超,亦正好反映祂所保護的以色列國是勝過其他國家。當中,在詩人正面地指出耶和華為保護者的時間(即5-8節),詩人以「以色列」(יִשְׂרָאֵל)為第4節的結尾。與詩體內文開始的詞彙「我...舉」(אֶשָּׂא)比較,是由個人擴展至整個以色列群體,將會眾的焦點從個人層面提升至整個民族、國家的層面。或許更讓會眾回想昔日耶和華神如何保護以色列的故事。雖然其內容的對象為單數形態,[5] 但以單數陽性的代名詞表示整個族群,希伯來文的文法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若說這詩篇的對象實為整個猶太群體,也實不為過。試想想,朝聖者來到第二聖殿敬拜,眼見當下的聖殿不及所羅門時期的那個;環望四週,耶路撒冷亦不及當日的輝煌;再思想被擄時波斯國中那種平穩,有甚麼東西能讓朝聖者繼續以耶和華為其主宰敬拜祂?那是耶和華對猶太人的盼望,在應許中如何保護以色列。
在第二聖殿的處境下,耶和華的保護成為了整個猶太族群,在艱苦不明中持續敬拜祂的一個盼望。更為重要的是,盼望代表殘酷的實在仍然存在。即使有了這盼望,朝聖者所見的聖殿還是一般,猶太人所活在的耶路撒冷還是唏噓,整個民族所面對的處境還是艱難。然而,有了這從耶和華而來的盼望,他們可以有力繼續敬拜那創天造地的神。詩人所說「我的幫助從何而來」,幫助何時來,大概已不重要,「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才是最重要的東西。今天信徒的生活,同樣也有著大大少少的困難,教會也要面對形形色色的挑戰。我們要持續忠於那創天造地的神,具體的幫助是重要,但在幫助來臨之前,或是環境改變之前,相信神是保護者,相信神是保護祂所呼召的信仰群體的那一位,是教會一個極大的安慰及幫助。
=============================
[1] 部份有關「上行之詩」性質的討論,可參James Limburg, “Psalms 121: A Psalm for Sojourners.” Word & World, 5 no 2 (Spring, 1985): 180-187. 另外有關詩篇的分類,如參Hermann Gunkel, and Joachim Begrisch. Introduction to Psalms: The Genres of the Religious Lyric of Israel. Mercer Mac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另外有關詩篇用在敬拜禮儀場境的討論,可參Sigmund Mowinckel, The Psalms in Israel's Worship. Sheffield, JSOT Press, 1992.
[2] 和合本和和修本並沒有將這詞彙翻譯出來,新譯本、KJV、NASB或ESV則有翻譯此詞彙。
[3] 5-8節中,詩人共提了四次「保護」(四次均同一字根),來表達耶和華神的保護。
[4] 交叉結構如下:
A יוֹמָם(白日)
B השֶּׁמֶשׁ (太陽)
C לאֹ–יַכֶּכָה (不傷你)
B' וְיָרֵחַ (月亮)
A' בַּלָּיְלָה(夜間)
[5] 5-8節中所有動詞的代詞後綴(pronominal suffix)為陽性單數。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