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收信揮手區,不,豎中指區。
#已早放 #liber見
花無百日紅
又到每年氣氛最奇怪的一天:派花紅。
說實話,入行這幾年,我完全沒有感受過這個本應比耶穌出生更普天同慶的日子。那些風光的日子固然不復再,所有幻象也是從前輩們的口中像看電影一樣描述出來。花紅也許沒有,但完全明白什麼是花無百日紅。
今年Fixed Income的revenue應該不錯,但跟不同行家聊天大家對花紅的期望普遍落空,除了某一、兩家美資龍頭大行之外,大概比2015年還要低20%。別忘記,2014和5已經辭退了很多人,headcount已經少了很多,總計bonus pool真的是慘不忍睹。
很多人覺得金融從業員底薪已經比起很多行業為高,還期望有一大份花紅簡直是貪得無厭。Yes and No。當然不能夠一概而論,但所有也是risk & reward。
君不見報章雜誌每天會報道某某銀行手起刀落解僱過千名員工,今時今日做金融的Front Office其實很多人每一天都心驚膽跳。07年前請了一些substandard的老早給解僱,追不上時代步伐的、工作被automate (eFX可算是最蓬勃的一門生意) 的也被辭掉。過去五年單計FICC,整個行頭少了七幾千人*。現在以沒增長的薪金及花紅算起來,絕對補償不了日增月擴的工作量,被要求的生意額,以及被解僱壓力。跟唐山一樣,活著的比死去的更不幸。隨着行業越來越細,晉升的機會越來越少,有很多師兄師姐到VP之後,主動的、被動的也好根本留不在行裏,繼續升上去的就更加少。
簡單來說,人少了、年輕了、便宜了但對生產力的要求可笑地增加了。跟M&A不一樣,Sales & Trading is a young man's game. Juniorization可行嗎?短期應該可以。這sustainable嗎?天知道。
或多或少有點像運動員的生涯,很多NBA球星在聯盟打球,但是真的出名的賺錢的又有多少個?非常多狀元打三兩年已經被球隊買來賣去,甚至踢回D league,被世人遺忘。唯有好天斬埋落雨柴。聽聞有不少被解僱的可以兩三年都找不回工作;仔細老婆嫩,生活質素大不如前不在講,如果在發鈔行打工用了staff loan買樓的隨時連層樓都供唔起。人情味?食得㗎?
話說回來,花紅從來理論上也是跟表現掛鉤;可惜在國際銀行上班的你和我都應該清楚明白過去這幾年我們的花紅主要著落處不是我們的口袋,而是以下幾個地方:1)美國的監管機構(Deutsche今年的應該肯定是零),2)五花八門的監管機構,3)總有一個不performing的國家/地區/部門拖低集團盈利,4)為保股價,增加股東派息比率。
MD們總有一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今年的花紅不似預期:
「Hayden,今年我知你條數好好,但係你知個大環境幾差架啦,我哋APAC交到數但去歐洲嗰邊都仲係一潭死水。」
我看着我老闆Dominic那隻好像是跟George Soros同款的PP,究竟這款錶要幾多百萬?沒太注意他究竟在說什麼,反正就是「冇數固然冇得分,爆數都係得幾蚊」。講完一輪廢話之後,他把花紅的信交了給我。
「你都知我上年搵幾多個MD薦你上VP喇。今年我都已經幫你fight到盡...」
也許他在觀察我的反應。作為死sales的我,當然跟Dom總比不上,但我早已練成了「笑住講粗口」黑帶十段。
「MD以上個個都係defer bonus,total com一年比一年少,你重有cash bonus好好嫁喇...」
Blah Blah Blah.
我的期望已經不大,但估不到花紅比例竟然可以如此的低。如果環境好,卅十都未夠的我,沒有理由這樣的火也沒有。我尊重Dom總這個老闆,要走也不需要在這狹窄的房間內dramatically掟信。畢竟風大浪大,很多前輩也許會說有瓦遮頭已經得來不易。
一個個魚貫入房拿信,一個個苦笑著出來。越高級的臉越黑。只有Analyst/Associate level的同事在籌謀今晚放工落樓下IWC買隻錶奬勵自己。
五點半,無心戀戰,找個Headhunter落French Window飲杯野好過。
*http://news.efinancialcareers.com/…/2016-investment-banki…/…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ales and trading入行 在 莊逸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花無百日紅
又到每年氣氛最奇怪的一天:派花紅。
說實話,入行這幾年,我完全沒有感受過這個本應比耶穌出生更普天同慶的日子。那些風光的日子固然不復再,所有幻象也是從前輩們的口中像看電影一樣描述出來。花紅也許沒有,但完全明白什麼是花無百日紅。
今年Fixed Income的revenue應該不錯,但跟不同行家聊天大家對花紅的期望普遍落空,除了某一、兩家美資龍頭大行之外,大概比2015年還要低20%。別忘記,2014和5已經辭退了很多人,headcount已經少了很多,總計bonus pool真的是慘不忍睹。
很多人覺得金融從業員底薪已經比起很多行業為高,還期望有一大份花紅簡直是貪得無厭。Yes and No。當然不能夠一概而論,但所有也是risk & reward。
君不見報章雜誌每天會報道某某銀行手起刀落解僱過千名員工,今時今日做金融的Front Office其實很多人每一天都心驚膽跳。07年前請了一些substandard的老早給解僱,追不上時代步伐的、工作被automate (eFX可算是最蓬勃的一門生意) 的也被辭掉。過去五年單計FICC,整個行頭少了七幾千人*。現在以沒增長的薪金及花紅算起來,絕對補償不了日增月擴的工作量,被要求的生意額,以及被解僱壓力。跟唐山一樣,活著的比死去的更不幸。隨着行業越來越細,晉升的機會越來越少,有很多師兄師姐到VP之後,主動的、被動的也好根本留不在行裏,繼續升上去的就更加少。
簡單來說,人少了、年輕了、便宜了但對生產力的要求可笑地增加了。跟M&A不一樣,Sales & Trading is a young man's game. Juniorization可行嗎?短期應該可以。這sustainable嗎?天知道。
或多或少有點像運動員的生涯,很多NBA球星在聯盟打球,但是真的出名的賺錢的又有多少個?非常多狀元打三兩年已經被球隊買來賣去,甚至踢回D league,被世人遺忘。唯有好天斬埋落雨柴。聽聞有不少被解僱的可以兩三年都找不回工作;仔細老婆嫩,生活質素大不如前不在講,如果在發鈔行打工用了staff loan買樓的隨時連層樓都供唔起。人情味?食得㗎?
話說回來,花紅從來理論上也是跟表現掛鉤;可惜在國際銀行上班的你和我都應該清楚明白過去這幾年我們的花紅主要著落處不是我們的口袋,而是以下幾個地方:1)美國的監管機構(Deutsche今年的應該肯定是零),2)五花八門的監管機構,3)總有一個不performing的國家/地區/部門拖低集團盈利,4)為保股價,增加股東派息比率。
MD們總有一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今年的花紅不似預期:
「Hayden,今年我知你條數好好,但係你知個大環境幾差架啦,我哋APAC交到數但去歐洲嗰邊都仲係一潭死水。」
我看着我老闆Dominic那隻好像是跟George Soros同款的PP,究竟這款錶要幾多百萬?沒太注意他究竟在說什麼,反正就是「冇數固然冇得分,爆數都係得幾蚊」。講完一輪廢話之後,他把花紅的信交了給我。
「你都知我上年搵幾多個MD薦你上VP喇。今年我都已經幫你fight到盡...」
也許他在觀察我的反應。作為死sales的我,當然跟Dom總比不上,但我早已練成了「笑住講粗口」黑帶十段。
「MD以上個個都係defer bonus,total com一年比一年少,你重有cash bonus好好嫁喇...」
Blah Blah Blah.
我的期望已經不大,但估不到花紅比例竟然可以如此的低。如果環境好,卅十都未夠的我,沒有理由這樣的火也沒有。我尊重Dom總這個老闆,要走也不需要在這狹窄的房間內dramatically掟信。畢竟風大浪大,很多前輩也許會說有瓦遮頭已經得來不易。
一個個魚貫入房拿信,一個個苦笑著出來。越高級的臉越黑。只有Analyst/Associate level的同事在籌謀今晚放工落樓下IWC買隻錶奬勵自己。
五點半,無心戀戰,找個Headhunter落French Window飲杯野好過。
*http://news.efinancialcareers.com/…/2016-investment-ba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