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
⠀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
⠀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107故事分享及哈佛知識分享(足本)》第一次全家分享故事: 當神仙遇上凡人 聖誕及新年假期,我第一次全家為你送上故事祝福。 .... 從前有個神仙,希望親自完成凡間每一個人嘅願望。 有日佢化身做了個凡人,遇上不同路人的經歷 .... 你又會是那個路人呢? 這個故事理念有沒有科學根據? 根據哈...
sample size意思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
⠀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
⠀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sample size意思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超閉門作賽,主場優勢冇少到]聽聞話因為球迷唔夠熱情喎,但亦可能係sample 太少。
話時話,呢排記得keep 住like and share,主動入嚟睇,同埋設定做see first.真係搵食艱難。但感激大家,至少之前兩個post係好好反應的
FT原文— (https://on.ft.com/3jgqQSr)Does home advantage exist without football’s partisan fans?
TL:DR—英超重開,閉門作賽,主場優勢完全冇少到。但德甲西甲就有。正路解釋:主場優勢係因為球迷,但只係間接:重點係球迷叫聲影響球證判決。但無論如何,係人嘅因素居多,唔係
1. 歐洲各大足球聯賽重開,最興奮嘅除咗利物浦,仲有就係統計學家同數佬(例如本人)。閉門作賽,就係難得好好嘅天然實驗機會,去睇下「主場優勢」係咩回事。係因為地利?定因為球迷?
2. 唔熟足球嘅朋友,話聲你知,而家普遍聯賽都仲係在返各自隊伍嘅「主場」,但冇球迷入場。如果見到主場優勢照舊嘅,咁即係「球迷」其實冇乜影響。如果見到冇晒優勢嘅,就似乎球迷係關鍵。真係千載難逢嘅機會做呢種實驗!平時你冇可能叫啲球迷唔入場,而平時閉門作賽唔係冇,但唔多。
3. 見到重開後呢,至少德甲,好似主場優勢冇晒,客隊得勝率似乎明顯上升。但好似其他聯賽又唔多覺。(呢度有個不方便嘅真相:之前研究話,啲比較雞嘅隊較量,主場優勢先明顯,你巴塞對皇馬之類,應該冇乜主場優勢,如是我聞。可能德甲比較雞。)
4. 首先講,主場優勢,簡單起見只係講一場場嘅結果,世界盃奧運之類唔計(*)。同樣地,主流啲隊際球迷運動為主。當然呢篇主要講足球。
5. 咩係主場優勢?好簡單,就係主隊得勝率高過客隊。固然有啲隊係超級,咁主客都大炒人。但講所有賽事,夾埋你會見到,明顯主隊得勝率係高過客隊。基本上所有主流隊長球類運動都見到,統計上明顯,你話冇嘅,咁唔使討論。
6. 正常人都知道有呢樣嘢。但點解?我記得我year one 上莊時就同莊友拗過(證明我個人幾咁麻撚煩)。我同佢都同意係有主場優勢,但佢話係因為支持者打氣,我話未必。
7. 其實一般人都大約諗到,可以係以下嘅理由。最簡單當然係球迷打氣,大振士氣,或者係可以屌對方球員,侮辱佢地,對手射罰球就干擾佢噓佢等等(**)。當然亦都有話球證會受球迷影響,全場齊屌嘅,球證都好難唔吹十二碼。
8. 其他,就係非球迷嘅因素。舟車勞頓啦,氣侯時差啦(例如作客去冰天雪地嘅莫斯科,或者玻利維亞啲高原主場),主隊熟悉場館啦(例如「美斯好波,但去到濕冷嘅史篤城爛地主場佢仲入唔入到波?」,或傳說中嘅「巴塞去高貝利成日斬波出界」(但其實係得足球棒球咁老味,好多運動都標準場館))。
9. 如果係美國運動,仲有賽程啦,主隊冇咁密。仲有賽規,例如棒球邊隊揮棒先。但足球冇乜呢啲嘢。不解。
10. 當然仲有可能最廢但亦要留意嘅解釋:只係心理作用,self fulfilling,人人覺得有,咪變成有。客隊未踢已經驚。
11. 球員,你問十個有九個,都係鍾意有球迷。人之常情。好多都會話冇球迷影響表現。但,佢地主觀感受同事實,又未必係一樣。又即係,其實我估有人係會怯場嘅,可能冇觀眾自在啲,不過又斷估踢波嘅多數唔係introvert。但總有例外,例如嚟緊會登陸英超車路士嘅添姆雲拿,詳情可以睇(**)。
12. 之前其實有學者研究過(***),主場優勢,其實主要唔係同場館,舟車勞頓啦,氣侯時差呢啲死物有關。最主要的確係人:但其實係球證,的確會受觀眾影響。所以球迷係間接影響主場優勢,係通過球證,而唔係主隊士氣或噓對手。(埃汾按:我估足球更明顯,鳩估,足球嚟講,球證嘅因素比其他運動大好多,一開波整件全餐畀你,輸球十二碼兼打少件,你已經輸咗大半)
13. 講咗一輪背景,又睇下FT嘅分析。主角係講英超,復賽後。
14. FT就發現,英超嘅主場優勢,復賽後依然有,甚至係比以前更大。由得分,得失球,同勝出率都見到。但只係略為擴大,未算明顯。但幾肯定個優勢冇因為冇球迷而減弱。
15. 呢個同德甲似乎唔同。當然如果我冇記錯,德甲都係開頭明顯,後來已經習慣。亦可能真係德甲啲水平低啲。不過,其實西甲都見到好似德甲咁。當然亦可能係sample size唔夠多(唔緊要,「分分鐘下季都全季閉門」)
16. FT嘅解釋,都係傾向同之前講學者研究差不多:重點都係人。即係FT認為,「德甲球迷熱情」(篇文冇講西甲),所以冇人入場咪大影響。咁點解英超冇影響?「因為啲球迷入場掛住打卡,同埋食大蝦三文治」(呢句我加嘅)
17. 但講返轉頭,記唔記得原本講,主場優勢係嚟自球迷:但唔係主隊球員士氣升或客隊畀你噓到淆底,而係球證?呢度又有啲數字睇到
18. 數據見到,復賽之前,主隊明顯食紅牌黃牌少過客隊,好難話唔係球證受觀眾影響(當然你可以話主隊在自己主場有信心唔使咁矛,或者唔好意思咁爛仔,亦得)。復賽後呢?都仲係主隊少啲食牌,但差距收窄咗不少。德甲西甲呢?主隊食牌多過客隊添。
19. 結論都係:球迷都係人,一般都係偏幫主隊。但在老母唔使返工下,閉門的確令球證比較敢作出對主隊不利嘅判決。
20. BONUS:其實仲有研究做過,經驗淺嘅球證,後生仔,未夠爐純情,比較會受球迷影響。下次買波,可以睇埋球證年資。
(*)奧運同世界盃一樣有主辦國優勢。前者固然係因為項目,後者其實同一般足球賽差不多,但佢有足咁多場主場優勢。但似乎世界盃或歐洲國家盃主辦國優勢係少咗嘅。近40年就只有法國在主場捧盃 ,以前密好多。但當然,除咗話競技水平高咗,科學進步咗,球員適應力高咗之類外,亦都留意近年啲主辦國係比較雞嘅—你唔係覺得南非會拎世界盃下話?定卡塔爾會?事實亦係南非嗰屆,有主辦國首圈出局。
(**)正路地,高水準嘅球員,唔會受呢啲嘢影響。照計練波時射罰球已經後面放定嘢干擾,或者播住老母聲嚟練射罰球射十二碼,甚至可能有啲球員係唔屌唔鬆化,你越噓佢越興奮。C朗話頭, your hate makes me unstoppable.不過總有例外,嚟緊會轉投車路士嘅德國球員添姆雲拿,試過作客土耳其,因為球迷太嘈搞到佢頭暈,最後要換走。車路士對家可以留意下,唔知係個別事件定乜。
(***)「Scorecasting: The Hidden Influences Behind How Sports Are Played and Games Are Won」
-------------------------------------------------------------------------
香港聯匯何去何從?新收費片已出,講足一個鐘,單次買200
想睇簡介嘅,呢度。亦有埋以前嘅片,有興趣可訂:https://bit.ly/3iYMD0F
報名嘅,呢度。今次課程編號填 CC005。唔想填信用卡亦可以FPS: https://bit.ly/3j0r9QZ
Log in 呢度:https://bit.ly/3gYXu9e
已付費嘅,log in後按最頂「按此觀看」就得。再唔係返呢度睇:https://bit.ly/3fyKbw0
仲搞唔掂嘅,睇埋下面,或者搵客服,或者PM我。
-------------------------------------------------------------------------------
【最新李聲揚收費影片】題目:「聯繫匯率會否脫勾?散戶應如何應對?」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播放平台:https://homebloggerhk.com/web-class-player/
付款及收看步驟:
1/點擊報名收看 [影片/課程編號:CC005]
2/利用信用卡網上付款
3/及後有登入資料可以立即收看
查詢:whatsapp 63832145
sample size意思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107故事分享及哈佛知識分享(足本)》第一次全家分享故事: 當神仙遇上凡人
聖誕及新年假期,我第一次全家為你送上故事祝福。
.... 從前有個神仙,希望親自完成凡間每一個人嘅願望。 有日佢化身做了個凡人,遇上不同路人的經歷 .... 你又會是那個路人呢? 這個故事理念有沒有科學根據? 根據哈佛心理學教授Daniel Gilbert 指出....
......
.
.
.
故事全文:
《第107故事分享及哈佛知識分享(足本)》第一次全家分享故事: 當神仙遇上凡人
從前有個神仙,希望親自完成凡間每一個人嘅願望。 有日佢化身做了個凡人...
係路上遇到一個丈夫係度喊: 「 我老婆啱啱患咗重病過身,我人生無晒意義,以後日子點過? 」
神仙就問呀丈夫: 「咁我有咩可以幫到你,完成你嘅心願?」
「我想要返我老婆!」
「 ok,無問題!」
就係咁, 阿老婆就喺阿丈夫面前返生。 大家互相擁抱,丈夫好開心!
「多謝恩人,多謝恩人」
行多一陣,佢喺路上又遇到另一個乞兒。 乞衣好可憐咁, 不斷叩頭,跪喺個地下道乞錢。 佢又問阿乞兒:
「我有咩可以幫到你,完成你嘅心願?」
「我淨係想乞夠一千蚊, 咁我就成年都唔使捱餓啦!」
「 ok,無問題!」
就係咁, 乞兒就袋咗張一千蚊, 佢從來未見過一千蚊係咩樣,佢拿出嚟又聞又望,越聞就越開心。
「多謝恩人,多謝恩人」
再行多一陣,佢喺路上又遇到另一個單眼海盜 ,雖然佢已經上曬岸,重歸正途, 佢始終好懷念以前兩隻眼睇野嘅世界:
「我有咩可以幫到你,完成你嘅心願?」
「如果我可以有返兩隻眼睇野, 咁我就咩金銀珠寶都可以唔要喇。」
「 ok,無問題!」
就係咁,又搞惦咗!
「多謝恩人,多謝恩人」
神仙覺得原來滿足人嘅心願係咁容易,佢就開始沾沾自喜。 直至遇到下一個路人。
佢英明神武,有錢有勢,有老婆有父母有仔女,乜嘢都有,可惜日子就係過得唔快樂。神仙又問佢:
「我咩人都可以完成佢嘅心願,我有乜可以幫到你?」
「我想要幸福!」
「 ok,無問題!」
老婆父母仔女係晒佢身邊,一家人食飯,個個都好關心佢。
佢無晒表情,話「哦,咁就叫幸福啦!」
神仙覺得佢未感受到幸福,就再試下!
好多金銀珠寶就係佢面前出現。
「哦,咁就叫幸福啦!」
神仙再試下!
把佢變得更加高大威猛, 肌肉紮實, 連個鼻都長高咗半吋!
照照塊鏡,「哦,OK!」 依然面目無情。佢話:「睇嚟,你呢個所謂嘅神仙都係無用㗎啦!」
神仙聽後好嬲, 一怒之下就決定懲罰佢,變走曬佢嘅財富,健康同親人。瞬眼間佢變成個乞兒, 跛下跛下,自己孤伶伶咁喺條街度乞食。
過兩日,神仙啖氣過咗,冷靜下來就對自己之前無理懲罰人嘅行為有啲內疚,就決定回去探下個人點。
「你仲問我點? 我而家乜都冇曬啦! 你走把啦!」
神仙見佢咁慘, 就決定將佢變走咗嘅嘢,變返晒畀佢。
從此,佢又再次英明神武,有錢有勢,有老婆有父母有仔女,仲有多咗樣嘢,就係...
(他多了樣什麼?)
「多謝恩人,多謝恩人,我終於知道咩叫做 ...... 幸福啦!」
故事帶出乜嘢理念?
做人,最好嘅 , 就係 Live in the Present (活在當下). 最好嘅嘢已經係你身邊, 你好好珍惜/享受的話,我相信凡事都會變得更好。
其實唔單只我相信,根據哈佛心理學教授 Daniel Gilbert 係2010年做咗個研究,佢搵咗2200 個人參加實驗,用咗一個 iphone app 叫做 "trackyourhappiness" ,係不定期嘅時間聯絡嗰班人,問佢哋 (1) how are feeling? 100分就代表最開心,0分就代表最唔開心。(2) what are you doing? 你做緊乜嘢? 同埋 (3) are you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other than what you are currently doing? 你係唔係諗緊啲其他嘢?
目的就係睇佢哋做緊啲嘢,同諗嘅嘢,係咪一致/集中,抑或唔同, 即係代表個腦係道「遊緊魂」"Mind Wandering". 如果遊緊魂嘅話會再問佢,你係
(1) 諗緊啲唔開心嘅嘢 unpleasant mind wandering,或
(2) 諗緊啲中性嘅嘢 neutral mind wandering, 定
(3) 諗緊啲開心嘅嘢 pleasant mind wandering
研究結果顯示, 人有平均47%嘅時間個腦係喺道「遊緊魂」Mind Wandering, 即係做緊嘅嘢同諗緊嘅嘢唔一致。 問佢哋開唔開心嘅話就發覺, 從統計學角度 multilevel regression 指出,越遊魂嘅人就越唔開心,越集中一致做緊嘅嘅人就越開心。
睇下呢個圖, 左邊代表唔開心,右邊代表開心。 越大個波,代表sample size越大,即係越多人回覆。 中間嗰條一點點嘅綫,就代表平均值。研究發現:
(1) Unpleasant mind wandering 佔所有25萬個回覆嘅12.5%, 係令人最唔開心,開心指數只有42分。
(2) Neutral mind wandering 佔14.5%,有62分。
(3) Pleasant mind wandering 排第二開心,佔19.9%,有69分
(4) 最開心嘅,就係 Not mind wandering, 佔53.1%,有71分
即係話即使你個腦係諗緊啲開心嘢,都唔夠你個腦集中注意力喺依家做緊嘅嘢開心。 點解? 就係因為你專注,先至能夠 apprepriate 真正地感受到嗰一刻嘅 touch and feel,而嗰一刻係最直接有機會能夠令你最開心。 即是我睇舖,都經常合埋隻眼去 feel 間舖! Really!
想睇佢哋做緊Present啲咩嘢,再睇埋上半part 個圖。最唔開心,就係休息或者返緊工嘅時候。最開心? 就係傾計,做運動,同埋make babies 嘅時候,你明我意思啦。
最好嘅 Present, 就係 Live in the Present 係有科學根據㗎! 最好嘅嘢已在身邊,想幸福? 你依家又唸緊啲乜呢?
sample size意思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89創業知識:哈佛分享 - 專注的力量》
之前我第一次全家人和你分享了一個神仙和凡人的故事, 基本上就係你愈要珍惜身邊嘅事物,你就愈會幸福同快樂。 其實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 根據哈佛心理學教授Daniel Gilbert 指出:
.
.
.
.
內容全文:
之前我全家人和你分享了一個神仙和凡人的故事, 基本上就係你愈要珍惜身邊嘅事物,你就愈會幸福同快樂。
其實唔單只我相信,根據哈佛心理學教授 Daniel Gilbert 係2010年做咗個研究,佢搵咗2200 個人參加實驗,用咗一個 iphone app 叫做 "trackyourhappiness" ,係不定期嘅時間聯絡嗰班人,問佢哋 (1) how are feeling? 100分就代表最開心,0分就代表最唔開心。(2) what are you doing? 你做緊乜嘢? 同埋 (3) are you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other than what you are currently doing? 你係唔係諗緊啲其他嘢?
目的就係睇佢哋做緊啲嘢,同諗嘅嘢,係咪一致/集中,抑或唔同, 即係代表個腦係道「遊緊魂」"Mind Wandering". 如果遊緊魂嘅話會再問佢,你係
(1) 諗緊啲唔開心嘅嘢 unpleasant mind wandering,或
(2) 諗緊啲中性嘅嘢 neutral mind wandering, 定
(3) 諗緊啲開心嘅嘢 pleasant mind wandering
研究結果顯示, 人有平均47%嘅時間個腦係喺道「遊緊魂」Mind Wandering, 即係做緊嘅嘢同諗緊嘅嘢唔一致。 問佢哋開唔開心嘅話就發覺, 從統計學角度 multilevel regression 指出,越遊魂嘅人就越唔開心,越集中一致做緊嘅嘅人就越開心。
睇下呢個圖, 左邊代表唔開心,右邊代表開心。 越大個波,代表sample size越大,即係越多人回覆。 中間嗰條一點點嘅綫,就代表平均值。研究發現:
(1) Unpleasant mind wandering 佔所有25萬個回覆嘅12.5%, 係令人最唔開心,開心指數只有42分。
(2) Neutral mind wandering 佔14.5%,有62分。
(3) Pleasant mind wandering 排第二開心,佔19.9%,有69分
(4) 最開心嘅,就係 Not mind wandering, 佔53.1%,有71分
即係話即使你個腦係諗緊啲開心嘢,都唔夠你個腦集中注意力喺依家做緊嘅嘢開心。 點解? 就係因為你專注,先至能夠 apprepriate 真正地感受到嗰一刻嘅 touch and feel,而嗰一刻係最直接有機會能夠令你最開心。 即是我睇舖,都經常合埋隻眼去 feel 間舖! Really!
想睇佢哋做緊Present啲咩嘢,再睇埋上半part 個圖。最唔開心,就係休息或者返緊工嘅時候。最開心? 就係傾計,做運動,同埋make babies 嘅時候,你明我意思啦。
最好嘅 Present, 就係 Live in the Present 係有科學根據㗎! 最好嘅嘢已在身邊,想幸福? 你依家又唸緊啲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