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意 #所以有感覺
#所以有情緒 #重新認識你的情緒
.
生活總會遇到各式各樣事件,有的事件帶給我們快樂、喜悅這種正向情緒。但更多時候,我們感覺到的則是憤怒、委屈、焦慮等等負面情緒。在大腦的層次來看,無論是正負向,兩者的本質其實都是「情緒」,都是腦中神經傳導機制促成的反應。不過,如果拿到社會層次來看,正、負向情緒在社會文化中,卻有著極大的差別待遇。
.
演講時,有機會與聽眾聊聊幾句,從大家分享的經驗中可發現,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情緒基模」(emotional schema)。這個字的意思是:對於不同情緒,每個自己內心的信念或觀點。常見的情緒基模像是:憤怒是不好的、悲傷是懦弱的⋯⋯這類「(某情緒)是(某特質)」的描述,很可能就是一種情緒基模的樣子。
.
負面情緒來襲時,我們最「有感」的,多半是負面情緒帶來的「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就時常成為我們對負面情緒記憶的「亮點」。不妨看看一位哭泣的孩子吧!他用盡力氣哭喊,吸氣變得困難,臉開始紅通通,還可能會被大人指責⋯⋯
.
像是這樣,有許多因素使我們常常把「負面情緒」和「不舒服」連在一起。連帶地,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停下來去留意「負面情緒」其實也與「功用」可以連在一起。近代心理學家普遍認同,所有能被保留下來的器官,乃至於「心理機制(好比負面情緒)」,其實都對我們的生存是有功用的。
.
在《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這本書裡,作者想提醒的便是這樣的觀點。我查了一下本書的日文書名「感情はコントロールしなくていい:ネガティブな気持ち,を味方にする方法」,用Google字典直譯看到的大意是:「你不必去控制這些情緒,你反而可以讓情緒幫你一把(站在你這邊)」,正呼應了剛剛提到的負面情緒的實用性。
.
我們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一種「訊號」,正如書裡前言所說「負面情緒,是受傷的心在傳達訊息給你」。因此,憤怒很可能不只是憤怒,它的更深處,也許還有別的東西。難過、嫉妒、恐懼,各種負面情緒都是。
.
在我們急忙壓抑憤怒時,我們很可能就錯失機會去探索裡頭更核心的感受。許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人際困擾,也很可能是源於我們在互動過程,沒有和自己內心的情緒「接上線」,進而錯失了裡頭重要的訊息與提醒。
.
提到負面情緒時,你是怎麼想的呢?不妨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對負面情緒的情緒基模。然後,你可以翻翻《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這本書,跟著作者慢慢地、一步步地,練習認識各種正面、負面情緒的功用,並學習跟不同情緒做朋友。未來有天,這些情緒將會真的站在你這邊,成為你改善生活的好工具。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本書作者石原加受子為日本心理諮商師、All Is One心理諮商研究所負責人,兼具日本諮詢學會會員、日本學校心理衛生學會會員;曾獲日本厚生勞働省認證的「創造健康與生存價值」顧問。本書由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發行。
.
閱讀本書:https://bit.ly/3unGfVI
schema意思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張老師月刊2019.6.【啊哈~原來是心理學】專欄
事情一定是這樣嗎?---基模與定見
。
前同事來辦公室拜訪,當他從門口進來,對著我和另位同事寒暄,他「眼眉彎月狀,嘴角上揚擠出笑意」。這些資料到了腦中,被翻譯成「微笑」,不過當我進一步去找經驗辭典中這個資料的相關印象時,發現前同事總是在麻煩別人前先微笑,所以一定「不懷好意」「無事不登三寶殿!」,而另同事則沒此煩惱,他們共事經驗少,他對笑的解釋和我不同,他認為對方是善意的。
同要事情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那是怎麼來的?
文化、宗教、家庭、個人成長背景導引我們對經驗做理解,加上互動驗證,將其結果歸類為屬己的價值判斷與決定行為,這些已建檔、儲存的經驗資料庫(個人基模)讓我們下次遇到新經驗時可依表徵快速決斷,不必重新定位、確認意思,否則會太慢也太累人。
基模中的印象讓我冷漠地對前同事說:「怎麼了?有什麼事嗎?」,是防衛姿態。
但事實一定是這樣嗎?結果前同事只是帶結婚喜餅來分送,跌破我的眼鏡,也好生尷尬。既定經驗需要彈性更新,否則就是「定見/固執」。
基模影響判斷,然不是所有相似表徵的事件都是一樣意涵,尤其人際情境變化多端,單憑過去經驗可能會錯判,繼而做出錯誤反應。挑戰既定印象,我們可以多問自己一句:「我是怎麼確定的?」,打開心胸接受新資料與經驗,就能當一個有彈性的人。
。
TIP:基模(Schema)
人腦內有一套複雜的組織系統,由個體習得的各種經驗構成,累積而成的資料庫稱為「基模」,個體再用此模式去理解外在世界的概念、概念屬性,以及屬性間的關係。「刻板印象」便是基模的應用,例如提到「政治人物」,會出現一組相關概念以利理解他們是誰,然不一定是實際的樣子,常引起偏見與錯誤決斷。
schema意思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老師月刊2019.6.【啊哈~原來是心理學】專欄
事情一定是這樣嗎?---基模與定見
。
前同事來辦公室拜訪,當他從門口進來,對著我和另位同事寒暄,他「眼眉彎月狀,嘴角上揚擠出笑意」。這些資料到了腦中,被翻譯成「微笑」,不過當我進一步去找經驗辭典中這個資料的相關印象時,發現前同事總是在麻煩別人前先微笑,所以一定「不懷好意」「無事不登三寶殿!」,而另同事則沒此煩惱,他們共事經驗少,他對笑的解釋和我不同,他認為對方是善意的。
同要事情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那是怎麼來的?
文化、宗教、家庭、個人成長背景導引我們對經驗做理解,加上互動驗證,將其結果歸類為屬己的價值判斷與決定行為,這些已建檔、儲存的經驗資料庫(個人基模)讓我們下次遇到新經驗時可依表徵快速決斷,不必重新定位、確認意思,否則會太慢也太累人。
基模中的印象讓我冷漠地對前同事說:「怎麼了?有什麼事嗎?」,是防衛姿態。
但事實一定是這樣嗎?結果前同事只是帶結婚喜餅來分送,跌破我的眼鏡,也好生尷尬。既定經驗需要彈性更新,否則就是「定見/固執」。
基模影響判斷,然不是所有相似表徵的事件都是一樣意涵,尤其人際情境變化多端,單憑過去經驗可能會錯判,繼而做出錯誤反應。挑戰既定印象,我們可以多問自己一句:「我是怎麼確定的?」,打開心胸接受新資料與經驗,就能當一個有彈性的人。
。
TIP:基模(Schema)
人腦內有一套複雜的組織系統,由個體習得的各種經驗構成,累積而成的資料庫稱為「基模」,個體再用此模式去理解外在世界的概念、概念屬性,以及屬性間的關係。「刻板印象」便是基模的應用,例如提到「政治人物」,會出現一組相關概念以利理解他們是誰,然不一定是實際的樣子,常引起偏見與錯誤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