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運動處方-動作功能導向分類】
圖片再製作想法來源:
@dr.caleb.burgess @physionetwork
📕重點:
1.動作被分在動作能力與力量也會訓練到活動度與動作控制
2.挑選動作區間在活動度與動作控制當作熱身動作
3.任何動作都會用到核心肌群,定義清楚是為了讓訓練人員區分
📜前言:
這篇期刊其實從去年就看,內容不難,但是一直沒有時間來吸收與整理還有呈現,在製作過程中,最麻煩的是翻譯上,很多英文動作翻成中文都超級怪。
📊正文:
這篇期刊是引用2016年脊椎運動處方,在2020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用敘述性研究的方式來進行。研究者透過搜尋的各大研究網站並且整理,而它的前身2016年的定義分類與運動選取是由物理治療師和肌力與體能教練共同撰寫。而這兩篇研究雖然在設計上就會有偏誤,不過整理與定義的內容我覺得對於臨床人員是非常有用的方式,對於臨床推理與整合應用上,我覺得可以列入工具箱中。
將運動分為四大類身體適應:
🧷活動度(mobility)-定義為脊椎在不同平面上的動作自由度。是動作控制與最佳化功能的基礎。其中脊椎旋轉的活動度與運動表現是已經有許多文獻證實。
🧷動作控制(motor control)-訓練戰靜態或動態控制並且與其他部位的神經肌肉協調與整合能力。在可預期與未知的動作挑戰中維持脊椎穩定能力,包含肌肉能力與感覺輸入整合動作與脊椎穩定。
🧷動作能力(work capacity)-有順序地透過身體與脊椎吸收或產生力量。動作能力指的是透過運動訓練增加局部肌肉肌腱和能量系統的適應。
🧷力量(strength)-產生力量或最大力量的能力。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指的是身體產生力量的速率。
並依照動作型態分為
靜態(static)與動態(dynamic)
定義動作為
有功能與否(Functional)(Non-Functional)
最後將運動對於
訓練脊椎功能的目的定義
🧷活動度
活動度發展(Mobility Development)
🧷動作控制
局部穩定(Segemental stabilization)
脊椎分解動作(Spinal dissociation)
局部動作控制(Segmental motors control)
全身協調(Whoel body coordination)
🧷動作能力
脊柱適應(Pillar conditioning)
局部適應(Segmental conditioning )
🧷力量
脊柱力量發展(Pillar strength development)
剛性發展(Stiffness development)
爆發力(功率)發展(Power development)
挑選的38項動作中,有些是Youtube上面的教學影片,有些是期刊上面針對運動員核心訓練所做的研究動作。大家可以參考看看,翻譯沒有很精準或是中文沒有翻譯,可以翻原文去找尋運動。而對於訓練功能的定義還是有一些爭議,例如動作能力與力量會有模糊的地方。
🧾建議:
針對核心或脊椎訓練方式其實百百種,我會建議將活動度或動作控制的動作列入主要運動前的熱身,許多人都有慣用邊的問題兩側的旋轉活動度會不一樣。其實透過表中的動作(影片1與2)可以簡單改善。而如果你是物理治療師,想對於你的個案做更近一步的整合訓練,我會建議你可以參考動作能力與力量的動作(影片3與4)。這些動作也會訓練到活動度與力量。未來或許更多的研究也可以轉往其他不同的徒手動作上,可以擴充更多具有研究的動作資料庫。
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私訊我!
#sportsphysio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sportphysiotherapy #strength #strengthandconditioning #workhardplayhard #健康是練出來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tabilization醫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復健醫學FB讀書會- 非特異性下背痛常有Lumbar segmental ... 的評價
- 關於stabilization醫學 在 coflex® Interlaminar Stabilization™ - YouTube 的評價
stabilization醫學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毛醫師碎碎念: 實在看太多產後才懊悔產前沒做功課的哺乳媽媽了
如果妳是個想哺乳的孕婦, 很想了解自己身體心理可能的變化, 很想少走一些冤枉路, 可是忙到平時沒空參加醫療院所開的媽媽教室或支持團體, 歡迎來參加陳醫師的產前哺乳課! 陳醫師的經驗和專業一定會讓媽媽們很有收穫的!
陳鈺萍醫師,除了帶小孩與工作之外,於2012年重返校園,唸研究所。
選擇人文社會科學的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是因為覺得母乳哺育的議題,牽涉層面很廣,想要更深入探討。
與大家分享陳醫師上學期〈技術研究導論〉報告的一部分
大家覺得「母乳哺育」是不是一種技術呢?
課程報名2/10截止喔!
請大家多多分享課程訊息囉!謝謝!
=====================================================
[南與北:不同的哺乳經驗]
小敏是我大學時期好友的太太,好友是外科醫師,在南部醫學中心工作。我跟小敏同在2003年產下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前一年開始的SARS搞得人心惶惶,也在那年又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雖然大家心裡還有著SARS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恐懼。不一樣的是,我在北部的醫學中心生產,工作的醫院通過母嬰親善醫院認證第二年,醫護人員原本處在配方奶典範中的知識與措施已在改變。小敏生產的醫院當時還沒有參加認證;我五月生產,小敏是年底,相差了半年。因為是婦產科醫師,又有哺乳的經驗,小敏生產前,問了我一些餵母奶的問題,她說如果可以的話,也想要餵母奶。但在醫院時,就因為小兒科醫師覺得寶寶體重增加不足,建議添加配方奶混合餵食,小敏也覺得自己乳汁不足,有多少就餵多少。後來配方奶越加越多,母奶越餵越少,到兩個月時,就沒餵母奶了。
兩年後,小敏生了老二,生產的醫院也通過了母嬰親善醫院認證。小敏生老大之後就辭去校護的工作,專心在家相夫教子,也蒐集資料想了解母乳哺育是怎麼一回事,因為老大沒餵成功,老二出生後,想辦法全親餵,希望能餵久一點。或許有了第一胎育兒經驗,也或許做了功課的緣故,第二胎餵得相當順利,一直到6個月大都是純母奶全親餵。但是,六個月大時的健檢,小兒科醫師覺得孩子體重增加得不是很理想,建議小敏改餵配方奶。小敏當時就聽從醫師的建議,停了母奶。跟第一胎一樣,又是體重問題。
兩年後,小敏產下老三,胎位不正的緣故,這胎是剖腹產。開刀的關係,在醫院比自然產多住三天。小敏覺得這胎在母乳哺育方面,因為住的天數多,學到更多。 當初老二全親餵,小敏覺得老二比較「黏」,與媽媽分不開。有朋友建議小敏這胎把母奶擠出來用奶瓶餵,一方面孩子比較不會一直黏著媽媽,一方面也比較知道孩子喝了多少。小敏覺得這樣的建議很不錯,就把母奶全擠出來用奶瓶餵。反正住在醫院的宿舍,租用醫院的擠乳器很方便。小敏說,這是產房護理長建議的,醫院級的擠乳器很厲害,雖然這胎全都擠出來餵,奶量卻一直維持住,到孩子6、7個月大,奶都很夠。
我生第一胎時,產後2個月到診所上班,必須把奶擠出來,讓孩子在白天時也能有母奶喝。懷孕那年,剛好是醫院母嬰親善認證時的行政總醫師,要負責整理相關的資料與規劃認證事項。許多觀念與作法相較於以往,有很大的改變。有的同事認為這是新的政策,因為醫院這樣規定,我們就照辦。也有些同事認為這樣的改變很好,畢竟「母乳最好」的觀念,大家一直都有,但不知為何哺乳率很難維持,常常都歸因於當代大部分產婦坐完月子要回到職場的關係。也有些同事不以為然,認為這樣的改變很麻煩,哺乳是媽媽們自己的決定,為何要改變許多行之多年的常規。但總覺得此時還屬於孔恩所說常態科學中的「異常現象」,「危機」也還沒出現。與我同時期生產的女性朋友,產後需要回到工作崗位的,幾乎都選擇坐月子時盡量餵,工作後就餵配方奶。當時能買到擠乳器的選擇不多,我周遭能問到有職場哺乳經驗的,也只有一個在分院產房工作的護理同仁。當時的我,相當依賴網路上「寶貝花園」社群中母奶媽媽們的經驗交流,包括該選擇怎樣的擠乳器。第一次用擠乳器卻擠不出奶來時,我急哭了,餵了一個月,寶寶長得很好,不可能沒奶呀!擠了半個小時,一滴也擠不出來,趕緊打電話跟唯一能幫我的同事求救。
擠乳並不輕鬆,當時只是很單純的想讓孩子盡可能全喝母奶,不要喝到配方奶,所以想盡辦法維持泌乳。因為門診時間不好中斷去擠乳,我只好用半夜擠奶來補足,孩子起來喝幾次,我就擠幾次。上午的診大概十點過後,就處在脹奶的狀況。常常聽到隔壁小兒科診間的嬰兒哭聲,奶就噴不停。奶瓶與擠乳器的清潔與消毒,是除了擠奶之外多出來的工作。當孩子一歲多白天不用喝奶,結束擠奶的日子時,很想去買一串鞭炮來放。
生第二胎後辭去工作,全心在家帶兩個孩子。最開心的,莫過於不用再擠奶了。對我來說,用擠乳器把奶擠出來是上班媽媽不得已的情況下,需要用到的工具,可以在家讓孩子無限暢飲對媽媽對寶寶都是相當爽快的事。所以當小敏告訴我她第三胎是擠出來全瓶餵時,我覺得不可思議。
2011年開始,我每周固定時間到月子中心訪視產婦。在月子中心,幾乎每個坐月子當中的媽媽都在使用擠乳器。有一次,一位堅持全親餵並且與寶寶一直親子同室的媽媽,沒有使用擠乳器的需求,護理人員問我:「陳醫師,我真的不用去教那位媽媽如何使用擠乳器嗎?」讓我意識到,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擠乳器似乎已成為母乳哺育的必備工具。在月子中心,第一次看到產婦拿著裝母奶的奶瓶餵寶寶時,心情非常複雜。是怎樣的過程產出這樣的畫面?對我來說,這樣的畫面並不美麗。母乳哺育,是希望媽媽與寶寶回到原初簡單的互動模式,卻如此扭曲。
這篇報告,我將用SCOT(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理論來討論擠乳器這個技術物,從我2003年生第一胎到現在十年間的改變。除了我自身的經驗、小敏的分享之外,還加入這幾年在月子中心與產婦們互動的心得。使用擠乳器的媽媽們,要的是什麼?是想要母乳哺育進行得更有效率?是想要讓自己的奶更多?讓寶寶喝到母奶的方法有親餵、手擠與擠乳器,怎麼選擇?擠乳器這個技術物,已經封閉(closure)而穩定(stabilization)了嗎?使用擠乳器的媽媽們處在怎樣的技術框架(technical frame)中?不同的社會團體(relevant social group)如何互動?母乳哺育這個社會技術體(sociotechnical ensemble)將如何演變?
photo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kmberggrenfanpage
stabilization醫學 在 復健醫學FB讀書會- 非特異性下背痛常有Lumbar segmental ... 的推薦與評價
非特異性下背痛常有Lumbar segmental instability (LSI) 的問題我們教導病人做stabilization exercise 運動到底有沒有幫助,在哪些層面有幫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