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突破英文文法、字彙、發音學習瓶頸嗎?從今天起這樣做!】
你會解釋「我對他很感冒」這句中文嗎?
學任何外語的人都會有的一個習慣叫 "oversimplification" (過度簡化規則, Selinker, 1972)。�舉例來說,在發音上因為 machine, mechanics 都是第2音節重音,所以也把 mechanism 這個重音在第1音節的字唸成第2音節重音。
在名詞 (文法) 上學習因為 suggestion (建議) 可數,所以也誤以為 advice 也可數。
語言本身就會有一些 arbitrary rules (硬性、沒有什麼道理的規則),也很有變化性 (variability),所以要學好英文,可以先從養成1個好習慣做起:針對一個字,觀察它的「變化性」。再戒掉追求一定一要一對一的壞習慣 (例: flat 一定只記"平坦的")。
拿大家的母語中文來當例子。
今天一個在師範大學學中文的美國人,在教科書中只接觸了「我感冒了」和「我得了重感冒」這2種表達的 input ,不在課餘時間再去保有「高意識」(high awareness) 的閱讀和聽中文,可以確保他一定會使用「感冒」嗎?不可能的。
當他遇到我們說「我對 __________ 非常感冒。」、「我那天重感冒。」、「愛像一場重感冒。」、「醫生是無法治好感冒的。」、「感冒的症狀有很多種。」等等的句子時,肯定懷疑人生。
一樣的,當今天靠讀「學好英文冠詞就靠這幾招!」這樣以偏概全的文章學英文的我們,碰到以下的段落,可以解釋得出 questionnaire 怎麼用嗎?
“The questionnaire is by far the most common instrument used in collecting primary data. Broadly speaking, a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a set of questions presented to a respondent for his or her answers. The questionnaire is very flexible in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ask questions. Questionnaires need to be carefully developed, tested, and debugged before they can be administered on a large scale. We can usually spot several errors in a casually prepared questionnaire.”
當今天只靠網路上常見的「三角錐塔」學習介系詞 in, at, on 的同學,如何學習下面的句子呢?
[1]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presented both on the screen and in the handout.
[2] She has no experience in working with kids. (cf. She has no experience with kids.)
[3] With Steve Lewis at the helm, we are certain of success.
學習語言要學習的少的是規則,多的是「思維」和「方法」。突破英文學習瓶頸,從今天開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uggestion可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uggestion可數 在 【英語維基】Advice和Suggestion的差別| 空中英語教室 的評價
suggestion可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突破英文文法、字彙、發音學習瓶頸嗎?從今天起這樣做!】
你會解釋「我對他很感冒」這句中文嗎?
學任何外語的人都會有的一個習慣叫 "oversimplification" (過度簡化規則, Selinker, 1972)。�舉例來說,在發音上因為 machine, mechanics 都是第2音節重音,所以也把 mechanism 這個重音在第1音節的字唸成第2音節重音。
在名詞 (文法) 上學習因為 suggestion (建議) 可數,所以也誤以為 advice 也可數。
語言本身就會有一些 arbitrary rules (硬性、沒有什麼道理的規則),也很有變化性 (variability),所以要學好英文,可以先從養成1個好習慣做起:針對一個字,觀察它的「變化性」。再戒掉追求一定一要一對一的壞習慣 (例: flat 一定只記"平坦的")。
拿大家的母語中文來當例子。
今天一個在師範大學學中文的美國人,在教科書中只接觸了「我感冒了」和「我得了重感冒」這2種表達的 input ,不在課餘時間再去保有「高意識」(high awareness) 的閱讀和聽中文,可以確保他一定會使用「感冒」嗎?不可能的。
當他遇到我們說「我對 __________ 非常感冒。」、「我那天重感冒。」、「愛像一場重感冒。」、「醫生是無法治好感冒的。」、「感冒的症狀有很多種。」等等的句子時,肯定懷疑人生。
一樣的,當今天靠讀「學好英文冠詞就靠這幾招!」這樣以偏概全的文章學英文的我們,碰到以下的段落,可以解釋得出 questionnaire 怎麼用嗎?
“The questionnaire is by far the most common instrument used in collecting primary data. Broadly speaking, a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a set of questions presented to a respondent for his or her answers. The questionnaire is very flexible in that there are many ways to ask questions. Questionnaires need to be carefully developed, tested, and debugged before they can be administered on a large scale. We can usually spot several errors in a casually prepared questionnaire.”
當今天只靠網路上常見的「三角錐塔」學習介系詞 in, at, on 的同學,如何學習下面的句子呢?
[1]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presented both on the screen and in the handout.
[2] She has no experience in working with kids. (cf. She has no experience with kids.)
[3] With Steve Lewis at the helm, we are certain of success.
學習語言要學習的少的是規則,多的是「思維」和「方法」。突破英文學習瓶頸,從今天開始!
suggestion可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習英文文法錯了嗎?應不應該學習英文文法呢?】
近幾年來,在台灣英語教學界,掀起了一波「反文法教學」的狂潮。
也許是因為過去的英語教育過於僵化,過度以課本、老師、課綱為中心(而非理想的以學生文中心),加上使用填鴨式、非以科學研究為本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成效不彰,讓許多英語教育者、甚至是英語系教授,掀起「台灣學生不必要學習文法,母語人士不是那樣學的」「只要給學生大量閱讀,尤其是閱讀好的小說,文法就自然學起來了」的風潮。
大家都希望是如此。閱讀,真的有太多的好處,但這些好處沒有多到,我們可以下「文法教育不需要」的結論。在教學過程當中,我一再再的碰到的問題就是:不管是寫作課、口說課、還是閱讀課,很多問題最後都終結於:文法沒學好。TOEFL, IELTS, GRE, GMAT 點子發展再完整,但英文文法不好,頂多拿中間或是中上的分數。為什麼?因為英文文法不好,常常會影響到學生論述的完整和邏輯性。
數據也告訴我們,文法的學習,不會那麼簡單只靠大量閱讀就可以發生。
台灣學生,還是需要英文文法教育,只是需要的內容和教法,是會讓學習成效更好的文法教學,而非一味反對文法教育。
為什麼「大量閱讀」對於文法學習,不一定會有效呢? 可以從3個層面淺談。
第一、認為只要大量閱讀就會構成學習文法的「充分條件」的論說,根本上忽略了「兒少學習」和「成人學習」的差別,也忽略的「母語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的差別。
若學習者(尤其是成人) 要利用「大量閱讀」(input flood) 來學習文法,那麼這個過程必須相當「刻意」,而學習者本身也要有非常好的「歸納」能力。而研究顯示,implicit learning 或是這種歸納能力,通常非常小的小朋友會較有優勢。 而成人的優勢並不在implicit learning,而是在成人有其他領域知識、好的讀書技巧等可以輔助學習。而即便此學習者,有超強的歸納能力和implicit learning,也不見得每個面向的文法都能學習好。特別是語言學學者所說的「軟性結構 (soft structures)」,那種要依靠「語境」來判斷的文法規則(某些介系詞、冠詞的子規則)更是難以以單純閱讀的方式以習得。
第二、attention, noticing, 和 awareness (在本文不做細部區分),是構成學習的必要條件。因此,如果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完全只集中在「文意」(meaning) 的解讀,而完全忽略文法結構 (form),也許可以增進閱讀能力 (某種receptive skills),但「文法知識並不一定會提升」。為什麼呢?因為讀者沒有特別「注意」到那些「還未學習好但應該學習的語言結構」,那麼學習就難以發生。
「理解」很重要,但是若只有理解,沒有輔助的「注意」,恐怕只有閱讀能力提升,單字、文法是否能一同提升,對於成人英語學習來說,我們還是要打一個問號(研究還未定論)。
第三、因為台灣學生的母語是中文,我們和母語人士從小的學習方式「從裡到外」條件即不一樣。再加上英文文法有眾多的arbitrary rules (硬性規則) 需要記憶 (例:advice 不可數,suggestion可數) ,也有眾多台灣學生「用中文腦難以理解」的英文規則沒有被「母語人士所寫的教科書」所抓到,導致於我們還是會從「留美、留英」口中的台灣學生聽到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s.”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They found several evidences…” 等錯誤英文,更別談連眾多英文老師「隨便亂用」的英語冠詞系統。
因此,台灣學生不是不需要英文文法教育。我們要的英文文法教育,是由「懂得中文腦」的人所寫出的英語教材,加上利用科學支持的教學法,所進行的文法教育。
大量閱讀有非常多好處,絕對值得鼓勵。但,對成人來講,絕對無法完全確保文法學習。
11/10/2016 王梓沅
suggestion可數 在 【英語維基】Advice和Suggestion的差別| 空中英語教室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