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一專欄】Tesla又出咗業績,係時候sell the fact?
#美股 #港股 #疫情受惠股 #EDAPP1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esla歷史高位」的推薦目錄: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美國科技股跌不停|Tesla股價拆細後跌34%|專家拆解撈底策略 的評價
- 關於tesla歷史高位 在 濠賭股仲有無得炒?|嘉賓:林家亨|開市Good Morning|etnet 的評價
tesla歷史高位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龔成問答信箱】(Q19081-Q19100)
Q19081:
阿sir你好,知道你貴人事忙,但都好想講個好消息你知,我人生第一次股票賺了6位數!雖然只係賬面數,但第一次見到真係好興奮。
我係上年開始投資股票,今年三月大跌市時把握得唔太好,錯失了好多機會,事後明白到投資知識真係好重要。
之後就開始不停睇書,除左阿sir嘅書,我都睇左好多關於投資理財、致富思維嘅書,真係獲益良多,我好認同阿sir成日講知識同財富係成正比的。而家上緊阿sir股票班,相信上完一定可以再提升投資實力。
一年前的我諗都無諗過可以投資股票賺到10萬,而家我好相信自己可以達成財務自由嘅目標,我定了短期目標35歲前有100萬股票資產(今年31),長遠目標45歲可以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到時再講好消息你知。
差啲唔記得講,我好慶幸一開始係學阿sir的投資方法去買股票,如果我係學坊間短炒賺差價,相信唔好話賺錢,輸少已經當贏了
龔成老師:
太好了!
我地運用的是「價值投資法」,這方法已經證實賺錢,巴菲特,以及好多基金經理,都是用這方法,所以,我地行的方向最正確。
知識同財富成正比,這是必然的,你要加油!保持進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目標的!
------------------------------------------------
Q19082:
龔先生,你好,我現年31歲,最近開始回港工作,現在月入$24700,比家用5000,自動轉帳比媽咪,諗住幫佢買股票增值,自己可儲$10000,未知如何分配。
有500股9988,平均價$265買入。係滙豐。
澳紙36000剛係滙豐買左JP global fund. 每股10.06AUD,滙豐收左大概1.6%service charge. 年回率3.3%.
自己而家大概有€5000可用,冇打算轉港紙,因為我其實等virus完左,我會返。港紙有大概$15000。
希望你可以比少少意見。謝謝你!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年齡,可以投資平穩增長型,如盈富(2800)、美股就VOO,以及小部分潛力股,如阿里(9988)。長遠應該這樣做配置。
至於基金方面,你要睇翻佢有無質素,同時是否合符上述的配置方向。
------------------------------------------------
Q19083:
呀sir, update下你先, 最後我大約$2.4x買左注1830, 估唔到未等佢跌多10-15%已經升番上來, 都係諗住長線投資架啦.
669都向上咁升, 冇增持冇賣出
最估唔到當然係1211, 以幾倍咁升, 暫時賺左一筆唔錯既數, 但到而家都同呀sir你一樣冇賣過, 多謝呀sir!
上左呀sir堂已經2年, 一直奉行價值投資, 好彩既係算比較快已經見到d效果, 真係要多謝你!
另外加上呢幾年儲錢, 算比我當初預算快左, Thanks呀sir!
龔成老師:
必瘦站(1830)比亞迪(1211)都可長線的。要耐心持有。
中短期股價股價永遠無得估,所以投資最好用「策略」,買入後就長線。
------------------------------------------------
Q19084:
hello 老師 你好
8月尾第一次 同你溝通 流動資金得個41k
2個月後回顧 反覆睇左你2本書 股票勝經 同 財務自由行 都好大動力令我自己省啲使 cash flow 已經double up左 80k 唔算多 但起碼意識到個種多啲錢旁身個種喜悅同安全感
**到呢一刻 我都係未開始月供或入市 因為 我有一個疑問:-
你成日都話要買入企業價值 分析企業資料數據
如果早20-30年 香港都係一個英國base嘅結構 有好多可靠嘅法律規範 (啲人會蠱惑但多丁點道德)係ensure資料/數字嘅準確性比大家去分析
如:依家科技股醫藥股 都好chinese base (利申:我對9988一路都有興趣)如果啲數據一路都係造出黎 造到好似好美好 看似無違規 咁咪一路用錯嘅data去分析
如果一個唔覺意 龍門任牙爺擺 一句話你違規 咁咪不升反跌 甚至乜都無?
期待你一針見血嘅見解
龔成老師:
你所講的,是政治與監管的風險,在我地投資上,由古至今,都存在的。
當我地投資時,都考慮到會有這風險。我些風險,我地好難量化長遠對企業有幾大影響,唔知會唔會發生,但我地明白佢地有這個風險。
所以在考慮企業的質素與估值上,有時會因這個風險而打折。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同一股票唔好多過15%,同一價業唔好多過30%,就能減少集中風險。
------------------------------------------------
Q19085:
龔成老師,我继續有睇你的fb. 明白長線投資企業的概念。但我手上的 mtr, 領展, 857 都是低於我的買入價, 只是優慮它們是否有回升的日子?
另外,請問 883 可作短線定長線投資?
感谢
龔成老師:
上述都是有質素的股票,港鐵(0066)、領展(0823)完全不用擔心,長線持有就得。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加入盈富(2800),組合會更加平衡。
中石油(0857)雖然質素都算有,但不是最高質類別,佢對油價較為敏感。
雖然佢都有一定的規模,但卻不是最高質素的企業,這是由於佢的產品自主力較弱。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地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這類商品企業,都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由於質素中等,唔建議大注投資,但相信油價上翻佢會上升的。
至於中海油(0883)情況與中石油類似。另外,唔建議短炒。
------------------------------------------------
Q19086:
見到有其他網友講「一日一龔成,貧窮遠離我。」足見粉絲對老師的欣賞,亦是我心底認同。
我之所以叫客戶要留一部分金錢學習投資是因為過往自己的理財方向不太好,所以真心希望大家能夠計劃好理財。尤其是這次疫情令一些職業陷入困境,更加速我要提醒身邊人要好好學習理財,為未來自己打算。
自小父母教我量入為出,努力儲錢,我只是採用「加」的模式。
雖然過去有投資股票,結果好似贏粒糖輸間廠的。加上過往聽從保險朋友買保險基金投資,但最終回報並不理想,甚至連保本都無,有些忍痛取回。
現在最大問題是手上還有一大堆97年蟹貨,有些股票更合到連手續費都付不起,可以説是「雞肋」。
明白老師説若不是優質就要放棄,寧願集中回資金轉投優質股,還有機會賺回所失去的本金(希望)。
我好想斬當年的貨,已不存希望。
我希望自己能鼓起勇氣問老師那些股票走勢:去定留,因自己目前尚欠分析能力。
龔成老師:
保持進步啦!我18歲都是由零開始,不斷學習有錢人知識,現時只是運用他們的方法。
在分析一隻股票去與留時,最重要是「企業質素」,不是買入價與賺蝕,要集中分析企業的業務質素、前景。
------------------------------------------------
Q19087:
老師,都想問一個問題,你說要睇組合%多少
一般建議每隻股票不應多於15%
但我唔明的是你計算時以當時市價,為什麼不是我的買入成本價?
因為以我現時情況,1211的表現一定會over這個百分比。
請賜教,謝謝。
龔成老師:
其實最準的計算,是長期的股價平均。
例如持有某股10年,我地唔會用10年前的價,而是用近一年的平均價。
你首先要明白,我地點解會「同一股票唔好佔組合比例多過15%」?
目的是避免過度集中,唔想太多財富集中在同一類別的資產,令我地面對風險,而這個風險,我地會考慮「最新的財富情況」,對你這刻有多大影響。
而你的想法,只停留「買入價」,你與一般散戶一樣,集中用「買入價」「賺蝕」去分析股票與評估風險,但因入價只是一價過去式。
------------------------------------------------
Q19088:
你好,請問平均月入$30000,老婆做小生意,月入不穩定,可能幾千蚊一個月,現住父母供完果層樓,想搬出黎住,手揸$1M,應該買幾錢範圍既樓?
龔成老師:
由於收入有少少不穩,加上唔算好高,因此唔建議太進取。
$400萬-$450萬的物業較適合,你可以做8成按,假設按揭金額$350萬,30年,2%,月供大約$13000,你要計算下自己的負擔能力。
------------------------------------------------
Q19089:
老師,點睇bitcoin呢隻股
龔成老師:
這類虛疑貨幣,我不太認識,所以沒有投資,亦無法比太多意見。因為我只會投資自己熟識的項目。
這些虛疑貨幣並沒有「實質價值」,但就有「交易價值」,當市場上接受的人愈多,佢的價值愈高,但如果無人接受,佢就會一文不值。
另外,當中亦存在著一定的投機價值,這部分愈多,價格就會愈波動,這就要更小心,因為當投機價值變成主導,這部分的價值變化可以十分大,可以在一夜消失。
簡單來說,由於比特幣無實質價值,長遠的價格,就會趨向佢的「交易價值」,你要分析,長遠係咪好多人用。
------------------------------------------------
Q19090:
老師而家都係長線投資?
通常咩時候先會放?
感覺一隻股票就算升左100%,但一直放在到而唔賣,一日唔放一日冇資金到返手,就算隻股升左感覺都唔實在
龔成老師:
如果企業質素改變,或者好貴,就有機會放,但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都唔賣。
港交所(0388)上市價$4,如果你升到一倍,去到$8,用你上述的方法,就算佢升到$400,你都賺唔到。
我過往做銀行、證券行,見到98%客戶,與你有同一樣的想法,睇翻佢地戶口賺蝕數,永遠賺唔到大錢!我唔希望你同普通散戶一樣。
------------------------------------------------
Q19091:
龔sir你好,我係星期六班同學
打算加入水桶1既美股做平衡。
因未熟識選股,我打算加入兩隻ETF QQQ及ARKK.
其中想問龔sir關於ARKK意見。
ARKK係主動型創新科技股既ETF,2014年上市。
ETF包含雲端, 網購,生物科技,自動駕駛,等
其中Tesla佔11%及Square佔6.4%
我對ARKK分析
好處
1.創新科技股潛力高
2.上市至今每年回報率~30%
3.ETF股份約有35-50隻,分散風險
4.流通量足夠
壞處
1.管理費0.75%, 比QQQ及VOO高得多
2.創新科技股處歷史高位,風險大
3.部份股未有盈利支持
4.將來每年回報率比較QQQ及VOO更為波動
ARKK投資策略如下:
現價約USD$95
每月分注各買約HKD$2000
若到USD$70以下
則加大月供數至HKD$2500
USD$45以下
大手買入
QQQ都以類似策略
現在修訂既投資計劃
水桶1 55%
1810,9988,1177,QQQ,ARKK
水桶2 40%
788,3319,823,1928,月供2800
水桶3 5%
941,688 (兩隻待好d價位賣,想做到水桶1,2 64比例)
感謝龔sir寶貴時間回答。
呀sir上堂可以飲暖水或熱少少既水
相信可以減輕喉嚨不適。
龔成老師:
其實方向正確,我覺得這個配置做得不差。同埋上述的分析都正確。
科技ETF的確唔平,現時全球都有這情況,所以用分注買入,長期月供的策略,是較好的做法。但要留意,你都要留下一定的現金,如果股市出現一定的回落,就可以用現金把握到機會。
水桶1、2、3在選股及比例上,都無問題,這是大方向,你照計劃進行就得。
係,要多飲暖水。
------------------------------------------------
Q19092:
龔老師,你好。有以下問題想請教。
這是本人profile
年齡:35 (單身)
職業:公型機構長工
月薪:72000
每月開支:約43500(包括17500 供樓、3000 水電煤管理費差餉、15000家用及8000個人零用)
每月儲蓄:約28500 (當中包括預留每年交稅70000及扣稅年金60000,即每年儲蓄約$21萬)
資產:自住物業,2017年760萬購入,現市值約900萬, 2019年做了轉按,剩餘按揭480萬,年期29年
現金:17萬港元 (當中包括現值約2萬港元的澳元)
股票:約12萬港元[包括 1手領展(0823)(2019年中約$89買入)、2手恆生(0011)(2020年4月$139買入)、1手騰訊(2020年9月$543買入)及3手基石藥業(2616)(2020年11月10.8買入)]
基金:與北美和亞太股票及債券有關的每月派息基金,22萬港元(過去平均年增長約10-20%,約一年前以本金19萬買入),平均約6厘息,每月收息約$1100
債券:4手iBond
目標:打算3年後和父母(已退休沒有收入)共同支付首期買大約400萬物業(例如新樓開放式單位或屯門/元朗二線區域舊樓)收租
因第二層樓需要支付6成首期加上律師費和雙倍印花稅(因本人和父母各已有物業)和雜費等,預算要270萬,父母可夾120萬,假設本人收入和每月儲蓄不變,屆時本人現金增至約80萬
但仍欠70萬,屆時估計月薪約75000。但如果樓價仍然上升,可能需要更大預算。
查詢:
1) 請問有甚麼方法/工具可達到這個儲蓄目標?
2) 請問有沒有風險較低方法每月賺取更多被動收入?
3) 我現在的現金、股票和基金分佈健康嗎?
4) 本人從來未有投資美股,請問有甚麼美股值得買入呢?
5) 外幣投資方面有沒有甚麼建議?
對不起問題比較多,非常感激!
龔成老師:
1)有3年時間,要利用投資去進行增值,不過,由於3年時間不算長,因此唔能夠太過進取,只能以「平穩增長」作為核心。
2)你現時的方向,應該是「增值」,而不是「被動收入。
其實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3)你可以賣出政府債券,同時現金已足夠,之後應該加強股票方面的比例,只要股票有質素,唔好太高風險,已經可以考慮。
當然,到你近買樓的一年,現金比例就要增加翻。
4)你可以考慮VOO,追蹤標普500指數,這是最適合你的,但唔建議一次過入,要分注,慢慢收貨。
5)外幣長期只會貶值,唔太值得投資。
你在之後的財富配置,可以集中增加股票,如果不懂選股,就投資盈富(2800),分注去入,希望財富提升,盡量接近你的目標。
不過,如果要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要加大儲蓄,同時現金部分,要把握跌市機會投資,效果會更好。
------------------------------------------------
Q19093:
Sir hello
我買左659 新創建 6.08入 你覺得佢同太古地產對比邊隻更值得長線持有?我又使唔使轉過去太古地產?
龔成老師:
兩隻都不差的,都有長線投資價值,不過從質素上,太古地產(1972)的優勢,以及發展上,會較好。
你轉部分過去都得。
------------------------------------------------
Q19094:
請問成哥對2606 有咩睇法
3319 佢跌多幾多比較便?
永星,新城悅,碧桂園,雅生活,奧元健康,2606,呢6隻內房股論值值博率同優質程度,你會怎麼排
龔成老師:
藍光嘉寶服務(2606)不差的,佢係中國西南地區及四川省的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
生意與盈利都有一定的增長,財務數據不差,現金流理想,不過規模就不是好大,這點會略有風險,同時持續性發展未必及一些較大型子有背景支持的同業。
整體都有投資價值,現價合理,只要不太大注,這股都可投資,長線持有。
雅生活服務(3319)不錯的,佢無論在業務本質、規模、品牌、財務數據、前景,都是理想的,反映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
加上這企業的背景因素,以及行業的發展,相信這企業的前景不差,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當然,行業有時會有較大的炒作,股價上落大,要注意風險,而整體是有長線投資價值的。現價合理區中上部。
碧桂園服務(6098)、雅生活服務(3319)較有投資價值。餘下的中等。
------------------------------------------------
Q19095:
請問以我現時資金怎樣達成財務自由? 因為我就快到40,我又未結婚,又無物業收租,真係好擔心。
因為呢個年紀萬一公司重組,無左份工,就好難再搵。麻煩老師指點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刻應該集中「增值」,因為你年齡仍不算大,要好好握握時機。
你如擔心無左份工,就要儲多少少現金,多現金備用就會較安心。
同時,多增值自己,你公司的情況,無得控制,但你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價值,無論是留在公司,以及出去發展,你自身價先最重要。
------------------------------------------------
Q19096:
你好龔sir,想問你對技術分析有何看法,因為知道龔sir的投資理念是"投資企業",但無可否認,有的人以技術分析來獲得財富。
我是一個應屆畢業生,現在只有7萬左右的積蓄,就算用複利息的方式很難可以將它滾大
現在這個時代,我在懷疑『找世間沒被人發掘的企業』這個方式還可行嗎?
龔成老師:
我20年前,是技術分析者,用左幾年,輸足幾年,之後長線投資,就開始不斷賺錢。
我好後悔當時浪費左幾年去學這些分析技術,我當時不斷睇書、上堂學短炒,但最後都是輸,好後悔,只怪我當時無知。
之後做銀行同證券行,見大部分輸錢的客,就是短炒的一群!這是我10年見到的情況,這是行內的秘密,根本大家都知短炒者一定輸,但業界一定唔會講!
另外,如果你分析全球真正賺錢的投資者、經金經理,佢地都無人短炒,都是長線投資的,巴菲特更講明反對短炒,反對技術分析。
只要我地細心少少去想,都會明短短炒根本賺唔到錢。長線先至係王道。
至於你所講「現在這個時代,好難找世間沒被人發掘的企業」,你可以睇睇,每一年都有唔少股票,是升1倍、升10倍,點解?就是一年前市場未發現這股。所以,這方法是永恆不變的。
------------------------------------------------
Q19097:
龔sir, 最近一直向身邊親友推薦你的投資理念,其中一位親戚因錯信經紀,虧損嚴重,1200萬的資本已跌了4成,現希望重新出發,便託我向你請教。
圖中是我替他整理後的組合現況,是否大部分股票都應斬倉止蝕?
持有1、5、6、76、82、293、390、632、788、941、1019、1038、1359、1800、2828、2888、3328、3800、6886。
另外他現時55歲,但仍希望資本增長,投資部分新經濟股,如700, 1211等,請問可以嗎? 實在感激不盡
龔成老師:
首先要明白,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與買入價無關,因為這只是一個心理因素,最重要是企業的質素、前景。
誼礫控股(0076)、第一視頻(0082)、國泰(0293)、中國信達(1359)、保利協鑫能源(3800)、中港石油(0632),長遠要賣出,要在有反彈時賣。
至於銀行股比例太多,長遠要調整翻。其他算是可以守,但組合增長力不強。
如果佢想有增長力,建議慢慢重組組合,平穩增長股可以佔7成,潛力股可以佔3成。
騰訊(0700)、阿里(9988)、比亞迪(1211)都是方向,但要注意現現唔平,部分要等回先入。另外,可以考慮安碩恒生科技(3067)。
這基金追蹤恆生科技指數之表現,而恆生科技指數,都是一些有質素的潛力股,例如阿里(9988)、騰訊(0700)、小米(1810)、美團(3690)等的新經濟類公司,長遠有潛力。所以有長線持有價值。由於基金有30隻股票,比起單一股票,風險能減低。
不過,現價都唔平,大約在合理區頂,因此,這刻不能大注投資。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線持有。
------------------------------------------------
Q19098:
本人年齡46, 夫婦月入140K, 兩女分為 14 和10歲……自住物業市值8.5M, 尚餘6年$700,000 按揭,每月還$10,000,一澳洲Apartment full pay 年尾收樓作出租用途,3年後可能大女出國讀書住
一香港小單位出租,市值4.7M, 供$13,000 15 yrs 2.25%, 收租$12,000, 另股票市值4M
香港出租單位尚有1.8Mloan amt, 將過罰息期,想轉Hibor plan , rebate 0.8%
想问我轉按借2M, 應該借盡30 years 嗎?
我本人可能明年8月轉做家庭主婦,家庭会少40K per month 收入
現今是否選擇hibor plan 較著數?
另想问老師的課程有否獨立一兩堂可以上?
因太忙難抽時間
龔成老師:
你可以轉按,30年,現時低息,只要適當運用資金,對你有利的。不過要留意,這始終會增加了你的風險,你自己要承量翻,同時,會增加左每月要還款的金額。
你現時的財富組合,較偏重於物業,這會出現集中風險的問題,最好在之後的配置,加強翻物業以外的資產類別,例如股票類。
另外要留意,加按得來的資金,始終原理是借貸,因此不能太進取,投資收息股,增加現金流,是方向。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至於課程,由於整個課程都有關連,獨立上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無提供分開上。
------------------------------------------------
Q19099:
我本身是神職人員,由細到大,教會都教導我們不要太看重錢,甚至略為妖魔化了投資,如果在教會講投資,會被人覺得好世俗、拜金、不倚靠神…
到我長大後,自己才開始懂分投資和投機的分別。覺得健康的投資是適切的,特別在香港。你有一句話令我很深刻的,就是「金錢是資本家勞役人民的工具,因此需要擁有優質資產」,就是這句不能認同更多的說話,令我對投資積極起來。
直到最近,香港各方面的環境都急促變化,更令我想快些財務自由,為的不是唔洗做,反而是因為我太熱愛我這份傳道工作,更令我想快d成為自由傳道
即是不受薪地傳揚愛和公義的普世價值。始終受薪的限制太大,也要兼顧平衡各階層的利益。
謝謝你耐心聽我的分享=)
龔成老師:
我相信金錢與宗教不是對立的。
相反,如果有運用金錢的能力,就可以幫到更多人。
因此,我們絕對不要拜金,而是要明白金錢的運作,有智慧地得到金錢,而不會為金錢出賣自己。
加油!
------------------------------------------------
Q19100:
龔sir你好,打擾了,又要向你求教了。
最近有朋友sell 儲蓄保險,聲稱有6%利息,但是要月供1500,供5年。
你覺得我應該做這個決定嗎?
利申:抽到4手ibond, 30000左右股票,20000元左右現金,需要自己給學費(yr1)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因此,你這刻應該著重「增值」。
當然,在我地理財中,攻守兼備是重要的,所以上述的儲蓄保險,有防守的作用,但要留意,防守部分,足夠就得,不要多。
至於ibond,賣出轉股票更好。
其實,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tesla歷史高位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對拜登政策綱領的建議(一)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27日 Share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仍拒絕正式承認在大選落敗,但最少已批准啟動最基本的權力移交步驟。這3周延遲已浪費寶貴抗疫時間,以及無謂犧牲數以萬計美國人性命。雖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呼籲國民不應在感恩節期間旅遊,以防病毒散播得更厲害,但特朗普毫不關心,絕口不提疫情,反而只仍病態式不停作出各種無根據選舉舞弊指控,和吹噓道指到了「神聖」(sacred)的3萬點!股票比人命更「神聖」,大概這就是美國今天的寫照!
股票比人命更「神聖」 美國今天寫照
無論如何,拜登已開始組閣,準備在1月20日宣誓就職,接手這個爛攤子,真不知應否恭喜他。我曾自詡為現代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十九世紀法國思想家),經常提出一些對美國的觀察,在此我又再嘗試作出10個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政策建議。部分拜登已提及過,部分則連他或許仍未意會到其重要性。有些人可能認為我何必為拜登費神,提出為美國好的意見,他們甚至黑心希望特朗普連任,錯誤以為這就對中國最有利。這想法當然是錯的,仍困於過時的修昔底德陷阱思維。我們全人類活在同一個渺小的「Blue Marble」小星球上,現在最需要的是全球各國同心合力去抗疫,更重要的長期任務是逆轉足以滅絕人類的氣候變化問題。除此之外,如何繼續防止絕對沒有贏家的核戰(另一帶來世界末日的方法),亦當然是中美共同面對的重要問題。
犧牲短期經濟利益 抗疫必需代價
以下為對拜登上任後的首要政策建議:
(1)美國人錯誤地認為特朗普處理經濟較佳,加上拜登有機會加稅,所以今次是選民罕有跟自己荷包作對的一次。拜登知道國民已有嚴重疫症疲勞(我也有),亦擔心經濟,所以暫時答應不會封閉全國經濟。不過,我建議他抗疫政策仍必須傾向嚴謹,原因有三。第一,拜登當選的最大,甚至唯一原因當然就是為了抗疫,所以如抗疫手段仍然拖泥帶水,成效不能立竿見影,那麼國民將非常失望,加上國會仍極大機會續處於僵局(Gridlock),必令拜登往後4年施政更困難。
第二,中國的經驗亦已證明其實犧牲短期經濟(甚至短期人民自由權),是抗疫的必須代價,亦是逐步健康地恢復實體經濟的必經之路。西方無知地以為抗疫與經濟是一個不能並存的二選一抉擇,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第三,既然多種有效疫苗已成功在望,只需數月已能為很多人注射,所以現時更應盡力抗疫,減少傷亡,因為在此最後階段染病和去世的人,是最無謂和不值的犧牲!
拜登已成立治疫工作小組,其中一位成員為奧巴馬年代、前醫務總監(Surgeon General)默西(Vivek Murthy),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耶魯醫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雙畢業生。我認識多名他的同屆同學,對他讚不絕口,既聰明勤奮,EQ亦非常高,跟同學合作和相處得極好。耶魯管理學院擅長訓練公共與私人機構管理能力兼備人才,鼓勵「貴族義務」(noblesse oblige)的公共服務精神,我對師弟的治疫能力,很有信心!
(2)拜登已多次說明他認為美國以至全人類面對的最大挑戰為氣候變化,我當然贊同。他並非空談,已馬上委派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為氣候變遷總統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Climate),並將列席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此外,據聞拜登亦將設立白宮氣候變化總監(Director)一職。近年克里致力環保,早前曾在《紐約時報》撰文鼓勵中國與全球合作,答應禁止在南極洋範圍進行任何商業活動,包括捕魚和勘探石油資源等,以防南極面臨類似北極冰川完全融化的巨大災難。我相信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地球持份者,必將遵守一切相關條約,甚至可能扮演帶頭保護南極角色。
拜登已宣布將重返非常重要的《巴黎氣候協定》,亦將停止脫離世衛(WHO)。當然是好事,但脫離和加入如此重要國際組織,並非兒戲小事,對全球能否成功防止暖化,有關鍵影響。雖然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家,但人均排放量僅為美國人的一半不到。當然美國的累積總碳排放量仍是全球最多,每年排放量仍高佔第二位。
疫情仍肆虐 多國碳排放已反彈
根據專家預測,如要避免達到提高攝氏1.5度的危險暖化臨界點,需要連續10年、每年全球碳排放量遞減7%。今年因疫情肆虐(地球反擊戰?),有望達標;然而,雖然疫情仍然嚴重,但多國的碳排放已有反彈,印度首都新德里,兩周前霧霾嚴重,PM2.5水平升至700以上,能見度跌至0,為今年2月以來首次。感恩節期間,美國飛行旅客雖同比大跌60%,但航班數量仍高近7000班次,只比去年微跌8%,竟仍比前年略多!中國經濟復蘇得比絕大部分國家早且好,預計今年GDP仍有正增長,所以估計全年碳排放量將只跌約4%。
如要成功避免氣候變化的更嚴重災難,全球必須衷誠長期合作,絕不可再出現美國的政策無常反覆情况。中國已作出2060年或之前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承諾,對發展中國家來講,是件極不容易的事。反過來,全球最發達的美國,又願否作出同樣或更進取的減排承諾呢?
我有另一建議,如要說服冥頑不靈的美國和其他對氣候變化有懷疑,或認為後果未必太嚴重的人(即為數不少,感染右翼思想病毒那些人),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找出COVID疫情與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關係和證據。此學術研究工作非常重要,既需要理論、電腦模式,亦需要實驗證據。
我認為疫情跟氣候和環境變化,極可能有關。愈來愈頻密的超級風暴和巨型山林大火,為氣候變化的直接後果,已是幾乎不爭的事實,只需懂得一點基本物理和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istry)就能明白。情况猶如燒熱水,即使未到沸點,水煲內的水流和氣流都必加強和起變化,同樣地,地球暖化,海洋水位、水流和大氣層氣流,也必然加強和出現變化。
這些變化也必導致動物遷徙和生態環境變化,加上人類城市擴張,縮減人類與蝙蝠之類的生活距離,因此接觸頻繁,較容易出現病毒由動物跳到人類的種類跳躍(species jump)。再次,氣候暖化亦可能直接導致病毒基因變異加速,亦有證據顯示冰川融化已釋放本被冷藏的遠古病毒。
美經濟結構問題 非刺激方案能解決
(3)美國人對經濟當然着急。雖然股市不斷創新高,但主要受惠者只是top 1%、0.1%,甚至只是最富有的0.01%。股市只代表整體經濟的20%,且FAAMNNG加上T(facebook、Apple蘋果、Amazon亞馬遜、Microsoft微軟、Nvidia、Netflix、Google和Tesla)等數家科技巨頭,已佔標普指數高達25%以上,突顯在缺乏監管的互聯網年代,贏家通吃的特有現象,亦即蓋掩其餘80%以上的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困境。
美國10月失業率雖已跌回至6.9%,但仍比疫情爆發前升近倍,且隨時可跟隨疫情反彈。再者這些重新增加的就業機會,主要只是低工資、沒有前途的前線服務行業崗位。
美國政客和投資者,仍只追求短視答案,最想國會通過另1萬億美元短期經濟刺激方案,以為這就是萬能解藥。我不否認有此需要,但美國有深遠的經濟結構問題,包括過度消費,基建投資過少,政府債務增長太快,和貧富過度懸殊等問題,都絕非一個簡單刺激方案所能解決的。其實再增加過萬億財赤,接近飲鴆止渴,只會令財政狀况更危險,前天美匯指數已曾跌破今年低位92水平,Bitcoin則似將挑戰歷史高位。
中美關係沒更緊張已算不錯
(4)大家當然極關心中美關係,相信對拜登亦是一個重要外交範疇。傳統上,民主黨較注重民生和內政,包括種族關係、性別和性取向歧視問題、醫療制度和社會福利及環保議題等,這亦是正確的政策重要性次序和方向。但經過4年的所謂民粹主義抬頭,即使特朗普落敗,這股充滿不理性仇恨、國家主義,和種族歧視的邪惡勢力,亦不會如此容易消失。中國的急速崛起,加上COVID疫情最先在中國大規模爆發,令美國人對中國更加猜忌和仇視,在此背景下,即使拜登本人較理性與溫和,但針對中國的貿易、科技和外交政策,實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逆轉,變得太溫和。只要雙方關係沒變得更緊張,已算不錯。
我對中美關係仍有不少觀察和建議,另外,美國亦面對其他重要難題,但編輯已催促交稿,只可暫此擱筆,下期待續。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Nvidia、Netflix、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6416988448&issue=20201127
tesla歷史高位 在 濠賭股仲有無得炒?|嘉賓:林家亨|開市Good Morning|etnet 的推薦與評價

49:52 比亞迪(01211)旗下騰勢對比亞迪整體盈利貢獻為最高52:34 今日車股受挫主要受外圍 Tesla 消息影響上海車展料能提升國內民眾買車意欲54:38 即市 ... ... <看更多>
tesla歷史高位 在 美國科技股跌不停|Tesla股價拆細後跌34%|專家拆解撈底策略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科技股跌不停,電動車公司Tesla、Apple、Zoom、Amazon和Facebook股價 ... 分析認為,於過去近一個月時間,美股再攀至歷史高位,不論從估值或股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