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炸新聞,Bloomberg 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把這麼小的晶片,打入伺服器底板,供應到伺服器高市佔率美國公司 Supermicro,供應給美國公司 Elemental,並在 Amazon 被用在 CIA 專屬伺服器上。
報導剛出,各相關單位也剛回應。到底是真是假,我們繼續看下去。
【爆炸新聞】Bloomberg 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藉由外包供應鍊,駭入純美國伺服器廠商,受影響的包括 Amazon, Apple, CIA!
1. 這是 Bloomberg 的報導,目前多數相關公司都否認,但否認的內容很值得玩味!
2. 中國人民解放軍,藉由賄賂與各種方式,打入中國外包供應商,要求他們在伺服器的底板上,裝入微晶片,超小,比米粒還小些,如本文附圖。這晶片被第三方安全公司檢測,證明能打開後門。Bloomberg 原報導中,有依序拆解的動畫,還有如何植入並駭入的流程圖,很清楚。
3. 藉由伺服器界超高市佔率的 Supermicro,其影響遍佈世界各地,這次被抓包,是因為 Supermicro 供應機器的其中一家 Elemental 公司被 Amazon 收購,Elemental 內部啟動的調查,由加拿大第三方公司確認。Amazon, Supermicro, Elemental,都是美國公司。
4. Elemental 做的是影音伺服器,負責匯集、儲存、轉檔、發送等功能。在 Amazon 為 CIA 建的專屬伺服器也有用,業務包括 CIA 無人機,以及美國海軍網路通訊!
5. Apple 用 Supermicro 的硬體,是用在布建全球資料中心。
6. 目前相關公司都否認,但否認內容很有趣。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美國情報單位則是拒絕回應。
7. Bloomberg 在商業界很受尊敬,但不是沒有出過包。之前 Theranos 的 Elizabeth Holmes 出事後,Bloomberg 的專訪把他打造成性別歧視的受害者,但後來被認為也是被 Holmes 操縱了。不過以美國記者的查證水平,以及這個議題的敏感程度,加上文章中的精美圖片。這事情看來有點棘手。
8. 我們一起觀察後續。到底是中國間諜技術再升級,還是美國的反中情緒導致愚蠢報導呢?沒有插電的超小晶片真能做那麼多事情,還是你相信美國記者與加拿大的網路安全調查呢?
Bloomberg 原文
https://bloom.bg/2ID4zft
各大公司回應
https://bloom.bg/2ID4BUD
科技新報中文報導
https://finance.technews.tw/…/bloomberg-allegations-of-har…/
theranos後續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矽谷血檢騙局最新後續,曾被譽為女版賈 ... 的推薦與評價
矽谷血檢騙局最新後續,曾被譽為女版賈伯斯的創辦人、Theranos 第二任執行長,可能將面臨最高20 年的有期徒刑。 ... <看更多>
theranos後續 在 [心得]《惡血》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看完橡皮擦計畫後,可以更加覺察自身的偏見,更了解決策系統。我選惡血這本書來做為
假期的讀書,可以更了解害怕後悔在現實中會導致什麼結果。
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華爾街日報的調查記者凱瑞魯對真確事實的追求,對秘密線人的
資訊守密極佳,在正式刊登前還會聯絡被報導的Theranos,先聽對方的反駁意見。選擇當
記者的人一定都有這種揭露真相的使命感,我相信台灣記者也是這樣。但就像韓國MBC的
李容馬一樣,雖然他敢撰寫三星舞弊案的新聞,但當局早就有受到三星影響,他的報導並
沒有實際出現在預定時段。熱血的基層的撰文,還是要通過一層濾鏡檢視,往往最後面對
的是必須修文或是無法報導。
Theranos創辦人霍姆斯自身家族有龐大的人脈網,對於血液檢測也有美好的願景,而她本
人在對股東或是創投家演講時,話語非常有感染力。想像只要幾滴血,就可以檢測出各種
疾病,透過回傳到Theranos,一天之內就可以知道檢測結果。比傳統技術更快,讓病人遭
受更少痛苦。這是首輪募資及後續募資金額達到三千億的醫療科技騙局。及股東會成員跟
初期報導的背書人讓可信度更高,成員有唐納.盧卡斯, 賴瑞.艾利森(甲骨文公司CEO)等
等,霍姆斯藉由誇大功效的宣傳,取得沃爾格林, 喜互惠, 美軍的初步合約,再以此為基
礎作為公司進一步的宣傳。但檢測機並沒有通過FDA的認定,運作成功率也遠低於上市標
準。那麼,為何這家公司會任由這種情況發生?
實際上這家公司的優秀員工們都認可霍姆斯的理念,也沉浸於自己正在改善世界的願景中
。可是霍姆斯為了早點讓產品問世,以及拿到更多研究經費,開始造假資料。在CMS來稽
查時將最主要的實驗區域隱藏起來。霍姆斯招募的員工們許多都基於良心辭職,懼怕公司
的檢測上市後,會有人因為錯誤的檢測結果,而延誤求醫的黃金時間。這些員工有財務
長, Apple的前設計師, 有實際整合生醫設備經驗的工程師, 生物化學博士伊恩.吉本斯等
等,即使霍姆斯試圖隱藏產品的不可靠,這些人仍然察覺到並且提出警告,最後得到的下
場是被迫辭職,並不得散播公司消息。
霍姆斯有強大的訴訟合作夥伴: 王牌律師大衛.波伊斯,只要任何人膽敢試圖損毀
Theranos,霍姆斯就會提出告訴,讓對手被龐大的訴訟費拖垮。大勢不可違,即使
Theranos瞞天過海,在產品廣大推出後這騙局就會馬上被揭穿,但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
會有許多無辜的患者受害。已經有些人在初期的試驗被錯誤的檢測結果嚇得緊張兮兮,到
醫院做完完整檢查後發現自己非常健康,但醫院的檢測費必須自付。那麼如果有人真的有
隱患,但因為Theranos的檢測顯示正常,他就不再去醫院檢查呢? 醫療產業可以像3C產品
一樣,先宣稱功效,後來再慢慢逼近最初宣告的一切嗎?
華爾街記者凱瑞魯在看到新的新聞後,第一個反應一定是思考其真實性,為了真實的報導
,他會訪問許多專業人士。他和他的線人,可以說是拯救了Theranos -- 在產品造成更大
危害前阻止了這一切。過程中他們遭受Theranos方面給予的極大壓力,有人因此不敢再出
面作證。回顧這整起事件,為何人們會被蒙蔽? 其主要原因應該是害怕失去報酬的心理,
矽谷孕育出許多成功的公司,投資報酬率都是十倍以上。而且這家公司的背書人都是成功
人士,再配上美好的願景,大家會傾向相信他們。但是Theranos的核心產品來自創新的技
術,若這個技術看起來好到不像是真的,那麼事實可能就是如此。
https://yiboardlife.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3.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60.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49251912.A.DD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