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72例本土、校正回歸177、12例死亡,疫情膠著未趨緩;AZ疫苗施打出現首例血栓;文大宿舍群聚感染,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快篩345位有14位陽性;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計畫,計劃疫苗到位後每週施打100萬劑以上;全國救護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納入民間救護能量並要求中央訂立防疫巴士指引】
台灣今(2)日新增372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177例,合計549例,新增12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天的個案數比較多,顯示疫情並沒有下降,只是穩住沒有持續惡化,現在不敢講疫情平穩,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必須持續人流管制,再觀察兩天看看情況。
指揮中心公布施打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是一位30多歲男性,所幸即時就醫,狀況穩定,並呼籲接種民眾28天內如果出現嚴重頭痛、癲癇等症狀,必須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雖然目前國內仍未有足量的疫苗,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全面接種疫苗計畫,將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每週至少接種100萬劑以上,預估每週接種達135萬至171萬人次。陳時中並透露,月底會有疫苗再進來,但還沒掌握到哪一種疫苗,等確定後會再公布。
■單日確診人數創6天來新高
今日新增的372例本土病例,為207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6月1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77例中,為96例男性、8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
今日確診人數372例創下6天以來新高,校正回歸數也上升,達到177例,陳時中說明,今日的數字確實看起來比較多,校正回歸也努力把過去累積的個案清掉,今日總計549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310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52例、桃園市28例、基隆市18例、苗栗縣12例、彰化縣10例、高雄市5例、台東縣4例、台中市3例,新竹縣及台南市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87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65例已知感染源,2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台北市長柯文哲分析,目前看起來,萬華疫情有控制,但其他行政區也有疫情,從趨勢上看,目前疫情處於「戰況膠著」,從交通局監控的車流大數據,發現前兩週車流明顯減少,但這一週已經逐漸上升中,還是要呼籲市民少出門、減少外出採買的次數,避免人與人的群聚感染。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則表示,夜市部分絕大多數都已經停業到6月14日,降低人潮群聚的機會,但傳統市場部分,分成公有與民有,總計有1,100多處,與自治會溝通落實防疫措施,包括:實聯制、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提供外帶、禁止試吃,以及熟食必須防護等;減少人流部分,已有縣市祭出依照身分證尾數分流採買,將會持續關注是否有助於減少人流,並滾動檢討。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有12例死亡,為男性7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9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截至今日為止,共計9,389例確診,分別是8,195例本土、1,141例境外移入、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4例(新增案7666、案8854)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共149例死亡。
■文大宿舍群聚感染4人確診,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目前345位快篩中有14位陽性
昨天傳出文化大學大倫館4名住宿生確診,包括3名外籍生與1名本國籍,雖然不是第一起大學宿舍確診案例,但一次出現4人確診的群聚是首例。由於大倫館有345名住宿生,台北市今天上午首度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直接進駐大學校園採檢200多名住宿生,其餘則是由校方與北市安排搭車前往剝皮寮快篩站,全數完成採檢,結果有14人快篩陽性,接下來會進一步做PCR檢測,目前學生已被安排在隔離空間等待結果,一旦確定是陽性,將會由台北市衛生局安排入住防疫旅館。
教育部長潘文忠重申,雖然發生宿舍群聚感染事件,但三級警戒仍要求大學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移動,學校不得強制學生返鄉離開宿舍,防疫住宿必須依照「大專校院住宿防疫指引」,落實宿舍門禁、體溫量測、專人關懷、定期消毒、保持通風與社交距離等措施。
柯文哲指出,這次文大宿舍一次有4名住宿生確診,雖然來不及分析是否為熱區,但保險起見,還是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19人的編制立即前進校園1天內完成快篩。他強調,新冠病毒難對付的原因在於,前2到3天的潛伏期就有傳染力,當確診時,可能已經群聚傳染,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抓出可能的個案,把疫情撲滅,這套模式將會廣泛運用,只要數據顯示北市哪一個地區是感染熱區,就會依照這樣的模式處置,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全國累積30家長照機構有確診個案,北市宣布長照工作人員施打順位要提前
昨天北市公布信義區某長照機構爆發群聚,共27人染疫(含住民與工作人員),已造成7人死亡,平均82歲。台北市今天宣布,將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的施打疫苗順位提前至與地方診所醫護人員同一級,4日就會開始施打,包括現場的主任、照服員以及外籍看護等。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累積已經有30家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個案,多數是零星的住民與工作人員,除了北市之外,新北市土城某長照中心也有33人確診。他表示,長照中心一旦發現確診,將會立即匡列接觸者,進行適當的區隔與治療,盡力減少重症與死亡。
陳時中表示,長照中心都是老年人,染疫後對健康的威脅很大,各國的經驗也是如此,因此會重新考慮工作人員與住民的優先施打順位,在疫苗量能提升後,把施打順位往前提,這將會列入重要的選項,並送專家小組討論後定案。
指揮中心公布截至今日為止,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303人,佔確診人數的16.8%,其中年齡大於60歲的2,958人中,912人是重症,比例為30.8%。
■國內接種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疫苗到位後的每週百萬劑接種計畫公布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公布,國內接種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為30多歲男性,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5月19日起,又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診治。
李秉穎表示,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這起案件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 (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截至今日為止,國內接種達46萬1,647人次,發生首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例如英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李秉穎指出,所幸國內血栓個案及早就醫,得以緊急處置,因此呼籲已經接種的民眾,接種AZ疫苗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處置。最後專家建議,符合接種對象仍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
雖然目前疫苗供應仍不足,但陳時中表示,預估6到8月逐步有疫苗進來,因此先擬定全面接種疫苗作業,等疫苗量能足夠後,每週至少要完成施打100萬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規劃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及外展服務」兩大區塊,醫療院所包括醫院、衛生所與地方診所,醫院共計300家每週可以接種54萬人次,衛生所200家每週可接種10萬人次,診所6月800家、8月擴增至2,000家,每家每日服務50人,每週可以完成60萬人次。
至於社區接種站將以縣市的規模來劃分,主要是在週末假日的時候服務民眾,估計每週可以完成43.6萬人次;外展的機關、企業與軍營則是每週兩萬人次;並計劃借用體育場、棒球場等大型場地,利用週末加快接種速度,估計每週可以完成1.8萬人次,總計兩大區塊讓每週接種人次可以達到135萬至171萬人次。
此外,政務委員唐鳳正在規劃疫苗接種預約平台,以目前現有的口罩實名制平台為基礎,民眾可以在一週前預約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完成後領取接種卡,而健保卡會貼上貼紙註記。指揮中心也已經招募7,795名醫護人力,並有排班系統,媒合醫護人員協助全面接種計畫。但柯文哲則表示,「摒除疫苗不足的問題,我們正把接種計畫擬好,就等疫苗到貨,包括小巨蛋、台北市政府大廳等地,都考慮成為大型接種場地,以最短的速度完成接種。」
陳時中表示,接種計畫目標是10月底讓6成國人打完第一劑疫苗,以國外接種經驗,接種率達2成就有效果、4成就會有抑制疫情的成果,6成會達到控制疫情,但疫苗廠供貨不穩定是隱憂。
■救護運送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儘快回補物資、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徵召民間救護員等
除了醫院量能緊繃外,負責載運疑似確診者的第一線消防救護也出現人力、物資缺乏的困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以下稱消促會)今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向指揮中心提出四項訴求,包括:
一、防疫物資回補頻率應提高,並因應疫情預先提撥一個月(防疫物資)使用量,供雙北或評估可能重災區域消防單位使用,避免回補不及致裝備短缺。
二、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並由指揮中心協助各縣市建立防疫巴士國家隊,進行北病南送。
三、提高救災救護中央單位──內政部消防署於防疫指揮體系中的層級,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核心成員中,與醫事司共同合作解決疫情期間患者輸送、診治等問題。
四、徵召民間救護車納入防疫體系中,統一調度分派協助各縣市進行患者運送。
消促會會員代表楊適瑋表示,醫療院所防疫救護物資相對充裕,但消防救護員物資消耗更多,每出一次車就要穿脫一套防護衣,物資現在已經相當窘迫。防疫巴士部分,因為車內不能開空調、上廁所,有些車體設計甚至根本不適合上國道,卻還要載著病患和消防員開至少3小時以上到南部縣市,希望此情況能儘速改善,「病人確診已經很倒霉了,還要在長途運送過程中熱衰竭,病人不需要這樣被對待。」他們希望指揮中心統一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希望建立隨車人員防護裝備、相關通風與行車安全標準,提高後送效率。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表示,一般人覺得民間救護員訓練比較差,這是錯誤的刻板印象,很多民間救護員是消防員退休,不但有合格證照也很專業。現在疫情讓救護運送爆量,「不知道為何要排除民間救護車(協助救護),不用民間還能怎麼辦?」他認為,民間救護員在送確診病患其實只要準確穿好防護衣,就能處理大部分勤務,「不需要用到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只要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就夠了。」
(文/嚴文廷、林雨佑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林彥廷、董俊志)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疫苗接種預約平台 #AZ疫苗 #血栓 #文化大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hrombocytopenia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呼吸治療師の跑跑人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 的評價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thrombocytopenia發音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thrombocytopenia發音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認識代謝症候群 - YouTube 的評價
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呼吸治療師の跑跑人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資訊分享】關於AZ
電終於來了🥲~基於要不要打AZ人蔘考慮hen久,主要是本來三月要打的時候重感冒不能打,(內心小劇場)以為老天爺要人蔘多觀察一下,所以姑且?慢慢分析了
因為台灣目前只有AZ,可能之後還有莫德納,所以比較關心這兩種。也有想過是不是要等莫德納,畢竟莫德納保護率94%,阿AZ只有70%(50-80%),還有前陣子沸沸揚揚的血栓風波(嚇死寶寶…),目前有的研究跟資料看下來,小小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要打AZ應該是可以打,考量現在疫情的狀況,決定還是先排(純屬個人看法,不代表建議)。
🔵疫苗的保護力是什麼?
🔹疫苗保護力主要看的是「有症狀的」感染,其定義是一個疫苗降低了多少的風險,也就是指接種疫苗的人群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相比,減少了多少罹病、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是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和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的統稱。並不是指打了保護力50%的疫苗等於有一半的人白打了
以嬌生疫苗為例
對照組(未打)5000人中得病63人
疫苗組(有打)5000人中得病18人
減少的風險(保護力)=(63-18)/63=71.4%
若以瑞輝保護力95%來套到上面的例子,表示疫苗組只有3人會得病,因為減少的風險=(63-3)/63=95%
🔹不同臨床試驗做出來的保護力數字很難直接相比,因為不同地方試驗的條件都不同,除了基本資料外,包括流行的病毒株甚至是人種等等,所以會有差異。阿如果不管那麼多直接比,莫德納94%的確比AZ 70%來的高。
🔹但如果我們看重症保護力,輝瑞、莫德納、AZ、嬌生、諾瓦瓦克斯預防重症的效果皆不錯,莫德納第二劑後14天有100%,AZ第一劑後21天也有100%🔲圖ㄧ
🔵新冠疫苗能夠提供長期保護嗎?保護力有多久?
目前不確定,輝瑞疫苗在2021/4/1公布,追蹤6個月保護力還有91%,疫苗至少到六個月都還有效,其他疫苗要等後續的追蹤資料。
🔵疫苗的副作用?
🔹其實主要是想要看血栓,畢竟這個一開始聽到太嚇人了!
AZ跟嬌生兩種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嚴重副作用就是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的問題,發生機率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這種血栓跟我們較熟知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不一樣,而是會產生類似肝素(heparin)治療患者的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如果血栓產生在腦靜脈竇(腦靜脈竇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會有嚴重頭痛、動眼神經異常、視力模糊等問題,也有腹部血栓譬如splenic vein,可能會肚子痛,一般在兩週至一個月左右發作。好發於年輕女性。
截至4/4,歐洲31國已有3400萬人接種AZ疫苗,CVST病例出現169例,比例高於正常狀況,此外還有53例腹部出現內臟靜脈栓塞(splanchnic vein thrombosis)。德國的31例之中有29例是女性,英國的79例之中有51例是女性。至於韓國的部分(基於人種,我們應該參考韓國的數據),5/5公布已經施打189萬劑AZ疫苗和193萬劑輝瑞疫苗,目前沒有看到任何一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的報告,恩稍微放心一點點。
🔹至於其他的一般副作用的話莫德納>AZ。🔲圖二
🔵AZ疫苗可不可以混打其他的疫苗?
之前是說不建議,但是有新出來的研究,然後有強者 陳彥中 (Yen-Chung Chen)已經分享過了,直接轉發他的文
先講結論:
(1) 純論安全性,打完 AZ 可以打別家,打完別家也可以打 AZ,沒有嚴重副作用,只是混打發燒的機會大一點,但是否真的要這樣打請靜待主管機關評估並以你的醫師的判斷為準。
(2) 副作用就是類流感症狀,在這個研究中多數輕微,八百人中甚至沒人因此住院,如果顧慮這個的長輩請諮詢醫師,不要因此不打
(3) 已經打完第一劑 AZ 的人可以等,兩劑可以間隔到三個月以上都不會有效果的衰減。
把 AZ 留著自己打好打滿的英國人在歐陸的抗議聲中不只打了 AZ,還開始了花式混打來回答「AZ 可以跟別的廠牌混打嗎?」的問題(🔲圖三,修改自 [1])。
如果你懶得看,他們的結論是這樣的:
- 在 830 名受試者中,沒有人發生血栓,也沒有人因副作用而住院。
- 混打是安全的:mRNA 疫苗打完比 AZ 更容易發燒頭痛,不論先後,混打都比兩劑 mRNA 疫苗有更多副作用,兩劑 AZ 的副作用是最少的(副作用強度:混打>mRNA>AZ)。
我個人的看法:
副作用這個用語有點嚇人但基本上就是半個到一個流感,如果你是年輕人的話可能會燒上一整天,但就大致如此,我不時會看到說因為擔心副作用不敢讓長輩打的網友發言。
請諮詢你的醫生。醫生說可以打就盡量打。尤其是長輩,美國目前的 COVID 死亡案例中有 80% 是年長者[2],長者尤其需要疫苗的保護。
另一方面,已經打完第一劑的人似乎在擔心第二劑怎麼辦,英國人又一次超前布署給了答案:
AZ 疫苗兩劑之間的空檔拉長不會影響效果,拖到間隔十二週以上效果不受影響(看起來高一點但統計上不顯著)(🔲圖四,修改自[3])
*編輯:這個研究的目的跟台灣面臨的問題類似,英國當時面臨的是「我們要確保已打一劑的人都能打到第二劑,還是讓盡可能多的人打到第一劑?」,他們後來的決策是延後第二劑,把庫存撥給未施打的高順位 [4]。
[1]: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1115-6
[2]: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need-extra-precautions/older-adults.html
[3]: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432-3...
[4]: https://www.cnbc.com/2021/02/03/delaying-second-astrazeneca-vaccine-dose-does-work-study-shows.html
--------------------
沒辦法貼所有的paper,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找,以下附兩個上面整理有引用的連結,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寫的蠻清楚的
1.WHO: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Vaccines
https://www.who.int/news-room/q-a-detail/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vaccines?topicsurvey=)&gclid=CjwKCAjwqIiFBhAHEiwANg9szq8cuGtK3He14bKqX0qs-TnvrJi8D_NnYc0x2bgWLMQk6E_GCNzjHRoC76sQAvD_BwE
2. 林氏壁醫師:https://linshibi.com/?p=38945
3.圖片出處如圖
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癌症患者靜脈血栓栓塞(VTE)之治療指引~~
美國血液學會2021
靜脈血栓栓塞(VTE)的患者中,有20%是癌症患者。20%的癌症患者在死亡之前,會發生VTE,死後解剖有50%VTE。VTE是癌症患者常見之併發症,而且會增加癌症患者患病及死亡率。
靜脈血栓栓塞預防性治療指引
.
指引1 & 2
.住院中的內科癌病人建議使用預防性治療勝於無預防性治療
.使用之藥物:LMWH勝於UFH作為預防性治療。如果creatinine clearance < 30mL/min, 建議使用UFH
.
指引3 & 4
.
.住院中的內科癌病人,沒有VTE時,使用藥物勝於器械工具作為預防性治療。
.住院中的內科癌病人,沒有VTE,但有出血高風險時,使用藥物器械工具勝於藥物作為預防性治療。
.
註:用來治療血栓栓塞的器械工具(Mechanical Devices),包括:
Arthroflow device passive extends and plantaflexes,
Pulsatile foot pumps,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s (IPCs)
.
指引 5
.
.住院中的內科癌病人,出院時停止血栓栓塞預防性治療優於繼續使用。
.
指引6, 7, 8
.
.癌病人接受外科治療時,如果是出血低風險,建議使用藥物勝於器械工具作為預防性治療。
.如果是出血高風險,使用藥物器械工具勝於藥物作為預防性治療。
.如果是血栓高風險,除了出血高風險外,建議使用藥物與器械工具合併作為預防性治療,優於單獨使用器械工具。
.
指引9 and 10
.癌病人接受外科治療時,建議使用LMWH 或 fondaparinux 優於使用UFH作為預防性治療。因目前無相關研究,所以學會並不建議使用DOAC或 VKA。
指引 11
癌病人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時,建議使用術後預防血栓治療,勝於術前使用。(此處之術前使用是指術前一晚,或術前12小時,給予一劑量之LMWH 或UFH)
指引 12
.癌病人已接受腹部/骨盆腔大手術之後,建議出院後持續使用藥物作為預防血栓治療,勝於出院時就停藥。
指引 13
.正接受全身治療,可以行動的癌化療病人,如果VTE風險低或中度風險,不要使用預防血栓治療,優於使用靜脈藥物。如果是VTE高風險,則給予靜脈藥物預防血栓治療,優於不使用。
指引 14 and 15
.正接受全身治療,可以行動的癌化療病人,建議不要給予預防血栓治療,優於使用VKA。
.VTE低風險的病人,建議不要給予預防血栓治療,優於使用DOAC (apixaban 或 rivaroxaban)。
.中度風險的病人,建議使用DOAC (apixaban 或 rivaroxaban)或不必使用。
.高風險的病人,建議使用DOAC (apixaban 或 rivaroxaban)優於不使用。
*風險程度之區分需使用評估工具,如Khorana score,臨床判斷及經驗。
*高風險的癌化療病人,使用人apixaban 或 rivaroxaban,是目前唯一被評估過的DOAC。
註:
.Khorana score:用來評估癌病人發生VTE之風險。
.計分法:線上計算:
Khorana score
https://reurl.cc/R6grr9
2分:中等度風險
≥3分:高度風險
指引 16 and 17
.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病人,正接受lenalidomide-, thalidomide-, or pomalidomide-based治療時,建議使用低劑量ASA,固定低劑量的VKA( 1.25mg/day)或LMWH.
指引 18 and 19
.
.癌病人留置CVC時,建議不要使用靜脈或口服抗凝劑作為預防血栓治療。
.本建議也是包括固定劑量之VKA。對於特定血栓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正接受lenalidomide-, thalidomide-, or pomalidomide-based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亦可以考慮預防血栓治療。
靜脈血栓栓塞治療指引
指引20, 21, and 22
.
.癌病人發生VTE時,初使治療建議使用DOAC (apixaban 或 rivaroxaban),或LMWH. 如果沒有DOAC時,使用LMWH優於UFH及fondaparinux。
.初使治療期間從確實診斷開始算起5-10天,只有兩種DOAC (apixaban 或 rivaroxaban)證實有效。對於腸胃癌症要特別小心,注意是否有出血情形。
.腎功能不全 (creatinine clearance<30mL/min)時,使用UFH優於LMWH。
.曾經患有HIT者,最好使用fondaparinux。(2018 美國血液學會指引)
指引 23, 24 and 25
.
.活性癌症病人之VTE之短期治療(前3-6個月),使用DOAC (apixaban, edoxaban, 或rivaroxaban)優於LMWH;DOAC亦優於VKA。如果沒有DOAC,使用LMWH優於VKA。
.對於腸胃癌症要特別小心,注意是否有出血情形。
.腎功能不全(creatinine clearance<30mL/min)時,使用VKA優於LMWH及DOAC。
.短期治療活性癌症病人之VTE的DOAC,包括apixaban, edoxaban, 或rivaroxaban。
指引 26, 27 and 28
.癌症病人偶然發現的肺栓塞或SSPE,建議給予短期治療,優於觀察。
.癌症病人發生內臟靜脈血栓,建議給予短期抗凝治療或者觀察。
.臨床醫師對於偶然發現的肺栓塞或SSPE,給予抗凝治療前,應仔細運用臨床判斷,包括診斷確實性,血栓存在多久,血栓擴散範圍,相關症狀,及出血風險。短期治療使用之藥物如指引23-25所述。長期治療使用之藥物如指引32-34所述。
指引 29
.
.癌症病人發生因CVC相關之VTE而需要抗凝治療時,保留原有的CVC,優於更換新的CVC。
.如果發生VTE,而要保留原有的CVC,則需給予抗凝治療。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考慮個別臨床狀況,將風險降至最低。需要衡量出血風險,藥物之間的交叉反應,病人意願,可提供之治療方式及費用考量。
.如果病人已遭受感染,管子位置錯誤,CVC功能失常,或者不再需要CVC時,應該予以拔除。
.病人如果無法給予抗凝治療,如嚴重血小板過低,出血,CVC時,也應該予以拔除。
指引 30
.
.癌症病人如果有復發的VTE時,即使正使用LMWH,建議增加LMWH劑量,達到超治療標準,或者持續給予治療劑量。
.高風險出血病人,增加LMWH劑量,達到超治療標準時,應小心注意出血風險。
指引 31
.
.癌症病人如果有復發的VTE時,即使正使用抗凝劑治療,建議不要使用IVC過濾器。
.如果需要使用IVC過濾器時,最好選擇可取回(retrievable)的過濾器。一旦抗凝劑可以使用時,應立即拔除。
指引 32-34
.
.活性癌症病之VTE,給予長期治療以預防再犯時,建議需治療寧> 6個月,而不要用短期治療方式(3-6個月)
.活性癌症病之VTE,給予長期抗凝治療以預防再犯時,建議無限期使用,勝於在特定療程完成而停藥。
.活性癌症病之VTE,給予長期抗凝治療以預防再犯時,建議使用DOAC或LMWH。
.活性癌症病之VTE,預防再犯時,應給予長期抗凝治療。
.如果無禁忌症時,如,大出血,長期治療利大於弊。
.如果病人已無VTE再犯之風險時,或病人已進入生命末期數週,應停止長期抗凝治療。
.長期抗凝治療應考量癌症種類,分期,是否轉移,預後,定期再評估VTE復發之風險與出血,藥物之間的交叉反應,其它共病,醫療費用及病人意願。
名詞簡寫參考:
VT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靜脈血栓栓塞)
DVT: Deep Vein Thrombosis (深層靜脈血栓)
DOAC:Direct-Acting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新型口服抗凝劑
LMW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低分子量肝素
UFH: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e, Heparin) 肝素
VKA: Vitamin K antagonists (eg. Warfarin)
CV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中央靜脈導管)
IVC: Inferior Vena Cava (下腔靜脈)
HIT: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肝素引發血小板過少症)
SSPE:Subsegmental pulmonary emboli 肺葉次節栓塞
Active Cancer: 活性癌症,依照美國血液學會之定義為:
1、 非鱗狀或基質細胞之侵襲性癌症,於登錄前六個月確診
2、 六個月之內曾治療過的癌症
3、 復發或轉移之癌症
4、 研究期間仍是活性癌症
Ref:
1.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021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Blood Adv. 2021 Feb 23;5(4):927-974
2.Khorana AA, Kuderer NM, Culakova E, Lyman GH, Francis CW.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ve model for chemotherapy-associated thrombosis. Blood 2008 May 15, 111 (10): 4902-7
#Cancer #Thromboembolism #DVT #VTE #NOAC #DOAC
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thrombocytopenia發音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thrombocytopenia發音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 ... thrombocytopenia定義-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看更多>
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thrombocytopenia發音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thrombocytopenia發音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 ... thrombocytopenia定義-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 <看更多>
thrombocytopenia定義 在 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 的推薦與評價
... 症後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之案例。 ... 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