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顶的那一晚,Stok Kangri下起了雪,于是6153米的顶峰只能日后在梦里相见了。
我没有成功攻顶,但是我健康地下山了。看来注定是要再来北印度多一趟了。
5天4夜的故事太长,一下子也好像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但最叫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4900米大本营的那两个晚上。在低气温与低氧的连环攻击之下,原本11人的团队一个接着一个被打倒。头痛、反胃等等的高原反应陆续出现。
这里开始让我们直接跳到故事的最后端,其他的以后我再详说。攻顶的那个早上,全队只剩下4个人的血氧过关(血氧必须超过80才达标,才会被允许攻顶),但只有三人坚持挑战攻顶,其中一个人就是我,另外是阿哲,还有一位是我一起爬山多年的好姐妹。我们三个人在雪地上学习如何使用雪靴和冰爪,也学习最后攻顶时需要的一些特殊技术和安全措施,为攻顶做最后的准备。一切看起来很顺利,下午的时候也出现了大太阳,让我们有种天气会一直好下去的一种错觉。但在下午时分却开始风云变色,山顶方向的上方直接黑了一大片,风大地夸张,气温也掉地很快。我们和领队不断地讨论以及沟通种种的可能,攻顶与否的决定一直没办法定下来。一直到晚上9点,登山领队下了最后的指令,“我们攻顶去吧!”。马上换上装备,收拾登山背包,带上冰爪和头盔也换上了雪靴,10点左右我们三个人连同两位登山领队在黑夜中挨着寒风出发了。厚重的雪靴让我们步步艰辛,格外地吃力,双腿很快就感觉使不上力了,再加上高海拔的低氧状况,呼吸也特别艰难。好不容易终于登上第一个休息点,其中一位朋友鉴于双腿已经完全无力再加上心跳太快,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进于是决定放弃攻顶。这个决定对我们其他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为决定攻顶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团队三个人为单位往顶峰前去。登山领队询问我和阿哲的意愿,再互相讨论之后,基于安全的考量而忍痛做出折返的决定。
我望着前方的冰天雪地,想象着顶峰的模样,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我想或许这就是人家说的“缘分未到”吧。为了大局着想,为了大伙儿的安全考量,登顶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最后也证实,我们选择折返的决定是上上之举。因为再没多久,天空就下起雪了,这让攻顶之路更是危机重重。于是那一晚,所有尝试攻顶的人都只能带着失望折返,抱着遗憾进入梦乡与顶峰相见了。
本来想长话短说,但还是说了那么多,那是因为这次的登山体验实在有太多出乎意料的收获与感受,我深深地被撼动了。我不讨厌妳,Stok Kangri,虽然你不愿意见我甚至还下起大雪把我从大本营赶下山。但我不会讨厌妳。我会再回来,till we meet again!
#stokkangri #missionfailed #iwillbeback
#himalayas #trekthehimalaya #salomonmy #timetoplay #keepgoi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