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已經養成出門不戴耳機聽音樂的習慣了。前幾天一時興起,出門時伴上許未用的深海蛇耳機上捷運,突然有種自己活生生成為了原始人的感覺,整個台北還使用有線耳機的人,到底還剩下多少?
猶記幾年前,蘋果發布了初代Airpods,畢竟是蘋果首次邁入無線耳機,質疑的人並不在少數。當時許多用戶紛紛表示,音質才是決定耳機好壞的關鍵。
同年,iPhone7被拔了3.5耳機孔,惹得天怒人怨。所有網路聲浪都表示無法忍受蘋果移除耳機孔,並且所有人無一例外的表示這若是蘋果賣耳機的敲門磚,自己是怎樣也不會讓蘋果得逞。
後來,Airpods接連發表了二代、PRO和MAX,加上各大耳機廠牌紛紛跟進藍芽無線耳機的新產品。現在你走在台北捷運裡,幾乎清一色都是藍芽無線耳機,不管是蘋果、他牌還是仿蘋果牌,幾乎霸佔了整個捷運車廂。哪怕你是再貴的有線耳機,在這些無線耳機面前,就好似個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
齋主成長的年代,正好是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商品大幅成長的時期。在我並不怎麼豐富的人生中,我就見過很多次消費者撂下狠話,但最後卻「真香」的殘酷歷史。
「VCD畫質就夠用了,為什麼要用DVD?」
「出租影業不會倒,網路速度那麼慢要怎麼看電影?」
「手機為什麼要上網? 上網能幹嘛?」
「沒有鍵盤的手機,怎麼可能勝過黑莓機?」
「單純讓用戶買期限使用權而不是軟體本身,你覺得誰會買?」
正因為這樣,我其實每每看到科技新品發布時,都不敢撂狠話,怕最後重重打自己一巴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介紹 訪問作者: 王振愷 內容簡介: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
vcd年代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盜版王國再現?!
前陣子,看到大塊文化發表公開聲明表示讀者買到盜版書,本來想說誰叫讀者貪便宜,買什麼一頁式網頁的書,被騙不意外。沒想到童書界也深受其害!!也是,童書明明是最好賣的書種,媽媽們一方面不手軟一方面又很斤斤計較(完全互斥XD),盜版商一定會盯上的。
早在1950年代,台灣便有許多漫畫、小說出版社自日本引進未經合法授權自行翻譯的作品。在1960年代初期台灣開始實施《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時,許多出版商更是私下賄賂漫畫審查官員,讓盜版日本漫畫取得合法出版字號,並以低價、大量、快速來霸佔台灣漫畫出版市場(wiki)。
也就是說,早期台灣根本沒有版權概念也無法律保護,而且政府還鼓勵出版,所以跟我同年代的人應該還會記得,同一本書會有好幾間出版社出版,像是前幾天介紹的保母包萍,國語日報有出,志文也有出,這叫未取得正式授權自行翻譯出版,在當時並無違反法律。
而另一種盜版,就是直接翻印複製,也是隨處可見,菜市場就可以買。我家小時候超愛的信誼圖畫書視聽之旅,就是我媽從菜市場買來的錄影帶,小時候當然不知道,看得很開心,長大之後才覺得怪怪的,為何我家的這套沒有書?所以大學時代自己重買了一套,當時已經換成VCD(時代眼淚)還曾經被信誼老闆當面說我家小時候沒書的那套那是盜版,我只能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199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就以301條款將台灣優先列為觀察中的地區,且台灣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壓力。因此,1992年6月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實施新著作權法,訂下落日條款規定盜版翻譯外國人的著作只能販售至1994年6月12日(也就是所謂的「六一二大限」),以重視保護智慧財產權(wiki)。不過實際上大家還是會繼續賣,我記得當年正版納尼亞王國小說上市時,我還在誠品當店員,忙著把架上所有無版權的書下架。
┄┅┄┅┄┅┄┅┄┅┄┅┄┅┄┅┄┅┄*
※修正:為避免大家搞混,在落日條款前有些出版品的是未正式取得版權,但當時法律並未有相關規定,所以各家出版社會自行翻譯出版。而盜版指的是未經許可自行複製翻印人家的出版品,現在蝦皮盛行的就是這種。
┄┅┄┅┄┅┄┅┄┅┄┅┄┅┄┅┄┅┄*
如前述,我一直覺得這個出版斷層,導致許多經典作品消失,再重回台灣市場大多也是2010年代之後的事,那時大家都讀過新時代的作品,已經回不去了。我對小時候的出版品有種特殊的情感,除了是小時候讀過的書之外,我也深深覺得那時的出版品質(尤其是有聲書)比現在好。或許是當時經濟起飛,又沒版權費,所以大量引進了國外的好書,尤其是套書。像是志文的新潮少年文庫,我在念研究所時才發現,這套書怎麼這麼厲害???編輯太厲害了吧!!可以囊括全世界超經典重要兒文作品?!北歐的林格倫、姆米,德國的凱斯納、英國的羅爾德·達爾和保母包萍,捷克的恰佩克...我上課讀文本都靠這套了,因為日文太爛看不懂。很久之後的某天我看到日文版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連封面設計都一模一樣XD)我念研究所時才重出林格倫的皮皮,我拿著印著皮皮的贈品便當袋,我跟日本同學說這是剛出版的贈品,日本同學嚇死了,說你們現在才出林格倫?我只能尷尬的說,以前也有,只不過...
針對這點,李志銘表示:「臺灣在更早之前的五、六○年代書商翻印西書或文史哲圖書竟也不乏選書眼光與氣魄,許多印刷品質絲毫不遜於時下的正版書。相較之下,如今有些書籍(比方臺灣某些現代詩人作家作品全集)正版裝幀設計品質反倒編印得比以前盜版還差!對此,我必須嚴正地向那些出書不用心思的出版商說:「不要以為你是合法正版,就可以如此沒有品味、沒有設計美感地亂印書」!因為,姑且不論盜版與否,所謂的「好書」,在所有愛書人心目中其實是自有一把尺的。」
那為什麼現在沒辦法像過去一樣選好書,做好書?出經典有人要買嗎?有多少人真的看過小兔彼得或艾摩與小飛龍?現在市面上實在充斥太多「譁眾取寵」或「只求實用」的書了。大家最愛講的小百科跟「中國」童話,做出來一套要好幾萬,有人要買單嗎?上禮拜聽漢聲前美編的講座,他們做一本雜誌花兩年,好想問到底你們做書花了多少成本?而台灣自製一本好繪本要多少成本?不過也很難說啦,我看很多家長買一堆套書玩具或是點讀筆啥的跟團購真的很大手筆買買買,我真的不太懂台灣生態,也許是不同族群吧。
除了FB充斥的詐騙廣告,還有哪裡買得到盜版?原來就是蝦皮...在蝦皮上吃過好幾次虧,真的沒事盡量避免,但無奈越來越多人在上面開店。因為能抽取手續費,銷售量很好的賣場怎麼檢舉都不會下架,比淘寶還不如。看到評價很多媽媽買得很開心,給雲端下載MP3還給五星好評?!!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品質沒有差很多,這樣長久下去,就會跟我前面說的一樣,只會劣幣驅逐良幣。如果只是因為預算不想花錢買而買盜版,就算看到書,大人也是在品格教育上做了最壞示範,還讀什麼品格教育繪本呢?
參考資料:
臺港盜版時期wiki
李志銘,讀書人不可承受之重:翻開臺灣那一頁書籍盜版史
vcd年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股兩名]YesAsia!元祖電商!回憶返晒嚟!
TLDR: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7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1. 我就係留意埋啲冇人留意嘅嘢,咁先有獨家(*)
2. 以前有個同事,花名叫做「吉吉」,因為佢叫做阿喆。幸好,自從有咗陶吉吉後,好多人都知呢個字讀「哲」。不過目測好多人都仲係叫佢陶吉吉,未必唔知係「哲」,但怕同人講去聽陶喆,人地以為你去聽陶傑,或者曹捷。正如我上次寫仙台(https://lkdin.io/3TPk),話我寫咗篇文講魯迅,都有人以為係佬訊。(我話:係呀,嗰條友抄咗佬訊個logo)
3. 其實應該話,「喆」「哲」根本就係同一個字,異寫。正如「碁」亦即係棋,不過好似圍棋專用,或者係ACER。有型啲咁解。
4. 而作為一個文青,我當然早就知道「喆」字。都唔係好深啫,金庸嘛,王重陽咪王喆,歲在甲子,陽者為吉,重陽咪喆(亦所以重陽係九月九)。
5. 至於呢間公司,我一路都以為係「喆麗」(請睇招股書),做乜變咗「哲麗」?而且我見好似係得aastock(巧似中資背景喎btw,因住拎晒你啲data,知道你睇過乜股票),同埋好少部份嘅大陸網站。
6. 但係咪關簡體字事?又似乎唔係。就我理解,簡體字都有個喆字。呢,之前盛傳呀Bill Gates件翻譯小三,咪正係「王喆」,大陸都有個歌手叫「王喆」。
7. 又,呢啲咁嘅問題呢,我唔知會唔會遲早搞到出法律問題。「所以都係要有common law」(**)。你見啲文件全部都講,中文名嘅嘢,for identification only
8. 加埋簡體字就更煩,例如肖剛到底係姓肖定姓蕭,佢本人都未必知。更煩嘅,例如美團嘅蔡文胜,我到而家都唔知係蔡文勝定蔡文胜。因為繁體字版招股書都係寫佢係蔡文胜。
9. 最後都講返呢間「喆麗」,咩東東?正係Yes Asia!嘩,啲回億返晒嚟,我估四十幾歲嗰班人(即係我)就會識!元祖電商公司!(甚麼點點紅 博學堂嗰啲就香晒)
10. 第一個反應應該係:嘩,間嘢仲未死的?第二反應係,嘩,仲搞上市?
11. 唔失禮的,14億市值。收入又係十幾億港紙,舊年純利成億港紙,唔係啲假大空嘢。「王維基檔嘢半年計埋保就業都係賺1億咋」
12. Yes Asia做乜?知嘅自然知,我年代嘅人,識呢檔嘢,九成係上網搵啲港產片VCD,歌手CD,香港小說咁。正係咁嘅生意!
13. 事實公司今年24年,你見到了,都話第一代電商股,亦係我讀大學嘅年代,初接觸互聯網嘅年代,生存到今日仲上埋市,真係好嘢
14. 公司成立源起,就真係因為創辦人在美國唐人街買四大天王CD,發現好貴,然後覺得不如自己做。果然係解決痛點。最初只係都係拎唐人街啲貨上網賣,後來甚至繞過中介,直接同唱片公司拎!
15. 當然公司後來慢慢轉型(仲有人聽CD睇VCD睇書?),變成賣衫賣化妝品,但的確係賣香港CD VCD 同書起家的。又,仲有留意一樣嘢:CD VCD 書都可以數碼化,但化妝品同衫暫時都未得。見到分別冇?
16. 寫到呢度,想講係,呢種「思鄉」,亦係一門幾好嘅生意。當然唔多唔少會被互聯網鏟平,但仲係有啲嘢取代唔同。
17. 例如我寫過,我阿爺當年係差佬(死咗十世,你鍾意我畀個地址你起佢出嚟鞭屍都得),怕老廉(但佢堅持自己清白),著咗草去台灣。咁佢地成班友,在台灣,就真係好似「大時代」咁,去租TVB錄影帶睇,貴一貴都租。
18. 你笑佢?到我在英國讀書時,雖然我嘅懶係懶到連唐人街都唔去(我在Warwick,最近要去到Birmingham,都搞你粒幾鐘,我除咗飛髮外就好少去)。但,如果去開倫敦(咁有一排在嗰度返intern添),我都係去唐人街,食旺記(好撚好食,特別係同其他嘢比),然後買張小嫻買亦舒睇。(***)
19. 然後又諗下,我而家Patreon讀者,居然都唔少係嚟自海外。冇正式統計,但有啲畀英鎊畀加紙澳紙嘅,就一定係海外。亦都有啲私下有同我傾計,日本嘅有,韓國有,去到芬蘭愛沙尼亞都仲有。而好明顯,我啲讀者應該全部都係香港人,我難以想像一個台灣人或大陸人或馬來西亞華人會睇我寫嘅文。
20. 一方面,固然亦係「思鄉」,我會講到香港嘅嘢,或者畀佢睇到廣東話嘅文。雖然你可以話大把人都有寫文,但,就係唔同。
21. 另一方面,亦係科技真偉大。你諗下,雖然金庸年代之類,寫文真係發達。但,你賣文賣唔到去芬蘭啦?但而家多得科技先進,我在香港寫文,甚至芬蘭嘅朋友都睇到。
22. 仲有?甚至有住加拿大嘅讀者請我食飯傾計。點請?咪佢幫我叫外賣(可惜只係UBEREAT,唔係女),然後佢在加拿大食,我在香港食,開個Zoom傾計。
23. 所以呢,都係應該感恩,感恩過郭感恩(****)。當然我要投訴嘅,扯,我而家Patreon真係可以在邊度寫都得,我可以住兩個月日本,然後住兩個月韓國,又住兩個月越南,照樣寫文,爽到極。以前啲作家都未必有咁爽,至少仲要咩搵個Fax機交稿。
24. 可惜疫情關係,以上呢啲我諗咗好多年嘅嘢,理應可以實現,但就實現唔到。不過唔緊要,心存樂觀。
25. 多謝大家一直嘅支持。下半年仲有更多更精彩嘅嘢。
(*)雖然獨家is overrated。N年前女朋友做記者,日思夜想就係做獨家(財經咋喎,唔係水門海南雞事件),當時我已經隱約覺得唔妥。然後你而家發現,獨家is overrated,creativity is overrated,唔係唔重要,但唔好過份強調。蘋果唔係第一間出智能電話,又唔係第一間賣平板,更唔係第一間賣MP3。但點解唔係潘蘇通松日MP3 Matsunichi變2萬億市值企業?寫文嘅嘢,光有idea冇用,仲要execution,當然好多時亦係寫得好不如寫得快,寫得快又不如有無限資源谷traffic(即係,用公司資源) — 而最重要係:加張靚女相,話知你莎士比亞加陶傑都即時收皮。愛恩斯坦話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嘛。你睇我都係冇樣賣冇波賣先要打咁多隻字,人地一個月就出幾十張相,我就打幾萬字咁咯。
(**)日本又有common law啦,而未有中資股年代,東京先係亞洲金融中心咯。
(***)點解係買張小嫻亦舒,唔係倪匡金庸陶傑?兩個原因。第一,keep your friends close and your enemies closer,要搞掂港女,先要了解港女。但第二,倪匡金庸陶傑甚至畢華流梁望峰嘅書,我早早已經睇晒。
(****)有讀者同我反映,基本上一見到感恩,就知道我下一句係郭錦恩。但冇問題嘅,洛賓的軌蹟你都知道次次咁玩,但依然防唔到,依然好睇。
==============
月頭訂最抵!2021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7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
==============
vcd年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介紹
訪問作者: 王振愷
內容簡介: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電影海報;還有國際導演李安,在青少年時期背著父親,偷偷到全美戲院觀摩西方電影製作拍攝的技巧。
故事從1950年臺南富商與政要歐雲明先生在永福路投資興建的「全成第一戲院」說起,這間戲院與其他兩間「大全成、小全成戲院」結合為三家全成戲院系統,見證了「電影時代」的興起。之後由吳家接手經營,在1969年4月12日改名為「全美戲院」,從此進入全美的時代。
為求生存,當時全美戲院採取「插片」的運作方式,後來因無法取得首輪電影的配額,而改為「二輪電影院」,甚至採「兩片同映、不加票價」的策略,開始邁向全然迥異於同業倒閉的命運,1970年代中後期是全美收入最豐厚的時期。到了1983年,吳家接手原小全成戲院,改名為「今日戲院」。於是「今日.全美戲院」成為臺南二輪戲院的代表。
歷經1980年代彩色電視的普及,1990年代第四台、錄影帶、VCD、DVD、盜版光碟的猖獗及網際網路的崛起,2000年前後「影城」進駐百貨公司,2010年初電影放映機全面從膠捲汰換成數位,2020年全美戲院邁入古稀之年,七十年來全美戲院孕育了李安導演和顏振發師傅,也在每個階段絕處逢生。全美戲院距離大井頭不到十公尺,如果說大井頭帶給臺南庶民的水源與商業的興盛繁榮,那麼全美戲院就是帶給臺南人電影劇場的文化養分。
這間擁有獨棟戲院配置、保存相當多電影文物的大戲院,在臺灣已所剩無幾。本書以近兩年的時間製作,以過去今日.全美戲院所累積的資料、及經營者對於戲院歷史的詮釋作為基礎,然後透過大量口述訪談及作者在文創、藝術與電影評論的專業訓練,以嶄新的觀點爬梳今日.全美戲院的歷史。
當全美戲院老闆和員工述說七十年來如波浪般起伏的辛酸歷史時,我們從書中看到的不只是全美戲院史或臺南市的戲院史,也是整個戰後臺灣的戲院史。
作者簡介: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OShrmkjoe0/hqdefault.jpg)
vcd年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Pornhub平均每月造訪有28億人次,是目前全球最大型成人色情網之一。講開情色文化的演變,相信大家都有以下印象:七十年代起鹹書當道;八、九十年代開始睇鹹帶;九十年代末期興起日本AV VCD;千禧世代轉為DVD,不過大部份香港人都愛買「100蚊4隻」的老翻碟。
之後發生的事,大家都十分清楚:寬頻上網普及,掀起下載鹹片新時代。現在當然就是看串流直接睇,當中最有影響力的絕對是Pornhub。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19/SL6V3IBJ2JEDJMXOXAIOWCYXJ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Netflix #串流 #乳癌 #籌款 #付費影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VqXu0fEfe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