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與小孩堤防 | Rotterdam and Kinderdijk
鹿特丹為歐洲最大的港口,是萊茵河注入大海之處,亦是重要的經濟中心與戰略要地。鹿特丹的歷史可以追溯回西元1270年,其名Rotterdam相當直白地,起源於興建於鹿特Rotte的水壩Dam,而水壩週遭的聚落也逐漸演變成城市。
十七世紀時,在組織龐大且貿易路線橫跨全球的荷屬東印度公司(VOC)影響下,許多港口,包含鹿特丹,在人口與規模都有顯著的成長,是荷蘭高度發展的大都市之一。在二戰期間,希特勒原希望靠著閃擊戰可在一天內拿下整個荷蘭,但卻遭遇超乎預期的荷軍頑強抵抗。為了殺雞儆猴、迫使荷蘭投降,納粹空軍把鹿特丹幾乎徹底的夷為平地。
戰後的鹿特丹逐漸復甦,興建了許多前衛、創新的建築,構築出獨特的天際線。如果跟我一樣是搭乘火車而來,必定會對設計前衛的火車站感到印象深刻。走在鹿特丹寬敞整潔的街道上,不時會發現令人驚奇的建築,我想應該是建築愛好者的夢想城市。除了步行在鹿特丹的街道間,搭乘遊船也是欣賞這些建築的最好方式之一。
從鹿特丹搭船,除了可以飽覽現代建築外,似乎也能穿梭時空,回到荷蘭的過去。在這個號稱站在椅子上就可以看盡國境的平坦低地國裡,與水爭地是世代以來的戰爭,小孩堤防所在的Alblasserwaard窪地也不例外。不斷沉陷的窪地與因泥沙淤積而不斷增高的河床,使當局決定興建大量的風車來調節水位,這些風車也成了小孩堤防最著名的風景。
小孩堤防在鹿特丹以東約15公里處,搭乘水上巴士航程約30-40分鐘,前段就可以欣賞到一些鹿特丹的現代建築。水上巴士其實相當舒適,雖然清早船艙外的寒風陣陣,但船艙內有供應暖氣,可以舒服地欣賞河景。抵達小孩堤防時,正漫起濃濃的晨霧。霧中堤岸上若隱若現的風車群,是難得的景象。
小孩堤防如今剩下19座風車,僅有兩座仍存有排水功能,其餘都是由現代化的抽水站來負責。在過去的荷蘭,一座風車就是一個家庭遮風避雨之處和收入的來源,在小孩堤防內的博物館有著很好的展示與解說,推薦一訪。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臺灣是怎麼登上世界舞台的?第一個外來政權竟然是一間公、公司?!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 動畫臺灣史 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每個月第一個禮拜一的晚上八...
voc荷蘭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股票投資時,
會遇到一個一開始難理解的詞:
證券市場。
什麼是證券市場?
簡單來說,
就是交易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地方。
股票,
指的是某一個企業的股份。
以前創業必須要豁出去,
因為當一失敗,
就會因為失敗而背負債務。
從古自今,
欠錢不還就會受到懲罰。
例如羅馬不管多小的債務,
如果債務不履行,
所有財產就會被沒收,
這樣的慣例一直延續到19世紀。
所以創業在以前並不是一般人願意去嘗試的,
即使有再好的點子也會考量失敗而放棄,
這樣的機制被稱為「無限責任制」。
從大航海時代開始,
創業變成需要數年甚至長達數十年的企業經營,
依照「有限責任」制度為基礎而產生的「股份有限公司」逐漸成為主流。
在這樣的條件下,
即使失敗了,
只要放棄自己持有的股份,
就不用再被追究責任。
荷蘭由於較沒有中世紀歐洲的「莊園制度」束縛。
莊園制度是領主統治封地中農民的方式,
但是荷蘭由於以填海、開墾沼澤地為主,
並沒有發達的莊園制度,
這樣讓教會、貴族都不容易主張土地所有權。
以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的荷蘭省為例,
貴族所有的土地只佔不過5%。
這一點讓荷蘭出現了最早的股份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僅改變了世界,
還改變了金融市場。
16世紀末,
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商人開始進行東方貨物、波羅的海貨物貿易,
荷蘭也成立很多貿易公司,
但眾多公司產生良莠不齊、競爭激烈的現象。
為了解決混亂的弊端,
在1602年荷蘭政府出手整合市場上的公司,
用國家的力量整合商業,
合併統稱聯合東印度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並賦予公司東方貿易的獨佔權,
以及有權利能夠組件軍隊、任命文官、修築要塞。
《世界第一家證券交易所》(2014 年)的作者 Lodewijk Petram寫道:
1602 年,1143 名投資者認購阿姆斯特丹登記的東印度公司。
1679年到1695年,股東人數增加到1770 人。
原本東印度公司只預訂21年,
時間到了就要註銷,
考量有些人會有投資疑慮,
公司設計成立十週年會有進行核算並報告營運狀況,
最後東印度公司卻存在了近 200 年(1602-1799)。
在這兩個世紀中,
荷蘭東印度公司發送了幾乎100 萬人前往亞洲,
超過歐洲其他地區的總和。
指揮著近 5,000 艘船,
並從香料貿易中獲得了巨額利潤。
由於這間公司,
阿姆斯特丹兩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資本主義的金融中心,
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僅改變了世界,
還改變了金融市場。
很多投資者都在交易東印度公司的股票,
以至於在阿姆斯特丹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證券市場。
隨著時間過去,
東印度公司經歷幾次危機,
但都沒有停止支付股息,
隨著股價上升,
很多股東都成為富翁。
根據2013年Brian Taylor在Global Financial Data 的報告:
在公司 200 年的存在過程中,
股息平均約為資本的 18%,
但在 1782 年之後沒有支付股息……
資本的 20-30% 的平均股息很高,
但由於股票交易價格在公司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
大約為 400 ……
實際股息收益率約為 5-7%,優於荷蘭債券。
網頁版:https://pgfinnote.com/voc/
加入PG的官方LINE@一對一理財諮詢:https://bit.ly/3i9rS44
PG讀書會= 一年100本經典好書 + 15-20分鐘解說音頻 + 心智圖:
https://bit.ly/3BUGQCI
voc荷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去荷蘭🇳🇱
#讀咗當去咗
#throwbackmemories
【荷蘭的根】
早晨河船滑過平靜水道,兩岸良田農舍低窪及水,到了Zeeland 澤蘭省。望著兩岸此起彼伏的紅頂農舍,我思緒在飛,如果換成鄭和發現了大洋洲,紐西蘭今天是否應該叫新雲南、還是新河南?當今沒有多少人聽過這地方,但其 “兒子” Nieuw Zeeland (英文為New Zeeland,紐西蘭) 就無人不識了。澤蘭省只有三個香港大,其中三成多都是水域,最適合坐河船遊覽,我這次坐Luftner Cruises到訪。
船上午餐後到達澤蘭省的省會Middleburg米德爾堡,我將之意譯為中途堡。這是當年聯合東印度公司(VOC)辦公室所在地之一,VOC是世界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也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比今天的蘋果、Google加上微軟還要巴閉,因為佔領了台灣、壟斷了日本、印尼等國的歐洲貿易二百多年,富可敵國,他們自行發行貨幣,還可以對外宣戰、殖民與統治。過百萬人次的歐洲商人坐上VOC的帆船前往亞洲, 將亞洲絲綢、陶瓷、黃金等源源不絕運回中途堡。
俱往矣。中途堡由燦爛恢复平靜,今天只有四萬多居民。全市在二戰中被德軍嚴重轟炸,夷為平地。市中心的12世紀修道院,彩色花玻璃被平凡白玻璃取代。工作人員熱情介紹,掛在神壇上大型刺繡,描繪了亞當夏娃的故事,也是近年由廿個織娘花一個夏天才織成。管風琴由阿姆斯特丹贈送,面板油畫由意大利畫家繪製。
教堂上面的鐘樓可以登高,樓梯又窄又陡,走完二百多級,氣喘如牛。極目遠眺,全市在我腳下。仿佛還能看到那些雄心勃勃的探險家們, 四百年前由台灣到印尼、日本到紐西蘭,稱霸一時,他們最後落葉都要歸的根,就在腳下矗立著哥徳式市政廳的紅瓦屋頂的海洋之中。
voc荷蘭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臺灣是怎麼登上世界舞台的?第一個外來政權竟然是一間公、公司?!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bit.ly/subscribe-taiwanbar
-
動畫臺灣史 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每個月第一個禮拜一的晚上八點準時播出!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我們從日本殖民時期談到臺灣近代,
這次,讓我們回到臺灣最初登上世界舞台的時刻。
我們讀歷史課本時只知道日本人來臺灣買大量的鹿皮,但你知道為什麼日本人需要鹿皮嗎?
「荷據時代」「清領時期」究竟是在據什麼、領什麼?
想知道答案嗎?跟上腳步...開始囉!
本集關鍵字:大航海時代、臺灣史、世界史、荷蘭、東印度公司、鹿皮、麻豆社事件、新港文字、郭懷一事件
-
🍍🍓🍋黑啤麥造【水果氣泡麥汁】在華山!
選用小農產製的水果格外品,加入沁涼無酒精的麥汁,還有一手裝禮盒!
線上商城→https://lihi.cc/5md3H
-
臺灣吧大抓周計畫,感謝每一位支持、贊助臺灣吧大抓周計畫,感謝每一位支持、贊助我們的觀眾!
你也想支持臺灣吧?!
馬上前往►臺灣吧訂閱集資 https://lihi.cc/8Z6Kd/twb2e1
►臺灣吧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http://bit.ly/TaiwanBarShop
►合作邀約 taiwanbarstudio@gmail.com
-
主題曲:DJ Huaer Big Fat Guitar
改編音樂: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Bubbly March”, “Run Amok”, “Comic Hero”, ”Fluffing a Duck”, “Monkey Spinning Monkeys”,
“Hidden Agenda”, “Aunt Tagonist”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參考資料:
江明珊、蕭軒竹、趙小菁編,2012。《斯土斯民 ̇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導覽手冊》臺南市:臺史博。
石文誠、陳怡宏、蔡承豪、謝仕淵、蕭軒竹,2010。《簡明臺灣圖史:從區域地理的角度看臺灣史》臺南市:臺史博。
翁佳音,〈麻豆社事件〉,臺灣故事館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