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AI現場1:1千5百度高熱密閉生產環境如何監控?】高爐AI應用大剖析
中鋼靠間接量測高爐生產數據,一步步打開黑盒子,運用AI即時監控爐況,提早預測異常生產狀況即時應變
文/翁芊儒 | 2021-03-04發表
攝影/洪政偉
高爐之於鋼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飄洋渡海的鋼鐵原料從港口上岸後,會先由煉焦工廠製成焦炭、燒結工廠製成燒結礦與鐵礦,加入其他次要原料後,就會來到鋼鐵融煉的第一站,高爐。
高爐的作用,就是透過一連串高溫熔融反應,將鋼鐵原料煉成鐵水。雖然說起來容易,實際上,高爐卻是一個複雜的煉鐵反應器。中鋼煉鐵廠高爐二課課長許雍達解釋,每一座高爐,都集合了非常多系統於一身,包括了爐體本身冷卻系統、熱風爐、原料輸送、出鐵、爐氣處理、頂壓回收發電、噴媒等環節,每個系統互相搭配,才能維持高爐穩定運作。
這個系統中,真正煉製鐵之處,就是外觀形似巨大養樂多瓶的高爐爐身。其運作原理,是從上方加入煉鐵原料,以一層焦炭、一層燒結礦與鐵礦的方式,盡量將原料均勻散布其中,再透過周邊的熱風爐,將空氣加熱,從高爐下部的鼓風嘴鼓進高爐,來加熱、還原,將鐵礦石融煉成鐵水與爐渣。
熔煉過程中,中鋼也透過鼓風嘴噴吹粉煤,來取代部分焦炭作為還原劑,可降低煉焦爐的負荷,並有利於爐熱調節;而爐內產生的高爐氣,也能在淨化後用來發電,並作為熱風爐及廠內的燃料,來達成節能、減少碳排放的效益。最後的鐵水與爐渣,則會分開取出,各自進行下一步的加工或販售。
許雍達指出,這套高爐生產的做法,早從十多年前就持續運作至今,但在過去,高爐內部高溫、密閉且不易觀測,難以得知爐況是否符合預期,「比如原料一層一層加入之後,到底分佈均不均勻?又要如何在爐溫下降之前,提早預測來因應?」
這些問題,隨著IoT與AI技術日漸成熟,中鋼開始蒐集更多生產數據,逐步翻轉過去熟悉的高爐運行操作。
落地27項高爐智慧應用,更即時掌握高爐生產動態
中鋼約從3年前開始,致力於研發高爐AI,不只開發高爐爐況監控的相關應用,也開發周邊設備的AI應用,比如原料輸送帶的預測維修、熱風爐生產效率與耗能監控、現場人員的安全監控等,截至今年初,已經完成27項高爐智慧應用的開發,依據應用的特性與適用場域,分散部署在4座高爐中。
由於高爐本身就像是一個黑盒子,為了掌握高爐的生產狀況,中鋼在高爐上裝設了多種感測器,就是要靠各種生產數據,一步步將盒子打開。
比如說,從高爐上方布料時,雖然是均勻旋轉布料,但實際布料情況還是會依據爐內氣流變化而改變,為了監控布料狀況並適時調整,中鋼在布料槽裝設了料面溫度儀與輪廓儀,來掌握布料形狀與高溫氣體的分布情形。在爐壁上,中鋼也裝測了溫度感測器,透過爐壁溫度變化頻率,來預測爐壁冷卻元件是否受侵蝕、內部是否結塊。
不只如此,為了預測爐熱變化,中鋼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開發AI預測未來爐熱;也運用爐溫爐壓分布的異常數值,找出發生管道流異常的可能性。透過更即時發現異常並自動預警,就是要讓產線人員盡早發現問題,才能提前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而且,針對所有開發的生產數據監控與AI應用,中鋼開發了綜合爐況評分機制,能從原料分佈、氣流狀況、目前風量、鐵水產量、爐內溫度等生產狀況,為高爐當下的運行表現評分,讓產線人員可以更直覺、快速地的了解當前高爐爐況,「中鋼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要隨時大於89分以上,」許雍達說。
克服AI落地挑戰,中鋼導入一站式生產數據監控平臺
中鋼過去開發AI應用時,是由技術人員設法取得生產數據,開發出AI模型,再由IT單位開發成應用程式,個別部署到現場中控室的單機電腦中。
許雍達指出,這個做法面臨了三大挑戰。首先,當時從生產環境蒐集到的資料,位於封閉式的生產系統中,為避免透過外部線路存取資料時,可能帶來的資安風險,「研究人員不能輕易的取得生產數據資料,分析費時費力。」
再加上,每一支開發完成的應用程式,都必須部署到中控室的單機電腦中,透過視窗介面來呈現,在應用程式分散在多臺電腦的情況下,增加了電腦、網路的維護工作。不只如此,隨著蒐集到的資料量更大,AI分析也需要更大量的硬體運算需求,原有的主機資源逐漸不敷使用。
這三大挑戰,讓中鋼在2019年底,率先在二號高爐場域,規劃建置AIoT智慧分析平臺,更找來研究部門、子公司中冠資訊共同研發,利用二號高爐在去年大修的期間,同步導入該場域。
這套AIoT平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分散部署在不同電腦的AI應用,整合到同一個Web平臺中,讓員工只要以瀏覽器開啟入口網站,登入帳密,就能一站式管理高爐所有的生產資訊。
建置過程中,中鋼不只以Web介面重新設計AI應用儀表板,也將過去難以取得的生產數據整合到一個資料平臺,供技術人員更方便的分析取用資料,更建置了專屬AI應用的硬體資源,取代分散部署到電腦主機的方法。
許雍達指出,AIoT平臺上線後,中控人員不只能即時查看重要的生產資訊,當高爐發生任何異常狀況,平臺也會自動觸發告警,並顯示操作指引,讓員工可以依照指示排除異常,將異常狀況可能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比如說,當AI偵測到四號高爐的爐身發生結塊,就能利用過去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去推測結塊情形的演變,系統也會提供操作指引,來建議員工應使用哪一種應對模式,才不會導致結塊問題更嚴重。
處置完成後,員工也可以直接在介面中回報,將此次事故處理過程提交出去,作為歷史維運紀錄,而且,過去類似事故的處理方法與結果,也會同步附件於操作指引的介面中,提供緊急處理時參閱。
除了上線網頁版的AIoT監控平臺,中鋼也接續打造了行動裝置版本,只要安裝到手機上,具登入權限的中控人員,就能隨時隨地掌握生產即時動態,了解異常狀態資訊。
今年初,二號高爐完成大修,這套AIoT平臺已經導入二號高爐場域中。中鋼也正在規劃,要將AIoT平臺導入其他座高爐中。許雍達表示,更長久的計畫,則是要開發煉焦、燒結兩大原料加工廠的智能模組,並且整合到AIoT平臺來監控運用,「這樣一來,我們在高爐的現場就能看到原料加工廠的生產數據,如果有異況,高爐也能同步調整、配合。」
高爐AI應用大剖析
「高爐出了問題,就得降風停產,如果能見微知著,在發生狀況前預先防範,就能降低損失產量的風險。」中鋼技術部門代理副總經理鄭際昭,一句話點出高爐AI的重要性。
用AI煉鐵,導入27項高爐場域智慧應用,被中鋼視為第一個進化里程。27項應用中,中鋼不只開發高爐爐況分析監控,也開發周邊設備的AI應用,比如原料輸送帶的預測維修、熱風爐生產效率與耗能監控、現場人員的安全監控等。
其中,高爐本身的爐況監測,更是AI開發的重點任務,因為高爐就像是一個黑盒子,為了掌控高爐的生產狀況,中鋼得在高爐上裝設多種感測器,以AI監控生產數據,才能提前發現問題,並及早因應。
因此,在眾多應用中,中鋼特別介紹7項與高爐爐況分析相關的智慧應用,揭密1,500度高熱密閉的生產環境,如何靠AI監控。
1 爐內布料情形監控
技術關鍵 靠掃描感測儀器與熱像儀,偵測原料、粉塵、高溫氣體分佈狀況,並將資料視覺化
效用 監控氣流是否穩定、布料形狀是否符合預期
將原料從爐頂添加到高爐時,過去無法得知實際布料狀況,但現在,中鋼在爐頂布建掃描感測儀器,就能即時偵測原料在高爐內的分佈,同時透過爐內的熱像儀,掃描粉塵、高溫氣體的分佈,就能比對得知目前氣流是否穩定,布料形狀是否符合預期。中鋼也將量測到的數據,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
2 管道流預警AI
技術關鍵 透過AI判斷爐內壓力與溫度分布是否超過異常值,來預測管道流異常
效用 提早預測管道流異常發生可能性,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一般來說,高爐運作的理想情況,是從下面鼓風,爐氣均勻往上傳遞,將原料還原熔融。但是,若爐氣無法穩定通過爐料,而是累積在某個區塊,就可能因為壓力蓄積過大往上竄出,造成爐頂洩壓閥排放,或造成設備損傷。「氣集中在一個地方,壓力大到一個程度就會往上衝,就好像人打嗝,不能等到衝上來,要想辦法及時拯救。」鄭際昭形容。
為了提早發現管道流的情形,中鋼在高爐爐殼上設置壓力量測與溫度量測點,分別將溫度與壓力的分佈視覺化呈現,若結合兩者數值,發現壓力差超過異常值,或是局部溫度過高,AI判斷為管道流異常可能發生,「系統會發出預警,引導操作人員先降低風壓、風量,」中鋼煉鐵廠高爐二課課長許雍達表示,越早預測出管道流異常,就能越早調整生產參數,來避免管道流發生。
3 爐壁厚度監測AI
技術關鍵 透過爐壁探鑽深度與周圍壁面溫度變化的關聯性,訓練AI靠爐壁溫度變化,判斷爐壁厚薄
效用 預測爐壁冷卻元件受損情形,安排檢修時程
高爐爐壁冷卻元件(冷卻壁)若被蝕破,就可能造成嚴重的生產危機。然而,單從高爐外觀,無法得知爐壁冷卻元件被侵蝕的程度,中鋼以往只能定期量測來推斷爐壁狀況,定期檢修,來降低意外風險。
要監測爐壁厚薄,中鋼在爐壁裝設測溫感測器,找出溫度與爐壁厚薄的關聯性。鄭際昭解釋,一般來說,爐壁變薄後,測得的爐壁溫度會升高,雖然鐵水在壁面結塊或脫落,也會造成可能造成溫度改變,但相較於正常爐壁狀況,溫度變化頻率會較為劇烈。
因此,中鋼以探鑽點位附近的歷史溫度變化,結合實際探鑽的厚度訓練AI模型,再套用到高爐其他測溫點位上,來推測爐壁不同位置的侵蝕狀況。
4 爐壁結塊預測AI
技術關鍵 透過爐壁溫度變化頻率預測結塊情形
效用 監測到爐壁溫度變化異常,提早因應避免結塊情形惡化
高爐溫度一旦降低,就可能造成鐵水冷卻結塊、附著在爐壁上,若爐壁的結塊大量滑落,導致爐氣異常溢出,就可能發生操作上的危險,「許多高爐曾經因為高爐內部結塊過大,掉落時打到鼓風嘴,導致鼓風元件受損漏氣。」許雍達說。
為了維持爐況穩定與操作安全,中鋼開發了爐壁結塊預測AI,當發現溫度變化波動越來越小,就能推測爐壁內部結塊,並提前調整高爐的生產條件,避免結塊情形更嚴重。
許雍達表示,這套AI應用目前部署在三、四號高爐,因為這兩座高爐的爐內冷卻元件形式與一、二號高爐不同,更容易發生產生爐壁結塊問題,較有應用AI的急迫性。
5 爐熱溫度預測AI
技術關鍵 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學習預測未來爐熱
效用 預測未來2~4小時內的爐熱變化,提前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對於正在生產鐵水的高爐來說,必須維持一定的爐熱,高爐才能穩地熔煉鐵水,若溫度異常大幅下降,就可能造成爐冷危機,需花費許多時間調整加熱,一旦惡化至鐵水凝固無法排出,復原工作會很困難。
「發生一次就是上億的損失,所以我們要盡可能避免走到這一步。」鄭際昭點出爐熱預測的重要性。
中鋼在建立爐熱溫度預測AI時,就是透過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學習預知未來2~4小時的爐熱趨勢,藉此訓練出爐熱預測的AI,若預測到未來爐熱可能下降,就能即時調整生產參數,微調風溫、噴煤量,來維持爐熱的穩定。
6 鼓風嘴噴煤預警AI
技術關鍵 透過大量鼓風嘴噴煤影像訓練AI判斷異常
效用 自動化找出噴煤槍過短、噴煤口堵塞等異常影像,減少人力監控負擔
中鋼透過在鼓風嘴噴吹粉煤,來減少原料焦炭的使用,同時,也能透過粉煤噴吹量來調節爐熱。不過,粉煤噴吹的狀況,過去需要人工監控,透過攝影機將風口影像傳輸到中控室,來監測是否發生噴嘴阻塞、或是噴煤槍設備耗損的情形,而且,需監控的影像還不只一個,光是二號高爐就有30個風口影像需要監控。
為了減少人力的負擔,中鋼正在運用歷史監測影像,訓練影像辨識AI,來自動監診噴煤槍設備,找出噴煤槍過短、噴煤口堵塞等異狀。
7 高爐原料粒徑分析AI
技術關鍵 透過原料粒徑影像資料,訓練AI進行粒徑分析
效用 即時辨識原料粒徑大小與分布,調整入料情形來降低燃料率
將原料送入高爐時,若原料的粒徑大小符合預期、分布較平均,有助於爐況穩定、降低燃料率。中鋼甚至推算,高爐燃燒料率每減少1%,每年可以減少上億的燃料經費,因此,中鋼用AI來即時辨識原料的粒徑大小,即時計算進入到高爐原料粒徑分布,以及是否混雜到其他原料等情況,再根據分析結果來調整原料分布,有助於穩定爐況、降低燃料率。
附圖:光是二號高爐,中鋼就投資約5,700萬元來建置智慧應用,投資的金額雖大,但帶來的效益更可觀,預估每年可以降低成本3,270萬元,減少排放溫室氣體2,217噸。(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938
web應用程式安全參考指引 在 web應用程式安全參考指引與實作手冊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利用IPA模式探討網站弱點掃描服務品質–以A公司MIS部門為例》哪裡下載?該論文是張添舜於107年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 ... <看更多>
web應用程式安全參考指引 在 第一屆OWASP官方亞洲會議將於台北- 看板CSSE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同學:
很高興能告訴您,第一屆的OWASP官方亞洲會議將於9/27號在台北舉行!
OWASP今年決定舉辦第一屆OWASP官方亞洲年會,地點在台北舉行,世界知名駭
客與資安人士將齊聚台北,全程將為英文演說,但投影片將有中文翻譯。此次
會議完全免費,由OWASP台灣分會、資策會以及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共同主辦
,並由長期致力於提升台灣資安意識與產業的資安人雜誌擔任協辦媒體。
由於此次為OWASP的官方亞洲年會,會議中不乏外籍講師,但投影片將有中文翻
譯,現場並有即時雙語翻譯,討論與發問則不限語言。會議將於下午一點在台
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報名請洽
OWASP台灣分會:(02) 6616-0100或至以下網址註冊:
https://www.owasp.org.tw/owasp_asia_2007/
詳細會議議程請見:
https://www.owasp.org/index.php/OWASP_AppSec_Asia_2007
即時翻譯之設備,目前正在接洽中,一旦確定工作人員會再寄email通知註冊
者。
OWASP年會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1. 由年會選出來的頂尖講師,對於最新的攻擊方法,防禦技術,以及客戶的
成功案例,提供最新資訊與經驗分享。
2. 對於各界資安人士,包含各國OWASP成員,業界資安主管及IT從業人員,
各國政府、軍方及情治單位,以及投入資安市場之廠商、代理商、系統整合商
以及顧問公司,提供一個交流的機會,讓大家相互認識,分享經驗以及交流技
術。
OWASP每年有兩次官方會議,一次在歐洲,一次在美國。由於OWASP為Web資安
之最大國際組織,其所定義之標準被五大信用卡公司之PCI標準、美國聯邦貿
易委員會、FBI、美國國土安全部,以及各國政府所採用,故OWASP每年之官方
年會,除了為年度世界資安頂尖人物必到之大會,更為各國政府,企業以及資
安產業必定派人參加之國際盛會。我國行政院研考會之 「Web應用程式安全參
考指引」,亦將OWASP Top 10列為重要參考標準。
由於獨缺亞洲沒有官方年會,近年亞洲各界皆反映希望能有 OWASP 官方年會,
經過OWASP台灣分會的各位伙伴極力稱取,終於取得OWASP之同意,讓OWASP的第
一屆官方亞洲年會,能在台北舉行,也因此所有OWASP講師將飛至台北與會。此
次講師皆為常在世界駭客年會Black Hat、Defcon中演講之講師,包括Jeremiah
Grossman (今年Black Hat講師)以及Mike Schema(Web Applications
Hacking Exposed等七本資安著作)等人。
亞洲有能力承辦此第一屆官方會議之國家並不少,包括馬來西亞,泰國,澳洲,
日本,都擁有豐富之舉辦大型國際資安會議之經驗,其中許多也表示承接此次
活動之意願。
會議能夠在台北舉行,一方面證明了台灣資安之能量,展現了台灣各指導機關
多年致力於資安意識之提升,各學術單位致力於資安基礎與應用之研究,產業
界致力資安產品之研發與整合,以及媒體致力於各領域資安訊息之分析等之成
果;一方面也證明了,台灣在資安有其獨特之政治與軍事意義,由於對資安有
高於他國之需求,也造就了我們資安實力與經驗之累積,能夠在多年努力後,
開始與他國分享我們的成果。
最後最主要的,是大家踴躍的報名。您對於OWASP活動的支持,是這次會議決定
在台北舉行之關鍵。因為這表示台灣有足夠的人士,在關心資安的議題,在投
入資安的研究,使得OWASP決定,此次活動值得在台北舉行。希望您能把握這次
機會,準時來參加活動,一方面從最頂尖的講師接觸最新的資安訊息,一方面
也與大家認識。
這次會議的設計,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涵蓋到Web資安的最新資訊,以
及各種強化Web資安的方案。Jeremiah將探討Web資安之新挑戰:程式邏輯錯誤
。隨著自動工具有效地降低如SQL injection,cross-site scripting等漏洞之
存在,Web之新挑戰,也是駭客攻擊之下一波重點,將是自動工具無法找出之邏
輯漏洞。Jeremiah將現場利用真實的例子,示範許多自動化工具無法檢測的邏
輯漏洞,並探討為何這些邏輯漏洞常常被QA團隊所忽略。最後,Jeremiah也將
提出企業該如何有效地避免以及找出邏輯錯誤。
OWASP Top 10中舉出的漏洞,許多都是九零年代就存在的。對於這些漏洞(例
如SQL injection或cross-site scripting),許多自動化的技術皆能夠有效的
找出,可以節省企業許多成本。Mike將先探討Web上究竟有哪些種類之漏洞?根
據他的分類,哪一些漏洞可以由自動工具準確找出,哪些則還需靠專業服務(
人工)?應用程式防火牆又可以阻擋哪些攻擊?Mike並將現場做許多新型攻擊
之demo。
在自動工具中,源碼檢測是自動工具中最晚成熟的。這其中原因為何?源碼檢
測是如何做到的?與傳統之黑箱技術比較,其效果又有多大的差別?該如何導
入?這方面由Wayne(黃耀文)來解說。
Jack將提供一場前所未見之演講,比在駭客年會中更大膽,更詳細地探討傳說
中的中國網軍,包含過去網軍之攻擊事件,組成成員,攻擊手法,任務目標,
技術水平,使用工具,以及往後預期之行動與攻擊方向。Web-Based Malware是
網軍最近最常用的攻擊手法,Jeremy(Birdman)會詳細的介紹最近新的Web-
Based Malware攻擊方式,以及防禦技術的演進。
Daniel將以其多年擔任企業CIO的經驗,談論站在客戶的立場,面對資安的種種
攻擊與數不完的各種工具、產品與服務,CIO想的是什麼,要的又是什麼?
以下是部分講師的簡介:
A.Jeremiah Grossman(WhiteHat Security創辦人兼技術長、InfoWorld 2007年
最傑出25位技術長)
英文題目: The Next Challenge to Web Security: Business Logic Flaws
中文題目: 未來Web資安之大挑戰:邏輯漏洞 (此演講於本會議做第一次公開!)
國際演說: BlackHat Briefings, Defcon, RSA, ISACA, CSI, OWASP, Vanguard,
ISSA
暢銷書籍:XSS Attacks
B.Mike Shema(Qualys首席資安研究員)
英文題目: Automated Tools: Are They Any Good for Enterprises?
中文題目: Web資安--企業如何有效利用自動工具?
國際演說: Black Hat Briefings, Black Hat Training US / Europe, RSA,
IT Underground, SACIS.
暢銷書籍: Web Applications (Hacking Exposed) 等七本
C.Wayne Huang, 黃耀文
(Armorize Technologies 阿碼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英文題目: Secure Web Developing using Static Analysis
中文題目: 利用靜態檢測做好安全Web應用程式開發
國際演說: RSA, ACM/W3C WWW, IEEE DSN, IEEE ISSRE, Hacks in Taiwan
暢銷書籍: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多篇頂尖IEEE/ACM國際論文
D.Daniel Hsu, 徐子文(美國運通全球安全部東北亞區安全經理、美國產業安全學
會ASIS International台灣分會會長、亞洲危機暨安全合作組織執行委員會委員)
英文題目: From a user perspective, what are CSOs' real concerns?
中文題目: 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企業的安全長(CSO)要的是什麼?
國際演說: 亞洲安全週、國際安全科技博覽會(SecuTech Expo)
暢銷書籍: 企業安全管理完全手冊
E.Jack Yu, 余俊賢 (資安人雜誌主編)
Jeremy, 邱銘彰 (Birdman, X-Solve)
英文題目: Live in Battle: The NetArmy, Cross-Straight Digital Warfare, and
Web-Based Malware
中文題目: 決戰實況: 中國網軍與海峽兩岸資訊戰與Web惡意程式
國際演說:
最後感謝您對OWASP以及OWASP台灣分會的支持,如果您還未報名此次活動,報名方式
如下:
1. 電洽OWASP台灣分會:(02) 6616-0100
2. 利用以下網址註冊:https://www.owasp.org.tw/owasp_asia_2007/
詳細會議議程請見:https://www.owasp.org/index.php/OWASP_AppSec_Asia_2007
黃耀文 敬上
OWASP台灣分會 會長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owasp.org.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38.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