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價格飆漲也是通膨
通膨指數的全名是「消費者物價指數」,英文叫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大家一向擔心的是CPI過高,生活必需品價格飛漲,消費者購買力減弱而不堪其苦,但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家擺脫不掉的卻是通縮的陰影,三大經濟體在九年間灑了熱錢14兆美元,卻無法拉抬CPI至2.0的目標區(見表如下)。
熱錢只有縮表收回,不會無端消失,它們流向房、股、債三市卻只有相對少量停留在實體經濟,資產階級眼看不到十年,財富翻倍,如果貪心再加上槓桿操作,更是滿眼金光,樂不可支。上至總統,下至財長、央行(FED)總裁、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及等而下之的各級專家學者都裝聾做啞,沒有人在意,也沒有人對CPI的拉抬不動給個解釋,因為他們都是資產階級,正在享受他們熟悉的制度所創造出來的榮景,對庶民大眾薪資的停滯不前,也只有兩手一攤,除了加碼還是加碼!
14兆美元的熱錢相當於台灣GDP的22倍,美、歐、日三大經濟體的M2都以 7%的年增率於十年間攀升一倍,標普500自2010起每年的平均漲幅高達14%,重要國家的股市都屢創新高,房價更是不遑多讓,只是CPI只算租金而不含房價因為租金是消費而房價卻是資產。同樣是貨幣驅使的消費品物價上漲固然叫「通膨」而資產價格的上揚卻不是「通膨」,只因前者使多數人民不聊生而後者卻使少數人富上加富,明知資產增值對拉抬CPI的外溢效應極其有限,卻也只有樂此不疲,別無他法。
這使我想起另一場景:一位菜鳥住院醫師,在加護病房值夜班,單獨面對一位新進來的肝硬化而且瀕臨敗血症休克的重症病人,他的直覺反應是連夜快速經由靜脈灌入大量輸液,第二天病人體重增加逾10公斤,臉如豬頭,四肢如象,胸腔、腹腔都是積水,而病人仍然氣若游絲,生命現象只是勉強撐住。這時,如何決定繼續加速點滴,還是踩剎車?早年遇此難題都憑臨床經驗,後來,進步為測量中央靜脈壓,再進化為用Swan-Ganz管直接測量肺動脈楔壓(Wedge Pressure),由此判斷有效血管容量是否足夠。
由此看來,人體的病態循環生理學與總體經濟的病態貨幣理論似有相通之處,當輸液無法停留在有效循環體系內時,單憑測量血壓等臨床指標,就有過度供應輸液之虞,同理,當流動性無法停留在有效實體經濟時,量化寬鬆就會一再加碼而不知節制。等到資產價格被推到空前高檔時,明知縮表的必要卻猶豫不前,升息、減債都從輕從緩,但見鴿派當道,有人甚至喊出QE長壽萬歲,好像要與我們長相左右了。
因此,除了依賴CPI,經由傳統的金融機構、管道、工具而釋出大量流通性時,我們還需要把房、股、債三市的指標結合成一個另類的價格指標,可稱為「資產價格指數」(Assets Price Index,簡稱API),當API的絶對值,或API/CPI的比值達一定高檔時,量化寬鬆必需及時喊停,如CPI仍未達標,政府可考慮直接發放現金或消費券給消費大眾。以美國為例,9年間寬鬆了4.4兆美元,相當於人均每月新台幣3,900元,台灣2,300萬人口,排富20%,如每人每月得3000元,一年約需6600億,如同時調升消費稅2%,則4年內流通可全數回籠,完全沒有目前QE縮表欲動還休的窘態。
這是迥異傳統法則,與目前QE政策大相逕庭的另類思維,它把流通性交到消費者手中,直接注入實體經濟。消費即時點燃,內需立刻增溫,快速解除通縮威脅,且可依CPI而調整發放的金額及時程,從此擺脫景氣上、下行的循環宿命,不過,這一回為時已遲,上行軌道歷時十年終將泡沫,而且硬着陸的成分居多,下回等到下行軌道成形以後,不妨試此另類療法,總體經濟也許就此展現另一種面貌。
P.S.今天在中國時報同步刊出,可惜最精彩的一段被刪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