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筆記】206:匆匆忙忙、拖拖拉拉,教我如何不生氣?(下) (芳瑜)
上篇談到大人如何面對「匆匆忙忙」的心情與步調,而自我安頓後,就比較容易溫和堅定的面對「拖拖拉拉」的孩子了。
拖拖拉拉,確實很教人生氣、煩躁,令人不禁心想:「你到底在慢幾點啊?」尤其,對於很有「責任感」的大人。
是的,我們往往太──有責任感了,以致不自覺也將孩子的責任通通打包,二話不說的扛在自己肩上。
扛著那麼多責任,心理重擔那麼沉,倒也難怪,我們會對於緊迫的時間、緩慢的動作、可能的後果,如此擔憂、焦慮、生氣了。
「拖拖拉拉」👉#還給孩子三個責任
1️⃣ #時間管理的責任
將日常作息固定下來,並事先向孩子說明清楚,稍大的孩子則可藉由家庭會議取得共識。時間,不應該只長在大人的腦袋和嘴巴裡,而 要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為自己的時間管理負責。
我們可以預告時間:再10分鐘、1分鐘要出門,但不必一再催趕。
大人要 #停頓下來,讓孩子靜靜覺察時間的流逝;大人要 #試著放手,讓他們體會每次動作的快慢將如何影響時間的運用。
每一個早上,我安排6:25要整裝完畢,6:30要穿好鞋子出門(他們能看懂時鐘上的數字)。
如果孩子真的拖拖拉拉,那也沒關係,我會提醒自己:時間管理是他們的責任,我能做的只有預告,如果太慢的話,他們當然有自己必須「承擔的後果」。
2️⃣ #生活自理的責任
大人常因為趕時間,就幫孩子的生活打理得妥妥貼貼,那是一種剝奪,對他 #生存能力的剝奪。
我們可以分階段和步驟協助他,不論是盥洗、整理書包,或是更衣穿鞋,但是要引導他一步步走向獨立。
在孩子起床之後,我讓他們事事自理。他們做不到的,我給予協助,但他們能獨立做到的,我絕不輕易插手。
即使他們哭喊著不會做、不想做,我會提醒自己:生活自理是他們的責任,我能做的只有陪伴,如果不做的話,他們當然有自己必須「承擔的後果」。
3️⃣#承擔後果的責任
這裡的「後果」指的當然不是懲罰,而是 #事先和孩子討論過的「#邏輯後果」。當孩子因為拖拖拉拉而沒有負起「時間管理」和「生活自理」的責任,他們清楚會失去一些既有的權益。
6:25整裝時間結束,該穿鞋了,我就會將桌上的益生菌和水果收起來。6:30,穿鞋時間結束,該出門了,我就會請孩子到樓梯間穿鞋,讓我鎖門。
進學校前,爸爸會陪孩子們享有短暫的早餐時光,但如果行程延誤太多,那麼他們就會失去這段時光,必須將早餐帶進學校吃。
當孩子拖拖拉拉,我只要給予 #兩個選擇:
🗣「你想要把握時間,來得及吃水果,還是慢慢來而沒空吃呢?」
🗣「你想要把握時間在這裡舒適的穿鞋,還是去樓梯間穿鞋呢?」
🗣「你想要把握時間,讓爸爸陪你吃早餐,還是來不及而帶去學校吃呢?」
大人不必三催四請、語帶威脅、怒氣沖天,而僅是將「選擇」的責任還給他,也將「承擔後果」的責任還給他。
─────
今天一早,Aaron穿衣拖拉而吃不到益生菌,哭了。但不再是哭喊著要吃,而是哭著問我放到哪裡了,想再看最後一眼。後來,又穿鞋拖拉到該出門了,但不再是哭喊著等他,而是主動拿鞋子到門外讓我鎖門,並請託Evonne幫忙拿包包。
最後,幾乎沒有耽誤到出發時間。
晚上回家,孩子們動作也越來越迅速。他們知道,如果自己能早點脫衣洗澡,那麼用餐時間就會比較長,吃得比較多。他們知道,如果飯後能早點刷牙,那麼睡前的玩樂時光就會比較長,玩得更盡興。
經歷了開學至今的磨合,今天破了紀錄,到家後20分鐘,我完成他們的洗澡任務。昨天也破紀錄,我一邊自己洗澡,一邊看著他們自行刷牙完畢。
我的心不再匆匆忙忙,孩子也不再拖拖拉拉。而其實原因很簡單,大人僅僅是,將原本屬於孩子的「三個責任」還給他。
#歡迎分享
#3y1m
─────
🔸延伸閱讀🔸
📌匆匆忙忙、拖拖拉拉,教我如何不生氣?(上)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422138362661777/
📌有時候,「給予」也是一種「剝奪」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28444445364504/?extid=0&d=n
📌我用「四要」,面對孩子的「不要、不要」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00890968119851/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地方稅務局(3/30)】 #增設電梯免房屋稅 桃園市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電梯需求,在去年開始,自2015/7/1後自家增設電梯可免課徵房屋稅,所以智翔今天首先想確認,2015年7月以前增設的電梯是否還在課房屋稅? 地稅局的回覆為是,所以智翔想建議,高齡化社會的需求不僅限於某個年...
「不是懲罰」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街頭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鷹式家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歡樂馬介休Bacalha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不是不能懲罰,而是懲罰沒有用 的評價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幸福不是獎賞, 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 是報應。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是懲罰 在 月老是不是懲罰我拜拜不專心-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不是懲罰 在 街頭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世界是一場派對」
🍷故事的後續:
在每一個社交場合中,我總帶著無法控制的強烈恐懼與焦慮感,也讓我從小到大一直無法融入任何一個群體裡😞
我經常想著:如果這世界是一場派對,那麼我大概就是這場派對中的透明人吧。
在這場派對中,我永遠不知道該找誰聊天、該拿起哪杯飲料,甚至不知道該怎麼站、該怎麼擺放雙手才能看起來像個「正常人」。
-
於是我花了五年的時間,努力地用畫筆收集故事,與超過3000個陌生人敞開心胸聊天,但最後發現這對我的格格不入只是一場徒勞無功的掙扎。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推進,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我的社群媒體有10幾萬名追蹤者,但我仍然一個人吃飯、依舊在聚會中覺得格格不入、對世界的疏離感也從未消退。
小時候,我以為「孤獨」就代表孤伶伶的一個人,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世界上,也有身處人群中的孤獨。
-
於是我帶著酒杯離開了這場派對。
在陽台上,我自己吹著涼風,倚在欄杆上看著城市中車水馬龍的夜景。
我決定提起筆好好地寫封信給「孤獨」。
仔細回想了這些年那些一個人吃飯、旅行、遠離人群的時刻,其實都只是「練習和自己在一起的過程」,原來孤獨並不是懲罰,而是生命中的調味料。於是我告訴自己:接受並享受孤獨在我的生命中佔有的份量吧。
這幾封信的名字,就叫做「如果世界是一場派對」。
如果你也看到了這封信,我想和曾因為寂寞而感到痛苦的你說:
「如果世界真的是一場派對,那麼偶爾把孤獨當成自己的舞伴也沒關係。」
-
街頭故事李白 全新散文集《如果世界是一場派對》|今晚開放預購!
9/24(五) 00:00 起即可在以下通路預購(本次特別規劃800本限量親簽版,歡迎搶購)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圓神書活網、MOMO、讀冊
10/1(五) 全台書店正式上架!
加碼送首刷限定贈品【與孤獨乾杯‧派對入場票券】(共三款,隨機出貨)售完為止。
一起加入這場派對:https://bit.ly/3kguWg0
#今晚12點起可點選我的主頁預購 #全書皆為未公開內容
#街頭故事 #如果世界是一場派對 #新書 #散文 #孤獨 #圓神出版社
不是懲罰 在 鷹式家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溫柔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在恩2歲半的年紀還不太會講話,但他話倒是聽得懂不少。雖然如此大多數的時候,在恩還是以哭泣作為情緒表達。隨著在恩的成長,我們也逐漸摸清楚「正向教養」該如何執行。因為《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中最小的案例只寫到3歲,一開始真抓不到該如何執行。
在恩依然會有爆哭的時候,哭到原本就講不清楚的話更說不清楚,我們會先告訴他冷靜、你不必哭、控制你的情緒、我們聽不懂你說什麼、你需要什麼?你想要什麼?或者你不想要什麼?甚至教他深呼吸。
很難想像兩歲半的他會逐漸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不會到完全不哭,但你可以看得出來他在試著控制自己,並且嘗試表達更清楚一些。
在恩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尤其像是自己事情做不好時,會氣餒地該該叫,甚至摔東西。
外出回到家後他自己會到洗衣籃脫衣服褲子,但有時他自己挑長褲穿出門,回來時卻卡在腳根上脫不下來,他就會有氣餒生氣的狀況。這時候我們不是幫他脫褲子,而是教他分辨問題是什麼,然後用口頭教他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會先告訴他坐下會比較好脫,然後把腳上卡住的地方推一下就行了。
《阿德勒正向教養》這本書很值得推薦,但也有它的問題,就是書中幾乎是以案例為主體來衍生正向教養的概念,主題性比較發散,因此整本書看完其實還是不太明白什麼是正向教養。我們將自己正向教養的心得做一些整理:
1、父母才是重點
孩子像父母,不只是外表像,連性格都像。因此正向教養的關鍵在於父母能夠冷靜沈著,不隨著孩子失控的情緒而起伏。先控制好自己,才治得了孩子。
2、理解他們的不理解
孩子終究是孩子,她不可能理解大人的世界,那些潛規則、社會規範,不可能不哭不鬧。理解他們的世界、想法、處境、需要,父母就可以更冷靜地對他們的行為做更好的回應。
3、尊重孩子的個體意志
孩子雖然是你的孩子,但他終究是一個獨立人格,若忽略他們的需求使他們得不到尊重,他們的情緒便會更容易失控。一個很好表達尊重他們的方法,是蹲下來與他們平視溝通,而非站著以高姿態的方式斥責他們。
尊重也是尊重他們的需求,但不是一定要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例如在外面玩快到離開的時間時,孩子正玩得起勁,父母就說要走了,不要期待他們會馬上離開。這時可以用前面討論到制約貼文提過的神奇小鬧鐘,給他們一些時間玩,當鬧鐘響時,孩子就知道該走了,自己的需求也有被尊重到。
4、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
我們常開玩笑說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雖然是笑話,但在傳統育兒方式中卻屢見不鮮,解決提出問題人的好方法就是打罵懲罰。我們在部落格文章中提過,懲罰分為正向懲罰和負向懲罰,但無論是那種懲罰都必須小心使用。
解決孩子的問題是門複雜的學問,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的,因為常常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父母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先冷靜自己,去思考問題是什麼,然後權衡取捨得失之後來解決孩子的需要。
5、讓孩子感覺良好時,他們會做得更好
這是正向教養最關鍵的目標,也不難理解。就像我們在職場、事業中一樣,當我們成績不錯又得到客戶、同事、親友的尊重時,我們一定會更努力,想辦法做得更好。
孩子也是如此,當他們獲得正向的感覺,諸如被愛、被尊重、有成就感時,他們就會表現得更好。
6、不吝惜鼓勵,正確地讚美
當在恩完成拼圖或是他正確唸出動物或物體的名字時,我們就會大聲歡呼鼓勵他,而在恩也會跟著大笑歡呼。孩子需要我們的鼓勵,這是正向教養最好用的工具之一。
然而正確地讚美就有許多的學問在,因為不正確的讚美可能會導致反效果,使孩子的人格趨向固定型思維,而變得越來越不積極。這點我們將在之後的貼文中討論,什麼是「成長性思維」VS「固定型思維」
#正向教養 #正向思考 #教育 #教養 #親子 #育兒生活 #寶寶 #兄弟裝 #手足 #愛 #親情 #父母 #爸爸 #媽媽
不是懲罰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地方稅務局(3/30)】
#增設電梯免房屋稅
桃園市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電梯需求,在去年開始,自2015/7/1後自家增設電梯可免課徵房屋稅,所以智翔今天首先想確認,2015年7月以前增設的電梯是否還在課房屋稅?
地稅局的回覆為是,所以智翔想建議,高齡化社會的需求不僅限於某個年限後,若要友善使用族群,應統一標準來免稅。
原因在於,現行房屋稅把電梯設備視為「提高房屋附加價值」稅源,以致對裝設電梯的房子評價加成,這稅制制定原則在現今高齡化社會並不恰當,應該轉為鼓勵而不是懲罰。
#房屋稅條例修法
現行桃園市對於建商餘屋的房屋稅率皆為2.4%(非自住單一稅率),且無寬限期,對比台北市自第三年起開始調整,桃園市是否可以研擬相關辦法,以階梯式調整稅率,例如前三年給予優惠,之後再調整比2.4%更高,給予建商更多的意願與囤房壓力,也能讓售價更貼近行情。
地稅局表示,非自住稅率目前法定1.5%-3.6%,若要從自治條例修法著手,作為執行單位一定會配合,但智翔認為地方稅務局在居住正義議題上,能有更大的貢獻。
#包租代管優惠
台北市政府日前訂定,配合「包租代管」政策的房東可減免地價稅、房屋稅40%,且有金額上限不得超過一萬元的排富條款。
而桃園的「包租代管」政策,目前給予參與計劃的租屋服務事業者稅賦減免、修繕補助、保險補助及專業管理等優惠,但沒有針對將住宅交由代管業者的相關優惠,也就是房東若將住宅交給「包租代管」,誘因似乎不大?
對此地稅局也說明,其實六都也觀望多年,目前正在看台北市的立法進度為何,也提到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與鄭市長的態度不一致。
智翔可以理解桃園市若要跟進做法需要時間,但未來空屋一定會成為重要的議題,期許地稅局能持續與內政部溝通,為桃園找出一個健全租屋市場的解方。
不是懲罰 在 歡樂馬介休Bacalha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未試過玩UNO個心跳到咁快
+4再不是懲罰了^^
唔好理咩正規玩法,跟呢個!
-馬介休曖昧UNO玩法;
》跟顏色打牌/Pair:沒有特別,照舊打法;
》打出同數字不同色的牌/Pair:打出後要與上家握手;
》倒轉Reverse:打出後對上家飛吻;
》禁止牌:打出後除左禁止下家出牌,仲要打下家一巴;
》變色牌:選擇顏色加調位,可以轉坐喺心儀的人旁邊;
》+2:加人2隻牌,仲要摸一摸下家的頭(如下家繼續打出+2, 再摸下下家頭);
》+4:加人4隻牌,下家仲要錫返你一啖(用任何方法,錫面錫手錫腳...錫嘴?)
@華浚Wa chon @打咩Jason @靚仔達Monkey @夜貓貓貓夜 @Rikkakaka 鎔兒
▼ ▽ ▼ ▽ ▼ ▽ ▼ ▽ ▼ ▽ ▼ ▽ ▼
不要按這裡:instagram.com/bacalhau.ent/
馬介休最喜歡的FB Page:facebook.com/bacalhau.ent
入黎傾計:facebook.com/groups/bacalhauent/
#聯誼 #馬介休 #UNO
不是懲罰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書評
當你碰到疾病,經歷感情分手、甚至離婚,這些事件都不是懲罰或報應,那根本不是你的錯。你該做的事,並不是自責,而是療癒自己,重新讓靈魂回到完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醫療靈媒:慢性與難解疾病背後的祕密,以及健康的終極之道》這本書!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Line@ - @ericwu
合作 & 節目建議
=============
ericwu128@gmail.com
不是懲罰 在 幸福不是獎賞, 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 是報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幸福不是獎賞,⽽是結果苦難 不是懲罰 ,⽽是報應。 ... ❤️新人报道承蒙厚爱❤️ 无糖小烟嗓,有料大能量,感受正能量暴击吧…… 一顿正能量暴力输出…… ... <看更多>
不是懲罰 在 月老是不是懲罰我拜拜不專心-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月老是不是懲罰我拜拜不專心. 感情. 2015年12月28日23:57. 昨天去高雄霞海城隍廟拜了月老今天就發生了有點神奇的事忍不住很想跟大家分享我喜歡一個男生我們之前總是 ... ... <看更多>
不是懲罰 在 不是不能懲罰,而是懲罰沒有用 的推薦與評價
७४ views, ८ likes, ० loves, २ comments, १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阿德樂教育工作坊: 【不是不能#懲罰,而是懲罰#沒有用】 懲罰孩子的時候我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