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
#再見壞心情
#以圖像呈現抽象心情的情緒管理學習繪本
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擁有自己的情緒呢?雖然女兒出生尚未滿半年,但我總覺得孩子在肚子裡時,就已能透過胎動表達自己的情緒。
出生後的初期,雖然大多因生理需求而哭泣,但隨著一日又一日的更迭,已更能感受到女兒有自己的想法、喜好與心情。
《再見壞心情》此由英國作家路易絲.格雷(Louise Greig)及巴塞隆納插畫家茱莉亞.薩達(Júlia Sardà)合力完成的繪本,不僅提名英國凱特格林威獎,且入選美國紐約插畫家協會繪本原畫展,內容為將抽象的壞情緒圖像化,讓孩子及大人一同學習及討論如何控制與轉換壞心情,也是本適合教導情緒管理的繪本。
——
「艾德心情好的時候,是很友善的艾德。艾德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同了。」
《再見壞心情》內的主人翁艾德被壞心情纏住了!他的壞心情最初就像是茶杯裡的小風波,只是小小的,根本不算什麼,但不僅沒被吹散,反倒變成像是氣沖沖的風暴橫掃過他,越變越大,速度越來越快,而且一直跟著他。
透過故事開頭,可與孩子談談當壞情緒逐漸變大時,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是不是若壞心情沒有消失,不開心的感覺則會越來越大,大到像快爆炸一樣。
——
這是一本適合與孩子一同討論關於「情緒」的繪本,以具象的暴風與落葉,表現壞心情對周圍的人所帶來的影響,可引導孩子了解並學習駕馭自己的內在情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了解,自己的情緒只能靠自己控制,且自己是有能力可以控制的。就如同書中的艾德,了解自己偶爾會有負面情緒,這是正常的,只要學習辨別自己即將生氣的警訊,就可以在情緒越滾越大之前,冷靜下來。
我們需教育孩子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非要求別人改變行為,且幫助孩子了解該如何處理情緒,或許就如同艾德,只要抬頭一看,或是看看週遭,就會注意到其實身旁到處都有美麗的事物,轉個念頭,壞心情就會消失了呢。
完整內頁分享文請見Blog:https://reurl.cc/l5V5Md
#育兒生活 #新手媽媽 #新手爸媽 #繪本 #閱讀筆記 #閱讀心得 #童書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妞新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INK TALKS 女子相談所 Vol.1 】 #大人舒壓學 :輕鬆減壓,拒絕隱形情緒 會自己減壓的人,比抗壓能力強的人, 更有勇氣、智慧和持續的動力。 很榮幸第一期 #PinkTalks講座 妞新聞邀請到講者之一的白瑜老師 與我們分享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緒與紓解壓力! 【Follow妞新聞...
「了解自己的情緒」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混血樂樂與太陽妹妹 Abner & Aast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妞新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從傾聽開始】Ep9認識情緒| 陳永儀博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我們總有很多想說的話, 而那些不敢說的都被藏在了情緒裡... 的評價
- 關於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改善情緒低落先了解自己-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男孩不會表達情緒?男孩容易誤解扭曲性?】
#男孩與性
#男孩情緒教養
即便如我常寫親子議題,跟家裡三個男孩談到性愛問題,也不見得自在,孩子的爹屬老派的X世代,大約也很少想到要和孩子聊聊性愛問題。
在談年輕男孩性愛問題之先,我首先比較想關注的是:身為男性的孤獨與無助。
多數男生的情緒是沒什麼出口的,是很悶的,因為典型的雄性世界幾乎不大聊心事、不喜歡聊私事、不善於體察自我,當然相對的,也不善於體察或關心別人,這或許跟典型男生的天性有關,他們多半傾向關注「事物」勝過關心「人」。
但《男孩與性》、《男孩情緒教養》等書都提到雄性世界有種「兄弟規範(情結)」,男性在心底有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認為「揭露自我內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徵,是比較「娘」的男生才會做的事情。
此強勢雄性文化終於讓男生從「不感受」弱化成「不會感受」,從「不表達」惡化成「不會表達」。
當然,在性平時代,我們欣見有愈來愈多「暖男」產出,他們懂得關注別人的情緒、也擁有關心別人的技巧,但這並不意味暖男在低潮傷心時,也敢隨意向「兄弟們」吐露真心,因為這種行為在雄性世界可能不安全,意味著缺乏男子氣概,換來的多半是兄弟們的嘲諷與不自在。
不論男孩在陽剛或陰柔特質的光譜上落在哪一點,多數男孩傾向不輕易吐露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如「我好害怕」、「我沒辦法」、「我心好痛」。
在《男孩與性》一書裡,有個十八歲的男孩羅伯就說,他遇到難關時,他的爸爸就會要他「Man up(拿出男人的樣子)!」,他父親所呈現的就是整個傳統雄性文化的縮影。
羅伯說:「我不跟任何人談我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自己處理不來,那就不算個男人,代表你不夠努力,是個婊子。」羅伯所說的,也代表了多數男生的真心話,包含大男人、小男生,儘管性平教育已推展了這麼久、這麼廣。
「他們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看出來,甚至連自己也感受不到。但這些感覺不會消失,只是埋到心靈更底層。」(男孩情緒教養p.136)
不會消失的情緒,最後很有可能拐彎抹角地變形成「發洩式行為」,比如攻擊或是霸凌別人,或成癮於菸、酒、3C、毒品。
我和家裡的三個男孩談過,他們也都同意這個論點,他們說,男生之間互訴心曲也不是真的沒有,但極為稀有,除非是特別信任的死黨,不過多半心情不好時,死黨最常貢獻的也就是陪你瘋狂打電動、打球、打屁,成年之後可能就是去喝一點小酒,亂掰一通,很少集中火力正中情緒標靶。
「那心情不好時怎麼辦?」
兒子們說,女朋友、紅粉知己此時就變得很重要,她們是訴衷腸的最佳人選,在她們面前可以不需用力地掩飾自己的脆弱,但也不是每個男生都願意在女朋友或紅粉知己面前揭開自己的脆弱。
小子之一曾跟我分享過,他曾有個很願意傾聽他、也善於分析心理狀態的紅粉知己,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可能成為男女朋友,但每當他心情低落時,他很自然地就會找這個女孩出來吐吐苦水,他在她面前不必顧慮會被嘲笑,因此總是能得到極佳的療癒效果。
只是此紅粉知己在交了男朋友之後,為了避嫌,就再也無法擔任小子的心靈伙伴,這讓小子難過了好一陣子。
「那怎麼辦?心情不好時找誰呢?」我問。
「所以有時候就回來跟老媽吐苦水了啊!要不然跟室友看看電影、打打屁稍微轉移注意力啊!」
可見家有男孩,直至他們青春期、成人,親子的關係都相當重要,因為男孩有苦無處訴時,如果和父母關係夠親密,或者夠信任父母,至少還有一處安全基地可以訴訴衷腸。
而另一方面,男孩在陷入情緒低潮時,或許不太能分析自我、感受自我,但是若懂得排遣情緒,也至少能把自己從亂七八糟的情緒風暴中拉出來。
因此,我實在不反對男孩們偶而聚在線上打打電動、胡亂喇勒、講些芭樂話,因為這至少是他們轉移壞情緒的某種低階、但有效的方式。
不少青春期男孩聚在一起還是打打鬧鬧,感覺非常幼稚,但,這就是他們趕走壞情緒最單純又方便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需要不斷挖掘與練習的,男孩從小就不樂於此道,雄性文化又強化他們避開這一塊,這當然對男孩的情緒發展極度不利。他們沒有機會細膩的分析自我情緒,當然,對於別人情緒的體察就更加薄弱。
我記得有一次去一個國中演講,輔導主任談到她也是住在「男生宿舍」,當時她的父親過世未久,和爸爸感情相當好的她非常難過,常常在家裡想著想著就哭起來,然而,家裡的老男人(先生)、大男生、小男生(兒子們)唯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一邊任她盡情的傷心哭泣。
「你相信嗎?從我老公到兒子,沒有人過來安慰我一聲,抱我一下都好啊!這讓我更絕望更傷心了。」主任說。
「我真的很能體會妳的落寞,因為我家也是如此啊,我也適應了好久!不過,我必須說,你家男性們真的都非常非常的~正~常,因為當他們難過時,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關起來,沉默不說話、自己調整、自我消化。所以他們以為把妳放在一個角落,不去打擾你,讓你自己去消化情緒,就是善待你的最好方式。」
天知道,這麼多年來,我是暗示、明說、示範了再示範,才讓家裡的雄性動物包括兒子們懂得在我難過時大方走過來、擁抱媽媽的。(擁抱爸爸目前還是天方夜譚,爸爸也一定會被驚嚇到。)
男生不善體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甚至被男子氣慨文化塑型成「不能示弱」、只能當「強者」、甚至不惜以「攻擊」、「霸凌」作為真男人的象徵,這顯然已經變成「毒性男子氣慨」。這在男孩發展性意識、性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在「男孩與性」這本書裡呈現了美國年輕男孩對性事不可思議的態度。作者Peggy Orenstei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專研男孩、女孩對性議題的不同態度。
她說「有毒的男子氣概」這個凳子有三隻腳,第一是情緒壓抑,第二是貶低女性,第三則是拿「性征服」出來吹噓。
她舉出最有名的一段「男生更衣室對話」乃出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曾經吹噓自己曾經如何強吻女性,並引以為豪,宣稱「當你成為明星的時候,她們會讓你這麼做,你做什麼都行,甚至抓她們的陰部都沒問題。」儘管川普這番話引來極多反彈,包括男性,不過也真確反映了純男性性心理的有毒思維。
Peggy Orensteiny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來呈現年輕美國男孩(特別是傳統異性戀男孩)扭曲的性觀點。在美國,青少年乃至大學都流行「勾搭文化」,這和我們所說的「一夜情」意思差不多,男孩很容易限於一個迷思,也就是把「性征服」當做「男性氣概」的表徵,征服的數字愈高代表愈具男性氣概。
性事,已無關乎愛與連結。美國東岸就有「曲棍兄弟(lax bro)文化」,內容大抵就是誇耀性事勾搭,貶低女性、厭女、物化女性。
男大生將性愛視為純粹肉體經驗,將女性當成「玩物」,當成征服的「標的」而不是「人」。能贏得多少火辣的女生,就能展現多少雄風、社會地位、自我價值。
書中指出,男運動員被控告性行為不當或是對親密伴侶暴力相向,比例是其他男生的三倍,「運動員文化」強調拚勁、競爭、強壯、勇氣等正向特質,但也成為一股煙幕彈,掩護運動員霸凌、奪權、性征服、以厭女語言為樂、貶低女性傾向的氛圍。
而也有很高比例的非運動員年輕男孩因為欠缺對情緒的體察、對女性心理的理解,再加上A片與媒體的錯誤示範,因而把「性」當成一件男高女低、控制女性身體的行為過程。
「如果只有男孩在,那麼你聽他們的對話,可能會分不清他們剛才發生親密行為、還是剛從建築工地回來。他們會說釘釘子、用力敲、碰碰撞、把東西打碎、砰地一甩、撕碎她、毀了她。」
這些都是以侵略女性身體為樂的描述,他們鮮少講述到彼此的心理連結、相互依戀理解、珍惜疼愛的滿足感,如果讓年輕男孩繼續依賴傳統而陽剛有害的雄性文化,他們可能很難學會看清楚「女生也是人,女生值得尊敬、需要尊嚴」。
此外, 現在的孩子是廣大A片實驗中的白老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異性戀A片都是透過「男性觀點」來拍攝的,性愛被描述成男人對女人「做」的事,而不是「和」女人做的事,這會有很可怕的影響,也就是更強化男孩把性當成控制女性、貶抑女性的過程。
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比大人看更多的A片,而且內容比大人更低級扭曲,可想而知男孩們性道德、性意識在比父母所知更早之時就已開始扭曲。
研究結果顯示,會在早年看A片的,無論男女,都可能比同儕更早性活躍、性早熟,比同儕更多性伴侶、懷孕的機率有比較高,最嚴重的是,「把性侵略看得更正面、把女人看得更負面,更容易從事A片所描述的那些冒險、非典型的行為。」
很多無知的年輕男孩因而犯下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性騷擾、性侵害行為。
書中就舉出一個看來無害的男大生在勾搭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孩之後,軟硬兼施,不斷引誘女孩到他寢室,儘管女孩在過程中一再表示不想、不舒服,甚至幾度用藉口推託表示想離開,但礙於恐懼以及對方高大的身軀,最後被迫替男孩口交。
在這個男孩既有成形的思維裡,自己並無勉強女孩,更遑論性侵害,他還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引導有步,而一廂情願地以為最後是女孩同意且自願的。
這也是作者Peggy Orenstein在多方訪談後發現的兩個事實,那就是:男性普遍會高估女孩對性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也太常把自己的愉悅看得比女生的感受還重要。
前述的男大生萬萬想不到,那一夜,他對女孩造成無可泯除的傷害,女孩之後避不見面,也無法療癒自己,直到多年後女孩勇敢地提出控訴。
這正是因為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對女孩身心及性心理的理解,甚至早已在心裡塑造了牢不可破的扭曲的「男尊女卑、女生須屈從」的性道德框架。
事實上,也有很多男孩從頭至尾都不認同物化女生、貶抑女生的性事思維,但是在整個兄弟文化沆瀣一氣時,他們會退縮,而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值得一提的邊緣思維,而跟著大夥沒頭沒腦的哈哈大笑,以求得認同感。
事實上,專門研究青春期男孩行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男孩比較喜歡的身體親密對象,是自己認識、信任、相處起來自在的人。男生追求性愛最大的動機並不是肉體,而在情緒層面,是因為想要對女生表達愛意或慾望。
自從交友軟體夯起來之後,「勾搭文化」在全世界默默的沸騰。我聽過太多年輕孩子把性與愛分開思考,把「滿足肉慾」當成一件紓壓的方式,或許連我們做為父母的可能都未必清楚孩子對性的看法。
這些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認同的新興性潮流也意味著,我們做為父母的,真的必須花點心思和時間好好的和孩子們談性說愛。
「#me 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雖然引發全世界一同把「偏差性行為」、「男性特權」及「有毒陽剛特質」攤在陽光下一同省思、徹底清算。但是,在固化的純男性世界,卻未必真正翻轉了有害舊思維。
要把男孩教養成懂得尊重女性、灌輸他們「經過對方明確同意才能進行性探索」的性道德之前,首先得先把男孩教養成懂情緒、有同情心、尊重男女平等、尊重多元性向、尊重他人界線、允許自己也允許別的男孩示弱失敗、可以表達情緒、也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這是懂愛的前提。而懂得愛,才可能發展並維繫真正健康愉悅有連結感的性。
想要更了解男孩的情緒教養以及他們對性與愛認知的發展嗎?推薦以下兩本書。
【書訊】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男孩情緒教養: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264?sloc=main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混血樂樂與太陽妹妹 Abner & Aast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像樂樂這個年紀的孩子
已經懂得大部分情緒
但有時候還是不懂該怎麼表達自己當下的心情
因為樂樂和太陽很喜歡聽故事
所以樂媽很喜歡用故事繪本的方式
來講解給雙寶聽
一來有繪本的引導
媽媽導入更多解釋的的時候也更容易
二來樂樂也比較能接納而願意傾聽
通常正面情緒
像是快樂 開心 通常孩子們都比較願意面對
但負面狀況
想說悲傷 擔心 生氣 煩惱這類情緒
孩子們就不太願意接受
甚至不願意去理解
剛好 采實文化推出了這套 #幼兒情商啟蒙繪本遊戲書
包括 #開心 #關心 #擔心 #生氣 四個狀況
以遊戲繪本的故事
來引導像樂樂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去更了解自己的情緒
如同樂媽說的
在負面情緒上面 孩子們比較難理解
可能懂得說我生氣
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解決
培養正向思考與情緒和平共處
所以樂媽挑選的是「擔心」和「生氣」兩本
#我非常生氣
別人做了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生氣?
生氣會有什麼反應?
要怎麼做才能緩和生氣的情緒?
書中還有「情緒量表」讓孩子自己動手衡量自己的情緒狀況
博客來👉 https://reurl.cc/AkeXlp
#我有點擔心
你最常擔心什麼事情呢?
你擔心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要怎麼做才能消除煩惱,不再擔心?
共讀的同時帶著孩子一起解決煩惱並分辨問題
博客來👉 https://reurl.cc/lRjnbl
#采實文化 #教孩子認識情緒 #童書推薦 #繪本推薦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妞新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PINK TALKS 女子相談所 Vol.1 】
#大人舒壓學 :輕鬆減壓,拒絕隱形情緒
會自己減壓的人,比抗壓能力強的人,
更有勇氣、智慧和持續的動力。
很榮幸第一期 #PinkTalks講座
妞新聞邀請到講者之一的白瑜老師
與我們分享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緒與紓解壓力!
【Follow妞新聞】
☞Instagram►►http://bit.ly/2gVcESW
☞Line@►►http://bit.ly/2eZ7kgR
☞Facebook►►http://bit.ly/2wjHJBM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步驟解決小孩鬧脾氣
上一集的【小宇麻麻vs專家教養學堂】和大家聊到該如何分辨孩子的情緒問題,
這集 職能治療師 陳宜男 要教大家孩子在鬧脾氣的時候該如何引導?
老師分享的方法也是我們家從棠果小時候就一直在實行的,真的會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穩定,而且他們更能了解自己的情緒,並懂得敘述出來。
攝影團隊還特地找了我之前的紀錄影片放進去,大家可以看到影片中棠棠也是和我同步引導小果,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樣喔!
當然這樣的SOP並非一次就見效,需要父母的耐心、堅持與包容,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慢慢建立起孩子對你的信任感。
我都做的到,相信你們也可以,要有信心喔😉
🔸喜歡【小宇麻麻vs專家教養學堂】的影片,請一定要按讚、分享、訂閱,才不會錯過接下來的每一集喔!
【 FB粉絲專頁 】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tangomami
職能治療師 陳宜男: https://www.facebook.com/goof19811108/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隨著網路迅速的發展縮短了資訊落差,在一片追逐快速、即刻滿足的時代,你是否曾經好好停下來看看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曾這麼想過,那會怎麼幫助自己面對內在困擾呢?
我在運用心理學專業助人與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人為了處理這個議題,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卻因為沒有選擇適合的工具或者方式,甚或是因此上當、受騙,承擔了很多風險。
其實任何一個治療學派與治療師,是不是適合自己都需要有個通盤的認識。
你可以把《心靈療癒自助手冊》當作是一個入口跟目錄,當我們有內在困擾跟情緒的時候,透過這一本書知道有哪些想法與操作的可能性,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途徑。
真正能幫你解決問題的,不一定是表面上讓你感受最好的,而是實際的讓你知道要走到哪裡去,或你可以怎麼走。
想聽更多書評?
請至「啟點文化」官網:http://www.koob.com.tw
【相關課程】《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YouTube 粉絲 NT300 元折價專屬優惠,直接輸入代碼 :「neZVX99q 」
→ 更優惠方案:兩人同行成長價,一人 $ 1,800 元 https://goo.gl/D1RHuX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我們總有很多想說的話, 而那些不敢說的都被藏在了情緒裡... 的推薦與評價
當我們去正視自己的情緒時,要做的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而是透過情緒去了解自己有什麼沒注意到的地方,發現自己的問題並嘗試去解決它。 比如我的生氣裡可以看見我 ... ... <看更多>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改善情緒低落先了解自己-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自己很容易情緒不好的時候,看什麼都不順眼!,這個時候我應該做的是放下手邊的事情,好好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產生?了解自己的情緒, ... ... <看更多>
了解自己的情緒 在 【從傾聽開始】Ep9認識情緒| 陳永儀博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當覺察到 自己的情緒 波動,可以先練習辨識 情緒 樣貌,是否可對應到基本 情緒 中 ... 【影片段落章節】 引言0:37 了解情緒 1:55 情緒 的定義3:33 基本 情緒 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