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了 #沈可尚導演 #婚姻紀錄片 #幸福定格 的特映,在觀影心得之前,先來談一下我對 #紀錄片 的看法好了。
在大部分人都不太看紀錄片覺得無聊的年代,我想我應該勉強算是有那麼一點點愛紀錄片的觀眾吧。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會比較下意識地去相信紀錄片更 "REAL",當然其實我們都知道紀錄片也可以拍得很煽情,但通常我遇到這類紀錄片、文字紀實等,會出於骨子裏不自覺地反抗、發自內心排斥那些企圖「#強加於受眾」身上的觀點,即便是我本身就認同的「#事實」,也會因為太過火的渲染,而反過來懷疑或重新檢視整個事件脈絡和自己為何選擇抱持該觀點。當然,「#反覆檢視自身」是我覺得人類想「#活著」就該做的事之一。作為一個只想好好地、安安靜靜地了解「#目前沒能力去看見的真實」,那些帶有「#疏離感視角」的紀錄片更令我喜歡,並藉由它們觸發視野想像、轉動思考齒輪。不刻意去使用背景配樂和旁白粗暴強調,不妄圖讓更多觀眾「#相信這部片裡都是真的」,這樣的聒噪鼓動其實最容易使觀眾對紀錄片感到厭煩疲倦,破壞了紀錄片應有令人著迷的「#原生狀態質地」。所以,貼近「#看不見的真」才是我最想從紀錄片中獲得的樂趣。
現在來說說 幸福定格 。
首先是,也太快結束了吧!!整個意猶未盡啊~~~~~~好想好想看更多的伴侶對話!研究「#人類行為」是我的小癖好,尤其被攝者的一舉一動,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肌肉牽動、語調、肢體表達方式等等,都讓身患重症演員職業病的我,不由自主不斷去猜想每句話的真偽%多少,那幾句不經腦脫口而出的話,每一對伴侶的用字遣詞都非常奇妙,而其背後所代表之含義幽微,恐怕會連被攝者自己的想像都還要深,像上了鎖的寶箱,落在深不見底的海洋,再小的魚也游不進去。
當畫面突然有些停頓、支吾,我當下會以為是假,但轉念一想,我根本不認識這個人,根本不了解被攝者們的「#習慣」,與其伴侶對愛人語言、動作、反應等的「#解讀」方式,憑什麼說是真是假?「一種對話,各自表述」,我常懷疑「#旁觀者清」這概念,當老有人問我為什麼相處很久的愛人最後變了?我都直接冷回:「你們交往那麼久,有誰能比你更了解對方?你都不知道了我怎麼會知道。」(當你懶得理會他人私事的時候,這句話極好用,推薦!)(壞)
那麼,一段超過三分鐘的遲疑、緩慢地一個字一個字吐出,是為了逃避的白色謊言?或只是不擅言詞溝通的特徵而已?因為觀眾完全沒有被攝者平日表現的「#對照組」,光憑片中精心挑選出的「#實驗組」實在很難去下判斷,到頭來這些「#對話」到底有沒有發自肺腑且有效?若發現正在進行的對話「#不真」,你要停止還是繼續?不只是這段對話,包括這段關係,實在非常有趣。(自以為柯南嗎)
我不曉得這算不算鄰家八卦婦人「#窺秘」慾望,津津有味。畢竟本人在現實中超級厭惡侵犯隱私嚼舌根還一副「老娘這樣做怎麼了!」理直氣壯的鄰居,剛巧追完 #鄰家月更圓 這部日劇,內容是四對伴侶鄰居的故事,我想假如自己沒先看過這部日劇,大概會有點難快速理解電影裡每對夫妻的對話,尤其是努力想生孩子那對。
剛好前陣子也參加 世紀當代舞團(Centur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的講座,邀請到 沈可尚 擔任嘉賓,我頗喜歡那次的講座,人少少的,但嘉賓們的討論很精彩。結束後我還衝去問講者存於心中好久的疑問,終於找到適合的人來幫忙解惑,那種開心對我們這種「#無法停止精神凌虐自己」的傢伙來說是種救贖:得到一些拍紀錄片上的實用意見,如何維持創作動能,以及沈導好聽的嗓音。(我媽也超愛導演聲音,說話方式不疾不徐)
沈說了一句話,拯救我這種很容易厭惡自己普通平凡沒價值的傢伙。他說,要讓大家知道,即使是像我們一樣,好普通好普通一點故事也沒有的「#一般人」,但要去相信那些人也有愛裡的困難、憂愁、你我皆有的困境。開頭的鄉村小夫妻是最吸引我的,那一小段竟然是跟拍好幾年,最後十分鐘的紀錄。聽到後非常訝異,我以為是剛開始拍攝的紀錄,沒想到是已經結婚這麼久之後。男生面對著鏡頭,很頭痛地回答對他來說千奇百怪的問題,女生則是害羞地在顧小孩,我想她應該也有點期待,聽到老公直接向她説愛她吧。
QA的時候有位觀眾主動表明反同立場,她説這部片很棒地點出婚姻必須要是一男一女才算婚姻(那只是剛好被攝者們都是一男一女搭配好嗎!有事嗎!),老子當下聽到這番話心都要碎了,我以為光點華山聚集的文青都是同溫層,萬萬沒想過會在舒適的地方聽到會瞬間腦內憤怒值飆升200+的鬼話。當然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權利,但在那時刻我真的超想站起來嗆爆她,幸好我是孬種我猶豫了,也幸好另外一位觀眾馬上很理性的搶麥(?)表示人權本該生而平等,否則依照我當時內心的小爆炸大概會衝去吵架。(喂)(真的很暴躁)
小女子曾於 2016 年很鬧地辦了一個小活動 #心酸文學獎之文學無關分享會,邀請 苗博雅 MiaoPoya (順便恭喜她本次議員當選)來參與、擔任分享主講者之一。苗本人非常友善且有魅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提到這世界非常需要「#善意聆聽」(似乎有個英文專有名詞但我忘了,我有罪)。大意是「不帶任何立場去傾聽別人到底真正在說什麼」,如此才可能與邏輯思維相去甚遠的人們進行「#有效溝通」。我本來以為沒這麼難,老子應該可以做到,但經過此次 #公投的試煉,才發現善意聆聽應該是專門留給和尚做的事,氣死俺了。(修養真的很差)
#一邊快要睡著又很想把打了快三天的文章完成
#如有語無倫次請見諒可能我剛好正在度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jsWuLes0iI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反覆檢視自身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jsWuLes0iI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疫情反覆,近兩周出現十多宗源頭不明個案,酒吧群組、學生染疫等情况令人憂慮;部分市民防疫意識鬆懈,在酒店房間群聚開派對,無視傳播風險,同樣觸目驚心。第3波疫情從未真正斷尾,控疫問題政治化,令正本清源的努力未竟全功,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疫情反彈警號最近再三響起,社會未見太大反應,抗疫疲勞似有變為抗疫冷感之勢,部分人心存僥幸,對防疫規定陽奉陰違,情况持續下去,疫情早晚再度惡化,屆時又要收緊防疫措施,社會經濟復常遙遙無期。疫情防控茲事體大,人人有責,小撮人掉以輕心,全社會都要付出代價,自律不足惟有他律,當局應加強執法,嚴懲違反防疫規定者。
蘋果頭條
崇光百貨SOGO,特別是銅鑼灣店一向處於各式社會運動的風眼,剛過去的「十.一」長假期亦不能倖免。據了解,由於經營困難,崇光百貨上月起一改自身承擔差餉及地租的政策,改由租戶承擔,以減低營運成本。有於銅鑼灣崇光店開設分店的零售商認為,收費水平反映該店呎租貼緊舊時的銅鑼灣地段水平,惟今時今日的境況已不可同日而語。據本報獲得崇光財務部今年8月初向租戶發出的內部信,信中指公司一直承擔著政府就營業場所收取的差餉及地租,不曾將相關成本轉嫁予租戶,不過考慮到目前嚴峻的經營環境,以及經檢視目前的經常性開支架構後,認為不能夠再承擔相關費用,並決定由9月1日起,向銅鑼灣分店租戶,按樓面面積計,每月每平方呎收取7.7元,尖沙咀分店每平方呎則收取4.8元
東方正論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香港淪為老鼠樂園早就不是新聞,食環署敷衍塞責絕對難辭其咎,滅鼠不力、蛇王成風也就罷了,最不堪的是連執法也虛應故事。一間半年內七次被法庭定罪罰款、多次被揭老鼠亂竄的燒味飯店上月底遭署方釘牌,詎料鐵腕執法「得個樣」,涉事飯店至今仍在營業。究其原因,釘牌食肆之所以肆無忌憚,全因覷準食環署執法不嚴且罰則輕微。食環署蛇鼠一窩,助紂為虐,香港怎麼可能不是疫患纏身!涉事燒味飯店位於深水埗,早就臭名遠播,街坊多年來屢次投訴飯店衞生欠佳,傳媒亦多次揭發報道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本港昨新增十一宗確診個案,當中九宗為本地個案,三宗屬源頭不明,涉及三大群組共六名人士。病毒再入校園,最少有四所學校出現個案,其中浸大及迦密主恩中學相繼有學生確診,成為復課後的首批個案,另有學校的家人初步確診。至於院舍方面,曾爆出院友毆鬥事件的葵涌私營殘疾院舍「國寶之家」亦告爆疫,共三人確診及初步確診,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該群組或會有更多個案。源頭不明個案不斷,張形容社區有小型群組爆發,直言整個疫情趨勢令人擔心是否有反彈的迹象。
經濟社評
長假過後,本地確診和源頭不明個案持續上升,專家將問題歸咎於酒吧食肆等高風險場所沒遵守限聚措施。商戶如不想稍有起色的生意再受創,更須自律,做足防疫措施,業界更要合作找出害群之馬,否則難以擺脫限聚措施一鬆,疫情就反彈,措施一收緊,生意就死的惡性循環。昨天有11宗確診,9宗是本地感染,創23天來新高,並且連續8天錄得源頭不明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對於多間學校和老人院舍出現小型爆發,以及與泰籍人士有關的酒吧感染群累計增至9人的情況,感到憂慮。
反覆檢視自身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若老是將時間用來與他人相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事件→情緒→思考→行動→結果」 如果這個過程反覆練習,我們能更認識自己。 ... 擁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能耐,你必須時時回顧自身經驗,檢視其中原因與結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