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無痛回歸訓練 】- 每個人的回歸訓練方式都不同,你也不是唯一感到焦慮的人
疫情將近快三個月的日子,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辦法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運動,附近的公園或者學校可能都沒辦法正常進出。在三級那段期間,我大概一天只會出去一次,就是買東西喝或者出去遛狗,除此之外也沒其他多好的選擇了,但我覺得我可能比很多人幸運,在疫情期間還有一些空間,和一些簡單的器材,來維持我身體的運動能力,在這個期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自己持續保持活動,然後保有對食物的熱情,會這麼說是因為活動量下降,會讓我對食物的需求大幅下降,很長的時間不太吃東西,這樣的結果,就是體重會下降很多,肌肉、脂肪、水份等應該都差不多會往下,我們大多人很難控制只有下降其中一種。
那我們進入主題吧! 在短期的停止訓練之後,我們該如何無痛地回到健身房運動
如果你有以下的目標,也許今天的分享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運動愛好者
-►想開始嘗試規律運動習慣
-►想改變自己的體態
-►想增加自信心
-►想提升自我效能感
🔶一、停止訓練在生理上的效果
在一些過往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高度訓練的運動員,在發生 #突然的休息,即使時間不長,也會發生所謂的停止訓練效果( Detraining Symdrome),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運動員故意停止訓練或者因傷被迫停止訓練,或者像這次面對突然升溫的疫情,大多數人無法正常地做訓練。
而停止訓練的症狀包括:「失眠、焦慮、沮喪、心血管功能改變、沒有胃口,這些症狀通常都不是病理的,如果短時間可以恢復訓練,症狀都會緩解」。我自己在疫情中有一度是一週幾乎沒什麼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睡眠品質變得很差、我很容易感到焦慮,也會對現狀的產生無力感,甚至覺得沮喪,一天只出門一次,買了兩個便當,但我想吃東西的慾望也是很低,但卻會在某些時段突然很想吃垃圾食物,這又讓我更加地焦慮。
我們將運動類型分成 #耐力型運動 以及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 耐力運動短期停止訓練的效果
短期停止訓練 (四周以內),我們用 #最大攝氧量來當作標準 #身體最強的有氧能力指標 ,四天的停止訓練大概會下降4%,3週-4週的停止訓練大概降低7~ 14 %。如果停止訓練超過8週,有氧能力也許會降到比訓練前低20%。而這些有氧能力的降低,大多的原因是因為心肺系統的改變,像是血量、每跳輸出量與最大心輸出量的降低。通常優秀運動員或者原本訓練量很高的運動愛好者,會感受更明顯的下降結果。
🌀 肌力與爆發力運動短期停止訓練的效果
四週完全停止訓練,最大肌力降低6~10%,最大爆發力降低14~17%。而肌力與爆發力的減少,有可能會跟跟快縮肌2型肌纖維萎縮,以及神經適應降低有關。
肌力最大下降的幅度發生在最初4週,大約10%,接下來到第8週,運動表現會持續下降,降低至11~12%,尤其是高度訓練的運動員,下降的幅度會更加明顯,相對地,如果是休閒運動員或者未經訓練的人,經過2~3週的停止訓練,可能影響不大。
🔶二、如何無痛回歸訓練呢?
經歷的這麼長時間,超過八週的期間,如果你是低度運動者,甚至幾乎沒有運動者,當你回到健身房舉鐵、或者重新回到跑步或爬山的運動當中,我想肯定會覺得挫折感很重,我相信這是幾乎可以預期的狀況,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好消息是雖然肌力和心肺能力也許已經所剩無幾,但如果你先前有好好的 #規律運動以及疫情期間有做一些 #動態休息,那我相信其實回到疫情前的能力應該不會花太久的。
🌀動態休息:用來降低因為 #被動休息或者 #完全休息,生理功能喪失的幅度。動態休息就是盡量維持一些運動計畫,像是每天的動態伸展操、居家的健身動作、夜晚出門小跑步等等,這些運動看起來沒什麼強度,但卻可獲得身體和心理的恢復,也能盡可能將體能喪失降到最少。
🌀以下的一些建議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1️⃣肌力訓練的運動強度可以下降到之前50%甚至更低,肌力訓練次數可以使用12~15下的區間,至少操作3組,單次總運動時間可以抓30~60分鐘內,例如之前臥推100公斤8下x 3組,可以先從50公斤開始操作,次數可以看當下身心理反應來做微調,我個人會建議次數可以先抓高,若覺得不行再慢慢往下調整。
2️⃣耐力訓練方面,建議先從有氧區間開始做起,用 #輕鬆跑 的方式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假設第一次開始跑15分鐘覺得很累,就休息一下沒關係,不用評價自己的身體,試著觀察身體的反應,下次可以增加5分鐘,再慢慢地往上累加。能力如果比較好或者已經適應有氧耐力跑,可以開始使用「長節奏訓練」,大約以70%最大速度,反覆衝刺200 公尺以上,反覆間休息45秒或更多,組間休息2分鐘,這樣做的目的通常是用來訓練有氧耐力,以及有氧的爆發力。
3️⃣熱身運動要做充足,針對緊繃的肌肉確實放鬆,以及盡可能用動態伸展的方式來提高體溫跟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如果是要操作爆發力類型的運動,記得要做一些簡單跑跳當作身體活化,不要直接做很高的強度,如直接想要做最大爆發力或者直接去灌籃等等。
4️⃣均衡飲食,盡可能攝取多種類的蔬菜,以及好的蛋白質跟碳水,盡可能平均分配在三餐當中。
5️⃣睡眠與休息,通常好的睡眠品質會為身體帶來最好的恢復,好的恢復可以讓你每次的訓練強度得以慢慢累加上去,睡眠基本上就是最好的補給品,成人的建議睡眠時間7~9小時,中老年人可能會下降到6~7小時,小孩子通常是會睡得更多。
🔶三、訓練影片分享
上肢推拉課表,我除了第一個槓鈴划船,後面都是用配對組的方式來訓練,肌群主要針對背肌以及肩膀做強化,最後體能是操作雪橇衝刺,也別忘了訓練後記得補充蛋白質和碳水,伸展放鬆也別忘記做囉。
參考資料:運動訓練法( Periodization,5/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歡迎留言留下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分享文章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dy_uuM3bco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前,都必須要熱身, 提高體溫、增加肌肉溫度、血流量、攝氧量、神經的傳導與反應、以及增加關節的活動度...等 讓身體進入準備運動的狀態 但什麼叫動態熱身呢? 登山與跑步的動態熱身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針對登山運動的坡度、使用肌群、持續頻率, 熱身的方式百百種,這次介紹幾個動作給大家, 關節活動、...
提高體溫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跳舞,當成賽前熱身?】
.
「教練,你有看奧運嗎?有人在比賽前還在跳舞」
「他這樣有熱身的效果嗎?」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網路上流傳的影片,在奧運選拔賽時,一位美國的游泳女將,馬上要比賽了,還戴著耳機,沈醉地跳著韓國女團的舞。看的當下覺得很有趣,但後來職業病犯了,就在想跳舞適不適合當成一個比賽前的熱身。
.
熱身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慢跑、跳繩、踩飛輪、動態伸展、滾筒、踢球等,或球友常開玩笑,説不要騎車,慢跑到5 公里外的網球場就熱好身了。普遍來說,熱身若能符合以下的條件,就可以將自己的身體準備好:
.
🔸 提高體溫(R, raise)
「冬天時覺得身體很僵硬,剛開始運動時,總覺得比較沒力」
.
從原本坐在辦公桌,變成在球場上來回衝刺,這樣的過程轉換,身體會需要更多能量。就像是汽車加速,需要燃燒更多的燃料。「體溫的上升」,就是一種能增加身體產生能量的方式,同時,神經傳導速率、軟組織的延展性也會提升。簡單來說,這些現象可以讓肌肉有更多營養、產生更多力量、增加反應能力、同時讓身體更柔軟,能做出大幅度的動作。
.
🔸 活化將使用的肌肉(A, Activate)/
🔸 活動/鬆動關節(M, Mobilize)
活化肌肉可以想像成「把還在睡覺的人叫起來」,運動前可能是坐著、站著等靜態的活動,使身體還在休眠的狀態。因此,熱身是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來提醒身體準備要活動了,尤其針對「運動時會用到的肌群、關節」。
.
以籃球為例,包含了投籃、衝刺等動作,所以熱身的方式包括:輕鬆墊腳尖、小跑步或跳耀等。
.
至於活動及鬆動關節,像是有些人會頭轉一轉、手繞圈活動肩膀,來減少軟組織跟關節的緊繃。因為在休息或不動的情況下,關節周圍的肌肉或軟組織會變得比較緊繃或硬。在沒有熱身下直接開始運動或比賽,很常因為肌肉還是僵硬的,突然地大動作或拉扯,就導致受傷。
.
🔸 逐漸增加運動強度(P, Potentiate)
除了上述,更重要的是要「循序漸進」,運動的強度慢慢提升到比賽或運動的狀態。例如,今天要測驗100公尺衝刺,熱身時,除了將衝刺時用到的肌群、關節活動開來,強度也是「逐漸增強」,可能練習幾趟衝刺,從三成、五成、八成力,最後到全力衝刺,像是給身體一個警訊叫他不要再睡了、要開始了。
.
🔸 運動心理
上述討論的多是「生理」的影響,但心理因素像是:比賽前的緊張、焦慮等,就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僵硬,運動表現馬上打對折。因此大多頂尖運動員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熱身流程、形式」,我們又稱為「儀式(ritual)」,也就是習慣的手勢、動作、音樂、甚至飲食,能讓人更專注在比賽或熱身過程中,不受到外界的影響,例如:賽前吃一塊巧克力、熱身聽搖滾樂、發球前要拉一下褲子、中場休息用毛巾蓋住頭等。
.
綜合上述,如果跳舞能符合上述的條件,會是一個很好的熱身方式,能讓體溫上升、逐漸增加運動強度、甚至沈浸在舞蹈或音樂中,可能是他的一種「儀式」。可以補足的是「活動到的關節跟肌群」,因為兩種運動使用到的部位可能略有不同,或許這位選手在跳舞前就已經做好動態伸展、活化肌肉等步驟。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tokyo #olympic #olympictrial #dancing #warmup #swimming #ritual #psychology #exercise #training #RAMP #東京奧運 #奧運選拔賽 #跳舞 #熱身 #游泳 #儀式 #心理學 #運動 #訓練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提高體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年3月15號,還在開小貨車送貨的我大手筆買了至今最貴的寵物---印度星龜。
且因為牠的外型,給牠取了一個相襯的名字--菠蘿包。牠是一個幾乎完美的寵物,牠不會亂叫、不破壞家具、不會隨地大小便、不咬人、不掉毛、沒有攻擊性,甚至偶爾忘了餵牠也不會有危險。
牠也不會象龜這樣類型會長大非常巨大(一個單人沙發大)的體型;又或是個性凶狠的澤龜(例如巴西龜,或是可以一口咬掉手指頭的楓葉龜、鱷龜、珍珠鱉)那樣具危險性;壽命也不會動輒一兩百歲(人工飼養大約可以到二十幾)
對我來說是非常理想的寵物,而且牠非常漂亮又看起來充滿智慧(好吧,這是童書的刻板印象);但是這陪伴我七年多的小傢伙,在2021年7月28日死掉了。
-----------------------
如果上網查陸龜評價,會發現這是非常難飼養的一種陸龜,很多網站以1~5顆星來標示飼養難度,但唯獨給這種品種的烏龜(尤其是幼龜)給到6顆甚至7顆的星的難度。
原因不難理解。這種生長在熱帶沙礫環境的陸龜,需要高溫低濕度的環境來飼養,只要一個條件沒辦到,很輕易就會罹患肺炎而猝死(也是猝死率非常高的品種);所以飼養條件的嚴苛,讓牠在相對容易飼養的烏龜族群中,顯得相當棘手。
但我當初買的時候,只是覺得牠很漂亮,也買了相關設施,但回家以後才發現買到大魔王.............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照料下,也就這麼養了七年。(牠要是人,就該上小學了...............)
-----------------------
以前的牠,都會大口大口的吃飼料,然後在窩裏面走來走去繞圈;也會在肚子餓的時候,看見我的身影而激動的踱來踱去;但那是健康時候的牠。
直到前一陣子,我開始留意到牠有點不對勁。
牠的食量減少了,本來可以吃七八顆飼料的牠,慢慢的開始留下飼料,而且越留越多。
我試著給牠各種蔬菜、水果與野草,都不見效;我照樣讓牠泡溫水後提高體溫並排出尿酸,但牠也並不在回窩後放開來吃。
直到我某一次大清牠的窩之後,才知道事情嚴重-----牠也幾乎不大便了(這表示牠不吃東西,胃裡面沒有東西排),隨之而來的就是活動力下降、體重減輕。
而這種代謝率很低的動物,不容易長胖,養了三年才增加50公克,養起來很沒有成就感(就算叫阿嬤來養也一樣);而當牠不進食時,也不會馬上就餓死(只喝水不吃飯,狗可以撐五六天,老鼠只有兩天的命),我們也相對會有比較多的時間來找出原因。
但這段時間要是找不到原因,我就煎熬了..............於是,我煎熬了兩個月。
這兩個月裡面,我試過很多方式,泡溫水、換蔬菜水果(火龍果、蘋果、番茄、西瓜、空心菜、A菜、小白菜、多肉植物、小雛菊葉......),給牠修剪嘴喙,牠就是不吃。
看著只喝水的牠,到後期我甚至用善存在盤底磨出一點粉,然後用一點砂糖加水,做成維生素糖類的水給牠吊命,但牠就是大口大口的喝完,然後繼續不吃飯。
於是,一個本來跑來跑去的小傢伙,瘦到皮包骨,每天趴著不動,看著牠這樣我也無計可施。
(看爬蟲類有名的醫院在台中,聽說看一次就是上千,如果開刀可能就是幾萬;先不說我有沒有錢、肯不肯付;從五月開始全台三級警戒,一封就是兩個月,時常在臉書上呼籲大家不要到處移動的我,真的要帶著牠殺到台中去嗎..........)
我能做的,就是變著花樣給牠吃,然後做著吊命的淡糖水,看能不能引起牠的食慾並讓牠多活一點時日,或許哪一天(可能是天氣不那麼熱了)牠就會食慾大振,然後復原。
(我甚至最後幾天都在想,如果牠死了,我該怎麼留下牠美麗的殼,好留下一個牠曾經降臨在我生命中的證明......)
-----------------------
我這幾年的起床工作大多很規律。我每天起床後,會先把睡覺的烏龜提到保溫燈下面,讓升高的體溫增加牠的食慾與活動力,在用這個空檔一邊餵狗,一邊梳洗。
出門前,牠的體溫升高了,就會離開燈下,然後看到我就會肚子餓得走來走去,直到我給牠飼料後,才會懶洋洋的去曬太陽。
但在7月28號那天,情況有點不同。我將牠放到燈下後,給了黑狗飼料就逕自去梳洗,但回來後,我發現牠還在燈下沒移動半分,我驚叫一聲後衝了上去,但握在手中的不是已經冰涼的屍體(理論上牠整天都是冰涼的)而是燙手的龜身。
我連忙看牠的樣子,只見眼睛已經凹陷,顯然在昨晚就已經Pass了。
我握著牠的殼,坐在沙發上看了好久好久好久才把牠用幾層塑膠袋包好放入冷凍庫(不然這種天氣,晚上就臭到流湯了)........想著先去上班,再想想該處理牠的後事。
在上班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牠的事,我甚至記不起來牠到底是多久前來到我家,我又養了牠多久了............因為當你習慣身邊有一個人事物時,你並不會刻意去記得你跟牠相處了多久,就好像牠本來就該在那裡,永遠不會變一樣。
當天下午,我去黃昏市場買菜準備晚上的生意。在我等著老闆娘秤九層塔時,望著滿攤車上蔬菜的我,腦中下意識的想著 "該買個什麼菜回去給菠蘿包換口味吃?"
但當我眼睛巡迴兩週後,我才忽然警醒"對齁,菠蘿包在早上死了!!!"
想到牠再也不會好奇的聞聞我給的蔬菜,然後大口大口的啃咬時,我鼻也酸了、眼眶也濕了,我甚至沒聽到老闆娘報價錢給我。
----------------------
牠死後的這幾天,我在餵狗或只是單純走到窗邊時,都會習慣性的往飼養箱裡面看;而在第一眼沒看到牠的時候,我會盯睛再認真的搜尋牠是否又縮在哪個角落,以哪個奇怪姿勢睡著覺;但已經找不到了,那真的只是一個空箱,而不是牠縮在哪裡沒被我看到.............
昨天早上(8/4),我被十點的鬧鐘吵醒,接著又躺回去賴床。
我夢到飼養箱裡面有兩隻小澤龜正爭先恐後的吃著盆裡面的濕飼料,哪知道後面作為墊料的乾草忽然晃動了起來,菠蘿包的頭猛然伸出就低頭大啃盆裡的飼料。
我大驚後大喜"這小子肯吃東西了!!!!",怕牠吃不夠,我又添了一次飼料給牠,看著牠大嚼,心理面也放心了很多。
接下來,我就醒了。
看了一下日期,剛好是牠死了之後的第七天,作夢的時間也是我發現牠龜屍的那個時間..........我想,牠應該是要告訴我牠現在又可以大口吃飼料了吧? 也是來最後讓我再好好餵牠一次吧?
我從沒想過烏龜會有靈性,或是在頭七的時候回來看我(這件事本來就很不靠譜,何況那是一隻烏龜?),但我在這樣的時間點夢到牠,不啻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安慰。
到底是我自己在夢中幫自己開脫,好減輕自己沒好好照顧牠的愧疚? 還是牠真的在離開之前最後一次來看我,最後一次大吃一頓讓我寬心後才真的離開了?
我不知道,但一路紅著眼眶去上班的我,很高興能在這個時間點夢到牠大吃的場景。
-----------------------
#為什麼要花一個篇幅與這麼多字來記述一隻烏龜的死?
因為對我來說,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陪伴著我的一個重要的家庭成員;牠曾經來過我的生命中,帶給我很多樂趣與陪伴,現在走了我不希望只是把牠像是一條死魚、死老鼠一樣丟到垃圾筒裡面,就像牠沒來過一樣。
或許我會再買過一隻陸龜來陪伴我,但牠永遠是佔有很重要地位的那一隻(不全然只是因為台灣不能再合法買賣印度星龜了,但牠確實在前幾年被國際列為禁止交易的物種了,但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確實會想辦法將牠美麗的龜殼保留下來)
但記述下來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牠陪我這些日子,就算只是一隻烏龜,牠也值得被我用不同方式紀念下來。
一路好走啊,菠蘿包。
謝謝你來過我的生命,也謝謝你回來看我
.
.
.
#牠的離開帶走了我一部分在頭份的回憶
#牠的託夢也修復了我的難過
#讓我覺得牠現在很好並繼續往下走
#印度星龜已經禁止買賣了
#大家還是可以去動物園觀賞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提高體溫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運動前,都必須要熱身,
提高體溫、增加肌肉溫度、血流量、攝氧量、神經的傳導與反應、以及增加關節的活動度...等
讓身體進入準備運動的狀態
但什麼叫動態熱身呢?
登山與跑步的動態熱身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針對登山運動的坡度、使用肌群、持續頻率,
熱身的方式百百種,這次介紹幾個動作給大家,
關節活動、動態熱身的流程,動作必須流暢、連貫且不停留,
利用數次連貫的動作,慢慢把動作盡量做到動態下最大的活動度,
依據各種運動,針對特定部位加強熱身,順序都是從頭到腳,
而因為登山上坡與下坡的關係,以及負重背包,
會針對肩、腰、臀、膝比較加強,
持續低強度的活動,一直做到身體熱起來微微的出汗為止,
如此就能預防扭傷、拉傷發生的機會優,
來來來~登山前好好熱身,上下坡免驚啦 ,Let's Go~
【影片快捷傳送門】
1:06 擴胸伸展
2:00 臀部肌群伸展
2:41 大腿後肌群伸展
3:12 頸、腰、膝、踝繞圈運動
4:34 大小腿肌群伸展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如何暖身
#暖身動作
#熱身動作
提高體溫 在 Peliev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啟動訓練(Primer)不同於暖身之處,在於它特別針對某些肌肉群去訓練,除了做到暖身提高體溫、暖關節肌肉等,更可以讓大腦與肌肉的連結,減少不必要的肌肉代償(用錯誤的肌肉群施力)。
今天這集Paige介紹三個我常在正式訓練前做的啟動訓練,需要小道具如下:
彈力繩
輕啞鈴或槓片
150公分以上的掃把或木棍
每個動作、每邊、每次做20次,特別建議在重量訓練前練習,以喚醒需要使用的肌肉;休息日一天不限次數可以多多練習。
提高體溫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此時的氣溫已經開始慢慢下降,清晨時會看到植物上凝結了許多露水,因此稱作「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這個時候一天會比一天更涼,因為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已開始南移,白天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加上雲層也較少,地表輻射散熱得比較快,所以溫度會降得比較快。
蔥薑蒜入肺強免疫力
季節轉換、秋高氣爽,常常也是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好發的時節,提高身體免疫力就是首要的養生重點。
羅珮琳中醫師推薦,可選用白蔥、生薑、蒜這三樣食材來燉煮雞湯。這類辛溫的食材可增強免疫力、提高體溫並預防疾病。
【更多節氣養生影片】
抗癌大王"大蒜",護肝強免疫 (蒜頭雞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diAKuPlFA
防癌抗感冒,香菇雞湯熱熱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JIC8A7hXk
叫我防癌第1名!大蒜快速剝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XHz9iBKYE
【相關文章】
天然止咳強效組合!蜂蜜水加上1種家中一定有的香料,不再咳不停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935
吃薑早上吃才是對的!中醫:這2個時候吃薑最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196
最強抗菌配方:薑黃蜂蜜,每天一匙就能強免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418
#羅珮琳 #白露 #養生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提高體溫 在 提升體溫 就能提高「抵抗力」?那麼厲害?實測法寶給你看 ... 的推薦與評價
快來看小幫手實測! ✨☝️ 研究指出, 體溫 上升1℃ 免疫力可上升【5倍!】 反之,每降1℃ 代謝率會降低12% 免疫力也會減少30%❗❗⚠因此,「 提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