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無痛回歸訓練 】- 每個人的回歸訓練方式都不同,你也不是唯一感到焦慮的人
疫情將近快三個月的日子,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辦法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運動,附近的公園或者學校可能都沒辦法正常進出。在三級那段期間,我大概一天只會出去一次,就是買東西喝或者出去遛狗,除此之外也沒其他多好的選擇了,但我覺得我可能比很多人幸運,在疫情期間還有一些空間,和一些簡單的器材,來維持我身體的運動能力,在這個期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自己持續保持活動,然後保有對食物的熱情,會這麼說是因為活動量下降,會讓我對食物的需求大幅下降,很長的時間不太吃東西,這樣的結果,就是體重會下降很多,肌肉、脂肪、水份等應該都差不多會往下,我們大多人很難控制只有下降其中一種。
那我們進入主題吧! 在短期的停止訓練之後,我們該如何無痛地回到健身房運動
如果你有以下的目標,也許今天的分享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運動愛好者
-►想開始嘗試規律運動習慣
-►想改變自己的體態
-►想增加自信心
-►想提升自我效能感
🔶一、停止訓練在生理上的效果
在一些過往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高度訓練的運動員,在發生 #突然的休息,即使時間不長,也會發生所謂的停止訓練效果( Detraining Symdrome),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運動員故意停止訓練或者因傷被迫停止訓練,或者像這次面對突然升溫的疫情,大多數人無法正常地做訓練。
而停止訓練的症狀包括:「失眠、焦慮、沮喪、心血管功能改變、沒有胃口,這些症狀通常都不是病理的,如果短時間可以恢復訓練,症狀都會緩解」。我自己在疫情中有一度是一週幾乎沒什麼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睡眠品質變得很差、我很容易感到焦慮,也會對現狀的產生無力感,甚至覺得沮喪,一天只出門一次,買了兩個便當,但我想吃東西的慾望也是很低,但卻會在某些時段突然很想吃垃圾食物,這又讓我更加地焦慮。
我們將運動類型分成 #耐力型運動 以及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 耐力運動短期停止訓練的效果
短期停止訓練 (四周以內),我們用 #最大攝氧量來當作標準 #身體最強的有氧能力指標 ,四天的停止訓練大概會下降4%,3週-4週的停止訓練大概降低7~ 14 %。如果停止訓練超過8週,有氧能力也許會降到比訓練前低20%。而這些有氧能力的降低,大多的原因是因為心肺系統的改變,像是血量、每跳輸出量與最大心輸出量的降低。通常優秀運動員或者原本訓練量很高的運動愛好者,會感受更明顯的下降結果。
🌀 肌力與爆發力運動短期停止訓練的效果
四週完全停止訓練,最大肌力降低6~10%,最大爆發力降低14~17%。而肌力與爆發力的減少,有可能會跟跟快縮肌2型肌纖維萎縮,以及神經適應降低有關。
肌力最大下降的幅度發生在最初4週,大約10%,接下來到第8週,運動表現會持續下降,降低至11~12%,尤其是高度訓練的運動員,下降的幅度會更加明顯,相對地,如果是休閒運動員或者未經訓練的人,經過2~3週的停止訓練,可能影響不大。
🔶二、如何無痛回歸訓練呢?
經歷的這麼長時間,超過八週的期間,如果你是低度運動者,甚至幾乎沒有運動者,當你回到健身房舉鐵、或者重新回到跑步或爬山的運動當中,我想肯定會覺得挫折感很重,我相信這是幾乎可以預期的狀況,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好消息是雖然肌力和心肺能力也許已經所剩無幾,但如果你先前有好好的 #規律運動以及疫情期間有做一些 #動態休息,那我相信其實回到疫情前的能力應該不會花太久的。
🌀動態休息:用來降低因為 #被動休息或者 #完全休息,生理功能喪失的幅度。動態休息就是盡量維持一些運動計畫,像是每天的動態伸展操、居家的健身動作、夜晚出門小跑步等等,這些運動看起來沒什麼強度,但卻可獲得身體和心理的恢復,也能盡可能將體能喪失降到最少。
🌀以下的一些建議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1️⃣肌力訓練的運動強度可以下降到之前50%甚至更低,肌力訓練次數可以使用12~15下的區間,至少操作3組,單次總運動時間可以抓30~60分鐘內,例如之前臥推100公斤8下x 3組,可以先從50公斤開始操作,次數可以看當下身心理反應來做微調,我個人會建議次數可以先抓高,若覺得不行再慢慢往下調整。
2️⃣耐力訓練方面,建議先從有氧區間開始做起,用 #輕鬆跑 的方式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假設第一次開始跑15分鐘覺得很累,就休息一下沒關係,不用評價自己的身體,試著觀察身體的反應,下次可以增加5分鐘,再慢慢地往上累加。能力如果比較好或者已經適應有氧耐力跑,可以開始使用「長節奏訓練」,大約以70%最大速度,反覆衝刺200 公尺以上,反覆間休息45秒或更多,組間休息2分鐘,這樣做的目的通常是用來訓練有氧耐力,以及有氧的爆發力。
3️⃣熱身運動要做充足,針對緊繃的肌肉確實放鬆,以及盡可能用動態伸展的方式來提高體溫跟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如果是要操作爆發力類型的運動,記得要做一些簡單跑跳當作身體活化,不要直接做很高的強度,如直接想要做最大爆發力或者直接去灌籃等等。
4️⃣均衡飲食,盡可能攝取多種類的蔬菜,以及好的蛋白質跟碳水,盡可能平均分配在三餐當中。
5️⃣睡眠與休息,通常好的睡眠品質會為身體帶來最好的恢復,好的恢復可以讓你每次的訓練強度得以慢慢累加上去,睡眠基本上就是最好的補給品,成人的建議睡眠時間7~9小時,中老年人可能會下降到6~7小時,小孩子通常是會睡得更多。
🔶三、訓練影片分享
上肢推拉課表,我除了第一個槓鈴划船,後面都是用配對組的方式來訓練,肌群主要針對背肌以及肩膀做強化,最後體能是操作雪橇衝刺,也別忘了訓練後記得補充蛋白質和碳水,伸展放鬆也別忘記做囉。
參考資料:運動訓練法( Periodization,5/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歡迎留言留下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分享文章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dy_uuM3bco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彈力帶 #SBD怪獸Podcast 彈力帶妙用無窮!他的好處與原理解析! ➤ 變動強度的彈力帶特性。 ➤ 自由重量動作特性,越接近肢體完全伸展的動作角度,力量是最大的。 ➤ 深蹲有個Sticking Point (障礙點) ➤ 最大肌力,其實就是Sticking point弱點的最大肌力。😎 ➤ ...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Re: [轉錄] 爆發力型的運動員需要有氧訓練當基礎? 的評價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爆發力訓練) The... - IronPerformance鋼鐵運動訓練團隊 的評價
- 關於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將肌力轉換爆發力!增強運動表現!|3個增強式訓練動作 的評價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彈力帶 #SBD怪獸Podcast
彈力帶妙用無窮!他的好處與原理解析!
➤ 變動強度的彈力帶特性。
➤ 自由重量動作特性,越接近肢體完全伸展的動作角度,力量是最大的。
➤ 深蹲有個Sticking Point (障礙點)
➤ 最大肌力,其實就是Sticking point弱點的最大肌力。😎
➤ 彈力帶可以解決這個訓練限制。
➤ 第一大功效:加上彈力帶可以提供超越最大肌力的變動強度,全程動作都接受挑戰。
➤ 第二大功效:彈力帶可提供【爆發力訓練】
➤ 最大肌力的30%~80%重量,適合拿來訓練爆發力的速度訓練。
➤ 變動強度,彈力帶提供加速出力的
➤ 綁上鐵鍊也有同樣變動強度效果,但是鐵鍊很吵,也需要比較多的穩定度。
➤ 彈力帶固定在下方(使用40kg以上的壺鈴或是啞鈴)會比較穩定。
➤ 要注意彈力帶的綁法,要平均固定,安全穩固。
➤ 彈力帶還可以徒手操作:前抱式徒手深蹲,繞過肩膀扛著深蹲。
➤ 彈力帶:引體向上的輔助,最好用的就是中小型Size,需要更高阻力就加上更多條。
➤ 爆發式俯地挺身,將彈力帶繞過肩膀。
➤ 西岸槓鈴(West Side Barbell)也使用非常多的彈力帶做訓練:變動強度,高速離心。
➤ 離心加速,在重複訓練過程中,算是進階動作。
➤ 老師旅行短期出差,會在行李箱裡面準備兩條彈力帶,一細一粗。
➤ 壺鈴擺盪綁上彈力帶,壺鈴酒杯蹲也可以綁上彈力帶。
➤ 彈力帶的方向性與變化性是長期訓練的多元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 帶個彈力帶去上班?Grease the groove一下
➤ 彈力帶適合拿來做肌肉啟動/復健相關,相對安全。
➤ 彈力帶也適合長輩,可以偷渡一些阻力訓練給現階段反對重量訓練的長輩們。
第二主題:勞力密集工作者的訓練矯正?如何改善
➤ 勞力工作者的惡性循環,越做越吃力,受傷風險與纍積性的壓力,最後大傷一場。
➤ 沒空運動?還是要受傷之後放無薪假?
➤ 如果可以小額小額地預先付給訓練?或是未來大額大額地付給醫療與修養?
➤ 連續勞動,可能會沒有恢復足夠的過度訓練。
➤ 你可能不能選擇不上班賺錢?但是你可以選擇學習用力的方式。
➤ 如果可以認識用力的方式,呼吸法,還有調整工作的調配。
➤ 古代掃地僧如何藉由掃地練棍法?
➤ 把工作上的勞力,變成訓練的阻力是可以的。
➤ 過勞所出的意外實在付出太大。
➤ 用酒精來麻醉入睡的兩大壞處:酒精會引發更多發炎反應,酒精會影響睡眠順序。
➤ 勞力工作者必須要有基礎的肌力觀念,知道如何用力,絕對重要。
➤ 姿勢力學要正確,工作節奏(頻率)要對,連續上班?
➤ 核心呼吸法,真的有用處。
➤ 駝背蹲站?硬舉?
➤ 如果動作正確,每一次施力都是訓練,如果動作錯誤,每一次施力都是風險。
Podcast 五星吹捧Q&A
➤ 專項轉換?台北市運動科學論壇(開放給專任教練與一般民眾)
➤ 增強式訓練是什麼?強化離心,再做向心動作。
➤ SSC(Stretch-Shortening Cycle),肌梭(Muscle Spindle),牽張反射。
➤ 從一個跳箱先跳下來,落地之後再直接反跳向上。
➤ 增強式訓練是高強度訓練,劑量要很小心。
➤ 跳箱落地姿勢動作要好,落下的高度不能太高,需要評估。
➤ 跳箱訓練跟重量訓練,誰比較危險?
➤ 建議:深蹲至少1.5倍自體重的肌力水準,再練跳箱,會比較安全。
➤ 增強式訓練有哪些?增強式俯地挺身,瞬接藥球回拋,或是其他。
➤ 專項轉換:
➤ 基於三大限制,競技場上最大肌力無法直接發揮:時間,角度,能量系統的限制。
➤ 時間限制:提高發力率
➤ 角度限制:違常姿勢訓練,配合專項運動,放進最大肌力的成長課表取向。
➤ 能量系統限制:就需要配合有阻力的能量系統訓練。
➤ 需要配合專項運動,做專項需求分析,再來調整。
➤ 最大肌力會把這三個直接推高:發力率,違常姿勢,能量系統。
➤ 臀推建議嗎?
➤ 臀推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退階動作,大腸包小腸。
➤ 臀推要領:1.) 槓鈴放置身體處要溫和,2.) 要夾臀,夾住明信片。
➤ 臀推好處:減少脊椎負重的安全退階。
➤ 臀推壞處:會因為加重而減少動作幅度。
➤ 翹臀神器之固定式器材?
➤ 硬舉/RDL = 翹臀神器
➤ 臀推主要放在輔助項目,C/P值還是多關節大重量訓練。
➤ 角力柔術選手特別需要練這個伸髖肌群。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我們,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成為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2020冬季限量款 #激耐系 #Endure 全新上市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折扣碼:【CHIOUGRR】
🚩 邱個節目求乾爹~~❤️
🚩 合作聯繫Email:chiou@sbdapparel.com.tw
🚩 IG: @chiougrr
➤軍警消 = 戰術體能人員 = 超級運動員
➤執行任務的危險性與難度非常高。
➤美國推薦警察全面訓練【柔術】Why?
➤柔術是制服敵人溫柔的技術。
➤軍警消的操體能,是不是真正能提升肌力體能的方法?
➤任何白痴都可以讓一個白痴變得很累,只有厲害的教練可以讓人變強。
➤【肌力】就是【戰力】,怎麼說?
➤原來訓練的基本錯誤是什麼?
➤傳統軍警消 訓練模型金字塔:
最高點 = 執行任務能力
中間層 = 肌耐力
底層 = 有氧能力
➤新的典範轉移 訓練模型金字塔:
最高點 = 執行任務能力
中間層 = 專項肌力 與 能量系統 ✯
底層 = 最大肌力 ✯✯
➤執行任務時,有氧能力不應該是一切的基礎。
➤低強度有氧,鍛鍊得是『對抗低強度疲勞的能力』,無法對抗『高強度阻力』
➤對抗負重任務,需要先有肌力能力先對抗阻力,才有機會發揮有氧能力。
➤長時間有氧是一種特例,移除阻力的耐力訓練。
➤現代化步兵,長距離移動不是唯一,更需快速移動重裝備,與對抗阻力的能力。
➤肌力變強,你要救人或是揍人都變容易。
➤肌力是一切的根本,當肌力強的時候,什麼都變得簡單。
➤週期訓練專家,射擊需要肌力,假設你能輕易提槍,射擊多發之後就需要穩定性。
➤精準項目需要足夠肌力,穩定性才能隨心所欲。
➤軍警消執行任務,需要爆發力,技術,耐力,而最大肌力可以推高這些。
➤日常生活與戰術情境底下,耐力被挑戰時,通常會有肌力的挑戰前提。
➤肌力夠強,才會有耐力的表現機會,肌力才是一切的基礎。
➤能量系統:磷化物系統,乳酸系統(快速醣解系統),有氧能量系統。
➤長距離耐力訓練只能練到有氧能量系統。
➤在沒有肌力提升為前提的情況之下,任何能量系統都是災難。
➤肌力弱去練耐力,是一個災難的崩解開頭。
➤【什麼時候熱血會變成一件壞事?就是方向錯的時候...】
➤你也是許願年底要參加一場馬拉松?
➤Mental training? 格鬥選手都要練『膽』,但不代表所有訓練都應該這樣。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沒有效果的都是亂練。
➤超負荷訓練一定要存在,但不是變強之前就那樣操。
➤訓練圈很多人分不清楚:心智訓練,肌力體能訓練,技術訓練。
➤技術訓練需要精準,高品質,要避免疲勞,因為疲勞會拖垮品質。
➤心智訓練,要收放得宜,需要理解。
➤訓練強度,疲勞度的區別。
➤如果用意志力為門檻在淘汰篩選人員,或許是對的,但如果沒有把人變強的手段,則是枉然。
➤測驗需要具備:選汰人員,評價能力,引導訓練。
➤人數不用倍增,但是肌力可以倍增,等於戰力倍增。
➤把一個人的初學者效應開發完成,他也會變強很多。
➤公發版槓鈴?公發版深蹲架?器材真的不是問題,技術才是重點。
➤傳統思維:吃苦耐勞就是體能訓練......
➤如果軍警消教官長官,能接受專業體能訓練。
➤無論國家處於怎樣的局勢,國防人材都是非常重要的。
➤經驗與體力,有經驗沒體力?有體力沒經驗?
➤測驗一直不改變,一直不投入信效度實驗,永遠沒救。
➤Matt Wenning 到遊騎兵部隊的故事 @Wenning Strength
➤Matt開始訓練美軍,首先暫停長跑,大重量訓練介入,立竿見影。
➤軍隊重量訓練之後,回去長跑,全部都進步了。(共軛週期訓練)
➤有氧能力是專項能力,最大肌力才是基礎能力。
➤最大肌力提升可以抵抗運動傷害。
➤軍警消的團體氛圍與動員能力絕對更好。
➤2015當時何老師有參與全國軍事體能講座,演講題目是如何提升現有的測驗成績?
➤要把仰臥起坐成績變高?就是不要測仰臥起坐。
➤軍中資訊可能不夠
➤肌力體能訓練,可以成為軍隊之中的專業技能之一。
➤當初跆拳道在蔣經國時代,從韓國引進軍中。
➤後來軍人學會跆拳道之後退伍,到民間紛紛開道館教授。
➤你會想要跟肌力體能教練學習?還是看起來比你經驗還不足的教練?
➤講真話是有代價的,不中聽的話就由我們來說~
➤消防特蒐 ➡️ 基層消防員
➤警察特勤單位 ➡️ 基層警員
➤但是軍隊真的不能等戰爭發生之後再來重新討論.....
➤若基層員警變強壯,直接提升處理案件與執勤的自信心。
➤一般年青人沒有訓練,雖非肩不能擔/手不能提,但肌力相對很弱。
➤強壯女性,絕對能勝任男性任務。
➤台灣國家小,改革效率絕對高,動得也快。
➤不必擔心爭得面紅耳赤的公共論述,是必經的過程。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6MkcxJ
🚩Spotify https://spoti.fi/2IKT75K
🚩KKBOX https://bit.ly/2UzyPie
🚩Google Podcast https://cutt.ly/fg58UXq
🚩Firstory https://bit.ly/38U5yXO
🚩Sound On https://cutt.ly/Hg58GSv
#SBD怪獸Podcast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CHIOUGRR #SBDTaiwan #SBDAPPAREL
#何立安 #何博士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體適能
測什麼體適能?國民體適能測驗大缺陷!雪花飄飄~北風蕭蕭~【SBD怪獸講堂 S2 ep.2】
從小測到大的體適能,哪裡有缺陷❓🔥
國民體適能中的五大測驗:BMI身體組成、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立定跳遠、800/1600公尺作為指標意義的測驗,這集何博士這次來討論其中的問題與缺陷,與對於未來體適能的建議。💪🔥
台灣國民體適能測驗,要帶給全國人民的價值,應該是引導國人對的生活型態,對的訓練方式,來驗證這個測驗可以逐漸進步,才是一個好的測驗指標。👍🔥
.
🚩本集怪獸講堂重點筆記:
🇹🇼 ➤ BMI作為測量身體組成:肌肉量高的人也會超標,BMI正常也一堆泡芙人.....
🇹🇼 ➤ 坐姿體前彎:不分身體部位伸展都能增加分數,過度伸展腰椎並無益處😱
🇹🇼 ➤ 仰臥起坐:屈髖又屈腰,又快又多容易受傷。
🇹🇼 ➤ 立定跳遠雖:是爆發力指標,但偏向天賦測驗,後天進步空間有限。
🇹🇼 ➤ 800/1600公尺長跑:作為心肺耐力指標,生活型態與常態訓練是關鍵,分數易被低估。
🇹🇼 ➤ 好的體適能測驗,應該要包含:最大肌力的長期監控,動作控制的長期監控,與對心肺功能的長期監控。🔥🔥
🇹🇼 ➤ 好的體適能測驗,應該要引導方向,引導訓練,而不是評價個人。😎
#泡芙人 #BMI #坐姿體前彎 #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 #800公尺 #1600公尺
#迷思破解 #肌督教 #請分享
.
【你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版權所有,搬運必究!🇹🇼別再下載影片搬去別的地方,要看來這裡看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盜版的人是奈米屌垃圾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肌力訓練 #Powerlifting #Strongman #大力士
#SBD怪獸講堂 #何博士 #SBDAPPAREL #SBD台灣
#SBDTaiwan #SBD台灣攝影團隊 #邱grr
.
【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即將完售!限量是殘酷的~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其實日蝕系列最棒的是新款比賽連身衣,分開成為男版女版。萊卡材質厚度加倍,壓縮保護更高‼️也特別在重點部位改善,男生不怕下面一大包,女生不怕駱駝蹄,更有安全感。😎
Eclipse限量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2019冬季限量款 #限量依舊殘酷
#護膝 #護肘 #護腕 #腰帶 #健力 #舉重 #肌力訓練 #Powerlifting #Weightlifting #Strongman
-----------
😎何立安,何博士:
📗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9 SBD菁英體能教練
台灣SBD菁英聯盟之首
📗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不要再盜版了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爆發力訓練) The... - IronPerformance鋼鐵運動訓練團隊 的推薦與評價
調控力量的秘密(肌力、爆發力訓練) The Importance of Muscular Strength: Training Considerations 肌力、爆發力的好壞影響運動員、一般人在生活、 ... ... <看更多>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將肌力轉換爆發力!增強運動表現!|3個增強式訓練動作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訓練後得到的 肌力 成長, 都必須經過 爆發力 訓練, 才得以將肌肉力量, 轉換為動作過程中的動力 其中最著名的方式即為「增強式訓練」! ... <看更多>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在 Re: [轉錄] 爆發力型的運動員需要有氧訓練當基礎?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bdd (mbdd)》之銘言:
: ※ 引述《commerce ()》之銘言:
: : 轉自何立安教授
: : 以無氧體能為主的運動員,需不需要先練習大量的有氧訓練,把有氧能力先提升,然後才
: : 能發展無氧體能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很複雜,不過一言以蔽之,根據現有的知識,【有氧
: : 體能不是無氧體能的基礎】。
: : 首先,先從能量系統談起,無氧體能使用的是磷酸或乳酸系統為主的能量系統,而非使用
: : 有氧系統,所以,超短距離的衝刺如10秒折返跑(磷酸系統),或是中短距離的衝刺如90秒
: : 飛輪(乳酸),才是無氧體能的主戰場,花了很多時間在又慢又長的有氧訓練,一方面會製
: : 造疲勞,另一方面可能會忽略真正重要的高強度無氧能力,所以【無氧能力不需要有氧能
: : 力為基礎】。
: 競技訓練以能量系統觀之 目的就在於-->訓練選手在"高強度下競賽而不會缺氧"
: 千望不要忘記 磷酸肌酸的還原仰賴於有氧系統 無氧醣酵解是整體醣酵解的前半部
: 只有在體內缺氧的情況下才會由丙酮酸走向乳酸堆積 進而引發一連串的疲勞反應~
能量系統的使用不是因為缺氧與否,而是能量產生速度是否能跟得上能量需求速度。
磷酸能量系統跟乳酸能量系統的使用,是因為其產能速度夠快,足以應對運動情境。
而不是因為缺氧才會去使用。
選手會因為訓練而能夠在比賽的時間內產生大量的ATP(能量單位)供其做激烈動作,
不論是100m或是馬拉松皆如此。
經由訓練,可以讓特定的酵素強化,使得人體比較容易使用無氧或是有氧系統
製造ATP。
: 也就是說: 如何訓練選手隨著強度增加、肌肉收縮速度越來越快之下而不會缺氧
: 這才是真正競技訓練的概念 而不是一味的分 "有氧體能" 或 "無氧體能"~
競技訓練的概念,是使選手的身體能更適應比賽情境,進而獲得勝利。
: 比如說馬拉松選手 為什麼他可以用18km/hr的速度跑42km而我們不行?
: 原因就在於 在這樣的速度之下 我們的體內是處於缺氧的狀態而馬拉松選手沒有
: 200m或400m的選手也是一樣 誰的體內不缺氧 誰就更能以接近他個人的極速來完賽~
那是因為馬拉松選手的身體經由長時間訓練,已經適應比賽情境,
其細胞內的粒腺體因訓練肥大、增多,可以長時間產生大量的ATP,供其運用。
200m和400m那段錯了,忽略掉人的步頻、步長、反應時間等其他因素。
: 再說 有競技訓練是"又慢又長"的嗎?
: 馬拉松選手一下去練跑可能就要跑很長很久 但速度不會是慢的(>5m/s)
: 他肌肉收縮的動作是快的 體內機轉的運作也是快的~
: 球類、技擊類或田賽選手可能會用很慢的速度來做持續跑訓練
不是項目決定訓練內容,而是依據選手的身體需求制定訓練內容。
競技訓練確實有又慢又長的,就是動態恢復,或是季外期使用。
主要是讓選手有動到,但又能放鬆休息使用。
: 如此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肝臟醣質新生(比賽續航力)與穩定壓力賀爾蒙(比賽抗壓力)
: 但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 總距離也不會大於3000m 因此也不應該是又慢又長~
: 因此 當教練錯誤地使用又慢又長的持續跑訓練給他的選手時
: 比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他了解低強度耐力訓練的目的到底為何?
: 該如何根據選手的可負荷能力設定強度與範圍(訓練量)
: 以及如何根據年度的賽程週期合理的將基礎耐力訓練與專項訓練做排列組合
: 而並非僅是武斷的做出 "無氧能力不需要有氧能力為基礎" 這樣的結論~
能量系統的使用永遠不會是百分百的無氧或百分百的有氧。
練某任何一項,都或多或少會練到另外一項。
只是比例問題而已。(ex:90%有氧10%無氧)
但是選手的身體越適應比賽的情境,就越能取得勝利。
因此訓練的時候通常都會挑選跟比賽情境接近的訓練方式。
比如說你今天要比的是馬拉松,90%需要有氧能力。
你就不可能經常性安排90%無氧訓練,因為你的身體並不適合馬拉松的情境,
無法長時間的產生能量。
反之,項目屬無氧的也不可能經常性做有氧訓練,除了生理上的影響外,
有氧通常是使用70%的速度,這會讓選手下意識的限制自己的身體出力方式。
: : 其次,從肌纖維的角度來看,無氧運動所啟動的是高爆發力的快縮肌纖維,而又慢又長的
: : 有氧訓練啟動的慢縮肌纖維,研究顯示長期接受有氧訓練的運動員,其最大肌力、爆發力
: : 均呈現減退的現象,原因在於長期刺激慢速有氧肌纖維的結果,讓肌肉適應了慢速的收縮
: : 方式,無法刺激快縮肌纖維,但是除了超長距離的項目以外,在絕大多數的運動項目裡都
: : 大量依賴快縮肌纖維來提高速度、發揮爆發力,因此,【又慢又長的肌力訓練對於要跑要
: : 跳的項目來說是有害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逆不為真,肌力訓練對於耐力項目有增
: : 進的效果)。
: 一種訓練造成另一種能力的退步 說到底還是訓練的排列組合出問題
: 同樣地 運動成績停滯無法突破也代表課表中刺激的強度(質)不夠或範圍(量)不對
: 然而這並不能就簡單的說 "某一種訓練對某種能力是有害的"
: 體能之間交互作用關係是很重要且必須釐清的~
: 比如 Concurrent training 的理論告訴我們 "高強度間歇不能和肌肥大同一天安排"
: 但這並不代表同一個訓練週期裡有 HIIT 就不能有肌肥大訓練
: 也不能說 HIIT 對肌肉橫斷面就是"有害的"
: 所有的關鍵還是在於 --> 訓練的排列組合~
哪份PAPER有講過類似的話,請讓小的我參考一下。
: <題外話>
: 肌肉是白肌纖維與紅肌纖維的組合 不可能在身體的活動中只要求紅肌或白肌收縮
: 全或無定律是說 當神經傳導的訊號超過閾值時 該運動單位所支配的肌纖維就會收縮
: 而肌力產生的大小則取決於該訊號發送的頻率~
: 因此在低強度的身體活動中 作用肌群裡的多數快縮肌還是會收縮
: 因為神經訊號的強度還是會超過閾值 只是高閾值訊號的傳遞頻率是相對低的
: 因此肌肉所產生的Power是小的~
: : 有人會提出一個疑問,就是人體在高強度運動後的恢復,大量依賴了有氧能力,也就是說
: : ,運動時雖然是無氧,可以必須要有好的有氧能力才能快快恢復,再戰下一場。這個觀念
: : 雖然是正確,但是如果把這觀念推論到爆發力型的運動員都需要有氧訓練,那就未必了。
: : 首先,我們只需要【不錯的】有氧能力就能夠有很好的恢復力,不需要【高水準】的有氧
: : 能力,雖然這分面的資料較少,不過目前所知,一個人的最大攝氧量有45ml/kg/min(資料
: : 為男性)以上即可,更高的最大攝氧量未必帶來更好的恢復力(粗略分類:最大攝氧量一般
: : 人約40,非耐力型運動員多為50以上,耐力選手可能高達70以上)。所以我們不需要高水
: : 準的有氧能力才能有好的恢復力。其次,研究也發現【高強度間歇訓練和高劑量肌力訓練
: : 等也都可以有效提高恢復力】,不必用到長距離耐力訓練。
: 事後恢復都太慢了 現代競技訓練講求的是比賽當中就要有快速恢復的能力~
: 球類的每次暫停、技擊類的回合與回合之間 選手能恢復多少?
: 能不能回到剛比賽時的狀態? 或是接近100%的狀態? 還是打了一回合就垮掉?
: 這些都取決於選手有氧能力的優劣 也就是恢復機轉!
別把比賽時的恢復跟賽後的恢復混為一談。
這兩個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
光產物就不一樣了,無氧的恢復能力卻是取決於有氧能力的強弱?
: 這邊必須強調的是:培養有氧能力(aerobic capacity)不等於是做又慢又長的有氧運動!
: 無氧非乳酸的公式很簡單 一行就寫完了
: 無氧醣酵解稍微複雜一點 但一張A4也就夠了
: 但有氧系統可能4張A4也不夠寫 這代表說 有氧系統是牽涉到許多器官的共同作用~
: 從氧氣進入肺臟呼吸肌的工作能力 心臟左心室的壓縮 血管血紅素的運輸功能
: 肝臟的醣質新生 腎臟排除廢物的能力 酵解物的分解與進入細胞
: 粒線體的數量與功能 肌纖維的動員與收縮....等等
: 只要訓練能改善上述的某一個步驟 都會對有氧能力有所改善
: 所以才會低強度持續跑可以增進有氧能力 HIIT會增進有氧能力
: 重量訓練會增加有氧能力 甚至短距離的衝刺也有可能增進有氧能力
: 這完全取決於選手本身的能力與限制 以及教練是否能充分地了解與應用訓練工具
你上面那段話會被質疑,
例如:重量訓練會增加有氧能力,那請問你會用重量練來增加有氧能力嗎?
: : 有人說,那距離比賽還很久很久的適應期(週期訓練大致可分為適應期、功能性肌肉生長
: : 期、最大肌力期和專項轉換期),總可以跑一下長跑了吧?答案是【不推薦】。適應期是一
: : 個很自由的週期階段,只要增進運動能力,什麼運動都好,不過,既然是這樣,多方向、
: : 多肌群、多樣性的肌力訓練效果其實更好。
: : 再有人問,那如果我的項目裡面需要耐力,例如拳擊、角力、足球等,總可以跑長跑了吧
: : ?關於這一點,連體育界都是近年來才改觀,以前的確有很多這類項目的教練依賴長距離
: : 跑步來練體能,不過,現在的觀點是,在肌力及體能訓練的範疇裡,盡量使用高強度的訓
: : 練,耐力可以用【設計過的專項訓練】來維持,這樣一來可以確保選手有經歷到高強度訓
: : 練(高強度訓練最容易不小心被忽略),肌力爆發力都可以維持,二來如果耐力訓練跟專項
: : 相似度很高,效果會更好。(不過這有一個例外,就是如果專項肌群已經快要過度訓練,
: : 就有必要選擇其他動作來練耐力)。
: : 為什麼要這麼小心避免使用長距離有氧訓練?因為長距離有氧訓練並不如外表看來的那麼
: : 溫和,那是一個具有相當危險性的項目,試想,今天您不小心折了一下身體的某個小關節
: : ,不小心拉了一下身體的某條韌帶,也許您小小痛一下,也許您根本忽略了,但是身體其
: : 實受了小小的一點點傷;好,現在請把受傷的動作【重複一百萬次】,請問您覺得這些傷
: : 還能忽略嗎?國際上高水準的耐力運動員,都已經體認到一件事,就是你不會越跑越強壯
: : ,你必須夠強壯才能跑那麼久,否則這個運動會玩不下去,所以,耐力運動員紛紛拿起槓
: : 鈴做一些肌力訓練,為的是至少長結實一些,好接受超長距離的挑戰。現在我們如果把非
: : 耐力型的爆發力運動員,拿來練一大堆長距離,能量系統不對,肌纖維不對,運動節奏不
: : 對,還有高危險性,結果,會是對嗎?
: : 最後,有人主張,長距離耐力訓練可以鍛鍊心智,增加意志力。我們的建議是,可以先試
: : 試看【高強度無氧間歇訓練】,再來決定哪一種比較痛苦,對心智的考驗比較大。
: 何教授是有影響力的人 他的每一個發言可能都會改變基層教練的訓練方法
: 我不知道這些教鍊看到這一篇會做出怎樣感想
: 是認為爆發力的選手都只要無氧高強度就好 還是....?
我會認為,我應該更有效的安排選手的訓練課表,不要讓他們去浪費時間做
沒必要的訓練,一來沒有效果,二來不會讓我的選手更適應比賽情境。
所以我不會讓無氧項目選手做長跑的活動,浪費時間又不會增加比賽優勢。
: 不要忘記 不管甚麼類型的選手 都一定要經過兒童與青少年的階段
: 在這個階段 培養基礎耐力、協調、反應、速度與發展關節的活動度是重點
: 避免高訓練比例的無氧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 因為在沒有足夠的有氧能力前就處於高頻率的缺氧狀態
: 對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就是一種傷害 尤其是腦部組織與心臟的功能結構
: 當然也就影響之後運動能力的發展~
兒童通常是發展一般性體能多於專項性體能。
因為還在生長階段,強度都不會太強(除非是無良教練,為成績硬操)。
所以就算是無氧訓練,也不會到傷害身體的程度。
這你倒是多心了。
何教授講的這段話我還滿贊同的,
而且訓練選手還要考慮訓練期的長短,能避免多餘訓練盡量避免,
才能增加訓練的效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89.30
畢竟晚上睡前還要去翻書是很累人的事情。
另外第三段我想要表達的是,訓練會強化選手的身體能力,乃至於微觀的細胞結構變化。
使其身體的構造適應比賽情境。
至於VO2MAX是誰貢獻這件事情我沒有很在意,謝謝幫長知識。
PAPER的原因是前一篇有提到
:Concurrent training 的理論告訴我們 "高強度間歇不能和肌肥大同一天安排"
: 但這並不代表同一個訓練週期裡有 HIIT 就不能有肌肥大訓練
: 也不能說 HIIT 對肌肉橫斷面就是"有害的"
: 所有的關鍵還是在於 --> 訓練的排列組合~
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應該是有看過相關文獻,故請提供。
散步則不用。
※ 編輯: kzadb 來自: 163.21.19.253 (03/17 11: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