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40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風信子與旦那・日本生活及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來還在跟進特輯,怎料一個突如其來的訊息,竟就此劃上句號。太突然,很驚訝,最後只能剪接了這一條影片,記錄、回顧一下這4年來的合作。特派旅遊記者的身份,圓了我的夢想。飲水思源,謝謝前輩們的教導,成就今天的我。 ---------日本生活系列----------- ▶不會日語??也能在日本生活?住屋/...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的推薦目錄: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在宮廷》
對於研究清代的宮廷飲食乃至於部份的傳統魯菜,這本《食在宮廷》是舉足輕重的一本著作。不過,這本書的原作者卻並非中國人,而是一位日本女子。
原名嵯峨浩的愛新覺羅浩,原是日本藤原北家閑院流嫡傳三條家嵯峨實勝侯爵之女,曾祖父正親町三條實愛是明治维新初期的功臣(明治維新後改姓嵯峨),祖父嵯峨公勝是貴族院議員和侯爵。嵯峨浩的祖母中山南加,則是明治天皇的生母中山慶子的妹妹。
嵯峨浩於1914年誕生於日本東京府,1937年4月3日,與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傑在東京千代田區的九段軍人會館(現九段會館)結婚。
而溥傑當時是在1928年到日本的學習院高中留學。在此之前,他與後來成了張學良情婦,後來成為畫家,逝世前捐贈多件現存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作品的唐怡瑩有過一段婚姻。1933年三月,溥傑從學習院高中畢業後的那年九月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本科,並在1935年七月畢業,進入日本步兵第五十九連隊做為實習士官。而嵯峨浩正是日本關東軍為了強化「日滿一體」,而為溥傑精挑細選的妻子。
嵯峨浩與溥傑結婚後,於1937年九月回到滿洲。由於當時的「滿洲宮廷」還是沿用著清朝舊制,連廚師也是清宮出來的。因此,愛好烹飪的她,就是向宮廷廚師長常榮氏等人學習烹調的。《食在宮廷》這本書原本是用日文寫的,1961年由東京ハースト婦人画報社出版。中文版則由曾任中國食品報社副總編輯與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研究員的王仁興教授翻譯,並於於2012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這本書分成介紹清朝的宮廷、清朝宮廷的食事、清朝的歷史、皇帝的日常生活、皇帝的食事、承德離宮等的第一部份,以及介紹了包括松鼠黃魚、燒明蝦、瓦塊魚、紅燒肚當、紅燒鯉魚、糟熘魚片、清炒蝦仁、抓炒魚、炒魷魚、乾燒鯽魚、拌蝦腰、燻魚、清蒸比目魚、蟹肉海參、紅燒魚翅、奶汁二白、燴蟹肉、清蒸鯉魚、酥魚,豆瓣鯽魚、燴兩雞絲、白斬雞、燴雞蓉、清蒸口蘑鴨、肥雞火燻白菜、豆絲鍋燒雞、叫化雞、炸八塊、雞片燒豆腐、雞丁蝦仁、炒木樨肉、荷葉肉、紅燜肘子、燒羊肉、扒羊肉、酥肉、蘇灶肘子、腰丁腐皮、炸丸子、炒肉末、紅燒獅子頭、焦熘裡脊、爆三樣、扣肉、白肉、紅燒肉、熘肉片、糖醋櫻桃肉、蔥椒羊肉、鍋肉蘿蔔、齋菜、冷菜、花果類菜、鍋子菜、湯菜、宮廷點心、宮廷小菜等166種宮廷菜餚的來歷、用料、做法、注意事項及食用方式等的第二部份。
其實清宮飲食要一直到了乾隆的時代才開始逐漸重視起來,而其風味特色,根據嵯峨浩的說法,則有山東烹調、滿族固有烹調、以及蘇杭烹調等三種。
由於明朝時,宮廷廚師多為山東人,因此山東烹飪在清朝宮廷中也原封不動地留了下來;滿族固有飲食,則源於其遊牧生活所承襲的以羊、雞等獸禽肉,尤其是羊肉菜為日常飲食原料的烹調方式;至於蘇杭烹調,則是因為乾隆前後兩次巡視江南都到蘇、杭二州,因此特別喜愛當地美食,還命蘇州廚師張東官為御廚。
1945年日本戰敗後,溥傑、溥儀在奉天機場被蘇聯紅軍逮捕。 而嵯峨浩則和末代皇后婉容一起,作為戰犯隨部隊輾轉東北。婉容死後,嵯峨浩和女兒愛新覺羅・慧生被釋放,並經過一年多的輾轉回到日本。
1955年的時候,嵯峨浩的大女兒愛新覺羅・慧生寫信給周恩來,希望與能讓自己與母親與失聯多年的父親取得聯繫。1960年,溥傑獲得特赦後,嵯峨浩終於自東京經香港,於1961年5月12日到達廣州與溥傑團聚。
只不過,他們的大女兒慧生,卻在1957年她19歲時,因為與同為學習院大學二年級的青森縣出生的男同學大久保武道相戀,被身為貴族的母親強烈反對,而在該年12月10日,被發現與大久保武道頭上有彈孔地一同陳屍於伊豆半島的天城山,被判定為一起殉情事件,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天城山心中」(あまぎさん しんじゅう)。
然而,在慧生的母親嵯峨浩看來,卻是種種跡象都顯示慧生並不喜歡大久保,甚至還對大久保的追求感到困擾,因此認為應該是大久保脅迫慧生與他同死的單方面情殺事件。
#食在宮廷 #嵯峨浩 #清朝宮廷飲食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嘅 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Consulate-General of Japan in Hong Kong - 日本知多D 主辦嘅「日本秋祭in香港」開幕喇!
今年係由新任總領事岡田大使主持開幕儀式,由芝加哥到香港隔離咗14天後,今次係就任香港領事嘅第一個工作。岡田大使非常感謝大家對日本嘅愛護,多謝大家無論喺觀光、飲食、文化上嘅支持。
轉眼間日本秋祭已經係第6年搞啦!今年有成100以上嘅活動參與,係歴屆最多活動嘅一年。
不過都希望疫情快啲結束,可以快啲好似以前咁飛去日本享受日本假期!
「日本秋祭in香港」 https://japanautumnfesinhk.net/?lang_id=1
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主催の「日本秋祭in香港」開幕!
香港での日本秋祭りは第1回目からもう6年目。期間中は100以上の多種多様な日本関連イベントが集中的に開催されます。
シカゴから香港着任されて14日の隔離期間を終えたばかりの岡田大使からのご挨拶には、観光・文化・食などあらゆる面での香港人の強烈な日本愛への感謝のお言葉も何度もありました。
秋祭りももちろん楽しみだけど、早くコロナが終息してリアルで日本〜香港の自由な往来が再開されることも待ち遠しいですよね。
「日本秋祭in香港」 https://japanautumnfesinhk.net/
---
📷more pics ●Rie IG インスタグラム●
https://www.instagram.com/riejapanavi/
🐦●Rie Twitter account●
https://twitter.com/japanavi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風信子與旦那・日本生活及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來還在跟進特輯,怎料一個突如其來的訊息,竟就此劃上句號。太突然,很驚訝,最後只能剪接了這一條影片,記錄、回顧一下這4年來的合作。特派旅遊記者的身份,圓了我的夢想。飲水思源,謝謝前輩們的教導,成就今天的我。
---------日本生活系列-----------
▶不會日語??也能在日本生活?住屋/生活/工作/讀書/Working Holiday面面觀
https://youtu.be/VYhSQhLhCy4
▶移居日本前,需要考慮的5大方面
https://youtu.be/AAzbiEb5maU
▶日本Share House生活如何?優點與要注意的事
https://youtu.be/CAt18Z3WSlw
▶我在日本的家是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gEr...
▶日本痴漢事件: 4件真人真事⚠️男女都要小心
https://youtu.be/MnlzRhtaUK4
--------港日文化差異系列-----------
5▶竟然!?日本人不吃漬物? 凍食便當? 吃拉麵配飯? 女生長不胖? 愛心便當與欺凌有關? 神奇的主婦恩物??|港日飲食文化差異14問vol.5
https://youtu.be/6v9uVt9E2Xc
4▶面紅?尖銳的港日文化差異vol.4 | 老公想做牛郎?| 男士電車自保招數 | 男湯內被嬸嬸看光?日本人不理政治? https://youtu.be/RzNt4xvirCw
3▶深度?? KAWAII掛在嘴邊?日本人都想上京嗎?如何看紋身?日劇中的喝酒會是真的?為何護身符價錢總是齊頭數?
https://youtu.be/RSSpFnUeUn0
2▶爆笑?對香港的印象|出軌率很高? 日本人理想女朋友性格?|旅日時常被問[從哪裏來?]|電費水費幾錢?|在日港女+日本人夫 #日本文化
https://youtu.be/Q4mRHTaLcWw
1▶連環26問|搭訕=有機會?|日本禮儀=真心?|日本很多大胃王?|十萬個為什麼|在日港女+日本人夫
https://youtu.be/GGwywljAOYA
------------------------------------------------------
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分享。各位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敬請追蹤 Subscribe 及按下訂閱的提示小鈴噹,謝謝。
▶我的頻道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a.life.traveler
ig : http://instagram.com/lifetravelogue
mewe: https://mewe.com/p/hyacinthk
Website: http://www.mshya.com
Patreon: patreon.com/mshya
Podcast節目: https://spoti.fi/39RWYY5
#日本文化 #日本生活 #在日港人 #日本生活 #日本 #香港人 #日本社會 #日本文化差異 #日本旅行 #日本旅遊 #文化 #港日文化差異 #香港YouTuber #風信子 #日本人 #在日港人 #在日香港人 #在日香港YouTuber #hkyoutuber #日本自由行 #日本推介 #日本文化 #日本女生 #日本男生 #日本留學 #日本移居 #蘋果日報 #蘋果 #appledaily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風信子與旦那・日本生活及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去日本等於「番鄉下」?移民潮之際,卻有人近日就放棄日本生活,決心回港,即使疫情之下花費過萬,到底是甚麼原因?Pillowtalk時間,與好友聊聊居日生活點滴,真心話大冒險。居住日本,可能與你想像的不一樣⋯⋯
▶▶??日本健康好物8選??香港都買到! 新發現→甘酒啫喱! 日本女生美容秘訣? 又便宜又好用 #日本好物 #日本產品 #日本
https://youtu.be/MCy3uKJ3h40
---------日本生活系列-----------
▶不會日語??也能在日本生活?住屋/生活/工作/讀書/Working Holiday面面觀
https://youtu.be/VYhSQhLhCy4
▶移居日本前,需要考慮的5大方面
https://youtu.be/AAzbiEb5maU
▶日本Share House生活如何?優點與要注意的事
https://youtu.be/CAt18Z3WSlw
▶我在日本的家是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gEr...
▶日本痴漢事件: 4件真人真事⚠️男女都要小心
https://youtu.be/MnlzRhtaUK4
--------港日文化差異系列-----------
5▶竟然!?日本人不吃漬物? 凍食便當? 吃拉麵配飯? 女生長不胖? 愛心便當與欺凌有關? 神奇的主婦恩物??|港日飲食文化差異14問vol.5
https://youtu.be/6v9uVt9E2Xc
4▶面紅?尖銳的港日文化差異vol.4 | 老公想做牛郎?| 男士電車自保招數 | 男湯內被嬸嬸看光?日本人不理政治? https://youtu.be/RzNt4xvirCw
3▶深度?? KAWAII掛在嘴邊?日本人都想上京嗎?如何看紋身?日劇中的喝酒會是真的?為何護身符價錢總是齊頭數?
https://youtu.be/RSSpFnUeUn0
2▶爆笑?對香港的印象|出軌率很高? 日本人理想女朋友性格?|旅日時常被問[從哪裏來?]|電費水費幾錢?|在日港女+日本人夫 #日本文化
https://youtu.be/Q4mRHTaLcWw
1▶連環26問|搭訕=有機會?|日本禮儀=真心?|日本很多大胃王?|十萬個為什麼|在日港女+日本人夫
https://youtu.be/GGwywljAOYA
------------------------------------------------------
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分享。各位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敬請追蹤 Subscribe 及按下訂閱的提示小鈴噹,謝謝。
▶我的頻道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a.life.traveler
ig : http://instagram.com/lifetravelogue
mewe: https://mewe.com/p/hyacinthk
Website: http://www.mshya.com
Patreon: patreon.com/mshya
Podcast節目: https://spoti.fi/39RWYY5
#日本文化 #日本生活 #在日港人 #日本生活 #日本 #香港人 #日本社會 #日本文化差異 #日本旅行 #日本旅遊 #文化 #港日文化差異 #香港YouTuber #風信子 #日本人 #在日港人 #在日香港人 #在日香港YouTuber #hkyoutuber #日本自由行 #日本推介 #日本文化 #日本女生 #日本男生 #日本留學 #日本移居 #日本購物 #日本網購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onda Accord|本田雅閣Load低離地僅3cm 撞爛無所謂有人欣賞大滿足
正所謂一白遮三醜,而汽車都有「一低遮百醜」的說法。男人有個共同的審美觀,就是車子輪胎越大越靚,車身離地越低越型。擁有車身距離地面闊度只有3cm的阿樂就是追求車身低的狂熱愛好者,當他有了屬於自己的車時開始留意不同的改車文化。他現在對座駕Honda Accord CD6只有一個追求,就是車身「有咁低改咁低」,有人在街上留意到他的車就很滿足。
阿樂買的這款Honda Accord CD6已十年,這部是他的第二部Honda Accord。之前他買入的也是同款的Accord CD6,只是之前那一部是自動波,而現在這部是手波車款。因為阿樂在十年前仍然熱愛「飛甩車」,所以他當時希望買到手波可以令他在速度上有所提升。Accord推出CD系列時CD6是當中一款強悍的車款,在日本不少大型賽事中可以見到這部車的蹤影,而且這部車均奪得不錯的成績。這款車屬於高性能房車,在舒適度和速度上都取得平衡,可惜的是香港大部份都是自動波版本,直板正棍的CD6少之有少,所以當他在機緣巧合下見到有手波版就馬上入手換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7/YXLKFZVOE5BO7K2RUZ7TDTN5M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Honda #本田 #雅閣 #自動波 #房車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MnM Family Part 08 港日文化差異︰飲食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MnM Family Part 08 港日 文化 差異︰ 飲食 篇 ... HKACM 香港 差傳事工聯會 ... 【台日 文化 差異】住 日本 一年最不習慣的五件事 沒有早餐店?公車跳錶? ... <看更多>
日本飲食文化香港 在 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飲食 文學及文化. · March 21, 2021 ·. 【凳登戥登:日本無餡包】. 其實就係包形的饅頭,. 不過日本嘅饅頭,. 又唔同中式饅頭。…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