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rotonMail 事件,再談私隱與隱身
文:薯伯伯
最近 ProtonMail 涉及一宗引起極廣泛關注及討論的資訊安全事件,事緣一名法國社運人士被法國警方調查,法國警方透過歐洲刑警與瑞士警方交涉,瑞士警方向瑞士法院申請命令,要求 ProtonMail 監察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ProtonMail 如令執行。在法國警方提交給當地法庭的文件顯示,顯示了涉事者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牽然大波的原因,是因為 ProtonMail 一直標榜安全及尊重私隱,而大多數用戶是真誠地相信該公司維持「零記錄政策」(no log policy),但 ProtonMail 的公司事後指出,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記錄用戶 IP,只有在收到瑞士法院的要求,才會開始記錄用戶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不少香港人的關注及擔憂,我認為是好事,這顯示不少香港人早已脫離資安無明無知之心。正是因為了解資安對自己的重要,才會因資安事件而心生恐懼,從而作出相應的行動及策略,這是非常重大的進步。
我之前一直沒有評論 ProtonMail 事件,並非沒有看法,而是不願倉猝下結論,寧願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情況,以及等待各方回應,再給讀者建議。
我先說一下我的結論,然後再討論當中的細節及分析理據。
一,我的結論
我依然認為 Proton Technologies 是可靠的公司,而我仍然使用這家公司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作為自己最主要的電郵及 VPN 服務供應商。
(注:我以前多次介紹 ProtonMail 及 ProtonMail,每一次介紹都是用普通的連結,而非介紹人 referral 連結。讀者看完我的文章而選用該兩個服務,對我完全沒有利益,而我使用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時,也是自己付費,沒有任何形式的贊助。)
二,不同場景
這宗案件最太的爭議,是當 Proton Technologies 公司收到瑞士法院的命令時,同意開始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我們用五個不同的情況去逐一分析,當位於瑞士的 Proton 收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發出的法庭命令後,會如何應對。
Proton 公司主要有兩個服務,一是電郵,另一個是 VPN。目前涉事的是電郵的服務,但我也會討論一下他們對 VPN 的可能處理手法。
Case 1:在完全沒有法庭命令的情況下,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均不會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但要留意這是不為,而非不能,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Proton 並不會記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用戶的 IP 地址,但他們是有能力這樣做,只是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他們不會這樣做。
Case 2:假如瑞士警方拿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由於 Proton 的註冊地是瑞士,法院的命令足以迫使 Proton 開始記錄 ProtonMail 的用戶 IP 地址。
Case 3:承上,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有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但該規定不能針對 VPN 供應商,也就是瑞士註冊的 VPN 供應商,在任何情況下也沒有法律責任去記錄客戶的 IP,而 Proton 對其 VPN 用戶,是一直保護他們原來的 IP,目前沒有向第三方交出過相關數據。這次上了新聞的人,是使用 ProtonMail 電郵用家戶,而該用戶沒有使用 VPN 連接郵件服務。
Case 4:當美國警方透過美國法院發出命令,要求位於瑞士的公司交出客戶資料,就必須要得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批準。而 Proton 不能單方面與美國的 FISA 法庭(外國情報監視法庭)合作,否則即屬違反瑞士法律。
Case 5:即使有瑞士法院的命令,ProtonMail 也只能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而不能突破其 AES-256 加密,亦不能查看到客戶的電郵的主體文本內容,但要注意的是,電郵的 metadata,包括發送人的電郵地址、電郵主題,則不屬加密的部份。
Case 6:歐盟區內的法院向瑞士法院提出申請,獲批的機會較大。
Case 7:極權國家向瑞士法院提出批出命令,獲批的機會較小。
三,討論
當 ProtonMail 配合瑞士法院命令,記錄並交出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有不少人來信,想我建議一些「更為安全」的電郵服務。但任何公司均會受其註冊地的司法管轄,例如另一間著名的安全郵箱服務供應商是 Tutanota,註冊地是德國,同樣會受德國法律規管。
承接 Case 3 的情況,如果用戶在連接 ProtonMail 服務時,有同時使用 ProtonVPN,即使瑞士法院同時向兩間公司發出命令要求記錄客戶 IP,但由於相關規定只適用於 Mail,而不能套用在 VPN 上,所以 Mail 要記錄 IP,但 VPN 則不會記錄,最終也就是無法得知使用者的 IP。
ProtonMail 本身亦有提供 TOR 版本的 ProtonMail(https://protonmail.com/tor),那就是連技術上也難以記錄用戶 IP 地址。
四,私隱與匿名
我發覺不少用戶混淆了私隱與匿名的概念,兩者看似相關,在實際執行時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坊間經常有人把「保護私隱」及「隱藏身份」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說法,也是危險的說法。要做到完全不留任何個人痕迹的「隱身」,不只牽涉極度複雜的操作,加上淵博的學識,還有非常考驗耐力及堅忍力。
舉個例子,有人頻密更換電話卡,以為使用「太空卡」就能隱藏自己身份,但卻把多張「太空卡」輪流放入同一部手提電話使用,當中也包括與自己有關連的電話卡,那麼其他電話卡就不算是匿名了。又或者用家本身很小心,把不同的太空卡放在不同手機,卻經常把太空機與自己常用的手機同時打開,出雙入對,那也做不到真正的匿名。
我曾經聽過有人跟我說買了「太空卡」,追問之下才知對方居然認為使用「沒有個人登記的八達通購買自由鳥」就當是「太空卡」,我就覺得非常不安。
我撰寫的資安文章,一直強調的是私隱,而非隱身。隱身是極為複雜的操作,對於大部份讀者而言,必須覺察自己不能輕易隱身的技術現實。有關隱身的討論,請參看:〈零基資安訓練營(九):如果要完全隱藏網上身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85283
五,防患
使用網上服務時,必須清楚明瞭自己的需要以及其服務的限制。以 ProtonMail 的為例,分三種情況去講:
A. 電郵內容文本:如果電郵用家只是想把電郵文本的內容加密,使用 ProtonMail 很合適。
B. 隱藏 IP:如果電郵用家想隱藏自己的 IP,每次連接 ProtonMail 時就應該使用 ProtonVPN,又或是使用 TOR 的登入點,但可能還是有其他蛛絲馬跡能查看到當時人的真實身份。
C. 電郵標題:這項資料未能加密,敏感資料不應寫在電郵標題。
六,尾聲
如果是要防止電郵內容被偷窺,收件及寄件雙方均使用 ProtonMail 是很合適的做法。以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情況來看,ProtonMail 提供了其 IP 地址,卻沒有(亦不能)提交其加密的電郵文本內容。
收尾再重申我的結論:我目前仍然認為 ProtonMail 是安全的電郵供應商,而我的電郵地址上就是自己的名字,我清楚知道自己要求的是電郵文本內容加密,而非隱藏自己的身份。
如果要保持高度匿名,那就要使用 TOR、VPN,上網地點也要非常講究,必須經常轉換上網地點,像斯諾登在發佈 NSA 大規模監控公民的消息時,就是開車去搜尋 Wi-Fi 訊號,每次上網十多分鐘就要停下來。
ProtonMail 事件引起多人關注,而從不少讀者及朋友的反應來看,不只是關注,更引起不安。我很樂見這種不安,我相信這種不安其實是好事,這代表大眾更為注重資訊保安,早已脫離盲目相信安全無事的時代。不過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更要明白自己想保護的是甚麼類型的數據。遠離無知,保持警惕,但不過度恐慌,才能更掌握人民的科技優勢。
🔑 【超務實長清單整理:Do not make it easy!(2021年9月更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578887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注重細節例子 在 文字的那些小事:接案觀察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不滿意自己的地方,
有可能是別人羨慕你的原因。
如果要列出三個你覺得很棒的特質,
你會寫什麼?
又或是有沒有哪些特質是你不滿意,
但是別人卻常常稱讚你的?
以我自己來說,我其實很不喜歡自己過於注重細節這件事情,總覺得自己想的太多、庸人自擾。
⠀⠀⠀⠀⠀⠀⠀⠀⠀⠀⠀⠀
但是我身邊的朋友反而會覺得:你總是那麼細心,而且都能照顧到大家,還能面面俱到,這樣怎麼會不好?
⠀⠀⠀⠀⠀⠀⠀⠀⠀⠀⠀⠀
看著我的好友那爽朗大笑、不拘小節的豪爽個性,突然間笑了出來,因為我們其實都在羨慕對方:在我們眼中是缺點的特質,在對方心目中說的跟寶一樣。
其實特質本身是中立的,是看的人賦予它不同的解讀和意義,也跟你如何看待自己有關係,當你對自己了解的深一點,你也就不會對自己產生不必要的期待和要求。
試著列出你沒那麼喜歡的特質,看看你能不能像下面的例子一樣,用不同的方式來詮釋它?
1.自我感覺良好 vs. 自信心
2.做事橫衝直撞 vs. 行動力
3.思考不周全 vs. 反應力
4.一心多用 vs.面面俱到
5.固執己見 vs. 堅定立場
看見自己的本質,才能真正知道如何發揮自己的長處,當你開始試著整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不少很棒的特質呢!
注重細節例子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人創富”的作者是于為暢先生。
我最早知道于先生,是2008年他舉行的百萬部落客活動。部落格大神級人物,貴婦奈奈與對手爭奪第一名。當時,綠角財經筆記才成立兩年。
十幾年過去了,風雲人物或許已經人事全非,但于先生走在推廣網路寫作的路上,仍然始終如一。這本書就是他多年來看法與經驗的總整理。
書的一開始是他關於金錢的看法。注重賺錢,而非省錢。找到願意投入的工作,融入生活之中。自己掌握快樂的來源等。都很有意思。
但全書最核心的內容,當屬如何憑一己之力,開創事業。
作者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持續的寫作,然後在網路上發表,讓別人看見。
寫作是釐清思路的過程。你要把剛才學到的東西,剛看完的書,寫成一篇文章,自然就會更深入、更有系統的,把觀念與內容再次爬梳與整理。
要持續的寫作,也等於要有持續的輸入。當你養成持續寫作的習慣,你其實很可能走上的是持續進步的道路。
而且不能寫在一本簿子上放在自己桌上。這樣,沒人知道你,也沒人知道你懂這些。
你要利用網路的力量,讓眾人看見。
需要留意的是,許多人在開始從事網路寫作時,會非常注意文章的品質。覺得寫不夠好,不夠格,就不想發表。深怕沒有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這裡,作者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位陶藝老師,將全班分成兩組。第一組的成績以數量決定,課程結束,你做出愈多數量的作品,成績就愈好。第二組則以品質決定分數。假如學生作出一個高品質的作品,將得高分。
結果最好的陶藝作品出現在那一組呢?數量組還是品質組?
數量組。
因為品質組的學生一直想著要做出做好,一擊即中的作品,反而一直遲遲沒下手,也造成自己一直沒練習。
數量組的學生心態放鬆,知道做愈多愈好。放手作,儘量做,心中有點靈感就做。這帶來不斷的練習與更好的雕塑技巧,最後反而在一堆作品中,產生了品質最好的作品。
這符合我自己的部落格寫作經驗。一定要多寫。不要自行事先判斷那個主題觀眾會有興趣或感到無聊。
有時你覺得相對無趣的東西,卻引起廣大迴響。有時你個人覺得比較沒用的知識,可能多年來,卻一直有人在查詢。
重點是持續的輸出。
但這也不代表可以為了輸出,而滿口胡言或是無病呻吟。至少要寫出正確的訊息,或是言之有物的內容。
作者本身可以每日更新,每天產出一篇新文章。這是非常要求體力與投入的事情。假如你的輸入量沒有大到讓自己可以每個工作天產生一篇新的文章。沒關係。不要為了寫而寫。一週寫兩篇、或是一週一篇。持續的寫。也有累積的效果。
面對廣大的網路讀者,作者也特別提到不要太過再意”點讚數”、”粉絲人數”這些虛名。作者稱其為”虛榮指數”。它會讓你覺得自己在網路上吃得很開,然後開始以為自己可以從網路上賺錢。
其實這些數字跟你的事業,未必直接相關。作者就舉了一個有上百萬追蹤者的IG網紅,賣T恤只賣出幾十件的悲慘案例。
重點是不要完全順著演算法,觀眾的口味,整天就只想寫可以獲取高點閱數的文章。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興趣與意願去寫。在特定領域寫得好,而得到讀者的認同。
不過依自身興趣,也不是說可以完全不理會觀眾。
假如你的網路事業想要一點金錢收入的可能,必需能為他人解決問題。
整天寫文章講自己生活的流水帳,不會有人願意為此付錢。
但假如你的文章讓人發現你可以幫人解決問題,這就有帶來收入的可能。
這本書也詳細解釋實際經營的各種細節,譬如免費與收費內容的分界、訂價策略、應該避免的常見錯誤等。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注重細節例子 在 YHS 設計事業- 細節至上西方的諺語「魔鬼藏在細節裡」 ... 的推薦與評價
... 實例說明:「有不少業主在入住空間許久後,才發現我們暗藏了許多巧思,即便在不常 ... 我們真正的用意有二,一是注重細節所能影響的空間視覺成效,處處用心斟酌。舉空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