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選篇(之47)
國家三識
(原刊於2018年4月9日)
2003年,德國一個電視台評選出十個最重要的德國人,紹爾兄妹所得票數超過了巴哈,歌德和愛因斯坦,位列第四。
紹爾兄妹,納粹德國時期的秘密組織白玫瑰的成員,漢斯·紹爾(Hans Scholl 1918-1943)和蘇菲·紹爾(Sophie Scholl1921-1943)。1943年2月18日他們在慕尼黑大學派發傳單時被管理員看到,報告給蓋世太保。被捕後判死刑。2月22日執行斬首,死時分別是25歲和22歲。
史上排第四位的重要德國人,不是什麼大人物,卻是20世紀最有道德勇氣的青年。在暴力、邪惡、反人類的納粹獨裁統治下,許多德國人被洗腦加入到滅絕人性的屠殺和暴力中,更多人是縱容暴行的沉默者。在這樣的處境下,紹爾兄妹和同伴們成立反抗希特勒獨裁統治的「白玫瑰」組織。他們大都是基督徒,反對以暴制暴,而是致力於對抗納粹意識形態,用傳單來喚醒民眾的良知和自由意識。
白玫瑰第一份傳單的內容是:「國家從來就不是目的,唯有當她成為讓人類實現目標的條件時,才具有重要性……人類的目標不外是提升個人的力量來促成進步,如果有任何國家體制阻撓個人內在力量的發揮,妨礙思想的進步,即使體制的思慮再細密,結構再完備,她還是有害而無用的。」——國家一識。
×××
電影《The Conspirator》(同謀者),背景是1865年林肯總統被刺身亡之後,抓到一個開設旅舍的寡婦Mary Surratt,刺殺林肯的各參與者就在這旅舍中密謀暗殺之事。Mary以同謀者的罪名被起訴。27歲的律師Frederick Aiken應一位前輩的要求為這位寡婦辯護,Aiken起先非常抗拒,前輩說:「你必須替她辯護……任何人都有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權利。」
時值南北戰爭結束不久,全社會的聲音都認為應從重從快把所有兇嫌和同謀者判死刑。Aiken接案件之初只想「略盡綿力」,投入後卻因忠於法律而「盡全力」。整個社會對他為同謀者落力辯護極反感,主流社會杯葛他,俱樂部取消他的會籍,戀人離他而去。但他堅持為這位寡婦辯護到底,不是因為他相信寡婦真的無辜,而是他執着於必須要有一個公正的審判,不能因全國輿情或為了穩定社會的政治需要而把一個證據不足、可能無辜的人處死。
有人對Aiken說,南北仇恨未消,對同謀者若不迅速判死,南方的暴力肯定再起,國家都無法存在了,你的法律要來做甚麼?Aiken的回答是,「如果沒有了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包括任何疑犯都有獲法律辯護的權利,如果憲法中的人民的權利得不到貫徹實行,這個國家要來做甚麼?」——國家二識。
×××
愛因斯坦永久放棄德國國籍72年後,德國這個當初被愛因斯坦拋棄的國家,決定將2005年命名為「愛因斯坦年」,並將愛因斯坦的政治信條刻在政府大樓上:「國家是為人而設立的,而人不是為國家而存在。」72年後,德國人明白了,納粹當政的國家,剝奪了國民的自由,才使這個國家失去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他們明白,國家是人民的勤務員,而人民不應當是國家的奴隸。——國家三識。
漢斯愛因斯坦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舊作選篇(之42)
有關國家的三個故事
2003年,德國一個電視台評選出十個最重要的德國人,紹爾兄妹所得票數超過了巴哈,歌德和愛因斯坦,位列第四。
紹爾兄妹,納粹德國時期的秘密組織白玫瑰的成員,漢斯·紹爾(Hans Scholl 1918-1943)和蘇菲·紹爾(Sophie Scholl1921-1943)。1943年2月18日他們在慕尼黑大學派發傳單時被管理員看到,報告給蓋世太保。被捕後判死刑。2月22日執行斬首,死時分別是25歲和22歲。
史上排第四位的重要德國人,不是什麼大人物,卻是20世紀最有道德勇氣的青年。在暴力、邪惡、反人類的納粹獨裁統治下,許多德國人被洗腦加入到滅絕人性的屠殺和暴力中,更多人是縱容暴行的沉默者。在這樣的處境下,紹爾兄妹和同伴們成立反抗希特勒獨裁統治的「白玫瑰」組織。他們大都是基督徒,反對以暴制暴,而是致力於對抗納粹意識形態,用傳單來喚醒民眾的良知和自由意識。
白玫瑰第一份傳單的內容是:「國家從來就不是目的,唯有當她成為讓人類實現目標的條件時,才具有重要性……人類的目標不外是提升個人的力量來促成進步,如果有任何國家體制阻撓個人內在力量的發揮,妨礙思想的進步,即使體制的思慮再細密,結構再完備,她還是有害而無用的。」
×××
電影《The Conspirator》(同謀者),背景是1865年林肯總統被刺身亡之後,抓到一個開設旅舍的寡婦Mary Surratt,刺殺林肯的各參與者就在這旅舍中密謀暗殺之事。Mary以同謀者的罪名被起訴。27歲的律師Frederick Aiken應一位前輩的要求為這位寡婦辯護,Aiken起先非常抗拒,前輩說:「你必須替她辯護……任何人都有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權利。」
時值南北戰爭結束不久,全社會的聲音都認為應從重從快把所有兇嫌和同謀者判死刑。Aiken接案件之初只想「略盡綿力」,投入後卻因忠於法律而「盡全力」。整個社會對他為同謀者落力辯護極反感,主流社會杯葛他,俱樂部取消他的會籍,戀人離他而去。但他堅持為這位寡婦辯護到底,不是因為他相信寡婦真的無辜,而是他執着於必須要有一個公正的審判,不能因全國輿情或為了穩定社會的政治需要而把一個證據不足、可能無辜的人處死。
有人對Aiken說,南北仇恨未消,對同謀者若不迅速判死,南方的暴力肯定再起,國家都無法存在了,你的法律要來做甚麼?Aiken的回答是,「如果沒有了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包括任何疑犯都有獲法律辯護的權利,如果憲法中的人民的權利得不到貫徹實行,要這個國家來做甚麼?」
×××
愛因斯坦永久放棄德國國籍72年後,德國這個當初被愛因斯坦拋棄的國家,決定將2005年命名為「愛因斯坦年」,並將愛因斯坦的政治信條刻在政府大樓上:「國家是為人而設立的,而人不是為國家而存在。」72年後,德國人明白了,納粹當政的國家,剝奪了國民的自由,才使這個國家失去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他們明白,國家是人民的勤務員,而人民不應當是國家的奴隸。(2018年4月9日)
漢斯愛因斯坦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舊文】方程是永恆:愛因斯坦
今日係圓周率日、白色情人節,同時亦係愛因斯坦生日。
注:感謝讀者Ka Wa Tsang 指正,狹義相對論可以用於非慣性參考系。我曾在另一文章談及這錯誤,但忘了修改此文。在非慣性參考系使用狹義相對論的結果,是會出現不存在的「偽力」,情況如同離心力一樣。
//1879年,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南部小鎮烏姆(Ulm)。1880年,他隨家人搬到慕尼黑(München)。與一般印象相反,愛因斯坦小時候因為鮮少說出完整句子,父母曾以為他有學習障礙。
愛因斯坦在慕尼讀中學。他非常討厭德國學校著重背誦的教育方式,課堂上總自己思考問題,不專注聽課,所以經常被老師趕出班房。1894年,愛因斯坦15歲,他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1847-1902)在慕尼黑的工廠破產,迫使舉家遷往意大利帕維亞(Pavia),留下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完成中學課程。同年12月,愛因斯坦以精神健康理由讓學校準許他離開,前往帕維亞會合家人。
這次出走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甚至可說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科學發展。
愛因斯坦不懂意大利語,不能在帕維亞上學。他早有準備,前往瑞士德語區蘇黎世(Zürich)投考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通常簡稱ETH Zürich)。結果愛因斯坦數學和物理學都考得優異成績,但其他科目如文學、動物學、政治和法語等等卻全部不合格。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給予愛因斯坦一次機會,著他到附近小鎮阿勞(Aarau)去完成中學課程,明年再考。在這段期間,愛因斯坦暫住在斯特・溫特勒教授(Jost Winteler,1846-1929)家中。愛因斯坦很喜歡開明、自由的溫特勒教授一家,利用這一年溫習各科目,更與溫特勒的女兒瑪麗・溫特勒(Marie Winteler,1877-不詳)相戀。
瑞士的教育方式與德國的不相同,並不強調背誦。瑞士學校老師非常鼓勵學生發表意見,不會以權威自居,這一點與討厭權威的愛因斯坦非常合得來。愛因斯坦曾於寄給溫特勒的信中寫道:「對權威不經思索的尊重,是真理的最大敵人。」[1]他稱自己為世界主義者,不喜歡德國日漸升溫的國家主義。溫特勒教授就幫助愛因斯坦放棄德國國籍,愛因斯坦因而成為了無國籍人士,他很喜歡這個「世界公民」身份。
一年後,愛因斯坦再次投考蘇黎世理工學院。物理、數學當然成績優異,其他科目亦合格,愛因斯坦順利被取錄入讀物理學系。然而,他父親卻期望他進入工程學系,將來繼續家族工廠,因此他們大吵了一場。
愛因斯坦大學時繼續他我行我素的性格,經常逃課去上其他科目的課堂,所以都要他的同學們幫他抄筆記,他才知道考試範圍。加上愛因斯坦以刺激權威為樂,教授們都不喜歡這個又煩又懶的學生,不願意幫他寫好的推薦信,所以他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
在學時,愛因斯坦與物理系唯一一個女同學米列娃・馬利奇(Mileva Marić,1875-1948)相戀。根據膠囊資料顯示,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書信中曾提到他們有個女兒叫麗瑟爾。不過後來他們就再沒提到她,歷史學家估計麗瑟爾出生不久就死於猩紅熱。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在1903年結婚,之後他們生了兩個兒子——大子漢斯和二子愛德華。他們最終在1914年分居,1919年離婚。
愛因斯坦於1900年畢業,取得了教學文憑。可是,由於教授們都不喜歡愛因斯坦,他申請大學職位的申請信全都石沉大海。愛因斯坦非常沮喪,以致他父親於1901年寫信給威廉・奧斯特瓦爾德教授(Wilhelm Ostwald,1853-1932,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請求他聘請愛因斯坦當助手,或者至少寫給愛因斯坦鼓勵說話。當愛因斯坦快要連奶粉錢也不夠的時候,他大學時的舊同學格羅斯曼・馬塞爾(Grossmann Marcell,1878-1936)[2]的岳父以人事關係幫他在瑞士專利局找到了一份二級專利員的工作,愛因斯坦才度過難關。
愛因斯坦喜歡在早上就把所有工作做完,利用整個下午在辦公桌上思考物理問題。一個從學生時代就已令他著迷的問題就是:如果他能夠跑得和光一樣快,會看到什麼?
詹士・馬克士威(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的電磁學方程組說明光線就是電磁場的波動,而電磁波亦已被亨里希・赫茲(Heinrich Hertz, 1857-1894)的無線電實驗證明存在。科學家認為,既然光是波動,就跟所有其他波動一樣需要傳播媒介:聲波需要粒子、水波需要水份子,而光需要「以太」才能在宇宙直空中傳播。
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在這之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早已令科學界困擾多年。著名的邁克遜—莫雷實驗結果與牛頓力學速度相加法則相違背[3]。無論地球公轉到軌道的哪個位置,無論實驗儀器轉向哪個方向,光線都相對以太以同樣秒速30萬公里前進,分毫不差。這就好像下雨時無論向哪個方向跑,雨點總是垂直落在我們的頭頂。難道雨點知道我們跑步方向,故意調整落下角度嗎?
光速不變概念非常革命性。因為光速不變,在我們眼中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其他人看起來卻不一定同時。時間與空間有微妙關係,兩者結合在一起成為時空。當年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問題必然出在馬克士威電磁方程式,但愛因斯坦卻不這麼想。他認為,我們常識中對「同時」的理解根本有誤。不過,愛因斯坦並非以力學切入這個問題,而是思考一個著名的電磁現象:法拉第電磁感生效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指出,移動的帶電粒子會同時產生電場與磁場,靜止的帶電粒子則只會產生電場,沒有磁場。但相對論說宇宙並沒有絕對空間,速度只有相對才有意義。而物理現象必須是唯一的,所以我們就有個問題:究竟有沒有磁場存在?把電磁鐵穿過線圈,我們可以做以下三個實驗:
(一)固定電磁鐵,移動線圈;
(二)固定線圈,移動電磁鐵;
(三)固定線圈及電磁鐵,改變磁場強度。
實驗結果:三個實驗之中都有電流通過線圈,而且數值完全一樣!
我們可以從實驗結果得出甚麼結論?基於完全不同的物理過程,實驗(一)與實驗(二)和(三)得到相同的電流。實驗(一)產生電流的是磁場,而實驗(二)和(三)產生電流的卻是改變的磁場所感生的電場。嚴格來說,實驗(一)的結果並非法拉第定律,因為法拉第定律所指的是磁場感生電場。正是這區別令愛因斯坦得到靈感,他在論文中說這個現象顯示無論是電動力學與力學,根本不存在絕對靜止這回事。
愛因斯坦預期相對論會在科學界引起廣泛討論,結果卻是異常安靜。愛因斯坦突然拋棄了物理「常識」,此舉令科學界摸不著頭腦。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1947,1918 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可能是唯一一個明白相對論重要性的人,他讀到論文後寫過信去問愛因斯坦解釋清楚一些理論細節,更派馬克斯・馮勞厄(Max von Laue,1879-1960,1914 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去拜訪愛因斯坦。馮勞厄發現愛因斯坦竟然不是大學教授,而是瑞士專利局裡的小職員。回家路上,愛因斯坦送給馮勞厄一支雪茄,馮勞厄嫌品質太差,趁愛因斯坦不為意從橋上把雪茄丟了下去。
愛因斯坦導出那舉世聞名的質能關係方程式E=mc2,解釋了放射性同位素輻射能量來源和太陽能量來源。不過愛因斯坦後來在1921年獲頒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並非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他應用普朗克的量子論解釋了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並沒有滿足於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只適用於慣性坐標系,可是宇宙裡絕大部份坐標系都是非慣性的,例如地球就是個加速中的坐標系。愛因斯坦知道必須找出一個新理論去解釋加速坐標系中的運動定律。他幾乎是獨力地與新發展的數學分支「張量分析」在黑暗之中搏鬥了十年之久,最後才於1915年11月完成廣義相對論。我們已經觀賞過的宇宙大爆炸,都遵守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
愛因斯坦尋找正確的廣義相對論公式期間,米列娃與愛因斯坦的關已經變得非常惡劣,而且愛因斯坦的母親非常不喜歡他倆的婚姻,米列娃她就在1914年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他們的家柏林,到瑞士去了。與孩子分離使愛因斯坦非常傷心,因為他堅持留在德國做研究。不過,他與後來第二任妻子、表妹愛爾莎・愛因斯坦(Elsa Einstein,1876-1936)[4]的曖昧關係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穿越時間來到了1915年11月底,愛因斯坦就快發現能夠描述整個宇宙的新理論了。狹義相對論裡時空是平的,並且所有慣性坐標系都是等價的。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更廣泛的彎曲時空,它能描述所有坐標系。只要指定一套時空度規、給定能量與物質密度分佈,就能夠計算出時空曲率如何隨時間改變。相對論大師約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2008)曾說:「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5]
狹義相對論改正了以往區分時間與空間的常識,而廣義相對論則把萬有引力描述成時空曲率,連光線也會被重力場彎曲,再次顛覆了常識。我們只需要把一組十式的愛因斯坦場方程式配合相應時空度規,任何宇宙的過去與未來都能夠計算出來。
當然很多人質疑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因為科學理論必須接受實驗驗證。終於在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 1882-1944)來到西非畿內亞灣普林要比島(Principe)以日全食觀測結果驗證了廣義相對論。1919年5月29日早晨,下著傾盆大雨。幸好到了下午1時30分雨停了,不過還有雲。愛丁頓努力拍攝了許多照片,希望能夠拍到太陽附近的星光偏折。最後結果出來了:在拍得的照片中,有一張與愛因斯坦的預測數值吻合。其實在科學裡,一個證據並不足以支持一個理論,但愛丁頓是個廣義相對論狂熱擁護者,他立即對外公佈廣義相對論已經被證實了。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式顯示,宇宙若不是正在收縮就是正在膨脹。我們已經知道,當年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永遠存在,因此他在場方程式裡加入了宇宙常數,用來抵消重力,使宇宙變得平衡,不會擴張也不會收縮。但這樣的宇宙極不穩定,只要非常細微的擾動,宇宙就會膨脹或收縮。就好像把一個保齡球放在筆尖上,理論上保齡球可以停在筆尖上,但只要一點點風就能使保齡球滾下來。
不過,這個常被人說成是愛因斯坦一生最大錯誤的宇宙常數,其實的確存在。錯有錯著,歷史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正確,儘管這並非愛因斯坦的原意。1929年,愛德溫・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發現星系正在遠離地球,而且越遙遠的星系後退的速度就越快。這只能有兩個解釋:要麼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要麼宇宙正在膨脹。當愛因斯坦知道哈勃的發現後,他後悔在廣義相對論方程式裡加入了人為的宇宙常數[6]。
今天,科學家已經發現宇宙不單正在膨脹,而且膨脹正在加速。暗能量、或者宇宙常數,因而在上世紀末重新復活。一個正在加速膨脹的宇宙,比一個靜止的宇宙需要更巨大的宇宙常數。而且事實上,即使有宇宙常數,宇宙亦不可能靜止。
愛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為擔心納粹德國會製造出原子彈,所以他曾寫信致羅斯福總統要求美國搶先研究製造原子彈。到戰後才發現,當時的德國根本無法造出原子彈,因為大多數的科學家已經被希特拉趕走了。那天早上,當愛因斯坦聽到原子彈已經把日本廣島夷為平地,他就呆坐在家,久久未能平復心情。從此以後,愛因斯坦極力主張廢除核武,導致他被50年代著名的FBI胡佛探長(John Edgar Hoover,1895-1972)認為他是共產黨間諜。理所當然,胡佛始終無法找到任何證據捉拿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因以普朗克的光量子概念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光電效應論文證明了光同時是波動和粒子,稱為光的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不過,儘管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所有預測都未曾出錯,兩者卻互不相容。現在的科學家十分清楚:要不是量子力學是錯的、或廣義相對論是錯的、或兩者都是錯的。
愛因斯坦於1923年7月11號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的Nordic Assembly of Naturalists會講上講了他的諾貝爾獎講座。雖然他得到的是1921年諾貝爾獎,可是因為諾貝爾奬委員會認為在1921年的提名名單中沒有人能夠得獎,跟據規則該年度之獎項順延至下一年頒發,所以愛因斯坦實際於1922年得到1921年的諾貝爾獎。而由於在1922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舉行時愛因斯坦正在遠東旅行,直到1923年愛因斯坦才在哥德堡講出他的諾貝爾奬講座。順帶一提,愛因斯坦獲頒諾貝爾獎不久之前,他正在香港。
愛因斯坦雖然有份為量子力學打下基礎,後來卻變得不相信量子力學,例如他與兩個物理學家共同提出的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7]就是為了推翻量子力學的。可是,科學家後來發現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的假設「局域性」是錯的。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是「局域」的,只有無限接近的兩個點才能有因果關係,因此推翻了牛頓重力理論中的「超距作用」。但量子力學卻說,兩個相距非常遠的粒子也能夠互相影響,因此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假設是不相容的。
愛因斯坦一生都在尋找量子力學的錯處,結果是一個都找不到。他晚年一直在研究統一場論,希望統一電磁力和重力。不過,在他死前,人類並不知道除電磁力和重力以外還有強核力和弱核力。所以愛因斯坦根本沒有足夠的資訊去進行統一場論的研究,歷史注定要他失敗。
愛因斯坦一生對金錢、物質、名譽等不感興趣,他喜愛的東西大概可說只有物理和女人。他希望找出大自然的終極奧秘,並以優美、永恆不變的數學方程式表達出來。愛因斯坦覺得「政治只是一時,方程式卻是永恆。」[8]愛因斯坦聲稱自己並不擅長政治,但他在一生中卻經常對種族平等、世界和平等政治大議題作公開演講。因此他也引來許多人對他的政治立場表達不滿。
當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統哈伊姆・魏茲曼(Chaim Azriel Weizmann,1874-1952)於1952年逝世時,以色列官方曾邀請愛因斯坦擔任第二任總統。最後,愛因斯坦寫了一封回信感謝並婉拒。
1955年4月18號,愛因斯坦在撰寫祝賀以色列建國七週年的講稿中途逝世。他生前堅拒以人工方法勉強延長生命,他說:「當我想要離去的時候請讓我離去,一味地延長生命是毫無意義的。我已經完成了我該做的。現在是該離去的時候了,我要優雅地離去。」//
漢斯愛因斯坦 在 愛德華愛因斯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Albert Einstein - Wikimedia Commons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德華·愛因斯坦; Lieserl Einstein. 配偶. 愛爾莎·愛因斯坦( 1919年–1936年); 米列娃·馬利奇(1903 ... ... <看更多>
漢斯愛因斯坦 在 愛德華愛因斯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Albert Einstein - Wikimedia Commons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德華·愛因斯坦; Lieserl Einstein. 配偶. 愛爾莎·愛因斯坦( 1919年–1936年); 米列娃·馬利奇(1903 ... ... <看更多>
漢斯愛因斯坦 在 [心得] Genius S01 世紀天才愛因斯坦- 看板EAseries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易讀版 https://cht.tw/x/0c40b
一向不看美劇的我,這次居然看起這齣戲,真是超難得的。起因是因為聽到漢斯季默
(Hans Florian Zimmer)的配樂(按此試聽),再加上首集邀請到朗霍華(Ron Howard)執
導,讓我非常的想一觀究竟。世紀天才(Genius)是由國家地理頻道製播,第一季改編自
2007年華特·艾薩克森的著作:《愛因斯坦-他的人生 他的宇宙》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第二季的主題為「畢卡索」。
有別於硬梆梆的科學理論,一開場的鋪陳,把也是凡人也有情慾的愛因斯坦赤裸攤在面
前。原來,他對於所謂的一夫一妻制的看法是與世俗相異。在劇中,導演盡可能地用比
較易懂的影像語言去闡述愛因斯坦對理論物理的想像,讓人不至於會覺得此劇深奧難懂
而吞不下去。從第一集開始,交錯呈現著求學時的愛因斯坦及希特勒上台前後的德國動
盪情形,從時空背景可以感受當時猶太人在德國的情勢變化。在十集的篇幅裡,全是採
用時序交替方式呈現愛因斯坦的一生,但這種手法其實到比較後面幾集時,會造成我有
點錯亂,畢竟出現的人物真的很多。
我私以為,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確有不可抹滅的成就,但就其感情及行為,以現在角度
來看,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從戲劇的角色裡,我看到的愛因斯坦其實就是個常人
,有著許多的愛恨嗔癡,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時,也曾恐懼、茫然。相較之下,他身邊
的女人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不管是元配對愛的委屈求全,或是第二任妻子對愛的自主掌
控,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就愛因斯坦精彩的一生來看,真的非常戲劇性,難怪會是影
視的好題材!而飾演米列娃的Samantha Colley,其演技之收放自如,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從年少的傲嬌到後來的崩潰失落,情緒轉折非常到位。當然,其他演員的演出也是相
當出色,從官網的幕後花絮可見其幕前幕後之用心,尤其,導演在選角的神韻之精準,
令人嘖嘖稱奇。
青年愛因斯坦就可以看出與眾不同的特質,對於周遭的世界有異常的研究興致,而果然
也對教授產生了許多的困擾與衝擊。幸運的是,他遇到願意包容他想法的朋友與教授,
初戀也是在此時展開。但也隨著他年紀漸長,他的自我愈形膨脹,他開始自己安排生活
,開始翹課,也因此失去教授的支持與信任。更在此刻,他遇見可以和他共談物理的米
列娃(MILEVA MARI?),「可以對話」的重要性在此刻完全放大,因此他拋下了瑪麗
(MARIE WINTELER)。他真心愛著米列娃的聰慧,卻又沒有擔任父親的準備。因此,可憐
的小嬰兒連父親一面都沒有見到就逝去。即使是後來真的步入婚姻,走入家庭,他仍然
不是個及格的父親。他把個人的理想擺在前面,在跌跌撞撞之後才想起他已經忽略了什
麼。米列娃也是個對照,活脫是個女版愛因斯坦,但同樣的聰慧卻只能在家庭中被制約
。我發現就算到了21世紀,對於養育兒女的責任分配仍是與當年雷同,尤其是面對幼兒
照顧與長輩寄望女性持家的期待。只是,再對比同時期發現鐳的居禮夫人,她所受到丈
夫的尊重更多。曾經想過,居禮夫婦可以如此同心,為何愛因斯坦不行?後來才知道,
原來居禮夫人對孩子的照顧遠不及她的研究,看來凡人畢竟能力有限,若要多方面皆完
美,真的是不太可能。
在累積多年的論點之後,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四篇舉足輕重的論文,從此奠定在物理
界的份量。隨著他的成就越大,米列娃愈形渺小,兩人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大。在第六
集末,兩人終於協議離婚,離婚在當時應該還是不多見的處置,但是,這宛若隨時都要
玉石俱焚的怨偶,還是糾纏多年之後才真正分手。相較之下,愛因斯坦的第二位妻子愛
爾莎(ELSA EINSTEIN)則是更為自主與獨立。愛爾莎清楚的知道自己已鍾情愛因斯坦,
但她沒有完全失去理智,她要求愛因斯坦與妻子做出切割,雖然這對米列娃是個非常殘
忍的過程。但也許正因為這樣,所以當她面對愛因斯坦再度出軌時,她知道自己正步上
米列娃的路,但她絕不要像米列娃那般微不足道。於是,她不客氣的表明態度,清楚的
告訴愛因斯坦界線,而這也在在地顯示出她與眾不同之處。
在天才背後的二位女性,同樣智慧,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米列娃因自身缺陷從小就
對外表存在著強烈的自卑感,但她的天賦又讓她擁有高度的自信心,所以當她與愛因斯
坦共築家庭時,儘管她熱愛科學,但仍舊不得不低頭做出犧牲,甚至在愛因斯坦提出過
分要求時仍委曲求全。愛爾莎已在婚姻中失敗一次,因此當她確定要與愛因斯坦在一起
時,是果決且設定好目標;當她發現愛因斯坦出軌時,也設好停損點,我覺得她真的是
個很敢愛也很有手段的女人。
我很喜歡劇中的那種氛圍,科學家們群聚研究探尋。看劇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科學家原
來都是那一時期,包括發現X射線的倫琴、發現鐳的居禮夫人、甚至心理學大師榮格也是
愛因斯坦的朋友,教科書上的人物一一出現在面前,學者不再是生硬的文字敘述,而是
多了溫度與追求真理的熱情,當然,也多了結黨分派的劣習。在那時代,各國競相發展
科學、研發設備,為的是追求國家的卓越,當科學新知被應用於研發武器,所帶來的傷
害已不再是可以等閒視之,尤其是發現毒氣之類的新武器被應用於戰爭之後,並無益於
滿足野心家的謀略,反倒成了屠殺生靈的工具。所以,經歷過世界大戰的學者們,開始
理解戰爭的可怕並開始致力追求和平。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儘管愛因斯坦的情事不令人欣賞,但他追求知識、盼望和
平、拒簽支持戰爭宣言等事蹟著實令人激賞。在那個動盪時代下追求科學真知是如此的
不簡單,能像他這般做自己更是不容易。他曾說過「為了懲罰我蔑視權威,命運也將我
變成了一個權威。」晚年的他自嘲只剩下發言權,雖困在統一場論的研究之中,但仍然
不斷呼籲停止軍備競賽。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突然想起李遠哲,同樣是拿過諾貝爾獎,
同樣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但最後呢?也許是得等到最後的蓋棺才能論定吧~
@本劇裡出現的大師級人物
威廉·康拉德·倫琴(德語:Wilhelm Conrad Röntgen) 諾貝爾物理獎(1901)。
發現X射線,其最重要的應用領域是醫學診斷。
居禮夫人(Madame Curie) 諾貝爾物理獎(1903)、化學獎(1911)。
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
菲利普·馮·萊納德(Philipp von Lenard) 諾貝爾物理獎(1905)。
研究陰極射線時曾獲得卓越成果,後期加入納粹黨,與愛因斯坦意見常相左。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諾貝爾化學獎(1918)。
被稱為化學武器之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
生產氯氣和其他毒氣,並使用於塹壕戰戰爭之中,造成近百萬人傷亡。
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語: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諾貝爾物理獎(1918)。 量子力學的創始人
尼爾斯·波耳(丹麥語:Niels Henrik David Bohr) 諾貝爾物理獎(1922)。
發展出原子的波耳模型。這一模型利用量子化的概念來合理地解釋了氫原子的光譜。
維爾納‧海森堡(德語:Werner Heisenberg)諾貝爾物理獎(1932)。
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哥本哈根 學派」代表性人物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佛洛伊德為其老師,
但後來因理念分歧而決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144.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502529160.A.79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