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危險徵兆 #草莓舌🍓
因為疫情的關係 怕到醫院群聚更危險
遇到小孩在家生病發燒
常常猶豫要不要立刻往醫院衝
其實絕大部分的小孩發燒是小感冒為主
倒不見得需要急著往醫院衝
㊙️最重要的是要觀察是否有" #危險的徵兆"出現!!
✅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脫水: 尿量大幅減少 、 哭泣時沒有眼淚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頸部僵硬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皮膚出現紫斑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以上都是可以從外觀上直接看到的
⚠只要有看到上面任何一個狀況就要趕快就醫囉!!
這邊再加上一個 #草莓舌
也要特別小心
師爺解說 🧐
草莓舌:
舌頭紅腫發炎,味蕾一顆一顆腫大分明,
看起來就像是含著一顆大草莓。
#發燒合併草莓舌是一個危險的徵兆,
通常代表黏膜有相當激烈的發炎反應
代表性疾病有:
#川崎氏症
#猩紅熱
#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毒性休克症候群
這些疾病需要積極使用抗生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療,
若延誤
#傷害到心臟或腎臟等重要器官的機會就很大囉!!
最後提醒~
看到發燒 + 草莓舌 請盡速就醫唷! 👨⚕️
「猩紅熱川崎氏症」的推薦目錄:
猩紅熱川崎氏症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避免非必要的外出,哪些時候該儘速就醫呢?】
門診病人問:
『我應該要趁小感冒時趕快來看看、早點治療好,還是先在家觀察幾天、沒有比較好再來看醫生?』
歐醫師發現很多人因為疫情嚴峻,在家工作、線上採買,連看病都因為不敢出門「忍」下來了。
但有些緊急情形是醫學上的急症,必須就醫,而且是儘快就醫為上策:
😷 大量流血的外傷
直接加壓按住傷口,仍無法順利在10分鐘內止血的,可能需要縫合、打破傷風針、傷口清創等處置,必須就醫。
😷 意識不清/意識變化的病況
不管是腸病毒還是發燒感冒,只要有意識狀態的變化,都有可能是腦部遭受病菌攻擊的徵兆,必須儘早就醫。
🔹孩子的小病小痛,有時也會演變成大問題
😷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嬰兒發燒有可能是嬰兒玫瑰疹、泌尿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感染等,這些都不難治療。
如果是3個月內的嫩嬰發燒了,卻有可能是大事,例如B型鏈球菌感染,一定要儘早就醫。
😷 高燒不退的感冒
孩子感冒伴隨發燒,在6歲以前很常見,甚至腺病毒感染(一種感冒)可以燒個5、6天都有可能。
但如果不是,有時候是其他嚴重的問題,例如川崎氏症、猩紅熱、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等。
高燒(超過39度)3天以上的狀況,請務必就醫。
😷 氣喘發作的感冒
有時候感冒沒有引起發燒,卻狂咳、夜咳,可能是氣喘被誘發了,沒有治療是不會自己好的,必須就醫。
😷 嘔吐不止的不只是腸胃炎
嬰兒噴射性嘔吐,通常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兒童劇烈嘔吐,通常也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青少女嘔吐不止,除了腸胃炎還有懷孕的可能,也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 腹痛如絞
孩子肚子痛除了便秘,也有可能是腸套疊、闌尾炎、腸子打結缺血,這些都是大問題,必須就醫。
歐醫師甚至遇過孩子肚子痛,最後診斷是酮酸中毒的情形,入住加護病房。
😷 頭痛驚醒的夜晚
如果孩子生病時頭痛,這還蠻合理的,感冒頭痛不罕見。
如果孩子沒生病頭痛,還是半夜痛醒,那就不合常理,必須就醫。
😷 脫水的孩子不能等
兒童體積小,身體儲水量少,禁不起餓也無法承受太多體液流失,缺水的問題要儘早處理。
當孩子不吃不喝、食量小於平常的一半、尿布變輕/更換次數整天少於3次、嘴唇乾裂,都是脫水徵兆,必須就醫。
👩⚕️最後提醒大家👩⚕️
歐醫師門診發現,不少慢性病用藥的患者不敢回診拿藥,病情沒有穩定控制,反而造成急性發作、需要就醫的狀況。
如果您或孩子本身有以下狀況,務必按時回去追蹤,以免病發要掛急診😱
🌱氣喘、過敏性鼻炎
🌱三高疾病
🌱其他慢性病
#歡迎分享 #媒體朋友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防疫 #有必要出門的時刻
#可以保養的病況別拖到急性發作才就醫
照片:上週有個媽媽徵得歐醫師同意後拍照,她說這是孩子在家上課的功課之一,紀錄孩子來柚子小兒科看診。
猩紅熱川崎氏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OVID-19的小故事
法國出現首例兒童死於COVID-19的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寫在前面......
台灣國內連續10天零確診,十全十美。
陳時中部長說:期中考考的不錯,期末考還沒考。
大家都應該知道,當有效的疫苗還沒出現時,下一次新冠病毒🦠的期中考甚至期末考一定是更難考的,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大家一定都還要努力。
所以繼續維持防疫新生活: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說話小聲點。」
進入主題......
法國馬賽市一名9歲男孩死於罕見的炎症症候群,該炎症症候群似乎與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有關。
這名男孩起初的症狀似乎像是猩紅熱。
男孩在5月2日就醫,看完病之後,男孩回到了家。
但是,那天晚上,他因為心臟不舒服(heart attack),於是他被送進了La Timone醫院的PICU。
此時他的症狀包括高燒,皮疹,腹痛,結膜炎和舌頭紅腫。驗血結果顯示他在前幾週曾感染過COVID-19。
男孩在醫院接受了為期七天的治療,但是不幸的是,5月8日,男孩死亡。
法國醫生說他的某些症狀與川崎氏症類似,川崎氏症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會引起血管發炎並導致心臟損害。這是法國該症候群的首例死亡病例。
事實上,3月1日至5月12日之間,法國已有125例報告的多系統炎症症候群病例。患者的年齡範圍為1到14歲。
法國的衛生官員表示,與典型川崎病相比,懷疑與Covid-19相關的病例的血管炎症和心臟損害“更為明顯”。
重點在此......
WHO 2020年5月15日集合歐美專家,發表科學簡報中說明:
「有關兒童和青少年COVID-19的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初步病例定義如下:
0-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發燒大於等於3天
加上下列5項中至少2項:
1. 皮疹或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或粘膜皮膚炎症跡象(口腔,手或腳)。
2. 低血壓或休克
3. 心肌功能障礙,心包膜炎,瓣膜炎或冠狀動脈異常(包括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或肌鈣蛋白/ NT-proBNP升高)的特徵
4. 凝血障礙的證據(PT,PTT,d-Dimers升高)
5. 急性胃腸道疾病(腹瀉,嘔吐或腹痛)。
再加上:
發炎指標,例如ESR,C反應蛋白或降鈣素原升高。
再加上:
沒有其他明顯的微生物炎症原因,包括細菌性敗血症,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休克症候群。
再加上:
COVID-19的證據( RT-PCR,抗原測試或血清學陽性),或可能與COVID-19的患者接觸。
歡迎大家分享,需要時再拿出來對一對。
猩紅熱川崎氏症 在 優幼診所- 川崎氏症與猩紅熱川崎病: 診斷條件需要持續高燒超過 ... 的推薦與評價
川崎 病: 診斷條件需要持續高燒超過五天,並包括以下5種症狀的其中4種以上。 (1) 雙眼眼白充血,但無分泌物。 (2) 口腔黏膜,嘴唇鮮紅乾裂出血,舌頭表面有 ... ... <看更多>
猩紅熱川崎氏症 在 孩子發燒紅疹勿輕忽!「猩紅熱」嚴重恐傷心腎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草莓舌代表黏膜有相當激烈的發炎反應,可能出現的疾病有川崎氏症、猩紅熱和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毒性休克症候群,這三種疾病一旦拖延就可能會傷到 ... ... <看更多>
猩紅熱川崎氏症 在 [寶寶] 川崎症- 精華區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我家寶寶 女生 1y8m
10/20感覺她有點感冒的樣子(喉嚨有痰), 帶去醫院(非台大)看醫生,
醫生挖出兩邊的大耳屎, 並懷疑他有中耳炎
10/23醫生說感覺確定她有中耳炎, 並且變嚴重了
10/24晚上開始有點熱熱的
10/25清晨發高燒(約38-39度)
10/25早上帶去看醫生, 醫生說他中耳炎很嚴重, 要立刻住院,
並做了一些抽血和耳朵的簡體
10/26早上會診耳鼻喉科, 做耳朵某種切開引流手術(在耳朵裡刺一個小洞, 把濃引出來)
醫生說做了後會很明顯的改善發燒狀況
(但我們家的寶寶做了以後一兩天都還是一樣每隔五六個小時就發一次高燒, 39-40度
, 抗生素也加強到最強的劑量, 但也沒改善發燒的狀況)
10/27姑婆來看她, 說: "她的眼睛怎麼那麼紅? 嘴巴也很紅?"
我:"對耶~怎麼這麼紅?" (但問了兩三個護士, 也都說不出所以然來,
還有護士跟我說小朋友發燒會這樣...)
姑婆說:"啊~這是火氣大啦~太上火了..."
10/29早上我上網查了一下關鍵字"幼兒 嘴唇 紅", 出現了很多"川崎症"或"川崎氏症"
和"猩紅熱"的網頁 我愈看愈覺得我家寶寶得了川崎症
顧不得我的醫生在門診中, 我打電話去跟我醫生討論
(因川崎症有10天黃金治療期, 過了10天就算投藥也沒用, 而且那天是週五了,
若當天需轉院卻沒轉院, 就要多拖2天, 所以我很急...)
但醫生一直認為她不是, 醫生還是覺得她是中耳炎
(因他說台灣的川崎症寶寶在打卡介苗處會有紅腫)
住院醫生也說川崎症有六個症狀, 要符合其中五樣, 才能判定是川崎症
但我自己查BBH, 好幾個媽媽有提到他們小孩是"非典型"的川崎症,
初期根本就只有兩三樣症狀, 要等到約兩週後才會出現手指脫皮等現象
(但那時已超過十天了)
下午幫寶寶辦請假, 由爸比帶去台大小兒感染科門診
台大醫生的態度和說法, 感覺他認為應該是川崎症(所以就開始幫我們喬病床的事),
只是他還不敢完全確定, 所以排了隔天一早的心臟超音波
(當時我們已經發燒快滿5天了, 只要一滿5天就可以做心臟超音波,
就能確定是否是川崎症)
之後又陸陸續續有其他醫生和護士來看寶寶(教學醫院咩),
量體溫, 做心電圖, 摸她脖子...等, 也做了x光檢查
有醫生說我家寶寶的眼睛和嘴巴, 跟他過去照顧過的川崎症寶寶很像
也有醫生說雖然還沒經過心臟超音波檢查, 但他覺得應該是
10/30早上寶寶開始出現"草莓舌"
早上做了耳朵x光和心臟超音波, 做完果然證實寶寶就是川崎症...
下午開始給"免疫球蛋白", 晚上開始每天吃半顆阿斯匹靈
晚上突然發現寶寶的嘴巴, 一整圈都在流血(很心疼)
10/31早上起來後發現寶寶有很明顯的好轉(眼白變回白色了)
雖然還有發燒過兩次, 可是有比較降下來一點, 間隔也拉長了
結論:
1. "非典型"的川崎症很容易被誤診成感冒, 等到"集滿"五項症狀時, 常已超過10天,
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ex我家寶寶初期的症狀只有發燒和嘴唇變紅(不會腫, 但顏色很紅)
和眼白變紅(只有一點點~不明顯, 直到10/29下午才變得很明顯)
2. 若發燒已經5天了, 建議帶到台大等已有很多臨床經驗的醫院檢查
我帶去的第一家醫院也不是小醫院, 但卻一直執著於要看到卡介苗處紅腫或集滿五樣
推測可能他們較沒實務經驗, 所以只能憑書本上寫的做,
而台大醫生是一看到就說"可能"是川崎症(他已經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了)
如果我們週五沒幫寶寶轉到台大, 她現在還在原本的醫院等待集滿五樣症狀...
3. 小孩一出生就趕快幫他保住院醫療險和燙傷險
這是我們好幾個朋友傳給我們的經驗談, 他們當初也是別的朋友傳給他們的
我家寶寶剛出生時, 我們沒立刻保, 後來寶寶有一次住院,
出院後我們立刻去保住院醫療險(但還是很阿Q的沒保燙傷險)
過一陣子, 有一次去吃鼎王, 寶寶意外的被燙傷手...立刻又趕快去保燙傷險
現在我看到朋友懷孕的, 我都會強力建議要保這兩個險
#燙傷是因為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喜歡喝熱湯, 小孩剛學會走的時候,
墊個小凳子, 手一扳, 剛好會弄倒桌面上的湯...
所以小孩被燙傷的機率高很多
另外, 因為有住院醫療險, 我們住院時可以很無後顧之憂的說要住單人房
可以做的檢查盡量做, 就算要自費也沒關係
現在看著寶寶漸漸好轉, 只希望不要影響到心臟...
這是一條漫漫長路...聽說要繼續追蹤心臟方面的問題 好多年...
※ 引述《kyfang (kyfang)》之銘言:
: 前幾天我兒子得了「川崎症」
: 這個病是個少見的病
: 在台灣大約每10萬個5歲以下的兒童會有66個病例
: 病因目前不明
: 推測是「某種未知的病毒遇到某種體質的小孩,所以誘發自體免疫反應,
: 造成全身性的血管炎」
: 所有可能的後遺症也就是從這血管炎而來的
: 川崎症一般會有以下症狀當中的5種或5種以上
: 1.發燒超過5天
: 2.皮膚紅疹
: 3.結膜炎
: 4.草莓舌及嘴唇發紅乾裂
: 5.手掌、腳掌紅腫,且10天至2星期後手腳指端脫皮
: 6.頸部淋巴結腫大
: 7.冠狀動脈血管瘤
: (還有很多小朋友會在打卡介苗的地方紅成一圈,大約5元硬幣的大小,我兒子也有)
: 一般是夏季較多
: 但今年很特別
: 明明是冬天
: 但在我們住院的第二天及第三天都有川崎症的小孩入住
: 川崎症厲害的地方在於
: 他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大宗
: 經常會引起冠狀動脈血管瘤
: 如果沒處理好的話
: 血管瘤可能會爆開(這是最糟的狀況,這樣就沒得救了)
: 或是因為血管瘤造成血液流動不順暢而聚集成血塊
: 血塊在身體裡面這就很糟糕了
: 有些孩子會心肌梗塞就是這樣的原因所造成
: 還好我兒子的病發現得早(台大李秉穎醫師真是太厲害了)
: 所以即時用了免疫球蛋白
: (發燒滿5天用免疫球蛋白最適合,我們就是這時候用的)
: 病況也就迅速的改善
: 也有好多人問我為什麼想到要讓我兒子去台大看醫生
: 其實我兒子發燒的第二天我就有帶去診所看
: 不過診所當然是看不出個所以然
: 因為除了發燒也沒甚麼明顯症狀
: (當時大約燒到39度,打卡介苗的地方紅一圈、肛門口有點脫皮,牙齦有點腫)
: 第二天下午身上起了紅疹
: 所以晚上又帶去給診所醫師看
: 診所醫師判斷是玫瑰疹
: 若是玫瑰疹的話
: 接下來就會退燒了
: 可是第三天還是沒改善
: 一樣的燒
: 而且我兒子活動力降低
: 眼睛出現了結膜炎
: 心跳大約160下/min
: 呼吸大約60下/min
: 所以我就找了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的門診掛號
: 也把我兒子幾天下來的病況發展寫在紙上給把拔和阿嬤帶去
: 李秉穎醫師看了一下
: 就說.....川崎症
: 後來我們出院之後
: 診所醫師還是覺得我兒子不像是川崎症
: 因為手腳沒有脫皮
: 不過川崎症會脫皮是病發後的10~14天
: 到脫皮的時候冠狀動脈通常已經病變囉
: 這個經驗讓我體會到
: 家人、診所醫師、醫院醫師對於同樣一個病看到的病徵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 所以當寶寶發生了不明狀況的疾病時
: 「即時觀測及記錄各種狀況」是很重要的
: 包括各種生命徵象(呼吸、心跳、體溫的變化,因為光喘也可能喘到呼吸衰竭,或是血氧
: 濃度不足或是血液酸鹼度產生變化)
: 還有寶寶身上的各種變化(不管覺得是否和疾病有關都要記錄,因為有時候我們自己覺得
: 無關,但其實很有關係)
: 話說......全世界可能找不到第二個大血管轉位+川崎症的寶寶吧
: 偏偏我兒子就這麼幸運......
: 怎麼會這麼剛好啊!!
: 而且川崎症不容易診斷出來
: 我們住院的時候
: 隔壁床的寶寶是從另一個醫學中心轉來
: 他們在另一個醫學中心住院時
: 隔壁床也是川崎症寶寶
: 不同的是他們的川崎症在發燒兩周手腳脫皮時才確診
: 這已經錯過治療的黃金期啦
: 可能因為是個很少見的病
: 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呢
: 落落長講了一堆這次生病的經驗談
: 還是希望大家的寶寶都健健康康啦
: 如果寶寶生了奇怪的病
: 也千萬要小心處理
: 還有要「記得作筆記」
: 才能在與疾病的這場仗當中打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96.251.249
※ 編輯: linneoneo 來自: 120.96.251.249 (10/31 1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