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偶爾找不到答案 #也沒關係
#我不是懶而是在充電中
.
我在吃東西的時候,有幾個奇怪的習慣。打開像品客那樣的洋芋片時,通常頂端都是完好的,愈往下就參雜著愈多碎片,而我會把它們全都倒在盤子上,對完整的和碎裂的洋芋片進行分類。
.
接著,我會把完整的洋芋片小心地放入罐子裡,先把碎掉的餅乾撿起來吃;將不完整的部分都處理完後,再把圓圓的洋芋片一個個夾起來放入嘴裡,但這時心情卻不怎麼高興。
.
在吃最喜歡的水果葡萄時,我也會進行類似的「儀式」:將掛在枝枒上的葡萄粒輕輕往上撥,把掉落的葡萄蒐集起來,然後擺放在喜歡的盤子上先吃掉,這樣一來心情就會變得平靜。
.
當然,在外面和人們一起吃東西時,不可能進行那樣的儀式,因此經常會暗自感到疲憊。
.
我還有另一個強迫性的習慣,就是手機電池一定要充到100%才會覺得心安,即便約會都快要遲到了,在電量數字到達100之前,我就沒辦法踏出家門(諷刺的是,我對約定時間卻沒有強迫性地遵守)。97%或98%都不行,一定要充到100%。若非不得已的情況,我也很少把手機閒置到轉換為低電量模式。因此,我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在電話講到一半時說:「等等,我的手機電量只剩下3%,電話可能會突然斷掉!」朋友啊,為什麼忘了行動電源的存在呢。
.
這種傾向在必須按照計畫處理事情時雖然可以起到幫助,但眾所周知,#人生大部分的事並不會如計畫般順遂。#尤其是在人際關係裡,如果發生了完全無法掌握的情況,我就會因此陷在無形的焦慮中夜不成眠。
.
他人的情感和反應,這類的變數不論我如何徹底地做好準備,也一定會有偏離計畫的事情發生。然而,如果自己具有的某種傾向,不會連續性地對其他事情帶來負面影響,也不必執意要去將它改掉。
.
強迫性的傾向若不會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而能給予一種安全感的話,就那樣放任不管也無妨。但是像我的情況,強迫性的傾向對工作或關係造成的不便逐漸變得頻繁,為了加以調節就必須做出一些努力。
.
首先,我開始將平常強迫性的習慣嘗試反過來執行:吃東西的時候,先從完整的部分開始入口。剛開始雖然內心有點忐忑,但是不處理破碎的部分,先享受完整的食物感覺也不錯。此外,除了有重要業務需要聯絡時,我也試著將手機電池閒置到低電量模式。在手機通知鈴響的0.1秒內前去確認的習慣,似乎也帶來了相當大的疲勞感。因此,有段時間我為了不在手機的鎖定畫面上看到訊息,關閉了大部分應用程式的通知,藉以調節對外部刺激的反應敏感度。這樣試了之後,即使電池的電量降到3%,我也不會嚴重地感到不安了。
.
雖然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了不起,但這其實和認知治療(透過改變我們的「想法」來控制情感,目前在大部分的精神健康疾病上,被認可是最具效果的非藥物性治療)是一樣的脈絡。另一方面,因為具有強迫傾向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疲倦,所以我也反過來利用計畫型的個性,在一開始就先將休息時間插入日程裡。
.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在日常生活裡讓呼吸趨於順暢,在其他事情方面內心也逐漸邁向從容,感覺到我對待自己和世界的視線變得更加寬廣。我所嘗試的在行動上的小小變化,實際地影響到了我的想法甚至是感情。
.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沒有哪件事是不會改變的」,並不是在計畫中只要出現了差錯,剩下的人生就會跟著毀掉。因此,即使有時候不知道答案,就那樣直接去試一試也沒關係的。
|
|
本圖文摘自《我不是懶,而是在充電中》(게으른 게 아니라 충전 중입니다),作者跳舞蝸牛是韓國插畫家、圖畫散文作家。擁有宅女的體質及宿命,喜歡挖掘藏在抑鬱裡的幽默,並透過插畫加以展現;曾擔任《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一書的插畫師。
・
經歷過長時間的倦怠症、憂鬱症和焦慮症,每天都會對自己拋出「只有我這麼奇怪嗎?」的質疑。對她來說,其實只是需要比其他人多一點的時間,可是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為了安慰自己並吐露內心的想法,她因著這樣極度私人的理由踏上了畫畫與寫作之路,希望這些故事可以為世上所有長不大的「大人們」帶來慰藉:「沒關係的,不是只有你會那樣。」
・
翻翻本書:https://tinyurl.com/5ktkcjyv
本書由 大好書屋 發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
「畫畫治療憂鬱」的推薦目錄:
畫畫治療憂鬱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畫畫治療憂鬱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貼插撥】想不開的感覺
。
文摘:
想結束自己的生命的其中一種狀態,是因為認為「世界沒有自己比較好」。這乍聽之下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世界又不是為你而轉動的,世界又怎麼會因為沒有你而比較好?其實,不論是勝利組或魯蛇組,都有可能有這種感覺。勝利組的生活,確實有許多人因她轉動。但因為自己不斷往下墜落,無法呈現最好的狀態,因此眼睜睜看著其他人被自己拖累,那還不如不要自己。魯蛇組沒有這種叱吒風雲的能力,但也因為魯蛇感受到認為世界彷彿有他沒他沒差,她更容易往這種想法傾斜。
世界沒有自己比較好,這種想法,是與他人、環境互為主體的構成,不是自己孤立的頭腦「想不開」的結果。
。
如果缺乏把自己客體化的能力,一旦憂鬱,可能就需要其他種「傳統」療法而非重視語言對談的現代療法來幫助。不少治療師都與我提過,病識感強、能把自己的狀態客體化的病人,恢復正常運作機會最高。一位我在美國認識的心理學博士與治療師朋友說,她覺得最困難的就是說不出來,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的人。這種人無法對自己進行分析,也因此找不到病症由來,無法對症下藥。這種人適合其他種療法。但不論是什麼療法,都只是康復的一環。不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可能培養出新的興趣。陪伴他找到興趣,找到可以放空、讓身體舒壓、暫時忘記自己的有意思的活動,對康復很有幫助。這可能非常困難,而且無法一蹴可幾。但無論是哪一種人,都可能可以透過專注於有樂趣的活動的身體感,而慢慢找回一個相對完整的自己。擅長自我反省與分析的人,更應該由複數的友人陪伴,多做可以放空、不用大腦語言區的「正常」事情,比如運動,做菜,爬山,畫畫,這些不依靠語言的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enchieh.chao/posts/10155743333303196?__cft__[0]=AZVH24yVhC8icKI7IYmoXfrh68V-UgAWp5KRed5ic6I95QqAILP0ZoiTqmjtKut23kIYZFxcrNwQqOsRkxUjSV41fzP_DG1TD80FzQcFTKlboA0my19JiDsHqCGVCFOYGjI5cnZ0N5fisQAv-2l-5FDElmWIZ0zeOqtpcQJFQ1Qoqg&__tn__=%2CO%2CP-y-R
畫畫治療憂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畫畫治療憂鬱 在 人體實驗室~看穿內心世界沙遊治療憂鬱 中視新聞20180213 的推薦與評價
不少 憂鬱 症和創傷症候群的患者,內心的情緒和創傷,難以表達,透過沙遊療法有所幫助。沙遊療法是透過圖像和作品的呈現,讓患者如同跟自己的潛意識對話 ... ... <看更多>
畫畫治療憂鬱 在 不用很會畫畫也可以,關於藝術治療 - 女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藝術治療的兩種模式發展至今,藝術治療仍然有許多不同的形式、定義及概念,但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1. 藝術心理治療( Art Psychotherapy) 對Naumburg ... ... <看更多>
畫畫治療憂鬱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把憂鬱「畫」為彩虹!藝術治療用色 ... 的推薦與評價
把憂鬱「畫」為彩虹!藝術治療用色彩帶你走出焦慮】 你有聽過「藝術治療」嗎?藝術治療幫助人們,在畫布前看見自己的真實狀態,人們和憂鬱之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