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焦逃配]
先前分享過《依附》這本書,最近看到一篇很棒的書評,分享給讀者。
特別喜歡裡面這兩段話。
#要別人自己獨立自己培養安全感是違反天生依附本能的
《依附》這本書則提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連結,渴望和他人親密,希望被在乎、被重視,這是人類基因的設定中與生俱來的需求。如果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又穩定的安全型依附戀人是最好不過,然而,即使是非安全型的人,也有擁有幸福的權利,當你只是告訴他們「你應該獨立、應該培養自己的安全感」是違反生物學的。
#焦逃配的解決之套
焦慮型伴侶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不安全感不全是對方造成,有意識的去練習安撫自己,而逃避型伴侶則需要練習安撫對方,並且慢慢的從自己的洞穴中出來。
書中強調,「有效溝通」是最好的辦法。所謂「有效溝通」,是指雙方能夠不耍手段、不自己腦補測試、不拐彎抹角,真誠、直接的說出需求,而也能夠將伴侶的話聽進去。
例如
焦慮型:「最近好像常常感覺到你心不在焉,我希望能夠和你談談。」
(取代「你最近都沒在聽我說話,我就知道你不愛我了!」)
逃避型:「我需要一些時間準備自己,能不能週末再談呢?不過我希望先讓你知道,這並不是我不在乎你。」
(取代「你想太多了,沒有這樣的事。」)
當然,這不容易,畢竟對兩個人來說都是踏出自己原本的舒適圈,做出和以往不同的決定,而當一方不願意改變,這段關係就很難有好的結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肆一Fouro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怎麼愛,才可以一直愛下去?】學習這9種特質,讓你的戀愛更長久 在之前幾支分享愛情的影片裡,跟大家分享的大多是在一段關係裡的錯誤觀念或是什麼樣是不健康的關係,但卻沒有說過要怎麼經營關係才是對的?因此你也一定很好奇:「愛情要如何經營?」要做些什麼才對?而談過戀愛的人也都瞭解,維持一段關係是多不容易...
當愛成了依賴 在 閱讀再進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愛的是他,還是你的自我想像?
我開始相信,人們之所以罹患戀愛成癮,是來自童年遭受遺棄那份尚未癒合的痛楚。患者感覺生活在這世上如此不安全,除非能依靠著某人,他們緊緊抓住一個堅定的妄想,認為另一半有力量照顧、肯定他們,而且莫名地可以使他們的人生完整。
他們不斷想要對方符合自己不切實際的內心形象,但這樣的堅持卻嚴重毒害了關係。
通常來說,戀愛成癮者不曾從照顧者身上得到足夠而適當的情感連結。很有可能,在童年就經歷了中等至嚴重程度的遺棄或忽視;對於兒童來說,要感受到愛很簡單,只要有人照顧他們就夠了。
照料本身就傳達出一個訊息:「你很重要,沒有你不行,你是受人疼愛的。」我相信,孩子如果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情感連結與呵護,自尊就會產生嚴重問題。
在孩提時代,戀愛成癮者便感受到龐大的恐懼,他們無法與照顧者產生連結,內心感到萬分無助。諮商的時候,患者常描述這種童年的恐懼就好比不能呼吸,彷彿被切斷氧氣供應,真的就要死去一般;或是內心感到空虛,沒能從照顧者身上獲取呵護,並且由於沒有人願意呵護這個孩子,他們變得無法真正去做自己或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除此之外,很多患者都心懷怒氣,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些孩子總會在忽然一瞬間意識到,自己其實遭受虐待。
這種兒童時期的嚴重分離,也就是遭受忽視或遺棄的原始經驗,對孩子具有毒性的影響,並且一路延伸到成年以後。
原始的遺棄經驗尤其充滿痛苦、恐懼、憤怒、羞愧和空虛,而這些孩子沒有宣洩情緒的地方,他們會把情緒累積在心裡,直到成年後面臨被拋棄的威脅,或者真的被拋棄時,累積多年的情緒受到刺激,終於一次爆發。
在這些孩子中,有許多人曾短暫或有限地與人產生連結,例如和祖父母一起,讓他們從遺棄所帶來的痛苦、恐懼、憤怒和空虛中得到紓解。然而,這樣可能只會使問題惡化,因為這件事告訴了他們,就是要透過與他人的連結,才能舒緩這種痛楚。
就算是在兒童時期,戀愛成癮者也渴望連結、隸屬於某人,藉由與(患者認為)能填滿他們破了洞般的空虛心靈、祛除他們不足感的人聯繫,他們才終於可以感到安全。他們要找的那個人,能減輕他們因為原始的遺棄經歷而產生的壓力;成年之後,幾乎任何人都能充當這個角色:愛人、父母、朋友、兒女、諮商師、牧師。
就算對方沒有這種強大力量,那也無所謂,戀愛成癮者會賦予這個人足夠的虛構力量和無條件的愛,好填補戀愛成癮者的缺憾,滿足他快樂的妄想。
--《當愛成了依賴》
好想看看這本書:https://goo.gl/C5wXV3
#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閱讀再進化最懂你
當愛成了依賴 在 閱讀再進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愛的是他,還是你的自我想像?
我開始相信,人們之所以罹患戀愛成癮,是來自童年遭受遺棄那份尚未癒合的痛楚。患者感覺生活在這世上如此不安全,除非能依靠著某人,他們緊緊抓住一個堅定的妄想,認為另一半有力量照顧、肯定他們,而且莫名地可以使他們的人生完整。
他們不斷想要對方符合自己不切實際的內心形象,但這樣的堅持卻嚴重毒害了關係。
通常來說,戀愛成癮者不曾從照顧者身上得到足夠而適當的情感連結。很有可能,在童年就經歷了中等至嚴重程度的遺棄或忽視;對於兒童來說,要感受到愛很簡單,只要有人照顧他們就夠了。
照料本身就傳達出一個訊息:「你很重要,沒有你不行,你是受人疼愛的。」我相信,孩子如果沒有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情感連結與呵護,自尊就會產生嚴重問題。
在孩提時代,戀愛成癮者便感受到龐大的恐懼,他們無法與照顧者產生連結,內心感到萬分無助。諮商的時候,患者常描述這種童年的恐懼就好比不能呼吸,彷彿被切斷氧氣供應,真的就要死去一般;或是內心感到空虛,沒能從照顧者身上獲取呵護,並且由於沒有人願意呵護這個孩子,他們變得無法真正去做自己或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除此之外,很多患者都心懷怒氣,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這些孩子總會在忽然一瞬間意識到,自己其實遭受虐待。
這種兒童時期的嚴重分離,也就是遭受忽視或遺棄的原始經驗,對孩子具有毒性的影響,並且一路延伸到成年以後。
原始的遺棄經驗尤其充滿痛苦、恐懼、憤怒、羞愧和空虛,而這些孩子沒有宣洩情緒的地方,他們會把情緒累積在心裡,直到成年後面臨被拋棄的威脅,或者真的被拋棄時,累積多年的情緒受到刺激,終於一次爆發。
在這些孩子中,有許多人曾短暫或有限地與人產生連結,例如和祖父母一起,讓他們從遺棄所帶來的痛苦、恐懼、憤怒和空虛中得到紓解。然而,這樣可能只會使問題惡化,因為這件事告訴了他們,就是要透過與他人的連結,才能舒緩這種痛楚。
就算是在兒童時期,戀愛成癮者也渴望連結、隸屬於某人,藉由與(患者認為)能填滿他們破了洞般的空虛心靈、祛除他們不足感的人聯繫,他們才終於可以感到安全。他們要找的那個人,能減輕他們因為原始的遺棄經歷而產生的壓力;成年之後,幾乎任何人都能充當這個角色:愛人、父母、朋友、兒女、諮商師、牧師。
就算對方沒有這種強大力量,那也無所謂,戀愛成癮者會賦予這個人足夠的虛構力量和無條件的愛,好填補戀愛成癮者的缺憾,滿足他快樂的妄想。
--《當愛成了依賴》
好想看看這本書:https://goo.gl/C5wXV3
#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閱讀再進化最懂你
當愛成了依賴 在 肆一Fouro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怎麼愛,才可以一直愛下去?】學習這9種特質,讓你的戀愛更長久
在之前幾支分享愛情的影片裡,跟大家分享的大多是在一段關係裡的錯誤觀念或是什麼樣是不健康的關係,但卻沒有說過要怎麼經營關係才是對的?因此你也一定很好奇:「愛情要如何經營?」要做些什麼才對?而談過戀愛的人也都瞭解,維持一段關係是多不容易的事。
這支影片總結出有益一段關係的9項特質,不妨來聽聽看,或許可以幫助你談一場更好的戀愛。
--------------------------------------------------------------------------------
★字卡:
本內容出自:
當愛成了依賴:
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
派雅.梅樂蒂 / 安姬雅.米勒 / 凱斯.米勒 著,遠流出版
本影片內容非完整書籍內容,如果你對這個題目有興趣的話,歡迎去找書籍來閱讀,收穫會更多,用行動支持出版。
--------------------------------------------------------------------------------
【歡迎追蹤訂閱】
▶肆⼀IG→ http://instagram.com/fourone4141
▶肆⼀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ourone4141/
--------------------------------------------------------------------------------
當愛成了依賴 在 季彥霖- 習慣當作愛『我以為這就是真愛,這不過只是依賴。』 的推薦與評價
... 當愛 最後太難離開傷害對你的 依賴 已成為習慣我以為這就是真愛現在的我明白這不過只是 依賴 錯把習慣當做對你的愛習慣他多強烈我都感覺在記憶中凝結成 ... ... <看更多>
當愛成了依賴 在 閱讀教我們的五件事- 《當愛成了依賴 的推薦與評價
當愛成了依賴 :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教我們的五件事作者: Pia Mellody, Andrea Wells Miller, J. Keith Miller 出版社: 遠流粉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