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嗎?全身的健康都與我們的雙腳有關!雙腳不僅有支撐全身重量、幫助我們移動的作用,更有「第二心臟」之稱。身體的運作方式相當精妙,忽視足疾往往不只造成足部病痛,更可能造成其他重大疾病。只是雙腳究竟該怎麼保養才好呢?復健科侯鐘堡醫師不藏私,一次把他的足部保健法告訴你! 侯鐘堡醫師的足部保健法 穿五...
「腳趾頭發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動物溝通情緒療癒師-薩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我是中壢人- 腳趾頭一直反覆發炎(甲溝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腳趾頭甲溝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腳趾頭發炎 在 腳趾頭甲溝炎反覆發炎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腳趾頭發炎 在 動物溝通情緒療癒師-薩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寵物溝通 No.1851》
🐶 平時很悠哉,但是有時候我會被關起來,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沒有啊
🐶 不想讓我走路東張西望的時候
🏠 因為你總是去鑽草叢啊,裡面有蟲子的
🐶 但我愛鑽怎麼辦
🏠 不想讓你被蟲子咬,你會難受的呀
🐶 我總覺得裡面有很多好玩的東西藏著,要多走走看看才能夠感受大自然
🏠 沒有特別多雜草的地方都讓你去了呀,好的吧,可是我也希望你身體健康啊,兮兮狗子最近有哪裡不舒服嗎
🐶 我特別容易感覺到累,像沒睡飽一樣,感覺肚子上方有點悶
🏠 是胃不舒服嗎?
🐶 就覺得肚子上方都是空氣
🏠 是你的狗糧不喜歡嗎
🐶 容易飽吃了就脹
🏠 那你有沒有喜歡的,我給你換
🐶最原先的狗糧很喜歡
🏠 最開始的狗糧是帶她回家的那款
🐶 有翅膀的那一款,口感不是很硬,棕色,十字型或尖尖的
🏠是這嗎?
🐶雞的凍乾好吃
🏠好的我知道了,你最近為什麼總是舔腳呢?
🐶 我喜歡讓我的腳趾頭感覺滑順,因為腳腳不平整
🏠 可是都給你舔壞了呀,你不要舔了好不好,都發炎了
🐶 因為腳腳的肉肉會跑來跑去,這樣讓我走路很不舒服,肉跟肉之間腳的那個縫感覺有什麼東西
🏠 可是這個習慣你要改呀,要不然腳發炎了你會很難受的,帶你去洗澡的時候沒有告訴我你的腳有問題啊
🐶 但是你嫌我腳髒啊,一開始的時候只要說我腳怪,我就想舔
🏠 家裡你最喜歡誰呢?
🐶 長輩都喜歡,捲髮的,有點年紀
🏠你在說誰啊
🐶 就是你都會讓我跟他一起走的,(看起來像女性
🏠 那你為什麼總是和胖子打架
🐶 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畢竟我也不是他教的,而且他態度有問題
🏠 他態度不好嗎?和Neko就可以好好的
🐶 Murmur著呢,這是我跟他之間的事你不要老是插手
🏠 為什麼有時候突然朝我發脾氣,凶我,可是你們老是打架我也不開心啊
🐶 因為你冤枉我
🏠 我哪裡冤枉你了
🐶 你老是告狀我做了什麼
🏠我沒有啊
🐶 跟家人告狀
🏠 那我帶你去拍照你開心嗎?
🐶 有些人來看我,但是很奇怪都不讓我動,我看起來似乎有點討喜
🏠 大家都說你很乖啊
🐶 他們會很洋洋得意
🏠 那你喜歡我嘛,對我有什麼意見嗎?沒有的,就是想留下好看的照片
🐶 有時候看不懂你在幹嘛就不想理你,老是想扮演什麼嚇唬我⋯ 會製造恐怖詭譎的氣氛,你兜個圈子還不是讓我找到你
腳趾頭發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型冠狀病毒的皮膚疹子
最近大家一定都很關心新冠肺炎的消息。而這幾天很多家長和患者來看診的時候,都會問:“我有沒有可能是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症狀很多樣化,從發燒、到拉肚子、皮膚疹、嘔吐、咳嗽、肌肉酸痛、喉嚨癢……等等非常不典型,跟很多普通疾病很像,唯一能夠確定的方法就是做篩檢。
其中比較特別的症狀,是嗅覺異常、味覺異常,但是這個感覺很主觀,成人當然可以自己察覺和留意。但在兒童則不容易被察覺出來,醫師在問診上有一定的難度。
但在兒童的新冠肺炎當中,根據國外這一年多的統計,有蠻高的比例會出現手指、腳趾末梢地方出現皮膚疹。
去年是首先由義大利、科威特和美國的皮膚科醫師留意到,兒童、青少年無症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部分會疑似出現在四肢末端(尤其是在腳趾頭)出現疹子,有點像缺血/水疱的病灶,有點像血管炎。稱為:COVID Toe, 或是acroischemia , perniosis、chilblains
根據兩名義大利皮膚科醫師Dr. Mazzotta及Dr. Troccoli一篇比較詳細的病例報告,一名13歲的青少年,腳趾出現疼痛的病灶,5-15mm圓形、紅紫色的疹子.
過了兩天之後,出現全身肌肉酸痛,發燒的症狀。回顧他的接觸史,發現他的家人也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
所以推斷他也是受到感染。(但是他當時沒辦法確認篩檢,因為現在義大利混亂及嚴重的疫情關係)
根據這兩位義大利皮膚科醫師的描述,在當地的皮膚科討論社群當中,許多其他醫師也遇到類似的患者。大多是兒童以及輕症的患者會出現疹子在腳趾上,少數會出現在手指。部分過幾天會自動痊癒消失。
而科威特2名皮膚科醫師Dr.Alramthan, Dr.Aldaraji 所報導的兩名成人,確診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皮膚疹子的案例,分別是27歲和35歲的成人以手指的末端病灶來表現。很類似上述義大利的病例報告。病灶像血管炎一樣.
而美國兒童皮膚科醫學會,去年也留意到這一點,並且發出調查問卷。嘗試去統計這一個症狀出現的比例以及特徵。
後來經過了一年多的經驗累積後,國外的學者也發現陸陸續續有很多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因為透過ACE-2接受體, 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發炎反應,所以才會造成這些末端地方出現皮膚疹。另外也有學者發現是血中的一種蛋白cryofibrinogen 在3分之二病人中呈現陽性,推測跟這個有關係。
兒童、青少年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患者,在早期或許可以看到手指、腳趾頭有這些病灶,或許是一個早期的徵兆。
總歸一句:新冠病毒的症狀千變萬化,什麼都像、也什麼都不像,請留意陸續公布確診者的足跡,如果有重疊足跡疑慮的話請打1922防疫專線安排篩檢
各位也可以看一下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吳醫師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141303546564690/posts/512631066098601/?d=n
和Icu醫生陳志金陳醫師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1536864699976440/posts/2525199801142920/?d=n
徐嘉賢診所-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07 361 3338
https://goo.gl/maps/GvphRtRkpbMsbffg8
#左手自己檢查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drblackeye
#加入奶爸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drblackeye
參考資料: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ijd.1523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272985/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1)00133-X/fulltext
https://www.fip-ifp.org/wp-content/uploads/2020/04/acroischemia-ENG.pdf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ced.14243
https://jddonline.com/articles/dermatology/S1545961620P0444X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937-5/fulltext#.Xp_WJ5lpkyQ.facebook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220276/
http://www.syndicatdermatos.org/wp-content/uploads/2020/04/cp-covid-peau-6-avril.pdf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010472
腳趾頭發炎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嗎?全身的健康都與我們的雙腳有關!雙腳不僅有支撐全身重量、幫助我們移動的作用,更有「第二心臟」之稱。身體的運作方式相當精妙,忽視足疾往往不只造成足部病痛,更可能造成其他重大疾病。只是雙腳究竟該怎麼保養才好呢?復健科侯鐘堡醫師不藏私,一次把他的足部保健法告訴你!
侯鐘堡醫師的足部保健法
穿五趾襪
侯鐘堡醫師提及,穿五趾襪是最簡單的保養方法。「因為你五隻腳趾頭都會分開,增加抓地力,也比較不會有跨趾的問題。」他說明,有些拇趾外翻的患者,久了之後就會產生跨趾的問題,穿五指襪就能有效預防。
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建議能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侯鐘堡醫師分享,自身家中備有非常多種保健品,每天挑一到二種做不同搭配。「如果身體缺乏微量元素的話,我覺得這樣補充比較完整。」
赤腳運動
侯鐘堡醫師指出,現代人比較少不穿鞋子運動,但其實赤腳運動對於訓練足部小肌肉、培養足弓的力量都有幫助,就能減少全身性的腰酸背痛。
他建議,一周可以挑一天在合適的場地赤腳運動,像是學校操場的PU跑道是比較安全的場所。「只要一個小時,在上面跑跑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就可以。」
足底筋膜炎的緩解動作
侯鐘堡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患者或腳底緊繃的人,可以做下列動作。
足底筋膜炎伸展
步驟:
1、坐姿,腳伸直,腳背稍微施力勾起,此時會感到前側大小腿有出到力,小腿後側則會有微痠、緊繃感。透過這個運動可訓練平常較無力的前側肌肉,同時放鬆小腿後側肌肉及腳底。
2、一次做30秒至1分鐘即可,一天做10至20次,對緩解足底筋膜炎很有幫助。
足底筋膜炎按摩
步驟:
1、準備一顆足部按摩球,置於腳底。
2、用腳底踩踏按摩球,尋找足弓較緊繃之處,找到之後可停留約30秒,甚至身體往前傾,施加一點壓力,藉此鬆開足部緊繃的筋膜,再繼續尋找下一個緊繃點。
3、每處只需按摩30秒,整體足部放鬆只要花3至5分鐘。
侯鐘堡醫師也提醒,若是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從事按摩時切記不要故意去壓痛點,若是過度壓迫,反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發炎。
肌少症預防運動
侯鐘堡醫師指出,其實我們會全身痠痛,除了與不正確的姿勢有關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在於活動量不足、肌肉量不足,也與肌少症有相對關係,「所以我們從年輕時,就要存一些肌肉本。」此外,他也提及,若是能夠有氧運動搭配一些肌力訓練,會有更好的效果。
深蹲搭配二頭彎舉
步驟:
1、準備2個600~700cc裝滿水的寶特瓶。
2、深蹲時可利用寶特瓶的重量同時做二頭肌彎舉。
3、30次為一個循環。如此一來,上下半身都有鍛鍊到,等於同時做了全身性的運動。
弓箭步搭配雙手上舉
步驟:
1、準備2個600~700cc裝滿水的寶特瓶。
2、做弓箭步的同時可將雙手向上舉。
3、30次為一個循環。
侯鐘堡醫師說,這也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比起單做弓箭步有更好的鍛鍊效果。再加上水瓶的重量,效果更升級。
深蹲
步驟:
1、準備1個6公斤左右的桶裝水。
2、抱著做深蹲30次。同樣的,多了6公斤的重量,將會提升訓練效果。
硬舉
步驟:
1、準備1個6公斤左右的桶裝水。
2、提著桶裝水,上半身挺直不動,維持腰部打直,屁股向後推,向下彎曲髖關節,再順勢將身體挺起來。平時搬重物時同樣也能用此方法,比較不傷腰也更輕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2月號《 足健康,90%疼痛不會來!》,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19
【相關影片】
復健科醫師詳解,姿勢對了!疼痛不再來【侯鐘堡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TBnQxNz6JUA
足底筋膜炎 要如何正確舒緩? 【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BWxN5DwR57g
推牆5秒改善腰痛、便秘,舒緩足底筋膜炎
https://youtu.be/6kDfKkuYkyo
【相關文章】
牽一「腳」動全身!3招鬆足底筋膜,脹氣便秘也改善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233
對付腳跟腳底痛!醫師5招緩痛消腫,80%人都有效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827
最強足部疼痛自癒術:忌1食抗慢性發炎,膝痛也好轉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6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腳趾頭發炎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Bap6r
跑步:https://bit.ly/2lC1L7V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腳趾頭發炎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Bap6r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腳趾頭發炎 在 腳趾頭甲溝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腳趾頭 甲溝炎- 每天都會打籃球的需求加上我有時候腳指甲剪得太短所以腳趾頭漸漸就變成了這樣想請問有什麼比較不痛的治療方式謝謝. ... <看更多>
腳趾頭發炎 在 腳趾頭甲溝炎反覆發炎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甲溝炎就是指甲長到肉裡發炎,/,從國中到大學甲溝炎已經陪伴了我半個求學時光,我自己剪常常失敗剪太醜又被外科診所醫生罵, ... ... <看更多>
腳趾頭發炎 在 我是中壢人- 腳趾頭一直反覆發炎(甲溝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腳趾頭 一直反覆發炎(甲溝炎),有做過門診剪甲、冷凍療法,但無法根治,最近還長出肉芽,請問中壢張皮膚科有看甲溝炎嗎? 誰知道桃園中壢地區專治甲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