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雜症萬事通
在網路上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在這邊找找看唷

Search

達拉崩巴歌詞的相關標籤

相關貼文 相關照片 相關影片
歌曲打破隔膜 文:薯伯伯 坦桑尼亞的主要景點有很多,例如桑給巴爾的石頭城和陽光海灘,又或是獵遊看原始生態,但是對我而言,這裡最大的吸引力,就是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 在西藏多年,總是有人問我,會否去攀爬珠穆朗瑪峰。我完全沒有這樣的計劃,一來自身根本就缺乏攀山的經驗,二來對攀山也不算太感興趣,三來費用也實在昂貴,好像是數十萬港幣。 但我卻非常熱愛徒步,走過林芝的墨脫、德欽的雨崩、尼泊爾的安娜盆娜等地,還有西藏阿里的神山岡仁波齊,在神山的卓瑪拉山口,海拔有 5630 公尺,看著日光映射在經幡之上的景像,如果說因此而脫胎換骨,似乎有點誇張,但總覺人生就不太一樣。徒步是體會,也是領悟。 非洲最高的乞力馬扎羅,本身高度其實未及亞洲的高山,但卻是在不用攀岩的情況下,徒步便能到達的最高點,有 5895 公尺。這種高度的比拼,說穿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就像岡仁波齊本身不是世界最高峰,但對不少藏人來說,其在心靈中的高度,卻又遠超其他一切。不過有機會來到坦桑尼亞,在時間、金錢、體力以及證件的條件許可下,當然還是想走一趟。 這次在非洲的行程當中,一共去了四個國家,分別是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蘭、吉布堤及坦桑尼亞,就只有坦桑尼亞是對香港人完全免簽證,連落地或電子簽證費也不用,確實有點驚喜。遇到一些持中國內地護照的旅客,知道香港特區護照免簽證,發出艷羨的神色。 但是,在西藏的朋友,羨慕的卻不是免簽,而是有護照。 * * * 徒步乞力馬扎羅的時候共有兩名導遊,主導遊名叫安德魯(Andrew),副導遊名叫馬克(Mark),兩人性格各異,但都很真心兼有點成年人的童真。我旅行時雖然很喜歡探索,但每次到達機場,出閘時看到一大堆司機兜搭兼胡亂開價的場景,還是會有點煩人或甚至心怯。所以當我從吉布堤飛到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走出接機大堂,看到安德魯跟我打招呼,像是遇到老朋友,茫茫人海中找到熟悉的臉孔,份外親切。 五天徒步行程後,我回到莫西鎮,住進酒店,剛好有一名服務員走下來,副導遊馬克忽然跟我說:「你跟那名服務員說 Nakupenda!」就是「我愛你」的意思。我一聽到這個詞的發音,立即叫了一聲:Nakupenda nakupenda wewe! 這不就是 Beyond 的《Amani》嗎?雖然知道當年他們是去了非洲才寫出這首經典歌曲,卻是這刻才意識到,歌詞中的那段非洲文字,正是斯瓦希里語,也是坦桑尼亞的國語。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we. Tunakutaka wewe. 在廣為流傳的版本裡,寫作 tuna taka wewe,但母語為斯瓦希里語的安德魯說,tuna take 是錯的,應是 tunakutaka。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和平,我愛我愛你。我需要你。」 翻查資料,當年 Beyond 到訪的不是坦桑尼亞,而是同樣說斯瓦希里語的肯亞,但憑著這首歌,香港人跟東非洲一班說斯瓦希里語的人群,又有著一份出乎意料之外的親切感。 我跟安德魯說:「你知道嗎?香港人都知道這句話,可以唱出 nakupenda 啊!」然後我跟安德魯就一起反複地唱著這句話,也跟他說起家駒的故事。 有些歌曲經典如新,一直流傳。有些人早已離去,但人走了,茶卻始終未涼。 * * * 語言永遠是打破隔膜的最好方法。斯瓦希里語的發音算是簡單,除了一些複合的元音,其餘都較易掌握。複合的元音,例如 mlima,對懂得粵語的人來說,這個發音毫無難度,讀作「唔 lima」,把「唔」(標音為 m4)縮短一點就可,就像自以為懶係好得意的港人說「唔該晒」時故意唸作「m 該晒」一樣。 Mlima 是山,lima 則是植物,搞錯的話,意思相差很遠。我雖然沒有認真去學斯瓦希里語,但當地朋友看到我輕易掌握一些複合元音時,都說:「很多外國人來了幾個月,都發不出這些發音呢。」懂得粵語,不單學習越南語或日語有優勢,連學非洲的斯瓦希里語,也有好處。如果把本身擁有的粵語優勢去掉,失去的,又豈只是粵語的底蘊。 這次步行上去乞力馬扎羅,除了 jambo(你好)、asante sana(非常多謝)、karibu sana(很歡迎)等用詞,途中學到稍微長一點的斯瓦希里語句還包括: Umefika Uhuru? (你登上了自由峰嗎?(注:自由峰是乞力馬扎羅最高的山峰,海拔為 5895 公尺。) Ndiyo, nimefika! (是的,我登上了。) Hongera! (恭喜!) 再問下去,就說不下去了,還是回復到英語的對話。在坦桑尼亞,出奇地就算是街上途人,又或是徒步行程中的背伕、侍應等,都能說非常流俐的英語,本來我準備了一些斯瓦希里語的教材,最後仍然跟同團的員工說英語便算。 * * * 除了學一兩句簡單的斯瓦希里語外,還有另一個破冰的方法,就是學習一首歌曲。如果你走的是乞力馬扎羅,最易學習的,肯定就是《乞力馬扎羅之歌》(Kilimanjaro Song)。 沿路上所有人,不論是導遊或背伕也能唱誦,歌詞重重複複,旋律極易上口,就是所謂的洗腦神曲。而最有趣的是,我在這次五天的徒步行程中,沒有見過任何外國人懂唱全首歌。導遊及沿路其他團隊的坦桑尼亞工作人員聽到我唱這首歌,都問我是否學了斯瓦希里語數個月。實情是,我只是徒步時,邊走邊記下了這首歌曲,但每次有人跟我打招呼,我就回應唱這首歌,一邊走,一邊唱,就像遠足時唱兒歌一樣愉快。 安德魯後來說:「其實很少外國人會學習我們的語言,我看到你認真去學,很開心,也很感動的!」 這首歌的歌詞是: Kilimanjaro x 4, mlima mrefu sana. Na Mawenzi x 4, mlima mrefu sana. Ewe nyoka x 4, mbona waninzunguka. Wanizunguka x 4, wataka kunila nyama Kunila nyama x 4, mbona waninzunguka. 意思是: 乞力馬扎羅,高山; 鋸齒峰,高山; 像蛇,纏著我; 纏著我,想吃肉; 想吃肉,纏著我。 歌詞就是如此簡單,頭兩句後半部是重複,第三至五句也是句首句尾重複,非常好記。後來我回到城裡,走到莫西市的街頭上,有其他導遊來兜搭生意,問我要否跟他們去行乞力馬扎羅,我回頭唱起這首歌,他們就知道我早就完成徒步了。 雖然對方拿不到我的生意,但拒絕時的氣氛卻是非常歡快。我們相互不識,卻一起唱著《乞力馬扎羅之歌》。他們因為一個外國人唱起斯瓦希里語的歌而快樂了,我也因為他們教曉我唱一首歌而快樂了。 臨別時我們用著坦桑尼亞的方式握手,正手握手之後,夾著姆指握拳,再正手握手,嘻哈大笑,有時還要右肩碰左肩,左肩碰右肩地相擁道別。也許在他們眼中,我不是一個正常的遊客,但人在旅途,最讓我滿足又自豪的,就是能夠放開心懷,甘心做一個不正常的遊客。 ——— 影片:我左手邊的是安德魯,右手邊是馬克,從乞力馬扎羅回到莫西市,我們一起到了著名的聯合咖啡室聊天,期間唱起《乞力馬扎羅之歌》,引得咖啡室的員工及經理在後方哈哈大笑。攝於 2019 年 4 月 1 日。 ——— * 想追看薯伯伯的非洲之旅,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 * * [ #西藏十二天深度遊 ] [ #薯伯伯帶隊 ] [ #已經成團 ] 西藏十二天深度遊,已經成團,團員仍然招募中,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 全方位了解西藏:行程所到的景點,包括了西藏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宗教等,還會到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及羊卓雍措湖。 日期: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至2019年5月26日(星期日) 路線:香港 → 昆明 → 西藏(拉薩 → 聖湖羊卓雍措 → 日喀則 → 珠穆朗瑪峰景區及絨布寺 → 聖湖納木措。)→ 昆明 → 香港 主題: #人文 #歷史 #宗教 #文化 #自然 #高原 #珠峰 #羊卓雍措湖 #納木措湖 👉🏽 👉🏽 👉🏽 團隊資料及報名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2007814566118012/posts/2442468225985975

歌曲打破隔膜 文:薯伯伯 坦桑尼亞的主要景點有很多,例如桑給巴爾的石頭城和陽光海灘,又或是獵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