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在朋友臉書上,看到這張黑白照,突然感傷了起來。小吃攤的招牌上寫著,滷肉飯3元、肉羹麵6元。
這讓我們想起,1980年時期,鬍鬚張一碗滷肉飯只要10元、貢丸湯12元、金針排骨湯28元。
對比現在的鬍鬚張.大碗滷肉飯58元、貢丸湯55元,沒有金針排骨湯,用苦瓜排骨湯來說明,一碗95元,比一個便當還貴。
物價上漲, 40年前的價格,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以最簡單的一碗麵線來比喻,以前的大腸蚵仔麵線一碗大概30元,最近我點了一碗麵線60元(大腸蚵仔比以前少)。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普遍用來觀察通膨的指標,來看最新數據,以美國來說,食品、物價、原物料、建築成本等,通膨壓力持續增加,今年5月CPI年增率達5%。
台灣主計處近日公布5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48%,創下8年以來新高,雖然主計處表示,目前沒有通膨現象,但也警示,隨著國際原油、農工原料持續上漲,物價漲幅創下153個月新高,下半年將會面臨物價上漲壓力。
現在100萬看起來很多,隨著通膨吞噬資產,20年後,大家認為,100萬剩下多少?以前老一輩總說,把錢「定存」在銀行最妥當,但零負利率與通膨已成為隱形殺手,也就是錢愈存愈薄,不如轉向投資打敗負利率。
不是說不要放銀行定存,還是要預留一筆預備金作為緊急使用,如果有多餘的錢,一部分可以拿來做理財投資運用。
如果擔心股價起起伏伏,承擔地雷股太大的風險,可以選擇幾檔ETF,降低將資金集中在某一檔個股的風險,當然還是要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範圍內,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商品。
房地產能不能投資?若現在想要短線投資賺取大筆的價差沒這麼容易,除非選在人口紅利多,或是有產業人口進駐的區域,加上房地合一2.0新制再過幾天就要上路了,未來5年內轉手將課徵35-45%重稅。
買房子建議還是考慮「長線佈局」,對多數有錢人來說,房地產,仍是對抗通膨避險的理財工具之一。
對普遍的自住客,除了強迫儲蓄,老了再窮也可以靠「以房養老」養活自己,兼具自住養老、現金流的優點,適合只有一間自住房、退休金不足的人運用。
#從現在開始研究理財不會錯
#地產秘密客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港唯一的陳皮魚蛋廠興利祥記早前在其facebook專頁宣佈,將會結束在香港的生產線,全面遷移至中國內地。梁生指:「由接手那天已經想在香港做下去,但經營環境越來越艱難 。」但遷移內地這個決定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早前中山廠房投產,市面上有一半出產陳皮魚蛋都是中山廠房製造的。「如果不是有內地廠房負責一半的...
「一碗麵線的成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地產秘密客 Ting & S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Miss Nancyelle 南西大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Noodles with Turtl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問卦] 全台各地一碗蚵仔麵線價格回報-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東森新聞]蚵仔麵線賺很大利潤可達一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大腸麵線成本的八卦,MOBILE01、PTT、FACTPEDIA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大腸麵線成本的八卦,MOBILE01、PTT、FACTPEDIA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小飛俠手工麵線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問卦] 大腸蚵仔麵線好賺嗎?????? kissmypipi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問卦] 會說出蚵仔麵線一碗20元的都過什麼生活?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請問賣吃的利潤已經低到什麼程度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作者minc 在PTT [ media-chaos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2則 的評價
- 關於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新聞] 一碗蚵仔麵線多少錢? 主計長竟回:20元- Stock | PTT Web 的評價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Miss Nancyelle 南西大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疫第二招:多吃好麵
我要坦承✋🏻 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只有在巴黎的時候有(一點點)認真煮飯。我的室友是法國藍帶學院的學生,所以幾乎每天都有學校帶回來的正統法式料理作品,我們天天都吃得很滿足(於是當時都變胖😂);但我們兩個偶爾攪起的台灣胃,就由我來滿足,雖然只會燉雞湯、炒幾個簡單的熱菜,但溫暖的口味總能稍稍安撫思鄉之情。
回台灣之後,媽媽有個傳承外婆的好手藝,婆婆更扛起夫家祖傳好功夫,甚至我先生都比我會煮!所以一直放鬆、一直放空的後果,就是能力喪失!
於是當我的好友,一位很懂吃的台南女孩,決心要研發一款再懶的人都能簡單上菜的快煮乾麵時,同是現代女性的我,真心期待她的口味與發明;但同是創業人,卻不免擔心現在要投入這個百家爭鳴、如此飽和的乾麵市場,心臟夠不夠大顆啊。
#某天一群人在她家溫馨小聚
她突然端出了這一碗熱騰騰的麵,老實說我是那種飯跟麵一定選飯的人(沒錯我不愛吃麵)。但那天的那碗濕潤的乾麵飄著濃郁芝麻香,褐色醬汁把每一條麵裹得油亮油亮,灑上切碎的青蔥辣椒,吃了一口,就停不下來了!帶點成熟的口味,不太甜所以吃不膩,每一口都有一絲絲微辣的後勁,加一點白醋,口感層次再上一階,一口接著一口,天啊我人生第一次一個人吃完一碗麵!(不誇張)
她說她希望她的麵能讓吃的人擁有一種歸屬感,不論你人在哪裡,都像回家。
😍這碗美味的麵後來有了個名字,叫「滾水浪花」。它承載的不只來自台南的美味,還有那些遠離家鄉在外打拼,遊子的夢想、遊子的思念;但思念只准淡淡的,不能太過油膩,只能在每日三餐的口舌唇齒味蕾之間,偷偷地、慢慢地品嚐它。
—
滾水浪花
「滾水浪花」的這口好麵,其實很像我的這個好友。外表文青甜美、講話很爽朗、做人很直接,但講到對人點點滴滴的溫暖體貼,沒人比得過她細膩的雙魚心思。
#堅持手工溫火炒香白芝麻再研磨成濃郁芝麻醬
#堅持無添加絕對不加任何增稠劑或太白粉成分
防疫這個非常時期,得多待在家裡,每天都得絞盡腦汁想煮什麼、吃什麼,難免倦怠。但想想其實幸福可以很簡單,只要水滾了,水面微微捲起浪花,往滾水裡下麵、打個蛋、撈起、加入濃郁醬料,很快就能有一碗好麵可吃,那是一種很小的享受,卻能帶來心靈極大的滿足。
—
我們一直在討論該給我的讀者什麼樣的優惠,但「滾水浪花」堅持使用最好原料,成本很高;再者,總覺得在這亂世,應該有比折扣更「共好」的事。所以在一個深夜,我有了一個瘋狂的idea⋯
你們買多少麵,我們就買多少,送給需要的單位!我們已經致電台大醫院,詢問是否能分享給前線辛苦抗疫的醫療人員(等待確認中),或者你們有沒有其他建議的更好的可能需要的單位或選項呢?
同樣是吃一碗溫熱的好麵,我們一起讓這件事更有意義一點。留言或私訊給我吧🥰
🔗先附上好麵訂購連結🔗https://reurl.cc/Qd6Wg9
#別囤衛生紙但好麵值得囤
💓訂單備註記得寫「一起做好事」
_
▍長版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mj6PiIuDo
▍影片都是這個人拍的☞ 大爺弟 daYedee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面子
有某君豪言:「面子不是成本!」這是何等驕傲的自讚「可算自大」呀!
世間的人、古今中外都是「面子的奴棣。俗語有云:「面子係人地畀,架(臉)就自己丟。」可見,面子與「架」本同一物件。「架」又叫「假臉」,人際社會交往上,大家都掛上假臉,不必使外人看到真實的臉孔,以避人家有意無意的侵犯。
有時無意的,有時殺錯良民、有時殃及池魚!
另一種「假臉」,則是戴上後受人敬仰、崇敬(崇拜)及尊重的,面子也。世俗人大多「盲目崇拜的。偶像多數如此。
其他人因為世俗上種種原因,都要「給面子」(畀面)作為一種無形的禮物,或交換、或投資、或賄賂。有時,比任何價值都更有價值哩!
這是無形而有實力的東西,使到人類,不論中外古今,必爭「面子」。有財帛,有房地產,鈔票等等皆不重要,沒有面子,便是一名廢柴,沒有人尊重「淨有銀紙」的廢人。
又有俗云:「人要面、樹要皮」。讚成社會要有裝出來的假面酬世,不可以「赤裸祼」以真面目示人。善良的講,乃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壞心腸的講,被人謀害,不如謀害別人先了。故此,假面可以是「防守」招數,也可以是「進攻毒招」!「唔畀面」、「落人面」、「反面無情」皆是陰招、毒招也。
需要維護面子則事大矣。我們受的教導,差不多有八成以上是教我們「怎愛面子」和「怎樣維護面子」的。例如,建立面子,有人捐財,有人仗義,有人寧做偽君子,也有人沽名釣譽,怎辛苦亦博得一個「荷蘭水蓋」勳章,以此為一種面子,受人「重視」。
這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行為,認為有身份地位,有面,得人尊敬,還是人生追求的「人格名譽受到肯定」。亦有人認為「情面」、「人面」、「場面」此三「碗麵最難吃」,能吃得,便是成功。
有李宗吾大師著《厚黑學》,風行於世,說反話:「面皮厚、心地黑」,以劉備、曹操為人辦舉例。面皮厚者,缺乏臉紅的反應,表示不知羞的能耐。不知羞,便是「沒有做人底線」,殺人放火只要逃過法網便成神仙,更不受良心的責備,良心的不安!(麻木不仁)。能在眾人前煉成厚面皮、或詐哭、或腳痛,便得《原黑學》之精髓,再加「殺人不斬眼」及張大眼晴說謊話而不慚對人,真個「黑」中之黑了。
這些個厚黑學傳人,本該是利欲薰心的奸商,耐何大氣候令到吃政治飯的姑奶奶、大老爺也「面子不是成本」?愈是有權有勢的人,愈不怕丟面。切勿誤解有銀、有教育程度高、權力高的人便是「愛面子」一族,與利害相權時,原住面皮什麼鬼話都說出口,什麼假面、虛偽都不加掩飾了。
勿以為「面子不是成本」的人豪氣,社會上的「假面」,有良性一面,監督人人不走歪路。而「面子不是成本」此句,便是裝飾自己的假臉呀!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全港唯一的陳皮魚蛋廠興利祥記早前在其facebook專頁宣佈,將會結束在香港的生產線,全面遷移至中國內地。梁生指:「由接手那天已經想在香港做下去,但經營環境越來越艱難 。」但遷移內地這個決定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早前中山廠房投產,市面上有一半出產陳皮魚蛋都是中山廠房製造的。「如果不是有內地廠房負責一半的生產,今年我們維持不了生產量,就交不了貨予客人!」梁生續指,做不住的原因並非因為成本,而是缺乏原材料。近年魚穫日益減少,靠海魚生產的他們首當其衝。五月至八月休漁期令他們經營更為艱難。「一年之中有三分一時間,香港是沒有海魚供應的,但我們每日都要海魚去做魚蛋。那段時期,我們只可靠之前儲的魚肉,或是由大陸運一批魚漿做魚蛋。但做出來的口感、味道始終有差別。」梁生嘆道。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香港製造 #陳皮魚蛋 #興利祥記 #休漁期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Uz7RJw9-Qw/hqdefault.jpg)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Noodles with Turtl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ibra,這個由 Facebook 與另外 27 間知名企業、創投、金融機構、非營利組織共同創始的加密貨幣,醞釀一年餘後在今年 6 月驟然降臨,宣稱要替無法取得金融服務的 20 億人帶來福音,儘管在 2020 年正式上線之前,此一計畫想必還有諸多波折(如本週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黨團發函要求暫停此項目),但 Facebook 這支箭已搭在弦上,目標卻不只是銀行。雖然我的同溫層大多引頸期盼,而我不禁認為那只是另一種詛咒的偽裝。
單單 Facebook 的使用者數量就超過任何一個國家,而聯合起來的 Libra 協會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企業對人民的生活與政治影響之深、顛覆之快,前所未見,然而在享受將近 20 年的自由放任後,如今各國政府開始警戒,就連比較民主自由、尊重市場經濟的國家都趨向再管制。不過往往管制高一尺,科技就高一丈,著眼於歐盟 GDPR 等類似立法可能接二連三成為攔路虎,Libra 幣的任務就是在未來替「可能」越來越難大規模收集資料、投放追蹤廣告的企業,另闢掌握消費者行為的蹊徑。
在科技巨頭已經將個人經驗數據化且數值化之後,Libra,或是其他科技公司可能推出的類似貨幣,將大大降低設定價格跟交易個人經驗的成本,聽起來很正向,成本降低聽起來總是好的,但這樣一個由「監控資本」主宰的世界可能不是你我所期待的。
-----
影片中提到的 Google 連結:https://myaccount.google.com/purchases
看文字:https://panx.asia/archives/612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56iYUAYXo/hqdefault.jpg)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05oWumNcco/hqdefault.jpg)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東森新聞]蚵仔麵線賺很大利潤可達一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交通部長「葉匡時」拿紅酒和蚵仔 麵線 比較,感嘆 一碗麵線 賣30元,台灣的觀光太廉價,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實際去了解價錢,發現吃 一碗 大碗的 麵線 要50元 ... ... <看更多>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小飛俠手工麵線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碗 清麵線就是麵線糊雖然裡面沒有大腸沒有透抽,也足以讓您吃飽一頓,熬湯頭的食材,選用的手工麵線,烏醋蒜泥香菜辣椒這些佐料、碗、湯匙、袋子、瓦斯這些成本加加 ... ... <看更多>
一碗麵線的成本 在 [問卦] 全台各地一碗蚵仔麵線價格回報-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