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關注!
👍本週六就是金音獎了!Duda Deportiva嘟打可以共襄盛會真的是非常開心!入圍即是肯定,雖然我們仍覺得不可置信!
期待看到大家,舉杯同歡!💥💥
無法到場朋友可以透過直播,一起同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tT8nc2cUw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行kkbox也悄悄上架了呢?
馬上來check check!
http://kkbox.fm/2p0eEP
小編歡喜私心分享
¡Deportistas!
Este sábado tendrá lugar la ceremonia de los Golden Indie Music Awards. Estamos muy muy contentos de haber sido nominados a mejor banda del año. La verdad es que aún ni nos lo creemos.
Sea cual sea el resultado final, para nosotros la nominación es ya un regalazo. Esperamos poder brindar por ello con todos los que vayan a la ceremonia. Los que no podáis hacerlo, podréis seguirla en directo a través de YouTube a partir de las 19.00, hora de Taiwá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tT8nc2cUw
¡Tomáos una a nuestra salud este finde!
この度、Duda Deportivaが台湾のインディーズ音楽賞金音賞にベストバンド部門にノミネートされたこと、未だに、驚いておりますが、感謝の気持ちはいっぱいです。
オンラインでの配信がございますので、台湾時間 10月28日、夜7時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tT8nc2cUw
で要チェック!!!!
💥第八屆金音獎入圍作品分享💥 #最佳樂團獎
典禮前最後一次作品分享!感謝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因為已經SOLD OUT了就不提醒索票訊息了*哈哈哈
二本貓 UrbanCat// 專輯名稱:《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
一舉入圍本屆金音四項大獎、強勢來襲的二本貓,前已於金曲獎抱回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兩項大獎。成軍兩年,在樂壇屢創佳績,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揉合四種語言創作,客語、台語、英語、國語,二本貓的音樂從民謠變化出獨有的鄉村與爵士樂句,搭配慵懶的爵士名伶唱腔,發展出嶄新的聆聽體驗,帶給人深刻脫俗的印象感受。在一收一放之間,譜出都市冷調中奇幻的成人式童話,充滿戲劇感的樂句編排與透過效果器變化出多端的器樂效果,佐以低音大提琴相扣畫龍點睛,隨著曲間不斷堆疊出新的驚奇,排列出當代音樂中獨具的劇場世界觀。
擁有初生之犢的衝勁,透過積極參與多項比賽的經驗,紮實累積實力與名氣,期待未來的二本貓,帶給愛樂者更新一片的音樂風景。
Words by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林柔柔
-------------------------------------------------------------
玩弦四度 Interestring Quartet// 專輯名稱:《Miraculous 奇幻旅程》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是古典樂極盛行的小編制組合,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所組成。而這傳統古典形式組合,在玩弦四度的把玩下,將爵士樂的演奏邏輯、合聲、即興方式帶進入,開拓出不同於古典、而在當代也獨樹一格的全新聲音。
《Miraculous》由團長黃偉駿與阿涼余佳倫主導操刀,在兩個製作人的精心設計下,把爵士樂旋律線條的展現、合聲進行方式與弦樂四重奏等古典編制結合在一起。樂手演奏起來如魚得水,可見他們不但對於弦四本身的組成充滿默契外,對爵士樂的表達語彙亦純熟透徹,並且獨立發展出專屬於玩弦四度的音樂結構,令聽眾拍案叫絕。
Words by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王育民
-------------------------------------------------------------
Boxing(拳)// 專輯名稱:《不簡單》
BOXING樂團帶給聽眾的感覺,就像是住在隔壁的好哥兒們一般,有事沒事晚上來串門子喝酒,喝完酒後就開心地彈起吉他唱起歌,音樂中帶給人一種獨特的親切感。他們的創作裡,有談友情的〈窮開心〉;有談愛情的〈不簡單〉、〈我想帶你回家〉;也有如〈回家的路〉的思鄉情緒,以及到台北打拼追夢的徬徨。一首一首歌所描述的心情,帶有原住民特有的樂天知命,以及面對人生的認真態度。這些特質都讓他們的音樂充滿故事,擁有觸動人心的力量。
除了精湛的演奏技術與勾動人心的演唱之外,讓人聽見由音樂中流洩而出的「我們的故事」,也是構成一個「樂團」相當重要的要素。BOXING以自身的原住民經驗為母題,在創作中展現企圖心,將各式音樂元素融合提昇,讓聽眾輕易地可以接收他們的喜怒哀樂,感染到他們的歡樂活潑!
Words by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林勝韋
-------------------------------------------------------------
Monkey Pilot 猴子飛行員 // 專輯名稱:《轉彎的風景》
論玩團經歷與成員組成,猴子飛行員可以算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全明星班霸(廣東話強大勁旅之意)級樂隊,由主唱王湯尼領軍,搭配聲兼音樂製作與其他樂隊成員(刺客、1976、擊沉女孩)的強大樂器演奏高手們,共同創作出最具原始張力的作品。
前作已分別勇奪金音與金曲獎,沈潛四年歷經團員更迭再次出擊,新專輯《轉彎的風景》除了象徵十年不變的深厚情誼外,他們依然保有那股對音樂純粹的熱情,在主唱獨具魅力的沙啞唱腔、吉他哇哇效果器獨奏與律動感十足的節奏搭配中,打造讓每個聽眾都得以盡情享受的硬式搖滾樂。
Words by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蔡政忠(馬瓜)
-------------------------------------------------------------
Duda Deportiva // 專輯名稱:《Artefactos - 遺物》
體育疑惑是支具有奇特魅力的混血樂團,由來自西班牙的Chema González擔任主唱/吉他手,搭配浮舟的Michii Hayashi、1976的大麻、熊寶貝的陳翰協力操刀吉他、貝斯和鼓,兩個熱情國家的成員組成,將歐亞兩端的音符融合成一首首好音樂。
主唱Chema González雖然定居台灣,未曾放棄以母語為基底創作歌曲,《Artefactos – 遺物》這張作品完美的將其創作精神呈現出來,除了細膩編寫製作每個音符外,流行的編曲風格亦帶來與眾不同的聆聽樂趣。
今年入圍金音獎最佳樂團的他們,其實早在2011年便已開始活動,曾以每月推出一首單曲來激勵自身創作,透過高產量製作與團員間各自身經百戰的樂器演奏技巧,為本屆金音創作獎拿下最佳樂團的熱門人選之一。
Words by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張瑜朋(南喃)
-------------------------------------------------------------
四分衛 Quarterback // 專輯名稱:《愛曾經讓我們在一起》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新生兒還在喝自由的奶水;閱讀《1984》時不必在課堂上遮掩,防止老大哥的雙眼盯著你;囚衣鐵鍊鬆了,暗潮洶湧一口氣皆掀騰上來的九零年代。政治、社會、歷史口沫橫飛成團,吐出一道美麗、未知卻向上的弧線,像火箭曾經昇空,帶領百萬對惴惴不安的眼睛飛到月球。
四分衛、五月天、脫拉庫……等樂團,也搭著這弧線,華麗越過了世紀。
潮起潮落,最後人們記住了作為煙花的絢爛一時。而四分衛是長青綠樹,總是屹立在那裡,永遠提供愛情和搖滾樂給需要的人。用七張專輯,用新鮮從未變質的Rock ballads,四分衛透過音樂告訴樂迷:他們精神可未曾老過。好比張雨生對樂迷的私語告白<跟得上我吧>,四分衛用每首歌,努力跑在最前面;試問年輕如幼苗的你,跟得上嗎?
Words by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辛母羊
-------------------------------------------------------------
「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Duda Deportiv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林文蓀 wensu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艾爾頓音樂教室- 【 吉他樂譜 的評價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畢業歌啟程吉他譜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畢業歌啟程吉他譜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點水吉他譜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評價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下個轉彎是你嗎吉他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下個轉彎是你嗎吉他譜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國民黨的黨名「維持現狀」才能「改變未來」】
-
「為什麼陳根德跟丁守中會是同一個黨?」友人問。
-
-
這是個一時之間很難回答的問題,我相信大家在國民黨內一定也能想到更加反差的組合。你可能會說,一個黨的成員五湖四海,本來就會有不同的構成要件,這自是當然,那請你告訴我把上述組合的兩個人,包括你腦海裡想到的那個組合,真正凝聚、連結在一起的象徵或價值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中華民國」,但這過於表面,還不夠深入核心。君不見現在綠營也拿起國旗、轉彎承認九二共識(會談)?更別說親、新等泛藍政黨,誰不認同中華民國?(搖旗)
-
-
先給答案,我不支持中國國民黨改名。
因為這不是符合支持者情感、邏輯與歷史正確方向的選擇。中國國民黨應該要在維持本名的情況下,直面自己過去的功過、找回曾經值得奮鬥的價值並轉化為當前臺灣社會政治新浪潮與海外自由派都能接受的論述,這個黨才有未來。如果唾棄自己,以為單純改名就可以和過去一刀兩斷,重新出發,這樣的黨,又怎麼可能不被人唾棄?(即便要透過改名而達到價值昇華重新出發的可能並不是零,容後再敘。)
-
-
今年是張雨生逝世十九週年,也是他的五十歲冥誕。新世代(此指約20歲以下)的年輕人知道張雨生的人可能不多了,大抵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有在玩吉他的大概還彈唱過〈我呼吸我感覺我存在〉(政大吉他社社歌),關心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可能還會知道〈沒有煙抽的日子〉,這是當年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在1989年所發表的新詩,後由張雨生譜曲而成。但很少人知道,張雨生還有一首在軍中寫就,描寫父親的印象,闡述外省第一代在鄉愁與失根之間掙扎、在臺灣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從疏離到理解父親想望的歌曲,叫做〈心底的中國〉https://goo.gl/TuCm1q,建議搭配本文服用。
-
-
為什麼要談張雨生和這首歌?從張雨生本身的人生故事和這首歌要表達的意義,你可以快速地理解中國國民黨今天在臺灣的困境,如果你是屬於這個族群或瞭解這個族群的歷史記憶者,想必更加能感同身受。這首已是1992、將近24年前的歌了,但中國國民黨的認同困境,早在1992年以前就開始,在渡海來臺時就已經註定。
-
-
我早就想談談這件事,遠因是起於我在這五年來進入這個黨後所面臨到理想、歷史與現實的糾結,無法使我將心中的中國國民黨和待了近五年的這個地方完全重合;近因當然是零一一六的大敗,使談清楚「中國國民黨究竟是什麼」這件事產生了更加急迫的需要,更沒想到這件事會在昨天突然成為引發大家討論的話題。原本昨晚便想分享看法,在下午與晚上分別與幾位老中青好友淺問、深談與模擬激辯後,回到家已是午夜,想想乾脆就來「禮失求諸野」,問問大家的看法,也實踐我希望有更多公開討論以求思想火花激盪的初衷。
-
-
許多人批評,改名是形式主義的作為,該找回的是黨的思想、信仰、路線與價值,我當然明白,也再同意不過,因為這正是我選擇以「改名」為切入點來談的原因。其目的不在於「推動改名」,而是透過「討論改名」,釐清本名存在的意義,並在為本名尋回過往美好價值的同時,提出足以面對未來的新論述。要解決這個與臺灣淵源超過百年,扎根七十年的政黨,如何重新定位自己,找到未來的大哉問。
-
-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命名(naming),就是創造符號,反映權力的支配與佔有,縱觀政治史,無處不是代表權力流變的符號。
-
-
故我認為,透過討論改名:
-
-
一、先談清楚政治上的意識型態問題(民族主義:國族與兩岸),定義自己,清理內部支持者迷失與外部反對者攻訐的戰場,重新凝聚與召喚真正「因為理念而支持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改造黨員結構,才可能找到方向。如果只是覺得國民黨背負右傾財團化的標籤而突然說要改走左派路線,缺乏符合歷史連結的論述與支持者,這個外界認為上層充斥權貴買辦、下層價值分裂的黨撐得起什麼樣的左派路線?
-
-
二、改造黨員結構,產生有益思想辯論的土壤後,才能繼而有效開展對社經政策路線的規劃與社會結構願景的建立等重建工程(民生主義:社經發展與分配);對內推動黨自身的結構改革、對外扮演負責任的在野黨,在推動國家政體、選制、公民權利、進步議題上有所貢獻,達到深化臺灣民主的目標(民權主義:政體、政制與人民權利義務之維繫與發展)。
-
-
討論「改名」問題,確實有流於虛無、紙上談兵而忽略現實問題(黨產、政策議題、選舉經營)的危險,但帶著充滿一群「金錢黨員」的黨(王立,2016)去談左派路線、社會改革及進步議題,無異事倍功半,更可能遭到保守勢力反撲而全軍皆沒。穿著西裝改西裝,是不得不的現實困境,但質料不好,遲早要多費針線手腳。
-
-
回到「改名」,「中國」國民黨要不要改,要不要處理?怎麼處理?
長久以來,有一種來自反國民黨陣營的命題是這樣的:
-
-
「對臺灣來說,中國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不是本土政權。」
-
-
反國民黨陣營成功之處在於,他們建構了一套:
1、順應歷史發展脈動(臺灣在政治上與大陸的日漸分離與差異化);
2、符合當前領土格局(臺灣命運共同體);
3、提供未來願景(臺灣獨立建立臺灣人的新國家);
這套「過去、現在、未來」三位一體的國族論述,同時處理了臺灣自身角色定位與面對大陸的關係的再造,進而改變了在中華民國治權範圍內的臺灣居民、尤其是新世代的國族認同,重新劃分了那道「我者」與「他者」的界線。
-
-
這個論述能夠成功,不在於它是多麼牢不可破,而在於隨著時移勢易,大環境的不利,讓國民黨自己也越來越相信這套論述並感到害怕,而努力想要破解它,但越是掙扎,就越陷越深。在歷史造就的地緣格局(國共內戰、冷戰)之殘餘、選民板塊因世代變遷鬆動以及兩岸經過六十多年各自發展並鞏固差異的情勢約制之下,中國國民黨原本立基於中國大陸的意識型態逐漸被解構,代表全中國法統的萬年國大被迫改選就是一個最具象徵性的例子(雖然我也認為該改,但從我的立場出發自然會將重點放在反映民意,而不是反中華民國)。解構的發生與動能的累積,除了外在環境發生改變,很大的問題在於中國國民黨近二十年來在相信了這套論述邏輯的同時,卻又提不出長久有效的意識型態轉型論述。
-
-
在地化並不是錯誤,但持續往本土移動的同時,在原本的中國(ROC)認同面對內(綠)外(紅)交逼的狀況下,國民黨的選擇是繼續往本土移動,卻未能夠達成某種平衡,帶來最大的副作用是流失堅持原本中國(ROC)國族認同的群眾,新黨的出走是最明顯的範例,也是國民黨近三十年來少數有意義的路線之爭而不是山頭間的權力鬥爭;親民黨的離開在外界普遍來看,則主要是牽涉到當年國民黨內的權力鬥爭,跟意識型態的路線鬥爭沒什麼太大關係,這也是後來大部輕易回到國民黨的主因,因為沒什麼非堅持不可的大義(近來倒是晚節有保)。
-
-
國民黨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處理「中國」與「臺灣」的關係,以建立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正當性(有人認為這句等於我承認中華民國在臺灣沒有正當性,但即便是本土政黨,要執政一樣需要一套正當性論述,獨立建國同理),更麻煩的是,這個「中國」不單指中華民國,更逐漸在不同脈絡和語境下抽換詞面,變成了指涉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加了國民黨解決問題的困難度。其實國民黨一直有在試著處理,也並不是不願意使用「臺灣」作為政治認同的符碼:
-
-
從蔣經國自我表述的「我也是臺灣人」、政策上的「催台青」;
到李登輝的「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這邊注意,李使用「中原」這個暗示中國正統的符碼,將地理上的台灣作為文化上的中華中心,進而打造政治上足以結合的認同,持平對事而論,我認為是順應時勢演變的成功範例,如果能堅持,即使放到今天都有可為);
馬總統當年競選臺北市長時的「新臺灣人」,到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的「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競選第二任時的「台灣加油讚」、「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此項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處理方式,雖然將國與家分開表述,但「國家」一詞又可同時結合政治上的國家與地理上的家園所在這兩個概念,透過「家」的表述,更多了一點溫度)等;
到朱立倫市長擔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時提出的「One Taiwan」,訴求一個多元、包容、團結的臺灣。
-
-
雖然可以看出國民黨對於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但就效果來說,已經不是有沒有做、做得不夠的問題,而是如何再次提出「可信、可行、有效」的新論述,不再是單純將這兩個符號放在一起或用「臺灣」取代「中國」那麼簡單了。重點在於,形成連結的「價值基礎」在哪裡?而這個價值基礎產生的論述,必須具備從「歷史而來的連結正當性」、「符合現狀的合理性」、「提供值得奮鬥的未來美好願景」等三個條件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中國國民黨」沒有要改名拿掉「中國」,那怎麼處理這個「中國」,就是面對當前臺灣內部認同板塊已經完全翻轉後,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
-
順帶一提,國民黨這兩三年以來在處理這個問題上處理得最成功的文宣,就是【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的十二個小故事】:http://goo.gl/l4mTCB,擺出十二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與有溫度的故事,告訴你中國國民黨其實與臺灣的淵源不但超過百年,中華民國的誕生與臺灣也密不可分,看得我當時是大呼過癮。
-
-
既然有人提出要討論改名了,我們就來看看昨天我舉例與大家比較認真給出的一些選項:
-
-
❂臺灣國民黨:
我印象中最早出現是從媒體跟政論節目總是喜歡煽動所謂的國民黨本土派出走所創造出來的,但其實目前真的有這個政黨:https://goo.gl/Z1KKw5。另,改成臺灣並不等於就是本土化,通常人取名字都是缺什麼才叫什麼,中國共產黨現在共產嗎?民主ㄐㄧ…(被鎖喉拉走)。如果改成臺灣國民黨,源自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光榮都將不復存在,包括革命建國、北伐統一、黃金十年、抗戰衛國、力行共和憲政等等。國父臨終前說的是什麼?想想就知道如果改名為臺灣國民黨,價值與論述的建立將會非常困難,一個沒有國父孫中山跟三民主義的國民黨是什麼?對臺灣社會來說,要支持進步的本土政黨,我幹嘛不選時代力量要選你呢?
-
-
❂國民黨:
有些人支持這一項,目前看到唯一提出的論述是來自於恢復宋教仁的國民黨(楊偉中,2016)。當年這個國民黨是民國元年時,同盟會和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等五個政團一致同意合併,並宣言:「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故顏其名曰國民黨。」而成立。有歷史連結,情感上還可接受,也存在去除「中國」與「臺灣」之辯的功能性,具備填塞未來可能性的的容量,是目前最有競爭力的選項。但其想解決的問題也反倒是最困難之處,對許多支持者來說,去掉「中國」這個舉動,除了抹殺他們對於中國文化與正統中國(中華民國)的情感與認同(那正是在無論治理成績之外,他們死忠支持中國國民黨的原因),更代表向反國民黨陣營的論述投降的屈辱之舉。即便不是「士可殺,不可辱」的深藍支持者,一般人也很難接受。
-
-
❂中華國民黨:
把「中國」改為「中華」,好處在於脫離當前「中國」幾乎代表「PRC」的問題糾結,乾脆放手與一搏,爭取將視野提高望向後主權時代(范疇,2014)更大的價值內涵,以軟性、無形的「文化」認同取代西伐利亞式( Westphalia)的民族國家認同,以自身的文化相對優勢建立政治正當性,更可超脫地域的束縛連結港澳、美加、新加坡甚至大馬等華人聚集地的自由派與憲政民主派,將自己和中國共產黨放入一個對己方有優勢的軸線上進一步差異化,不失為積極進取之舉。但我看目前是沒人有這種閒情逸緻、氣魄跟眼光。
-
-
❂福建國民黨:
這是一個朋友跟我提起的網路惡搞,起自網友說國民黨輸到只剩馬祖,乾脆改名福建國民黨。我想,這個邏輯跟臺灣國民黨差不到哪裡去。認同土地,為熱愛的土地努力當然可以,但如果改名的動機向量是根基於領土的範圍而不是該片土地代表的價值,這樣的政黨格局也太狹小。
-
-
❂中華民國國民黨:
主要應是立基於進一步講清楚「中國」內涵的動機,明確化「為中華民國奮鬥」的願景。不過,世界各國似乎沒有把正式國名放在政黨名內的政黨?在我的感覺,這個改法最大的問題,不是它很糟糕,而是平淡,平淡到令人覺得多此一舉。除非進一步提出「中華民國」的內涵與願景是什麼。
-
-
我不支持改名,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板友們也相當聰明,舉出了很多實際的理由來反對,包括搞錯重點、自陷困境、流失支持者、難道綠營就不會追殺等等,我們來參考一下這份具體的表述:
-
「試著換位思考:對不支持國民黨的人來說,改不改名,與我無關;改了名其他什麼都不改,就開始支持國民黨?不可能。對他們來說,真正有效的討論要嘛是別的實質議題;要嘛是改名議題加上國族與兩岸路線討論然後加上形象整體工程再加上實踐的檢驗,否則注定淪為空議題。如果問藍營的朋友們,『各位反對最力的政黨叫民主進步黨,你覺得她足夠民主,足夠進步了嗎?』我相信各位可以得到類似結論。」(Wei Yin,2016)
-
-
再來談談❂中國國民黨如果保留本名,那又該怎麼處理「中國結」?
-
-
過去國民黨除了在「外來/本土」這個命題上無法止血以外,還有一個非常大、完全是核心價值的品牌戰場被放棄或是呈現無效狀態。那就是:
「自由民主/保守威權」
堪稱國民黨過去近三十年以來最大的敗筆,我個人認為甚至比「外來/本土」還嚴重。國民黨會輸給民進黨/反國民黨陣營,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國民黨儘管推動解嚴,開放黨禁、報禁,依然撕不掉保守、威權的標籤,無限期承擔一黨專制的原罪。這些Credit只留存於蔣經國與李登輝等被認為或英明或本土的「強人意志」上,並沒有增添於國民黨的功勞簿(也有人會認為連還以前的負債都不夠,打你剛好而已)。而新時代的民主與自由面向的議題呈現在各個領域,包括人權、媒體壟斷、居住正義、民主決策程序、開放政府、「中國民主化」等等。在這些議題中,國民黨有些並非沒有努力,但面對一個比你更自由開放進步的競爭對手,你在政治光譜上就依然被定位為那個相對保守威權僵化的「Grand Old Party」。
-
-
在清末民初那個年代,革命黨的志士們是為了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共和國,才願意前仆後繼地在我們剛成年左右的年紀去死,只為了明天同胞起床能夠生活在一個更有自由與尊嚴的國家。這種精神直到現在,還是很多我接觸到的年輕世代願意認同國民黨的原因,但這個黨的上層結構與整體方向,早已不是銳意奮進的革命黨,而是保守、穩定的執政黨。這對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穩定發展來說沒有不好,但在政治上面臨中共與反國民黨陣營內外進逼的鬥爭時,這種安穩求生的心態,使國民黨忽略了進取深耕與發展這個世代的自己在民主、自由層面上的論述與使其成為黨的主要形象,國民黨並不是在這個政治戰場中奮鬥而落敗,而是除了少數人,全黨上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有這個戰場。想想慈禧太后、北洋海軍、地方督撫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你就知道甲午之敗並非冤枉的偶然,而是自找的必然。
-
-
相較於1989年,全國同胞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前的全國大合唱與血書明志,今天,哪個國民黨人會持續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當年與另一位朋友參加紀念六四的學生工作團隊,近20人只有我和她是國民黨)或是持續聲援大陸人權與為香港爭取普選發聲?從上到下只有一個,那個人叫馬英九。但僅靠馬總統一個人談六四、聲援大陸人權、支持陸生健保(這個議題因為牽涉到立法,相對來說比較是讓外界感覺國民黨有在整體投入推動的,來「華」的陸生小夥伴們,真是對不起你們...),很難扭轉整個黨相對於民進黨來說的形象分野。當這個黨充滿了許多在大陸有利益往來的「金錢黨員」,你怎能指望他會去關心黑牢下獄的記者與律師?補充一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不是仇富,仇的是「不義而富,為富不仁」!中國國民黨曾經是理念與道義的結合,如今卻很有可能只是利益的集合罷了。
-
「當年,他們把大陸搞垮了, 我們還可以退到台灣, 但是如果今天,他們把台灣也搞垮了, 我們還可以退到哪裡去?」──《黑金》,1997。
-
-
回到定位問題,檢視歷史,
1911年辛亥革命建國,是「中華民國在大陸」;
1945年抗戰勝利,光復臺灣,是「中華民國在大陸與臺灣」;
1949年渡海來臺,是「中華民國到臺灣」;
有人說,現在是「中華民國是臺灣」,
姑且不論憲法尚未放棄大陸,你把外島跟南海群島放哪?
-
-
對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來說,中國大陸是文化與歷史情感上的「根」,而臺灣則是立足發展的「本」,根本相結合,才站得穩。更何況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在臺灣扎根已超過七十年,臺灣無論在思想、文化、政治、社會各個層面,也早已成為這個黨和這個國家重要的「根」,讓它們更加多元繁盛。只有接受與融入臺灣意識,同時又不失根,中國國民黨才有可能在找回自己之後,對臺灣這塊土地產生正面的意義。
-
-
(今晨有板友提醒我臺獨與臺灣意識的不同,這我瞭解。因為這又是另外一個大命題,故在本文先略過不展。昨晚在看資料時,我認為在處理這兩個概念上表述得最好的是宋楚瑜:「台灣意識是在長期的歷史脈絡中自然形成的一種認同台灣人跟地的一種情感,“台獨”是要把中國從中國大陸徹底的去割裂的一種企圖。」(宋楚瑜,2005),而在努力在地化的同時,卻又有部份人把臺灣意識當成臺獨追打,這當然又是另一個國民黨,或說泛藍陣營未能成功之處。)
-
-
故我主張,在不拿掉「中國」的前提下,中國國民黨應該重新建立立足臺灣、胸懷大陸的態度與精神,定位當下的狀態為
「中華民國在臺灣」,
在階段與方向上取法《國統綱領》的精神,推動兩岸交流往民主自由及政治制度層面改革方向走,而不是「只經不政」地強調賺錢(蘇起就曾經批評過國民黨對於和平紅利的論述只有經濟層面相當失敗)。當年大陸經濟改革,臺灣明裡暗裡主動被動出了不少力。如今臺灣已經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成就舉世稱羨,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只要找到對的球路,仍然具有發球權,何需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民主臺灣,自由中國」
(堅守現在的民主臺灣,追求未來的自由中國)
-
統不統一,誰統誰,這個可以先放一邊。但是推動中國大陸逐漸從一黨集權專政走向威權再到憲政民主,應是中國國民黨/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下一步可以做的事情。透過強化、捍衛目前民主的臺灣,結合港澳與海外的自由派,爭取在未來成為協助中國大陸推動政治改革的基地。在做法內容上,這個主張在民進黨內部其實也有人支持(雖然是在兩國類似兄弟之邦的前提下),也因此讓民進黨有效吸納一批來臺陸生、海外民運人士。如果中國國民黨竟然放棄自己這個具有歷史正當性、擴展當下支持度與提供未來理想願景的品牌價值,難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請參考〈「臺灣」與「中華民國」戰略價值的分別〉http://goo.gl/Z47vFh)
-
-
透過提出進步論述與價值,找到理念型黨員,才有可能在國族與兩岸以及其他社經政策上進行有意義的價值倡議與論辯過程,形成政策路線,再來才是培育青年之類的枝節問題,國民黨即使到現在,在各地從來都不缺優秀青年,只是缺乏能夠凝聚他們的認同,而能夠發揮的舞台又稍微擠了些。
-
-
改名無法結束過去,而是徹底失根的開始,只有正視自己的過往榮辱,找到足以立基的價值,才能抬頭挺胸往前走。認同沒有對錯,既然選擇了就要走到最後,我支持中國國民黨,我以身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為榮。
中國國民黨 KMT
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
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林文蓀 wensu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满满的感激!谢谢~
【大馬好聲音】
這兩天一直聽這片CD。
聲音的主人是林文蓀。
一個小個子的女生,卻有一把乾淨、嘹亮、高亢又力度十足的声音。
我第一次聽她唱現場,真的被震撼了!
這一首《農夫》是曾翎龍的詩歌創作,周金亮譜曲。我終於明白,周金亮為何說“直到我聽到了林文蓀,直到我開始為這一把聲音捕捉她該有的旋律和音色”。
《農夫》的旋律偏向古典高調,我想象不出曲子是周金亮的手筆。大概那個印象是彈著吉他的歌手都是隨意的作曲,感受不到古典味。但是因為是這一把可以“玩到盡”的聲音,周老師是把文蓀的高音低音沉音寬音都寫進去了,最後一把吶喊震懾聽力,只能歎為觀止。好聲音需要伯樂,周老師為文蓀量身定做的歌是讓文蓀走出一條明朗的路。
文蓀在北京學聲樂,對音樂本身有一定的想法。在中國的好聲音人才濟濟,在大馬的好聲音卻也是努力尋找出口尋找定位和發展。馬來歌手茜拉能在中國的音樂市場走紅不是靠幸運的。以文蓀的實力,絕對不會遜色。文蓀選擇從大馬扎根,從文字、旋律、編曲、配樂、錄唱、和音、混音、MV製作都是大馬創作,蓖美中港台的音樂深度、豐富性和創作力,都是上選作品。
專輯很耐聽,我覺得周老師的創作有突破,曲調的鋪陳強弱漸進,一層一層的讓文蓀去盡情演繹。《北京情歌》的歌詞一定讓周金亮白了不少頭髮吧?瞧他如何推敲文字:
冷眼看北京冷艷夜
不見你北京夜冷艷
心碎在北京艷冷夜
放不下北京冷艷的你
掉頭在北京冷艷夜
不看淚冷眼中冷艷
擁抱在北京夜冷夜
這首歌寫得很華麗,編曲如歌詞也很艷麗。是一首可以拿來比賽的歌曲,完全讓歌手完美展現實力派聲音的素質。
除了華麗,也有溫柔溫暖溫馨的《讓我愛你好嗎?》,歌詞很有意思,是一首適合唱給親人聽也可以唱給情人聽的歌。
另一首《轉彎的幸福》也是非常好聽。聽文蓀悠悠的唱,一氣呵成的讓聲音流露幸福,很耐聽。
最後一首《鬱金香的祈禱》就讓文蓀收斂了飛揚的霸氣,暖暖的、緩緩的、帶點甜甜的、自在的讓聲音遊走。
這個專輯值得擁有。聽說突破兩千張了,這個數量不多,可能都賺不回成本,但是要恭喜的。在大馬萎縮的音樂市場,一切靠自己宣傳推廣,周老師身兼多重身份,即是老師、製作人、詞曲創作人,還兼做保姆、司機。
希望更多朋友支持用心做唱片的創作人,希望文蓀的好聲音可以讓更多人聽到、認識到。希望我們自己本土的好聲音,不一定要出口去中國才能發展發揚光大。
祝福周老師很林文蓀這一個專輯的銷售量能更上一層樓!
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畢業歌啟程吉他譜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谱吉他学习资料等啟程Chord譜結他譜吉他譜簡譜。 主唱全國高中生捲起回憶收拾成 ... 下個轉彎是你嗎吉他譜,那我走吉他譜. 啟程結他譜Chord譜吉他譜Guitarians.com>全國 ... ... <看更多>
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畢業歌啟程吉他譜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谱吉他学习资料等啟程Chord譜結他譜吉他譜簡譜。 主唱全國高中生捲起回憶收拾成 ... 下個轉彎是你嗎吉他譜,那我走吉他譜. 啟程結他譜Chord譜吉他譜Guitarians.com>全國 ... ... <看更多>
下 個 轉彎 是你嗎 吉他譜 在 艾爾頓音樂教室- 【 吉他樂譜 的推薦與評價
『楊丞琳_下個轉彎是你嗎吉他譜《湖南衛視一見不鍾情片尾曲》』 吉他譜:http ... =首播=楊丞琳Rainie 下個轉彎是你嗎 官方HD搶先聽•戲劇版MV. 越是千山萬水越想用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