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阿昭老師 的邀約
讓我們在小週末的夜晚
參與【不一樣月光中秋音樂會】演出
你的夢想是什麼
夢想是站在舞台上唱歌
今天我們看到長輩們
對夢想的堅持
享受音樂享受舞台
謝謝今天美好的夜晚
#不一樣的月光
#中秋音樂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彭梓嘉專屬頻道JP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不一樣的月光」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撼動H.D.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小穎Y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彭梓嘉專屬頻道JP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吳所不聊的天元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 雷] 《不一樣的月光》- 尋找莎韻-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不一樣的月光正式版預告2011/11/2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不一樣的月光Finding Sayun 的評價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不一樣的月光DVD-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不一樣的月光 在 不一樣的月光DVD-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不一樣的月光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鬼月專題 #鹽月桃甫筆下的少女幽魂
藝術史學者 #顏娟英 在評論 #鹽月桃甫 發表於1942年第五屆府展所發表的作品《#莎韻》時曾經表示,令人注目的是巨大而空洞的雙眼直視著觀眾,好像是失去生命活力的幽靈般。」而這也是他在臺時期於臺府展中,發表的最後一件原住民主題畫作。與 #吳鳳 戰後持續被政權所用的爭議性相比,曾埋藏在歷史灰燼中,卻又再次重回台灣大眾想像的原住民少女莎韻,之所以能從日本殖民者「再現他者」的 #政治符號,轉化為當下台灣,甚至是戰後日本「反思自我」的標的,藝術創作者與文史作家們的介入功不可沒。
🔸閱讀完整【鬼月專題】>>https://bit.ly/3l65HLH
#莎韻之鐘 #母 #霧社事件 #不一樣的月光 #陳潔瑤 #Laha_Mebow #真杉靜枝 #許武勇 #林克孝 #找路
不一樣的月光 在 小穎Y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4編曲作品-[信]一樣的月光
6年了,現在聽還是很喜歡自己編的這個版本!
[信]詮釋著不一樣的月光
不一樣的月光 在 彭梓嘉專屬頻道JP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一樣的月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不一樣的月光 在 吳所不聊的天元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收藏家誠心邀請您 一起來觀賞這第一部原住民導演的好電影『不一樣的月光』! 感受收藏台灣之美的魅力~
詳細活動請見:收藏家官網
http://www.drytech.com.tw/
不一樣的月光 在 不一樣的月光Finding Sayun 的推薦與評價
Create New Account. 不一樣的月光Finding Sayun, profile picture. Log In. or. Create New Account · Cover Photo: 不一樣的月光Finding Sayun's photo. ... <看更多>
不一樣的月光 在 [ 雷] 《不一樣的月光》- 尋找莎韻-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圖 文 網 誌 版: https://cheercut.pixnet.net/blog/post/30123466
==================================================================
《不一樣的月光》(Finding Sayun)- 尋找莎韻
莎韻的故事,講的是原住民女孩與日本老師的戀事傳說,基本上就是《海角
七號》裡、那段『早期台日之戀』的雛形版本,這個故事早已不可考,有諸
多爭議,但簡要述之、仍可道出些許當時民間台日人民交流的美好情誼,所
以煞有韻味。
而這部《不一樣的月光》,也就是以莎韻的故事為起頭,走進南澳,帶領你
走一趟莎韻古道、看一次莎韻之鐘「サヨンの鐘」、甚至告訴你:『處處有
莎韻』(因為莎韻這個名字仍普遍用於泰雅族人身上)……事實上,《不一
樣的月光》裡更重要的內涵,是要邀請你走進南澳、領你體驗一回『現在的
莎韻』所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不一樣的月光》,是一部南澳泰雅的生活
記事錄,以莎韻為名。
故事之初……
在《不一樣的月光》電影裡,故事中有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台北女生小茹、
作為一個劇組企畫,闖進台灣東海岸的一個泰雅族原住民部落,大剌剌地就
開始要作拍攝與採訪,採訪的主題,就是莎韻的故事。
劇情?紀錄?……Whatever!
雖然小茹的行為是這麼地冒昧,但是整個部落與小茹的互動,卻是親切又自
然,彷彿當你去到南澳部落時、他們也會這樣對你似的。在《不一樣的月光
》裡,你可以看見原住民朋友的『真』;在他們與劇組的應對之間,你幾乎
要以為這是一部紀錄片了,但是《不一樣的月光》其實是一部劇情片。
電影可以拍得這麼真摯平常,當然導演就是部落裡的小孩這件事情是很重要
的關鍵,所以你其實也可以這麼去看待它:電影本身有個故事架構是杜撰的
(小茹與劇組),但現實生活中卻真的是有外地人走進部落的生活過(林克
孝先生)、只是電影沒講;而整個拍攝過程,幾乎是直接地記錄了現在部落
裡的生活生態,原汁原味,《不一樣的月光》,填有原住民現今生活的一些
吉光片羽、血肉樣貌,具生活寫實成分。以劇情內容(尤其是莎韻、劇組的
部分)來說,《不一樣的月光》是一部電影片沒有錯,但是在細節的拍攝上
(打球、打獵、教會與儀式等),它是有記錄片的靈魂的。
不只是劇情電影、也不僅只是記錄片,《不一樣的月光》作為意欲串起古老
歷史與現世故事的相互遙望、企圖將之相行銜接卻因地域與文化的斷層而極
為辛苦的只能靠著莎韻這個名字以及耆老念茲回山上老家再看一眼的這兩軸
線來交織而拍成的一部電影,佐填以尤幹為主角、在部落裡東奔西跑上山下
海,滿滿的部落生活、自然而然地帶出現在部落三代的各種生活議題,煞有
其事地帶領我們瀏覽一遍部落生活、活像是一部台灣原民新世紀啟示錄。而
這,其實也是為劇情片/紀錄片重新下定義,也是拍片的一種創新作法的參考
範本。
請與原住民打交道
是的,看過《不一樣的月光》,你會覺得自己似乎是已和原住民相處過了一
樣。以前,你或許看過不少有原住民角色的電影。但這次,原住民的坦率、
原住民的可愛,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般沒經過喜感或是傷感的包裝,赤裸
裸地端到你面前了。
對於南澳的泰雅部落來說,曾經有一個漢人,他走進山林、與台灣最質樸的
環境和最質樸的人民打交道,他叫做林克孝。林先生打開了當地居民的心,
甚至是我們的。(劉克襄講林克孝
https://tw.myblog.yahoo.com/jw!wl4tRxifGhuzM02nEHYH/article?mid=6262&sc=1 ;
導演講林克孝 https://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5954517)
《不一樣的月光》的漢人主角雖不是林克孝先生,而是小茹,然透過小茹這
個角色,你會輕易地明白:如果你對於山地之美、山地文化有所興趣,那麼
只要你是真誠的,原住民其實是很容易交為朋友、帶領你上山下海的。所以,
『請用與原住民相同樸摯的心、與原住民打交道』,這也是這部電影所伸出
的手、釋出的善意。
+與原住民打交道的林克孝先生【找路】一書精采介紹
https://www.ylib.com/hotsale/road/index.asp
原住民的生活花絮
尤幹與小茹這倆位年輕人,從素面相見、到尤幹被小茹鎖定採訪,一個跑、
一個追,兩個人就這樣帶出了現在南澳部落的生活現況,不論是環境軟硬體
、老人小孩還是其他。樂天知命似乎是原民萬年不變的生活態度,老的總有
很多軼事可講;小的除了念書打球之外、還可以去打獵。三噸載貨小卡車、
機車、奔跑、爬山,都是他們習用的交通模式;運動的強項與升學的順利之
間總是脫離不了干係;泡麵這類便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教會則是好適
合原民的信仰方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有這麼一群人,用著這般有點隨
性、又有點酷的態度在過生活,他們並不特別愛爭取什麼,但是他們的確是
與台灣最美麗的地方共同存在著。
耆老念著想要回山上看一看從前著過的地方,卻因年紀漸大而越來越難為。
這種老家早已不在的感傷、還包含著對於更先人們的懷思,是一種原民style
的慎終追遠(愛的人雖亡但沒走、還陪著我們的這種想法很溫馨),尤其對
照劇組去追尋一個曾被政治化的歷史軼事、老人的尋根,顯得更為感人。
方志友的漂亮開始
本人對於方志友的印象是當初她在第二屆超級星光大道發跡時,基本上我對
於她的評價與PTT的鄉民對於她的評價是一樣的。在《不一樣的月光》看到她
時,我好大一愣、只求她別破壞了電影的整體氣氛……而隨著看完《不一樣
的月光》,對於方志友的印象也徹底的改變了。
不知道到底是方志友意外地很適合這個『小茹』的角色?還是這個角色本就
是為方志友量身訂做?總之,演起積極又親和的傻大姊採訪人員,方志友與
原住民之間的互動都算是自然,作為片裡唯一的台灣漢人代表,她的真、就
是她的演技。《不一樣的月光》,把方志友從在超級星光大道靠關係與清純
晉升的狼狽形象、帶往一個美麗新開始,和電影中的『小茹』一樣,她可能
將是收穫最大的那個人吧。
記……
如果可以,你願意為自己的故鄉、土地、家族人等,做怎樣的付出?
為自己的故鄉的人、事、物……作一番紀錄,年輕的導演陳潔瑤拍攝了
《不一樣的月光》,彷彿也提醒我們平地與都市的小孩,是到了該學學
怎麼付出的時候了。
不論你用以付出的工具是什麼。
附:
莎韻wiki小資訊: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8E%E9%9F%BB%E4%B9%8B%E9%90%98
更多小資訊:https://www.tonyhuang39.com/tony0679/tony0679.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233.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