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專題 #鹽月桃甫筆下的少女幽魂
藝術史學者 #顏娟英 在評論 #鹽月桃甫 發表於1942年第五屆府展所發表的作品《#莎韻》時曾經表示,令人注目的是巨大而空洞的雙眼直視著觀眾,好像是失去生命活力的幽靈般。」而這也是他在臺時期於臺府展中,發表的最後一件原住民主題畫作。與 #吳鳳 戰後持續被政權所用的爭議性相比,曾埋藏在歷史灰燼中,卻又再次重回台灣大眾想像的原住民少女莎韻,之所以能從日本殖民者「再現他者」的 #政治符號,轉化為當下台灣,甚至是戰後日本「反思自我」的標的,藝術創作者與文史作家們的介入功不可沒。
🔸閱讀完整【鬼月專題】>>https://bit.ly/3l65HLH
#莎韻之鐘 #母 #霧社事件 #不一樣的月光 #陳潔瑤 #Laha_Mebow #真杉靜枝 #許武勇 #林克孝 #找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開少女華麗島」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楊双子 本書特色: 那是相依相偎、彼此凝視著的,少女們心中的風景…… 《花開時節》番外篇合集,孿生姊妹作繼續開花! 這本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正是長篇小說《花開時節》的番外篇合集,是如同雙胞胎般的姊妹作。兩部作品同時...
真杉靜枝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7-24影音檔
作者粉絲頁: 貓品'漫畫中毒_百合,愛有力
出版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本集主題:「花開少女華麗島」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楊双子
本書特色:
那是相依相偎、彼此凝視著的,少女們心中的風景……
《花開時節》番外篇合集,孿生姊妹作繼續開花!
這本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正是長篇小說《花開時節》的番外篇合集,是如同雙胞胎般的姊妹作。兩部作品同時創作,互相補完,皆可定位為「台灣歷史百合小說」(「百合」,泛指包含友情、愛情、親情在內的,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情誼),也同樣都是對日本時代台灣文學的致敬。最新推出的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和前作姿態相仿,步伐稍異。輯一「華麗島」,分別互文楊千鶴、翁鬧、真杉靜枝的代表作;輯二「花物語」,即仿照日本少女小說家始祖吉屋信子的《花物語》皆以花名為題;輯三「少女夢」,列中國、日本、台灣民間著名女性人物為篇名,直指文化血脈的匯流。
書中十篇短篇小說延續《花開時節》,以「百合」為主題創作,描繪異性戀女性之間的同性情誼與慾望流動。如果說《花開時節》是一座花團錦簇的花園,那麼《花開少女華麗島》就是分別近距離特寫了園中姿態、花色、香氣各異的不同花朵。《花開時節》中的主要或次要角色都彷彿在此重生和被重新認識,比如輯一首篇〈花開時節〉中由少女初子的旁觀視角欣羨窺看著雪子和早季子這一對麗人,〈木棉〉中順應家族安排婚配的長姐春子回憶著學生時期的親密同窗明霞,〈金木犀銀木犀〉寫下了《花開時節》中與主角友好、卻未多著墨的兩位女校死黨弓子和靜枝後來的際遇,長篇中感覺神祕嬌嬈的細姨秋霜倌,在〈竹花〉中帶著讀者回到她的童年,竟然是個喜歡釣魚的孩子。就連終生未婚的阿蘭姑,也都有一段差點與好姊妹私奔成功的少女往事。
一如前作,楊双子針對故事背景的一九一○年代中期至一九四○中期,做了許多認真的歷史考據,透過她乾淨細膩的文筆,描繪曾經真實存在、日本帝國於台灣所展現的繁華流金樣貌,從當時的食物、植物到少女們的髮型等都被栩栩如生地重現。牢牢抓住時代感的這些迷人故事,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少女們面對社會現實的時候,如何抗拒、迴避、挫敗,又如何在幻滅之際,撿拾昔日幻夢的碎片。楊双子篤信台灣系譜曾經存在「少女小說」這個文類,這兩本小說企圖跨界接續台灣「少女小說」血脈,重現少女的台灣,少女的華麗島。
作者簡介: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1984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以及文學獎若干。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
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blog:楊双子_百合,愛有力
maopintwins.blogspot.tw/
真杉靜枝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1774
手上應該有佩珍老師翻譯的《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帝國的太陽下》、《假聲低唱君之代》,就只欠《太過野蠻的》了。
真杉靜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花開少女華麗島」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楊双子
本書特色:
那是相依相偎、彼此凝視著的,少女們心中的風景……
《花開時節》番外篇合集,孿生姊妹作繼續開花!
這本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正是長篇小說《花開時節》的番外篇合集,是如同雙胞胎般的姊妹作。兩部作品同時創作,互相補完,皆可定位為「台灣歷史百合小說」(「百合」,泛指包含友情、愛情、親情在內的,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情誼),也同樣都是對日本時代台灣文學的致敬。最新推出的短篇小說集《花開少女華麗島》和前作姿態相仿,步伐稍異。輯一「華麗島」,分別互文楊千鶴、翁鬧、真杉靜枝的代表作;輯二「花物語」,即仿照日本少女小說家始祖吉屋信子的《花物語》皆以花名為題;輯三「少女夢」,列中國、日本、台灣民間著名女性人物為篇名,直指文化血脈的匯流。
書中十篇短篇小說延續《花開時節》,以「百合」為主題創作,描繪異性戀女性之間的同性情誼與慾望流動。如果說《花開時節》是一座花團錦簇的花園,那麼《花開少女華麗島》就是分別近距離特寫了園中姿態、花色、香氣各異的不同花朵。《花開時節》中的主要或次要角色都彷彿在此重生和被重新認識,比如輯一首篇〈花開時節〉中由少女初子的旁觀視角欣羨窺看著雪子和早季子這一對麗人,〈木棉〉中順應家族安排婚配的長姐春子回憶著學生時期的親密同窗明霞,〈金木犀銀木犀〉寫下了《花開時節》中與主角友好、卻未多著墨的兩位女校死黨弓子和靜枝後來的際遇,長篇中感覺神祕嬌嬈的細姨秋霜倌,在〈竹花〉中帶著讀者回到她的童年,竟然是個喜歡釣魚的孩子。就連終生未婚的阿蘭姑,也都有一段差點與好姊妹私奔成功的少女往事。
一如前作,楊双子針對故事背景的一九一○年代中期至一九四○中期,做了許多認真的歷史考據,透過她乾淨細膩的文筆,描繪曾經真實存在、日本帝國於台灣所展現的繁華流金樣貌,從當時的食物、植物到少女們的髮型等都被栩栩如生地重現。牢牢抓住時代感的這些迷人故事,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少女們面對社會現實的時候,如何抗拒、迴避、挫敗,又如何在幻滅之際,撿拾昔日幻夢的碎片。楊双子篤信台灣系譜曾經存在「少女小說」這個文類,這兩本小說企圖跨界接續台灣「少女小說」血脈,重現少女的台灣,少女的華麗島。
作者簡介: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1984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以及文學獎若干。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
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blog:楊双子_百合,愛有力
maopintwins.blogspot.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YTT8UUOlY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VbkG1KveSmtqg3gMAMd_KUrak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