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一起閱讀「安心國小」,可以協助孩子安心上學
小學六年,是孩子接觸第一個,也是最長階段的國民義務教育。
這六年有多重要呢?除了可以讓孩子養成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持續性,和保持積極與好學的態度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學會融入團體生活,可以交朋友,可以練習表達自己,可以學習解決問題與衝突等。
小學六年,可不是讓孩子拼命寫評論、寫參考書,考好成績,就可以順利度過的。孩子更需要除了學科能力以外的情緒教育。孩子要學習人際相處、對抗校園霸凌、解決戀愛煩惱和面對負面情緒等。但這些教育卻不在學科裡,孩子可以怎麼學呢?
小天下出版的《安心國小》套書,共有五冊,協助親子一起面對與學習處理孩子在小學生活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是親子的最佳幫手。
安心國小的五本套書中,《安心國小1:我們是同一掛的》,描述著轉學生到新環境會遇到的交友和適應問題。以前我也很好奇搬家和轉學會遇到的狀況,這些狀況,在大一轉系轉院從台中轉到台北後都一一面對了!而當我在現在的小學校園中,不管是當志工或代課時,只要遇到學生說他是轉學生,我都會先歡迎他轉到我們學校,再祝福他有快樂的小學生活。轉學生總是會笑嘻嘻地跟我說謝謝!
交朋友對孩子的校園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當我們是同一掛的時,什麼事都需要綁在一起嗎?這本書值得跟孩子從不同面向探討。
霸凌問題是大家都擔心的事,我們可以怎麼協助孩子不要變成霸凌事件的主體或客體呢?除了與人為善,更要懂得拒絕不舒服的對待,也不能袖手旁觀別人被不合理的對待。當發生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時,要請大人協助。在《安心國小2:冰紅茶霸凌事件》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書中主角透過觀察與改變,讓原本的霸凌事件,慢慢轉化,是孩子學習勇敢做自己且拒絕霸凌的模範樣本。
我每天都想看到他,我是不是在談戀愛啊?遇到自己喜歡的老師,那一科的成績就突飛猛進,談戀愛的感覺到底是讀書的助力還是阻力呢?面對情感教育,《安心國小3:戀愛傳染病》這本書有活潑生動的故事發展,讓父母一次就搞懂要跟孩子怎麼談喜歡和戀愛的差別,要如何讓那種變來變去的喜歡感覺,變成學習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一件事情通常包含不同面向,如果我們抓住好的面向,往往會讓我們學會「感恩」,但如果我們選擇聚焦在壞的面向,卻常常會淪於「抱怨」。
抱怨沒有錯,那是一種情緒的抒發,甚至可能帶來改善與進步。只是如果把抱怨變成習慣,那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代的孩子,普遍衣食無虞,但有沒有發現,小孩卻比大人更擅長於抱怨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現代的孩子,普遍被大人「伺候的太好了」!這個不缺,那個不少,卻還想要更多、更好的東西。在缺乏感恩的心態下,就會流於愛抱怨。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多看看事情正向的那一面呢?
《安心國小4:抱怨靠邊站》一書中,故事中的主角一直覺得自己很倒楣。但當他在做打掃工作被老鼠咬了一口後,他倒楣的校園生活卻翻轉了!這個有趣又溫馨的故事,真的可以引導孩子從愛抱怨變成開始學習讚美與感恩生活唷!
《安心國小》套書作者,岑澎維老師是一位很棒的「老師作家」,他溫暖又靈動的文字,清晰刻劃了小學生的心靈世界。那些大人以為的小問題,會在孩子心中造成多大的恐慌和煩惱?好像都生動寫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原來看似單純的小學生活,要面對這麼複雜的身心挑戰與拉扯。
更棒的是在套書中,我們不只是看故事想一想而已,《安心國小:情緒遊樂園》一書中,為情緒教育專家楊俐容老師帶領心理師團隊共同研發設計的「遊戲書」,讓孩子透過遊戲的方式邊玩邊學,從小養成好EQ!為整本套書畫龍點睛。陪著孩子安心學習與成長。
全套書共五本,可以用簡單五步驟閱讀:
STEP1 先閱讀故事內容
STEP2 和家人、朋友一起討論故事情節
STEP3 思考故事與自身生活的連結
STEP4 共同討論面對問題的因應方式
STEP5 透過遊戲邊玩邊學,養成好EQ
購書連結:
最新故事3-4集+心理遊戲書>> https://bit.ly/3m3hqM5
一次收藏安心國小1-4集+心理遊戲書>> hhttps://bit.ly/3AOw2oT
讀好書,勝過寫很多參考書;陪孩子讀好書,勝過幫孩子買昂貴的玩具。當孩子可以喜歡上學,喜歡學習,那不管在學習的路途中會出現什麼困難與挑戰,孩子都會願意試試看去突破與解決的。這樣親子都可以在不斷學習中變成更棒、更好的人。
《安心國小》套書,是一套很棒的情緒學習書,誠摯的推薦給不斷在學習中進步與成長的親子共讀。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鄭匡宇激勵達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緊張」非但不能消除,還是一種優勢, 腦科學教你與緊張為友,提升雙倍能力,發揮極致表現。 日本亞馬遜商業實用類暢銷書 讀者5顆星推薦,一致實用好評 日本精神科名醫告訴你,「緊張」不是阻力,而是助力,適度的緊張感會比全然放鬆狀態更能激發出能力,讓你面對考試、面試、簡報、發表、體育競賽等重要場合時都...
不是阻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俗女養成記》第二季第四集真好。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一生,沒辦法同時過兩種人生,自己人生的樣貌,是喜是怒是哀是苦,只有自己最清楚;犯過的錯,上頭的坑坑疤疤,當旁人一不小心觸到了痂,那種有苦難言的「痛」,也只有自己最清楚。
旁邊的人會告訴妳要看開一點,妳要放下,才能繼續往前走,但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才會知道,這樣折磨自己的痛苦,對於自己,代表什麼意義──或者那根本就不需要意義。
一直烙在記憶裡的「痛」,這輩子走不出來,沒關係的,痛苦雖然難受、想甩也甩不開,但也許痛苦不是阻力,而是能驅動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它仍會在,那也沒關係。
到這時,才明白,原來那些過不去的那道坎,放不下的情緒,其實已經放下了,已經安心了。
不是阻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衝💕
想了很久
還是決定把這句話當這篇文章的主標題
畢竟聽完他們的故事真的太瘋狂了
很高興有機會採訪2021安聯人壽群英刊物MVP
這是長達一年的群英大賽
能夠得獎的絕非幸運而已每個都實力在線
有人剛開始加入安聯彰化台中通勤了兩年
有人大概快一年的時間新竹台中通勤上班
之後還辭掉台積電工程師的工作
在成為安聯人之前他們不乏是工程師、碩士、海外台幹、護士、7-11員工等各行各業的人才
但選擇了安聯之後他們找到舞台發光發熱
每個人選擇安聯的原因不盡相同
有人因為業務收入高為了家庭想放手一博
有人失婚為了小孩需要一勞永逸的懶惰所以奮鬥
有人原本在7-11打工覺得不試試看不會怎麼樣但做了可能很不一樣
最差的情況不過是回去泡咖啡、結帳
但萬一成功了呢?!
這次總共採訪了6位MVP
讓我很意外的是一半以上都很年輕(2.30歲左右)
進入壽險業的時間也就2、3年這樣
這個企業真的很特別
年輕化跟E化的關係這次疫情對他們來說不是阻力而是助力
好的企業會讓你在壞時機裡看到最好的機會
第一次得獎是幸運
第二次得獎是實力
第三次得獎是懂得複製
大家的成功心法不外乎那些
「聽話照做、撒網捕魚」
「努力、閱讀、歸零、反省」
「專業性、互動性、勤奮度」
「不要預設立場、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這些聽起來超雞湯的成功學法則要落實下來真的很困難
每個業務員會成功源於他做人成功
真誠的分享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渲染其他人
努力只是最基礎的
一定要讓同仁覺得跟著你有願景會賺錢💰
一天打個5、600通電話是日常
被拒絕也是常態 情緒要快速消化轉換
100個大概只會成功一兩個
但只要成功就要把握💪
客戶之間口碑推薦才是最好的銷售
無可救藥的樂觀大概是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
也相信越努力一定會越幸運
你一定以為業務員每個一定都能言善道對嗎?
受訪者裡面不太會講話個性很ㄎㄧㄤ數學不好的也大有人在
但我發現他們比較像是在打造個人品牌
努力發揮個人特質散發熱情去服務客戶
推薦叢書:僕人、領導的七大習慣
很開心有這次採訪機會向成功的人士學習
藉此機會也開始反思自己😊
感恩 @jet19851012 讓我有這次採訪機會
感謝 @kai_boa0621 幫我拍好看的工作照
期待下次一起工作一起嗨🙌
😊 #主持 #主持人 #專業主持 #專業主持人 #活動主持 #主持人靜音 #正能量主持人 #兩岸主持人 #host #寶島曼波 #直播主 #語錄 #幹話女王靜音 #採訪 #採訪筆記 #採訪主持 #安聯 #安聯人壽 #安聯人壽allianz #mvp #特刊
不是阻力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緊張」非但不能消除,還是一種優勢,
腦科學教你與緊張為友,提升雙倍能力,發揮極致表現。
日本亞馬遜商業實用類暢銷書 讀者5顆星推薦,一致實用好評
日本精神科名醫告訴你,「緊張」不是阻力,而是助力,適度的緊張感會比全然放鬆狀態更能激發出能力,讓你面對考試、面試、簡報、發表、體育競賽等重要場合時都可以超常發揮。
鄭匡宇搭配自己的經驗,
和您分享活用書中技巧的方法!
按讚留言加分享,
就有機會被抽中,
獲得這本書哦!
不是阻力 在 BiBoar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憂鬱症不是羞恥的祕密
憂鬱症只不過是大腦生病了
就像我們會得了咳嗽、腸胃炎
不用放大鏡自我檢查
反省是好事,但結果要變成助力,而不是阻力
我們只是在心裡迷路了,要學會放過自己
當心情起了大霧,唯一可以做的就是
「坐下來耐心等候,」
政大心理系教授提醒,如果拚命攪拌
只會讓情緒變得更混濁,它自動會沈澱
等到霧散了,清澈的那一面自然會浮現
#憂鬱症 #憂鬱 #天天都是憂鬱星期一
訂閱BIG Student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inkstudent...
訂閱BIG Student IG:https://bigstudent.tw/yQXaf
|影片中參考資料來源|
-文章
憂鬱症真的是沒有再跟你開玩笑!:https://bigstudent.tw/NIgKo
別再叫我加油,好嗎|閱讀 x 心理學 x 憂鬱症 x 霸凌:https://bigstudent.tw/JUXAv
親愛的,你得了憂鬱症:https://bigstudent.tw/pGzgG
10大教戰守則,擊退女性憂鬱症:https://bigstudent.tw/sEQaN
-影片
動力火車 愛到瘋癲:https://bigstudent.tw/q9CtV
SHE 愛呢:https://bigstudent.tw/fbVhQ
不是阻力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溫慕垚,seesaw創宇數位 執行長:
「家長不是阻力,真正的阻力是制度。台灣之前的教育改革,方向過度參考美國的菁英教育,這樣的制度改革,其實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
合作的力量
成長路上不孤單,這次我們來談談為何1+1大於2!
撥放清單: http://bit.ly/2v9ODM7
★教育四方匯:
由三個教育組織共同主辦的精彩思辨論壇。在主題思辨中,匯集老師,家長,學生,專業四方觀點,拓展參與者視野。
https://batonproject.com/portfolio/quartet/
不是阻力 在 [心得] 阻力訓練與身體活動度-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活動度(ROM ,Range of Motion)指的是關節在進行主動活動時,能做出活動的範圍角度,
俱備良好的活動度不僅對運動表現十分重要,對於避免運動傷害及一般及特殊族群維持基
礎活動能力以執行日常生活機能也是相當重要的。
活動度的改善主要是通過增加組織伸展耐受性、增加肌束長度和改變肌纖維羽狀角度以及
減少肌肉神經反射活動來改善,除此之外,透過改善協調性(例如:主動肌與拮抗肌的共
同收縮、主動肌與拮抗肌的交互抑制與肌肉的伸展收縮循環)也能幫助改善活動時身體僵
硬的狀況。
而提到改善活動度,一般人通常會想到的是伸展,不論是靜態伸展、動態伸展,短、長期
來看,對於改善活動度都有很好的效果,至於阻力訓練,許多人會覺得一直收縮肌肉後,
身體會變僵硬,活動度會變差,但科學證據來看,結果反而恰恰相反,一般來說進行阻力
訓練反而能增加身體活動度。
研究(Afonso et al., 2021; Alizadeh et al., 2023)發現,使用外在阻力的訓練(例如
:自由重量、器械式、機械皮拉提斯等),都對於改善活動度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對於改
善關節活動度能夠帶來和伸展訓練相似的效果,此外,今年最新的研究(Alizadeh et
al., 2023)發現對於改善關節活動度來說,阻力訓練與伸展訓練、阻力訓練加上伸展訓練
相比,對於改善活動度的效果似乎沒有顯著差異,因此,甚至有學者(Nuzzo, 2020)開始
提倡伸展訓練或許並不是訓練計畫中必備的元素,因為其他體能訓練已經能提供相當大幅
度的活動度改善效果,但從Afonso et al.(2021)來看,與阻力訓練相比,單純對於對於
改善活動度來說,伸展的效果量(Effect Size)還是略大於阻力訓練,但令人意外的,相
較於使用外在阻力的訓練方式,使用自身體重(Body Weight)的阻力訓練對於活動度沒有
顯著的改善。。
*註1. Nuzzo (2020)研究中並沒有提供詳細的統計資料及數據分析。
*註2. 目前沒有研究直接比對動態伸展訓練與阻力訓練對活動度的影響。
但對於阻力訓練與伸展如何造成活動度增加背後的生理機制目前仍然不是非常清楚,且靜
態伸展與動態伸展同樣都能幫助增加活動度,但同樣地對於身體產生的生理適應有著部分
的不同,神經肌肉的角度來看,靜態伸展對於神經肌肉系統會去抑制肌肉的強直性反射
(Tonic Reflex),降低傳遞至肌梭(Muscle Spindles)的訊號,減低反射性肌肉收縮,某
種程度上的確會讓肌肉更放鬆,阻力訓練與動態伸展則相反,因為比起抑制肌梭,肌肉活
動會刺激肌梭,至於高爾肌腱器的活動,研究發現其實伸展對高爾肌腱器的抑制效果在伸
展停止後瞬間就會恢復,因此抑制高爾肌腱器應該也不是造成活動度增加的原因,
Alizadeh et al.(2023)推測可能對遞迴神經(Recurrent Cell)或閏紹細胞(Renshaw
cell)的抑制可以對運動神經元放電變異性(Motoneuron discharge variability)和運動
單位同步(Motor Unit Synchronization)產生穩定作用,但目前仍缺乏研究證明,其他原
因是活動與伸展會改變改變組織(肌束, Fascicle)的長度,且透過離心訓練對於增加肌束
長度改善活動度效果似乎較佳,並且透過活動與伸展能增加對組織拉伸(疼痛)的忍耐程度
。
最後,研究也發現了對於久坐靜態生活型態的族群來說,比起經常運動者來說,活動度的
改善幅度會更大。
劉教練的總結:
研究結果與大部分人的想法相斥,對於一般人來說,其實阻力訓練能夠幫助改善活動度,
而且提供了證據額外的伸展訓練或許不一定是必備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做伸展運動
,動態及靜態伸展還是能提供許多好處,訓練也不是只能擇一進行,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增
加肌力及肌肥大,我們可以選擇在時間緊迫的時候不做伸展,或是將伸展放到暖身或動態
休息日去執行。
此外,由於阻力訓練的多樣性,或許並不是每種阻力訓練都會提供相同的活動度增加效果
,例如:僅有部分活動行程的固定式器材訓練或只做短行程的訓練等,或許對於改善活動
度的效果就會和完整活動行程的自由重量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在安排及設計訓練計畫時要
多注意。
最後,就個人經驗,久坐不動才是對活動度最差會讓身體緊蹦的,尤其社會中大多數一般
族群,其實不用太擔心阻力訓練會讓身體更緊繃,會感覺越練身體越緊繃通常是訓練動作
沒辦法很好的執行,有某些固定、重複性的代償才會導致身體感覺越練越緊繃,設計良好
及正確執行的阻力訓練絕對是能幫助身體活動的,至於有特殊需求或本身活動度不好在執
行某些阻力訓練動作會有障礙的人,就不妨在訓練中多安排一些動態或靜態的伸展,長期
來看對訓練效果應該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References:
Afonso, J., Ramirez-Campillo, R., Moscão, J., Rocha, T., Zacca, R., Martins,
A., ... & Clemente, F. M. (2021, April). Strength training versus stretching
for improving range of mo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
Healthcare (Vol. 9, No. 4, p. 427). MDPI.
Alizadeh, S., Daneshjoo, A., Zahiri, A., Anvar, S. H., Goudini, R., Hicks, J.
P., ... & Behm, D. G. (2023). Resistance Training Induces Improvements in
Range of Mo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1-16.
Nuzzo JL. The case for retiring fexibility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physical
ftness. Sports Med. 2020;50(5):853–70.
--
愛丁堡/台北 劉教練, Jeff Liu
https://www.instagram.com/jeff_liu_0801/
https://www.facebook.com/tpe.coachli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79.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81363630.A.30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