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告別英文脫口秀一陣子,回去講中文了。
或許台灣人的笑點都比外國人高,上中文的秀之前我通常都需要給自己打預防針,回去讀這篇余光中的【幽默的境界】。
----------------------------------
據說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範圍擴大,大得東到函谷關,西到今天的鳳翔和寶雞。宮中的弄臣優旃說:「妙極了!多放些動物在裡面吧。要是敵人從東邊打過來,只要教糜鹿用角去抵抗,就夠了。」秦始皇聽了,就把這計劃擱了下來。
這麼看來,幽默實在是荒謬的解藥。委婉的幽默,往往順著荒謬的邏輯誇張下去,使人領悟荒謬的後果。優旃是這樣,淳于髡、優孟是這樣,包可華也是這樣。西方有一句諺語,大意是說:解釋是幽默的致命傷,正如幽默是浪漫的致命傷。虛張聲勢,故作姿的浪漫,也是荒謬的一種。凡事過分不合情理,或是過分違背自然,都構成荒謬。荒謬的解藥有二:第一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諷喻,幽默屬於後者。什麼時候該用前者,什麼時候該用後者,要看施者的心情和受者的悟性。心情好,婉說,心情壞,直說。對聰明人,婉說,對笨人只有直說。用幽默感來評人的等級,有三等。第一等有幽默的天賦,能在荒謬裡覷見幽默。第二等雖不能創造幽默,卻多少能領略別人的幽默。第三等連領略也無能力。第一等是先知先覺,第二等是後知後覺,第三等是不知不覺。如果幽默感是磁性,第一等便是吸鐵石,第二等是鐵,第三等便是一塊木頭了。這麼看來,秦始皇還勉強可以歸入第二等,至少他領略了優旃的幽默感。
第三等人雖然沒有幽默感,對於幽默仍然很有貢獻,因為他們雖然不能創造幽默,卻能創造荒謬。這世界,如果沒有妄人的荒謬表演,智者的幽默豈不失去依據?晉惠帝的一句「何不食肉糜?」惹中國人嗤笑了一千多年。晉惠帝的荒謬引發了我們的幽默感:妄人往往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犧牲自己,成全別人,成全別人的幽默。
虛妄往往是一種膨脹作用,相當於螳臂當車,蛇欲吞像。幽默則是一種反膨脹(deflationary)作用,好像一帖瀉藥,把一個胖子瀉成一個瘦子那樣。可是幽默並不等於尖刻,因為幽默針對的不是荒謬的人,而是荒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嚴肅,不能和殺氣、怨氣混為一談。不少人誤認尖酸刻薄為幽默,事實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並無幽默。幽默是一個心熱手冷的開刀醫生,他要殺的是病,不是病人。
把英文humour譯成幽默,是神來之筆。幽默而太露骨太囂張,就失去了「幽」 和「默」。高度的幽默是一種講究含蓄的藝術,暗示性愈強,藝術性也就愈高。不過暗示性強了,對於聽者或讀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幽默也是一種天才,說幽默的人靈光一閃,繡口一開,聽幽默的人反應也要敏捷,才能接個正著。這種場合,聽者的悟性接近禪的「頓悟」;高度的幽默裡面,應該隱隱含有禪機一類的東西。如果說者語妙天下,聽者一臉茫然,竟要說者加以解釋或者再說一遍,豈不是天下最掃興的事情?所以說,「解釋是幽默的致命傷。」世界上有兩種話必須一聽就懂,因為它們不堪重複:第一是幽默的話,第二是恭維的話。最理想也是最過癮的配合,是前述「幽默境界」的第二等人圍聽第一等人的幽默:說的人說得精采,聽的人也聽得盡興,雙方都很滿足。其他的配合,效果就大不相同。換了第一等人面對第三等人,一定形成冷場,且令說者懊悔自己「枉拋珍珠付群豬」。不然便是 第二等人面對第一等人而竟想語娛四座,結果因為自己的「幽默境界」欠高,只贏得幾張生硬的笑容。要是說者和聽者都是第一等人呢?「頓悟」當然不成問題,只是語鋒相對,機心竟起,很容易導致「幽默比賽」的緊張局面。萬一自己舌翻諧趣,剛剛贏來一陣非常過癮的笑聲,忽然鄰座的一語境界更高,利用你剛才效果的餘勢, 飛騰直上,竟獲得更加熱烈的反應,和更為由衷的讚歎,則留給你的,豈不是一種「第二名」的苦澀之感?
幽默,可以說是一個敏鋭的心靈,在精神飽滿生趣洋溢時的自然流露。這種境界好像行雲流水,不能做假,也不能苦心經營,事先籌備。世界上有的是荒謬的事,虛妄的人;詼諧天成的心靈,自然左右逢源,取用不盡。幽默最忌的便是公式化,譬如說到丈夫便怕太太,說到教授便缺乏常識,提起官吏,就一定要刮地皮。公式化的幽默很容易流入低級趣味,就像公式化的小說中那些人物一樣,全是欠缺想像力和觀察力的產品。何可歌有一個遠房的姨夫,遠房的姨夫有幾則公式化的笑話,那幾則笑話有一個忠實的聽眾,他的太太。丈夫幾十年來翻來覆去說的,總是那幾則笑話,包括李鴻章吐痰韓復渠訓話等等,可是太太每次聽了,都像初聽時那樣好笑,令丈夫的發表慾得到充分的滿足。夫妻兩人顯然都很健忘,也很快樂。
一個真正幽默的心靈,必定是富足,寬厚,開放,而且圓通的。反過來說,一個真正幽默的心靈,絶對不會固執成見,一味鑽牛角尖,或是強詞奪理,厲色疾言。幽默,恆在俯仰指顧之間,從從容容,瀟瀟灑灑,渾不自覺地完成:在一切藝術之中。幽默是距離宣傳最遠的一種。「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和幽默是絶緣的。寧曳尾於涂中,不留骨於堂上;非梧桐之不止,豈腐鼠之必爭?莊子的幽默是最清遠最高潔的一種境界,和一般弄臣笑匠不能並提。真正幽默的心靈,絶不抱定一個角度去看人或看自己,他不但會幽默人,也會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也會釋然自嘲,泰然自貶,甚至會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像錢默存所說的那樣,欣然獨笑。真具幽默感的高士,往往能損己娛人,參加別人來反躬自笑。創造幽默的人,竟能自備荒謬,豈不可愛?吳炳鐘先生的語鋒曾經傷人無算。有一次他對我表示,身後當囑家人在自己的骨灰罈上刻「原諒我的骨灰」(Excuse my dust.)一行小字,抱去所有朋友的面前謝罪。這是吳先生二十年前的狂想,不知道他現在還要不要那樣做?這種狂想,雖然有資格列人《世說新語》的任誕篇,可是在幽默的境界上,比起那些揚言願捐骨灰做肥料的利他主義信徒來,畢竟要高一些吧。
其他的東西往往有競爭性,至少幽默是「水流心不競」的。幽默而要競爭,豈不令人啼笑皆非?幽默不是一門三學分的學問,不能力學,只可自通,所以「幽默專家」或「幽默博士」是荒謬的。幽默不堪公式化,更不堪職業化,所以笑匠是悲哀的。一心一意要逗人發笑,別人的娛樂成了自己的責任,那有多麼緊張?自生自發無為而為的一點諧趣,竟像一座發電廠那樣日夜供電,天機淪為人工,有多乏味? 就算姿勢升高,幽默而為大師,也未免太不夠幽默了吧。文壇常有論爭,唯「諧壇」 不可論爭。如果有一個「幽默協會」,如果會員為了競選「幽默理事」而打起架來, 那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荒唐,不,最大的幽默。
世說新語三則語譯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古今中外,無論出自哪個時代,哪個文化,那個國族,哪種語言的「寓言故事」,不約而同地,都會借用擬人化的動物來說理敘事,背後原因不外乎寓言故事的主要目標讀者多為未成年之孩童、青少年,透過充滿想像力,饒富童趣的擬人化口吻,才能引起爾輩的閱讀興致,潛移默化間,達到警世說教的道德目的。除此之外,另一潛在原因就是古時文盲較多,以擬人化的動物作為故事主角,會比嚴肅文學來得更淺顯易懂,也更具傳播效力。
時至今日,以擬人化的動物敘說寓言故事已從口語傳播、文字記載,轉換成卡通動畫,不變的是故事背後的啟蒙意義。
《動物方城市》與許多當代寓言的動畫故事一樣老少咸宜,而且還更富觀賞性,更富娛樂性,也更富戲劇深度與內涵。其觀賞性之高,並非故事本身或剪輯敘事有何創新,相反地,《動物方城市》的劇情梗概與鋪陳發展完全遵照著「美國夢」價值觀下的好萊塢類型公式-弱勢者只要努力不懈地證明自己,最後一定會成功,獲得全世界的肯定。然而,同樣把戲,各有玩法,《動物方城市》的聰明之處在於它能善用類型公式所揭示的編劇法則,創造出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合乎觀眾所預期的戲劇節奏與起承轉合,再將類型公式下所定義的刻板角色與老套劇情,轉化成極富螢幕魅力與戲劇寓意的人物故事。像是主角哈茱蒂(Judy Hopps)個人成長故事便鼓勵著人們要敢於追夢,切莫妄自菲薄;哈茱蒂所引領的一連串冒險犯難故事則激勵著人們勇於追求真理與真相,面對重重阻礙也絕不輕言放棄。哈茱蒂身為兔子與她的胡狼好友「狐尼克」間的友情故事,則期許人們要學會打破成見,屏除歧視,發自內心尊重,包容,接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成長背景的「他者」,這也是本片最重要的戲劇核心與人文價值所在。
《動物方城市》的英文片名為Zootopia,直譯就是動物烏托邦,由英文片名即可端倪編導想打造一個理想國,一個族群和諧,文化共處,不再有性別、種族、階級等歧視的理想國。對美國觀眾而言,觀賞本片,肯定都能心領神會編導的寓意。對我輩來說,即使並非生活在美國這樣多種族,多宗教,多文化的族群大熔爐,也應懷抱追求平等、互愛的共同理想。
就此原創劇本論,我深信編劇家肯定參考過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那是一本用擬人化動物反烏托邦的小說,《動物方城市》則運用了小說中的類似文學技巧與敘事架構再作翻轉,成為尋找烏托邦的寓言故事。
我也相信編劇有讀過李維史托的《熟食與生食》等著作,或者,至少對於人類文明發展中隨處可見的二位對立,二元對立下所衍生的成見、歧視,以及形成如此對立的文化淵源、政治因素有著極為透徹的認知。因此,才能巧妙運用象徵隱喻手法,創造出各種二元對立的角色,並讓檯面上,檯面下,所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偏見形成對立衝突,再一步步地進行和解,最終達到屏除歧視,消弭偏見的理想。
誠如前文所述,《動物方城市》的成功之處在於導演用了一氣呵成,引人入勝的戲劇節奏,既淺顯易懂,又曉言大義地講述高度政治隱喻的寓言故事。再加上片中不時會有神來一筆的幽默笑料,無傷大雅地嘲諷各種人與人之間常見的歧視與偏見,甚至還天外飛來一筆地惡搞《冰雪奇緣》、《教父》、《絕命毒師》等作品,讓8歲到80歲的觀眾,都能夠在極為愉快地心情下,吸收《動物農莊》、《熟食與生食》等著作所欲表達的嚴肅議題與文化分析。
《動物方城市》的配樂十分精采,音效處理用心,畫風更是細緻,日後若出版高畫質藍光,絕對是必收碟。
2016年儘管才剛到三月,但是,我已經可以很明確地說,《動物方城市》可能會是今年個人心目中的最佳電影與最佳動畫-至少,也會有前三強,前提是未來九個月,還能有那麼深度、廣度,娛樂性、知識性兼具的戲劇作品嗎?
世說新語三則語譯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想談一下『寵物電影造成的一窩蜂飼養情況』。
這對整個社會環境或個人家庭都是很大的損耗,對那些被拿來當作貨物買賣、贈送的"生命"尤其殘忍。
我找出了我五年前寫在部落格上的文章,再稍加修改貼上來,給大家做個參考。
------我---是---分---隔---線------
有寵物是件幸福的事。許多的醫學、科學研究報告也顯示養寵物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減低壓力、延長壽命、減低精神疾病的發生(當然也就減低慢性腸胃疾病的發生),所以寵物對我們來說,有極大的好處。
而狗更是我們忠實的伴侶之一,早在西元前一萬年,西南亞、中國、北美洲的人就已經將狗馴化為家畜,來做為食用、守衛的功用,更驚人的是在當時的北美洲他們居然是把狼,馴化成狗…(關於這方面的資訊,可以去參見由賈德‧戴蒙(王道環、廖月娟翻譯)所寫的《槍砲、病菌與鋼鐵》,裡面的第九章,P.180的列表,及整章的敘述(1998年由台北時報出版社出版)。)
所以養狗、愛狗的行為占全世界寵物的前兩名(另一名我想是養貓吧,但我手中沒有數據,所以不做判定),但養貓、養狗(或任何的寵物)可不是弄來家裡,給吃、給喝、給睡就好。這就像是你生了一個孩子,也不是給食物、給睡覺就好。
從動機來說的話,我不得不提一下之前的「可魯熱潮」與「哈士奇熱潮」。
《再見了,可魯》是2004年發行的日本片,裡面的可魯是隻超級可愛的拉不拉多,劇情的表現上牠相當的乖也忠心,但最後還是死了,這部片成功的將拉不拉多的名聲打遍了全亞洲地區 ,這引起了大家一窩蜂的飼養風潮,讓當時的拉不拉多犬價格飆升到2萬甚至4.5萬(我真的有朋友去買這個價錢。
只是拉不拉多本來就有不少人養,在歐美也早就是極為流行的犬種,在1996年上映的《ID4星際終結者》裡面,主角的狗也是拉不拉多。)
這個風潮也帶給了這個犬種毀滅性的災難,首先是販賣拉不拉多的繁殖場開始大量的讓他們交配,大量的交配讓母狗身體受到極大的摧殘(想想看每天被關在籠子裡面,重複著「被公狗硬上→懷孕→生產→再被硬上」的殘忍戲碼),長久下來牠們在各方面的營養都極度不良,牙齒因為脫鈣而脫落、四肢也因為長時間關著而磨損、運動不足導致骨質疏鬆(駝背,甚至四肢萎縮);等到不能再生時就直接被集體棄養在荒郊野外自生自滅。
這種大型犬本來就會容易有髖關節的毛病發生(這是會遺傳的),而這樣大量繁殖也會造成嚴重的「近親相交」,使得出來的小狗很多都有髖關節毛病、免疫系統的毛病(常常過敏、得癌症、感冒等等)。
因此我養兩條狗都是混種狗,他們一隻混拉不拉多(包子)、一隻混黃金獵犬(罐頭),大抵上都是一半血統的。這樣的狗有混種優勢,所以牠們聰明、也幾乎不生病。而且這兩隻都是我去抱養的,不是買的。有人丢總是要有人撿,但牠們兩個都是上天給我的禮物,而不是負擔。
接下來是大家一窩蜂的買回家玩,但這種拉不拉多的食量極大、運動量也大(因此出去玩又稱為“拉都拉不動犬”)、拉屎量更大(也被稱為“拉都拉很多犬”),所以不好照料、醫療、食物都很貴,(加上經濟不景氣)所以風潮一退就大家一窩蜂的棄養。而台灣人棄養狗的方式跟古代羅馬人、義大利人處理居家糞便的方法很像,就是若無其事的丢到街上……,似乎這樣做就解決他的問題,但那造成更多社會、環境問題。
他們馬上從天堂掉到地獄,過著再接頭流浪的生活,如果牠是小貓小狗,被丟到路邊還能夠靠一點點的食物撐下去,但牠們可是28~35公斤之間的巨犬,加上性情溫和、沒有自衛能力,出去流浪只有等死的份。
我就曾在公園散步時遇到一個老婦人,他說他的拉不拉多可以送我(還願意貼我5000塊飼料錢,拜託,那只夠牠吃兩個月),因為那是他兒子當時很喜歡去買來的,後來上班、交女朋友後,就沒有空管狗,所以都丢給她養,對一個老人家來說,照顧一隻拉不拉多是件苦差事,我當下就覺得她的兒子是個王八蛋,但想到《世說新語》中描寫陳元方說過:「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一句,我又不好意思對她直說……
而在2006年上映的《冰狗任務》與《極地長征》則是害慘了哈士奇,眾所皆知,哈士奇是一種漂亮、看起來冷傲又帶有貴氣的狗種,但我懷疑這些因為看了電影而一窩蜂去買哈士奇來養的人可能眼睛有問題(咳,原本就是哈士奇的愛好者,則不在此句的範圍中。) ,難道你們沒有看到這兩部片的場景都是在極地嗎?? 這表示這種狗適合在這種地方居住,也表示台灣這麼熱、悶、濕的地方會讓這種狗感到很難熬與痛苦。
這種狗原名叫做「西伯利亞雪橇犬」(Siberian Husky),而Husky本身也是“愛斯基摩犬”的含意,牠是原產於西伯利亞東部的工作犬,這三句話有讓你們看出甚麼嗎?
就是牠生長的環境最好很冷、最好會下雪的那種冷,才能讓它的原生毛皮發揮作用,這很明顯吧??
你們只是因為看了電影就去把牠買回家裡玩賞,那怎麼不在看了成龍的《寶貝計畫》後去生幾個孩子玩一玩咧? 想當然耳,風潮一過,這種能夠養到27公斤的中大型犬種,也開始在堆高價錢、大量購買後被大量棄養。由於牠們的毛皮很厚,所以在悶熱的台灣特別容易染上皮膚病,一但被棄養長的一身癩痢也是意料中事,病發起來尤其可怕(使牠兇狠的臉看起來更可怕)。
這種事件爆發的熱潮相當的多,而台灣人總是愛把事情搞得很「泡沫化」來害人害己(想想葡式蛋塔、網咖、泡沫紅茶店吧~),近年來《忠犬小八》、《心動奇蹟》這種片也引起不少熱潮,我很擔心柴犬會成為下一個受難的狗種,我衷心的希望不要再發生了。
但我在此必須要稱讚一下《馬利與我》這部片,牠之所以沒有引起熱潮,可能是因為之前拉不拉多熱已經炒過了,但是片中告訴我們這種狗的優點、缺點(破壞性、調皮),而且最後再怎麼可愛也會死(也凸顯了老狗的照料問題),所以他讓大家對這個狗種有更多認識,也平衡了報導。這種有教育意義的片應該被鼓勵。
(當然…..我很喜歡珍妮佛安妮絲頓、歐文威爾森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如果覺得有道理,請分享出去吧。希望大家能用領養代替購買。(從包子、罐頭的照片中可以知道,好好選一下,領養的狗也可以超可愛)
附註 : 照片中的哈士奇不是我的狗,是從網路上轉載下來的圖片,如有侵權請告訴我。
世說新語三則語譯 在 雅麗老師學習方法教室- 世說新語文言文版❤️老師 的推薦與評價
(二)自己翻譯看著文言文,試著自己逐字釋譯。 (三)做題目 第二種方法 (一)直接讀文言文如果孩子文言文程度很好、已經國三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