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絕交」這個成語人所共知,想必割人者是君子,被割者是小人,對嗎?
我記不起那兩個書生的名字,只記得情節:一介清廉因為看不起另一個貪慕榮華富貴,所以趁他出外睇熱鬧時私下把坐席割了。
故事在這裡完了,甚少人關心這兩個人的後續發展。若依照「所以故事教訓我們……」的邏輯,我會猜被割的那個書生會因利慾薰心而不得善終,而割席者將會得到他正直的回報——這樣有夠童話。
我卻愛煞現實的諷刺。回顧這兩人的後半生,顛覆了這個成語的尋常理解——或許是微時被朋友無端割席所造成的心理陰影,他變得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不割席」的義氣道理——這個人便是華歆,而割足一生的那個叫做管寧。
沒錯,他可能有虛榮心,事完董卓事孫策,聽到曹操徵召就央求孫權放他回朝廷,堪稱是一個世界仔,但出奇地,人們對他的清廉德行都有着極高評價,雖位極人臣卻家境清貧,將魏帝的封賞都轉贈出去。他還念念不忘這位昔日的同窗,多番向曹丕和曹叡推薦管寧,希望他得到重用,甚至做自己的接任人。只是這老友不知是否太過傲嬌,始終都不肯共事,彷彿終其一生都在堅守他的「割之道」。
相反,華歆卻深諳「不割之義」的大道理,《世說新語》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陌生人同船避難,但賊船追至,當初邀他上船的王朗,馬上想到割席保平安,打算將他推落水減少船的負重,卻被華歆出言阻止:「我估到會係咁㗎喇,但叫得人同行,點可以臨急拋棄呢?」
單憑這個故事,就顯得管寧當初相錯了這位朋友了。他見利,但不代表他忘義。在緊要關頭對陌生人尚且落寇都唔割,足見華歆並非一個無德之人;但管寧對摰友過高的道德要求,反有點兒枉作君子了。
世上不少友誼正是斷送於這種管寧人格的人的身上——有些管寧還會慫恿同班同學跟他一起割華歆的席呢!
作者
#誤解的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曹植才華洋溢,不只文學素養高,多次隨父親曹操出征,劍術、刀法和騎射也都很出色! 也因為他的表現非凡,讓老爸想要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規矩,捨曹丕改立曹植為王儲,只可惜他嗜酒自負,坐失機會! 曹丕稱帝後,對曹植這個才華出眾的弟弟,一直很介意,總想著如何可以除掉,於是有了《世說新語》記載的七步詩由來!曹植...
世說新語成語故事 在 英雄故事 HeroStor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都聽過華歆的故事,但卻未必知道那個人就是華歆,他是一個知名成語「割席分坐」的配角,華哥兒是被人家割的那位。這成語表現出主角管寧認真、乃真君子也;而華歆看起來就是個不會成功,愛慕虛榮的人--片段擷取的洗腦方式,才是教育界最大的問題……
華歆在那個時代,可是大大的成功者,後來還提拔了跟他絕交的管寧,氣度多大啊你看看。不過,其實正史上沒有說他們有絕交啦,「割席分坐」只是《世說新語》的故事。
史前文話 的「魏晉風雲」▶ https://tinyurl.com/37v5y8cu
世說新語成語故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揭秘:秦始皇后宮嬪妃為何在史書上集體失蹤?(三)|知史百家
李開元、歷史春秋網
(續)
胡亥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近於盲目,也成了他生存的依賴。始皇帝死後,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賴,移情轉移到了老師趙高身上,最終釀成了身死國亡的悲劇。胡亥人性中的這樁隱情,隱藏在一個有名的故事當中,這個故事,就是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故事大概如下: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設法預先測試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忍不住笑了說:「丞相搞錯了吧?把鹿說成了馬。」他當即問左右的臣下們,臣下們或者沈默,或者說是馬,也有說是鹿的。事後,趙高網羅罪名,將說是鹿的人一一處治。從此以後,群臣都畏懼趙高。
指鹿為馬,已經成為漢語的常用成語,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個故事,也廣為流傳到海外,日語中說傻瓜為「馬鹿」,詞源就在這裡。中文以指鹿為馬比喻顛倒黑白,著眼點在於趙高,是基於趙高的行為生出的意義。日語以「馬鹿」比喻傻瓜,著眼點在二世,是基於二世的行為生出的意義。這件事情,作為故事來聽,非常有趣,傻瓜加騙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作為歷史來看,非常離奇,難以令人相信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這個歷史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呢?
我今天的回答是,這個歷史故事,是一個有特殊背景的歷史故事。這個特殊的背景,就是胡亥與趙高之間的特殊關係。胡亥與趙高之間究竟有什麼特殊關係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注意這樣一個問題,趙高為什麼敢於在二世面前如此顛倒黑白,二世又為什麼在趙高面前如同瞎了眼的傻瓜?
胡亥這個人,不善言辭,不喜歡交往,做事無城府而有些莽撞。他一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信任的人依賴極深,幾乎到了盲信的地步。秦始皇在世時,他對秦始皇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秦始皇之所以格外寵愛他的原因之一。胡亥的這個特點,在始皇帝去世以後,非常明顯地轉移到他與老師趙高的關係上來。
趙高是始皇帝親自為胡亥選定的老師。始皇帝之所以選中他,首先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再就是看重他出類拔萃的才能。趙高早年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秦宮擔任尚書卒史,相當於秦王的秘書,長期在秦王嬴政身邊從事機要工作,後來被嬴政提拔為中車府令兼行璽符令事,就是秦王的御前車馬班長兼管秦王的璽印,可謂是得到嬴政絕對信任的心腹內臣。趙高曾經犯有大罪,蒙毅治以死罪,削其宦籍,秦王嬴政憐惜其才,赦免其罪,官復原職,可見嬴政對趙高的器重。
趙高做了胡亥的老師以後,深得胡亥的信任。始皇帝去世以後,胡亥將對始皇帝的愛戴和信任移情於老師趙高,他以後人生中所有的行動,都是在趙高的指導下進行的,可以說是事事聽從趙高。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出七件事例來說明。
一、 沙丘之謀,二十歲的胡亥之所以上了賊船,偽造遺詔,逼迫長兄扶蘇自殺,是聽了趙高的勸誘。
二、 即位以後,他之所以誅殺兄弟姐妹,斷絕了人間的親情,也是出於趙高的主意。
三、 他曾經有意釋放蒙毅,重新起用,在趙高的反對下,他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四、 他苦惱生命短暫,想享受人生,知心話只對趙高傾訴,將趙老師視為唯一的密友。
五、 他身居宮中,不見群臣,由趙高充當群臣與自己的聯絡人,將趙老師視為自己唯一的代理人。
六、 當趙高幹政日甚,李斯和老臣們上書請求罷免趙高時,胡亥完全不能接受,他在給李斯的覆信中,極力為趙高辯護說:「你們說趙高有擅權生變的危險,這句話從何談起!趙高是仕宦於宮中多年的舊臣,心志不以安穩而鬆懈,不以危難而變易,行為廉潔,處事幹練,憑藉自身的努力,以忠誠上進陞遷,以信義稱職守位。朕甚為看重他,而丞相甚為懷疑他,究竟為何如此?」
七、 在表示了自己對趙高的信任以後,胡亥用幾乎近於哀求的語調請求李斯等大臣不要對趙高多疑,他說:「朕年少時痛失先人,人事上識知甚少,行事上不習治理,丞相年老,來日不多,不知何日撒手人世,朕不屬依趙君,還有誰人可以托靠?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世事人情,上能尊君適朕,丞相不要多疑。」他把趙高視為始皇帝死後的唯一依靠,幾乎賦予了兒子對父親的信賴。
正是出於這種信賴,當李斯等老臣堅持清除趙高、勸諫休養息民時,二世選擇了站在趙高一邊,他將消息通報給趙高,下令將以李斯為首的老臣們逮捕下獄,交由趙高審理處置。趙高羅織罪名,將李斯屈打成招,趙高將結果報告二世時,二世高興地說:「如果沒有趙老師,我幾乎被丞相出賣了。」
八、 陳勝吳廣起兵,天下大亂,鉅鹿之戰,秦軍主力被項羽消滅,劉邦軍逼近關中。趙高見大勢已去,發動政變,命令弟弟郎中令趙成(宮廷警衛大臣)和女婿咸陽令閻樂(首都咸陽市長)領軍攻入望夷宮中,逼迫二世自殺。臨死之前,二世與閻樂之間有一段對話,最可以看出二世與趙高的關係。
二世說:「能否見丞相一面?」閻樂回答說:「不可以。」
二世說:「希望得到一郡之地為王。」閻樂仍然回答不可以。
二世又說:「請求得到一萬戶的封地為侯。」又被拒絕。
二世尚存一線希望說:「願意與妻子一道做庶人百姓,待遇比況諸位公子。」
閻樂無意再聽下去,說道:「臣下接受丞相的命令,為天下誅除足下。無論足下如何多說,臣下也不敢答應。」於是閻樂指揮部下逼近二世,迫使二世自殺。
俗話說,死前吐真言。二世一生,看重的是個人生命;死前,他最強烈的願望就是活下去。二世一生,信任的是老師趙高,死前,他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見趙高一面。他知道發動政變、逼迫自己自殺的人就是趙高,竟然無怨無恨,只求見一面,他對趙高的依賴,至死也沒有改變。
身為歷史學者,我每讀史書到這裡,總感到驚奇。胡亥與趙高的關係,上朝是君臣,下朝是師生,私下裡是親友,情結上宛若父子。胡亥對趙高的信賴,幾乎是不可動搖的事情。在這種絕對的信賴中,胡亥已經變成了盲目的傻子,不但失去了政治上的判斷力,甚至失去了常識上的判斷力。如果我們明瞭這種歷史和心理的背景,指鹿為馬的故事大概就可以得到理解了,胡亥為什麼會得到始皇帝格外寵愛的原因,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不過,始皇帝之所以格外寵愛胡亥,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可能與他的母親有關。
胡亥的母親是誰?
不管是從歷史上看,還是從現實中看,如同始皇帝這樣的權勢高位者寵愛幼子,常常還有一個重大的理由,就是在眾多的妻妾中,幼子的母親往往是年輕貌美,最得老夫歡心。妻是新人美,嬌妻幼子好,愛屋及烏的人情,古往今來如此。關於胡亥的母親,史書上完全沒有隻言片語提到,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不得不要多說幾句。
在古代中國,特別是秦漢體制的政治格局中,王后或者皇后往往比較低調,對政治干預較少。待到夫君過世,兒子做了皇上,自己做了太后以後,不但備受尊崇,高調出頭,往往權高位重,積極干政。特別是在兒子年幼即位的時候,太后常常成了施政的中心,太后的親屬們也形成一大政治集團,這就是我們不時耳聞的母后干政和外戚擅權。母后干政和外戚擅權,是世襲王政體制下的制度性產物。
秦國歷史上,始皇帝的高祖母宣太后、養祖母華陽太后、母親帝太后都曾經擅權一時。二世皇帝的母親,在胡亥即位以前默默無名,這可以理解,然而,二世即位以後,也沒有聽說過有關她的任何活動,她的名字也完全不見於任何記載,這就不但奇怪,而且異常了。
我常常說,古史的記載,只有萬分之零點零零一,九千九百九十九點九九九都沒有記載,都是空白。在如此巨大的空白中,我們往往需要作合理的推想,儘可能地樹立一些識別性的標竿,既提示可能的方向和背景,也留待新的研究和發現來證實、填補、修正和證偽。對於胡亥的母親,我們不妨由此作一點合理的推想。
我們前面講過,胡亥絕對信賴趙高,他收到以李斯為首的老臣請求清除趙高的上書後,曾經回信請求老臣們不要懷疑和加害老師趙高。胡亥在回信中把趙高視為始皇帝死後自己唯一的依靠,賦予了兒子對父親的信賴。這封信見於《史記·李斯列傳》,原話是這樣的:「朕少失先人,無所識知,不習治民,而君又老,恐與天下絕矣。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
在這裡,胡亥提到自己「少失先人」。胡亥所說的「少失先人」,首先應當理解為父親始皇帝的過世;不過,胡亥「少失先人」,也可能包括他的母親更早就已經過世。不然的話,正如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他的母親還健在的話,應當成為太后,母系一族,也應當為他提供支持和援助,不至於除了老師趙高而外,幾乎是舉目無親,流露出如此巨大的孤獨感。也許,正是因為胡亥的母親在始皇帝去世以前就已經早早過世,所以,始皇帝愛屋及烏,將對早逝嬌妻的愛憐轉移到胡亥身上。也正是因為如此,歷史上沒有留下她參與政治的記錄。
愛屋及烏的秦始皇,特意為胡亥選定了老師趙高。秦始皇之所以選定趙高,當然是看重他出類拔萃的能力,趙高是第一流的書法家和法律專家,也是車技高強的武士和幹練的能吏。另一方面,趙高是趙國人,出身於趙國的王族,他的趙國出身,可能也是秦始皇選他做胡亥老師的原因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呢?
戰國時代,各國語言文化差異較大,同一國家出生的人之間,交流更為方便。比如始皇帝的母親是趙國人,呂不韋為他找的面首嫪毐也是趙國人。秦始皇選用趙國出身的趙高作為胡亥的老師,或許是因為胡亥從小熟悉趙國的語言文化,選用趙國出身的趙高更為方便?
胡亥生於秦王政十八年,當時,他的祖母帝太后趙姬還在(十九年去世),趙姬是趙國人,這可能是胡亥與趙國關係密切的因素之一。不過,在胡亥與趙姬之間還有一位人物,這就是胡亥的母親。胡亥的母親,或許出身於趙國?她的趙國出身,正可以將趙姬、胡亥、趙高等趙國元素連接起來,為撲朔迷離的歷史提供一種可能的解釋。
追蹤疑案到了這裡,我們對於秦始皇為什麼格外寵愛胡亥,為什麼考慮選取他為繼承人的問題,可以說有了大致的瞭解,對於誰是胡亥母親的問題,雖然也可以說是樹立起了幾個識別性的標竿,然而,詳細的真相,仍然深藏在歷史的汪洋大海中,無法找到可以引導我們繼續深入下去的線索。對於破解誰是秦始皇的皇后、秦始皇的後宮究竟是些什麼人的疑案,我們剩下的最後線索,就是長子扶蘇了,我們將繼續追查下去。
《秦始皇的秘密》作者:李開元,出版社:中華書局
(三之三,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世說新語成語故事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曹植才華洋溢,不只文學素養高,多次隨父親曹操出征,劍術、刀法和騎射也都很出色!
也因為他的表現非凡,讓老爸想要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規矩,捨曹丕改立曹植為王儲,只可惜他嗜酒自負,坐失機會!
曹丕稱帝後,對曹植這個才華出眾的弟弟,一直很介意,總想著如何可以除掉,於是有了《世說新語》記載的七步詩由來!曹植因為七歩詩而名留青史,同樣的他哥哥曹丕也因為相煎太急的做法,永流後世惡名!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世說新語成語故事 在 成語任務01-小時了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