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7的禮讚與隱憂:共創、共鳴;共識、共榮?】
第57屆金馬獎於上週六圓滿落幕,有幸在疫情期間戴上金馬口罩,親臨現場為侯導和《南巫》喝采、親眼見證張吉安導演的巨星誕生,已然無憾。無論最後獎落誰家,最終都是電影獲勝。這屆典禮依然沒有設主持人,卻也更聚焦在電影身上:從開場的神之剪輯入圍集錦影片、《新天堂樂園》的應景禮讚、貼和電影也展露多元的入圍歌曲表演等,再到艾怡良演唱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是枝裕和-侯孝賢的精妙串接,無不展現了金馬在典禮製作上的用心和大器、電影作為唯一指導原則的自信姿態。
#共創
以「TAKE ONE,前往明天的路上」作為本屆主題,在典禮中不乏點綴著出黑暗入光明的時代精神,同時也透過募集七千多計影像素材加以再創成入圍片頭的方式,讓本屆金馬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共創手札。人人都是生活中的導演,也是見證時代的紀實者,一沙一世界、一機一短片。而這種「我們的金馬獎」意念,也從典禮禮堂穿透到轉播螢幕的另一面(收視率 3.97 不僅是今年三金典禮之首,也是金馬被中國杯葛後的新高點),甚至直接反映在今年大爆發的國片票房。
#共鳴
在疫情導致外片紛紛延檔、國內消費力振興、國人無法出國等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再加上國片水準普遍提升,今年的國片票房破4千萬的高達8部。相比之下,去年只有4部,其中還包含自帶熱度的演唱會作品《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3D》。這表示今年的金馬,國人普遍觀賞過大部分的作品,更有參與感與共鳴。同時這也帶動典禮收視率,以及典禮後的第二波票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若單看金馬翌日台北票房紅利效應,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得主《消失的情人節》足足成長了708.1%、最佳歌曲與攝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成長356.4%、最佳女配角陳淑芳和最佳配樂《親愛的房客》成長134.5%、最佳女主角陳淑芳主演的《孤味》成長28.2%、最佳新演員陳姸霏主演的《無聲》成長71.1%。
而若看全台累計票房,截至週一(11/23)為止,《刻在你心底的名字》9600.2萬、《孤味》8250.6萬(即將超越《鬼滅之刃》的每日票房,邁向破億) 、《無聲》4679.1萬、《消失的情人節》 2418.5萬、《親愛的房客》2236.8萬。獲得最佳美術、最佳男配角(納豆)、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同學麥娜絲》,首週末全台票房也開出了破千萬佳績,足足是導演前作《大佛普拉斯》首週末443.8萬的2倍之多。本屆金馬在產業與觀眾之間,似乎共創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 2020國片全台票房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9600.2萬
《孤味》 $8250.6萬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7907.3萬
《馗降:粽邪2》 $7198.7萬
《女鬼橋》 $5811.9萬
《打噴嚏》 $4707.4萬
《無聲》 $4679.1萬
《怪胎》 $4496.2萬
《消失的情人節》$2418.5萬(金馬57最佳影片)
《親愛的房客》 $2236.8萬
《同學麥娜絲》$1275.5萬(僅首週末,後勢看漲)
§ 2019 國片全台票房
《返校》$26045.7萬
《第九分局》$5684.3萬
《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3D》$5416.7萬
《寒單》$4929.2萬
《陽光普照》$2616.4萬(金馬56最佳影片)
(資料來源:國家電影中心、台北票房觀測站)
#共識?
然而,雖說本屆金馬大多數的入圍影片都為觀眾買單,但若細究其中仍會看出一些喜好的差異。今年目前的國片票房冠亞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孤味》未能入圍最佳影片,且僅各以一至二獎坐收。票房第三名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報名去年金馬甚至連初選都沒能通過。反過來看,獲得金馬最高榮譽的《消失的情人節》和去年的《陽光普照》,也都不在當年度票房的前段班。這顯現出金馬獎由二十位影視專業人士所組成的評審團,與普羅大眾的審美上有所出入。這當然無可厚非,電影獎也不是人氣獎,然而,我不禁思考究竟何人可以評斷電影的好壞與高下?
觀眾或許不懂得去分析一些美學和藝術的成分,但是產業人士跟影評媒體,又各是從何角度切入、且又是否各自帶有盲點呢?若要比較今年各項指標下的「最佳影片」,金馬獎業界評審的最大共識是《消失的情人節》、網路媒體《釀電影》相對年輕的文字影評們票選而出的則是《親愛的房客》、獲得影展觀眾青睞的則是《孤味》(金馬影展觀影評分榜首)、北中南三地抽樣而出的250位影展觀眾則喜愛《同學麥娜絲》(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而一般觀眾則透過實際走進戲院支持《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個斷裂,究竟是必然,還是一種隱憂?
常有人說,票房與獎項不可兼得,叫好與叫座分別是專業評審與一般觀眾給予的反餽獎賞,雖偶有重疊,但實屬難得,且不必一味追求討好所有的人。然而,台灣目前的較大型電影獎項,無論是台北電影獎或金馬獎,都是走歐洲影展小評審團制路線,而缺乏像美國奧斯卡獎、導演/製片/演員工會獎、法國凱薩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等數千名專業影視工作人員投票產生的獎項。
另外,美國也有像是金球獎、影評之選獎(前身為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區域性影評人協會獎等,皆是由影評、影視媒體記者所投票的獎項,一方面可以鼓勵不同面向的作品,二方面當這些媒體獎與產業獎有所重疊時,也是對該作品的雙重肯認。台灣影評人協會從去年開始頒發年度獎項,將第一屆最佳影片獎頒給了去年的金馬最佳影片得主《陽光普照》,未來其影響力、代表性和發展性,也值得繼續關注。或許這個難題終究不會有唯一解,但也期望有更多元的聲音來參與每年所謂最佳影片的定義。
#共榮?
說了這許多,並不是質疑金馬評審的公正與專業,我相信那是毋庸置疑的,且我也相信他們各個都是秉持著獨立的自由心證、不受任何外力影響,在評審會議中各抒己見、凝聚共識。然而,當金馬期許自己成為華人電影的首要指標、張開雙臂迎接中港獨立作品、星馬和東南亞電影的新興影人之時,評審團卻仍大多數由台灣人組成,那麼我會擔心是否這樣的評審組成會有某些眼光的侷限性和對異文化文本的讀入困難。本屆初選評審20位中,台灣影人佔85%(僅有港澳影人兩位:卓翔、黃綺琳;星馬影人一位:曾威量);複/決選評審17位中,台灣影人佔82%(僅有港澳影人兩位:蒲鋒、文念中;法國影人一位:馬修)。
我不敢妄言這其中的因果關係,但本屆影展口碑極強、幾乎全數囊括會外獎的馬來西亞作品《南巫》,竟然只有入圍兩項金馬獎?而香港的《幻愛》也只有入圍三項,憑該片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蔡思韵卻沒能入圍金馬?另外,《手捲煙》和《狂舞派3》兩部香港電影也是鎩羽而歸、隻獎未得,儘管它們的製作與技術層面,不見得會輸給任何一部國片。
在疫情肆虐和中共封殺之下,要請到外籍評審確實是強人所難,但總是希望能夠越來越朝向更多元共榮的方向邁進,進而期待金馬不只是在台灣,而是真正在全世界華語圈都能夠做到百家爭鳴、跨越文化而單以作品服人的盛況。
屆時,希望金馬獎不只是固定某群台灣影人的同樂會或家族聚會,也可以更多鼓勵通俗溫情小品以外的大膽嘗試,讓更多的廖明毅、王逸帆、張吉安、柯貞年都能大放異彩(或許明年開始由金馬主辦的金穗獎,會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到那時,萬馬奔騰、眾人從四面八方一齊為電影喝采,會是多麼美的一幅景象。
-
延伸閱讀:
【馬欣專欄】金馬57 國片是否迎來真正的春天?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1123web004/
【Pony專欄】金馬57落幕:以「我們」的名義,述說「我們」的故事(上)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817/5037474
【牛頭犬】金馬57 從電影看見創作並理解生活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1124web004/
中國美術學院港澳台2021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安 ◎ #驚雷
和她赤腳走一次
走一次她最後的一段路
那處的燈塔,有她昨夜絕望的身影
她釋出曾經呼吸的空氣
海面冒出幾個大小不一的氣泡
今夜,海上又撈起幾具無名的屍體
海水再度降溫 在吸盡它們的餘溫之後
校門外的磚塊
在大馬路蹲立,築起堤防
有些人在日常的街道被截查、盤問、毆打
有些人捍衛吃快餐的權利
換來一濯傾倒在地上的腦漿
行人仍猶豫在微雨之時是否舉傘
遮蔽雙目和潰退的黃昏
某些孤傲的槍彈不規則地
植入街道兩旁的窗戶
又固執地擊落火鳥
和屋內的麵包黴燒成共同的焦炭
海水依次湧進每條橫街窄巷
沒有被搧惑和號召。
而我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
平安回家、吻妳熟睡的額頭
跟妳說晚安
裝睡的人別再裝睡
在多霧的早晨
看不清被多次延誤的日出
2019.11.18
注:沉痛之詩
-
◎作者簡介
驚雷,生於香港。九十後,熱愛文學創作。作品散見於《聲韻詩刊》、《香港文學》、《自由副刊》、《乾坤詩刊》、《大頭菜文藝月刊》等。夢想出版個人電子詩集《行走的姿態》。
◎寫在前頭:
《80後十位香港女詩人:詩性家園》(2011)、《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2013)、《香港新詩80後22家》(2017) 與《聲韻詩刊》第34-35期「香港青年詩人」專輯(2017),香港八十後詩人似乎被齊齊點名各占其位,進入學院的研究視域。除了行之有年透過香港青年文學獎的機制曝光外,過去十年來 #水煮魚文化 的《 #字花 》(2006-)、#石磬文化 的《 聲韻詩刊 Voice & Verse Poetry Magazine 》(2011-)與藝發局支持的《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香港小學生文藝月刊》及《 大頭菜文藝月刊 》(2015-)儼然成爲香港新生代詩人發表作品的園地,近兩年催生出了線上文藝傳媒平臺《 虛詞.無形》、《 Sample 樣本》與「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的文學計劃。蟄伏在香港電台五夜講場節目的臉書社團「 五夜講場吹水處」許久,總會看到有人談論香港的閱讀人口不足、二樓書店的式微、推廣文藝的難處,若香港文學仍舊在其困境中展現其活力,那我們得問那現在二十多歲的九十後詩人們呢?
趙曉彤在《聲韻詩刊》第 24 期〈90後,詩天空──女詩人〉點名了 #黃潤宇、#沈行舟、#梁莉姿、#李嘉儀,而在我們四月的香港新生代詩選也點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詩人 #盧真瑜、#嚴瀚欽、#韓祺疇、#梁匡哲、黃潤宇,同時我們四月進行香港詩選的主題時,RTHK香港電臺 CIBS節目也推出了由九十後的梁莉姿、#李昭駿 與 #李顥謙 主持《 #香港文學十三邀 》( Diversity of Literature Organisations in Hong Kong,粵語發音) 來介紹香港文學團體,其中第十三集中也從90後的角度談論在台港兩地投稿的現況和屬於這個世代文學參與。如果《每天爲你讀一首詩》的期許是為台灣讀者發掘更多不同的詩人與作品的話,在來篇不乏許多斬獲各大文學獎與出書的詩人投稿的三百多首作品中,如果可以再推薦一位九十後的新生代詩人,那是―― 驚雷,而這也是我選擇這首詩的原因之一。
◎小編一尾賞析
由詩去銘刻歷史、記憶事件是這類社會詩的功用之一,在反送中運動初期許多詩人亦紛紛發表對於此一運動關懷的詩作,九十後詩人與反送中的相關詩作則較少人關注,不過在《聲韻詩刊》第四十八期的「#引渡」專題則有許多九十後的詩人針對反送中的母題書寫。我們得注意的是,為何是詩來承載這個事件,不是小說和散文等能夠更鉅細靡遺書寫紀錄的文類,除了篇幅較小能夠即時書寫傳播外,詩可以做到什麼和小說、散文不一樣的事,可以接著來看這首詩。
運動發生後,維港海濱時常會發現前幾日失蹤女子浮屍,而警方都以「#死因無可疑」結案,第一段詩人透過詩中敘事者模仿女子死前可能會遇到的情景,但又不指名身份,因而詩作對於身份的模糊則成為隱喻,當所有人面對這樣的情景時,在黑警的施虐下抗爭者最終都可能成為維港浮屍,敘事者經過女子生前的路途想像絕望的身影。
詩的場景從海濱移轉到街邊,理大、浸會、港大、中大無不在抗爭中槍林彈雨,面對布袋彈的學生也僅有磚頭得以反擊,詩人以「吃快餐」的譬喻來強調抗爭所爭取的僅是那如此日常簡單能夠讓市民「#免於恐懼的自由」,而換來只是使人肝腦塗地的鎮壓。舉傘的猶疑,也象徵著在這場運動中,仍有許多人猶豫是否齊同加入抗爭的行列。警民衝突也波及了街坊的生計、槍彈掃射也破壞了市容,不過抗議群眾如黑潮般不斷襲來,無人被蠱惑,群眾是為自由而感召而來。
詩作在在前三段的敘事時間都在晚上,而詩中不同的空間在同一個時間裡被凝縮,讀者於詩作所察覺到的敘事成為一種「共時」的場景,確切時間刻度在詩中的消除,使得讀者在解讀詩作詩可以認為詩句提到的事件可以發生在同一個時間,也可以是在分別的不同的時間,進而時間在詩中產生的歧異性為詩作本身構築詩意,這也是在時間調度上詩的技藝如何與散文、小說不同的原因。接著,第三段最後三句的敘事轉向,將場景拉回抗爭者的日常,抗爭者真正想要的只是:「而我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平安回家、吻妳熟睡的額頭/跟妳說晚安」。
最後一段則突來一記當頭棒喝,猶移舉傘之人、夜裡熟睡的人,如同未覺醒之人,敘事者言道:「裝睡的人別再裝睡」,於覺醒之人每夜皆是難熬,「延誤的日出」在真正的自由到來之前,或許皆是永夜。聽日係何日?但係咁講,終有一日俾香港人盼到。
要為這首詩寫賞析,本質是極為矛盾的。其一是這首詩需要賞析嗎?詩人要說的不就在詩裡了嗎?我們還不夠明白香港這一年來在困境裡為自由付出的代價嗎?另則是,刊登寫這首詩賞析的同時,我是不是也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第三十八條,刊登詩作會不會陷投稿者於不義,甚至正在看這篇賞析的你或許也觸犯了國安法。但也是如此,我們更應記住這首「沉痛之詩」,詩之所以沈痛,乃是因「#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我哋真係好撚鍾意民主自由!」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驚雷 #九十後 #香港 #反送中 #國安法 #死因無可疑 #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_19.html
中國美術學院港澳台2021 在 原子藝廊 Atom Galler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賈鵑麗畫作】
賈鵑麗,旅法中國畫家,生於貴州貴陽,祖籍浙江杭州。1986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研修班。1996年受法國政府邀請在埃克斯·普羅旺斯(Aix-Province)美術學院深造,1998年加入法國美協,自此旅居巴黎,從事油畫藝術創作。
從藝至今,她在中國、港澳台等地及日本、新加坡、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美國等國美術館參加和舉辦過多次個展、群展和沙龍展等各類畫展,受到媒體廣泛關注。其作品多次獲獎,包括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當代藝術繪畫獎和法國國家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盧浮宮國際藝術沙龍展」繪畫金獎在內的多個國內外知名獎項,並被美術館收藏。
獲獎
1989:《無言歌》 中國首屆油畫展獲優秀獎
1990:《無言歌》組畫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展出,獲優秀獎
1991:《無言歌》 中國首屆油畫年展銅獎
1992:《宮中女》廣州首屆九十年代藝術雙年展提名獎
1995:《煌》獲得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佳作獎
2004:《春天的花園》榮獲蒙特卡洛國際當代藝術繪畫一等獎
2008:《宮內》國家藝術沙龍繪畫銅獎,法國巴黎盧浮宮頒獎
2009:「大衛尼葉獎」一等獎 First-class le Prix David-Nillet Award
2009:法國巴黎國家美術協會,巴黎盧浮宮頒獎
2012:獲得巴黎國立美術學院繪畫金獎 (Médaille d'or de la peinture figurative)
2013:獲得盧浮宮國際美術展繪畫金獎(Médaille d’Or Peinture)
#意者請私訊
中國美術學院港澳台2021 在 中國美院2021招收本科生1823人,其中1445人需校考,網上報名 ... 的相關結果
中國美術學院2021 年招生簡章公布,學校本科生計劃招生人數爲1823人,其中包含高水平運動隊10人、浙江 ... 藝考資訊| 中國美術學院2021年招收華僑、港澳台本科生簡章. ... <看更多>
中國美術學院港澳台2021 在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國留學社 的相關結果
2021 年中央美術學院留學生大學預科班(港澳台學生). 中央美術學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院校,於1950年4月成立,坐落於首都北京。現設有中國畫學院、造型 ... ... <看更多>
中國美術學院港澳台2021 在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招收华侨、港澳台本科生简章 的相關結果
中国美术学院2021 年招收华侨、港澳台本科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英文名称China Academy of Art,国标代码10355),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1928年,现为浙江省人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