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 ◎ #驚雷
和她赤腳走一次
走一次她最後的一段路
那處的燈塔,有她昨夜絕望的身影
她釋出曾經呼吸的空氣
海面冒出幾個大小不一的氣泡
今夜,海上又撈起幾具無名的屍體
海水再度降溫 在吸盡它們的餘溫之後
校門外的磚塊
在大馬路蹲立,築起堤防
有些人在日常的街道被截查、盤問、毆打
有些人捍衛吃快餐的權利
換來一濯傾倒在地上的腦漿
行人仍猶豫在微雨之時是否舉傘
遮蔽雙目和潰退的黃昏
某些孤傲的槍彈不規則地
植入街道兩旁的窗戶
又固執地擊落火鳥
和屋內的麵包黴燒成共同的焦炭
海水依次湧進每條橫街窄巷
沒有被搧惑和號召。
而我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
平安回家、吻妳熟睡的額頭
跟妳說晚安
裝睡的人別再裝睡
在多霧的早晨
看不清被多次延誤的日出
2019.11.18
注:沉痛之詩
-
◎作者簡介
驚雷,生於香港。九十後,熱愛文學創作。作品散見於《聲韻詩刊》、《香港文學》、《自由副刊》、《乾坤詩刊》、《大頭菜文藝月刊》等。夢想出版個人電子詩集《行走的姿態》。
◎寫在前頭:
《80後十位香港女詩人:詩性家園》(2011)、《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2013)、《香港新詩80後22家》(2017) 與《聲韻詩刊》第34-35期「香港青年詩人」專輯(2017),香港八十後詩人似乎被齊齊點名各占其位,進入學院的研究視域。除了行之有年透過香港青年文學獎的機制曝光外,過去十年來 #水煮魚文化 的《 #字花 》(2006-)、#石磬文化 的《 聲韻詩刊 Voice & Verse Poetry Magazine 》(2011-)與藝發局支持的《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香港小學生文藝月刊》及《 大頭菜文藝月刊 》(2015-)儼然成爲香港新生代詩人發表作品的園地,近兩年催生出了線上文藝傳媒平臺《 虛詞.無形》、《 Sample 樣本》與「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的文學計劃。蟄伏在香港電台五夜講場節目的臉書社團「 五夜講場吹水處」許久,總會看到有人談論香港的閱讀人口不足、二樓書店的式微、推廣文藝的難處,若香港文學仍舊在其困境中展現其活力,那我們得問那現在二十多歲的九十後詩人們呢?
趙曉彤在《聲韻詩刊》第 24 期〈90後,詩天空──女詩人〉點名了 #黃潤宇、#沈行舟、#梁莉姿、#李嘉儀,而在我們四月的香港新生代詩選也點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詩人 #盧真瑜、#嚴瀚欽、#韓祺疇、#梁匡哲、黃潤宇,同時我們四月進行香港詩選的主題時,RTHK香港電臺 CIBS節目也推出了由九十後的梁莉姿、#李昭駿 與 #李顥謙 主持《 #香港文學十三邀 》( Diversity of Literature Organisations in Hong Kong,粵語發音) 來介紹香港文學團體,其中第十三集中也從90後的角度談論在台港兩地投稿的現況和屬於這個世代文學參與。如果《每天爲你讀一首詩》的期許是為台灣讀者發掘更多不同的詩人與作品的話,在來篇不乏許多斬獲各大文學獎與出書的詩人投稿的三百多首作品中,如果可以再推薦一位九十後的新生代詩人,那是―― 驚雷,而這也是我選擇這首詩的原因之一。
◎小編一尾賞析
由詩去銘刻歷史、記憶事件是這類社會詩的功用之一,在反送中運動初期許多詩人亦紛紛發表對於此一運動關懷的詩作,九十後詩人與反送中的相關詩作則較少人關注,不過在《聲韻詩刊》第四十八期的「#引渡」專題則有許多九十後的詩人針對反送中的母題書寫。我們得注意的是,為何是詩來承載這個事件,不是小說和散文等能夠更鉅細靡遺書寫紀錄的文類,除了篇幅較小能夠即時書寫傳播外,詩可以做到什麼和小說、散文不一樣的事,可以接著來看這首詩。
運動發生後,維港海濱時常會發現前幾日失蹤女子浮屍,而警方都以「#死因無可疑」結案,第一段詩人透過詩中敘事者模仿女子死前可能會遇到的情景,但又不指名身份,因而詩作對於身份的模糊則成為隱喻,當所有人面對這樣的情景時,在黑警的施虐下抗爭者最終都可能成為維港浮屍,敘事者經過女子生前的路途想像絕望的身影。
詩的場景從海濱移轉到街邊,理大、浸會、港大、中大無不在抗爭中槍林彈雨,面對布袋彈的學生也僅有磚頭得以反擊,詩人以「吃快餐」的譬喻來強調抗爭所爭取的僅是那如此日常簡單能夠讓市民「#免於恐懼的自由」,而換來只是使人肝腦塗地的鎮壓。舉傘的猶疑,也象徵著在這場運動中,仍有許多人猶豫是否齊同加入抗爭的行列。警民衝突也波及了街坊的生計、槍彈掃射也破壞了市容,不過抗議群眾如黑潮般不斷襲來,無人被蠱惑,群眾是為自由而感召而來。
詩作在在前三段的敘事時間都在晚上,而詩中不同的空間在同一個時間裡被凝縮,讀者於詩作所察覺到的敘事成為一種「共時」的場景,確切時間刻度在詩中的消除,使得讀者在解讀詩作詩可以認為詩句提到的事件可以發生在同一個時間,也可以是在分別的不同的時間,進而時間在詩中產生的歧異性為詩作本身構築詩意,這也是在時間調度上詩的技藝如何與散文、小說不同的原因。接著,第三段最後三句的敘事轉向,將場景拉回抗爭者的日常,抗爭者真正想要的只是:「而我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平安回家、吻妳熟睡的額頭/跟妳說晚安」。
最後一段則突來一記當頭棒喝,猶移舉傘之人、夜裡熟睡的人,如同未覺醒之人,敘事者言道:「裝睡的人別再裝睡」,於覺醒之人每夜皆是難熬,「延誤的日出」在真正的自由到來之前,或許皆是永夜。聽日係何日?但係咁講,終有一日俾香港人盼到。
要為這首詩寫賞析,本質是極為矛盾的。其一是這首詩需要賞析嗎?詩人要說的不就在詩裡了嗎?我們還不夠明白香港這一年來在困境裡為自由付出的代價嗎?另則是,刊登寫這首詩賞析的同時,我是不是也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第三十八條,刊登詩作會不會陷投稿者於不義,甚至正在看這篇賞析的你或許也觸犯了國安法。但也是如此,我們更應記住這首「沉痛之詩」,詩之所以沈痛,乃是因「#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我哋真係好撚鍾意民主自由!」
-
美術編輯:@arteditor053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驚雷 #九十後 #香港 #反送中 #國安法 #死因無可疑 #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_19.html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藍朗〈遺憾我們生於這一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出自《雙城記》狄更斯
遺憾我們生於這一代
這是一個連正常也
不斷流逝的時代
年輕、日常、臉書
口罩、蠟燭、選舉
選色、邏輯、沉默……
統統都被視為異數
不管你有多艱難
別遺憾如今的腐化
別懷念往昔的美好
那些頭破血流的人
教科書上你終不會讀到
你能活著,已成異數
你要學習栽種澆灌一顆
感恩的心
當你走上街頭
你要先管好你的嘴
管好你黑色的上衣
管好你的攝錄
別讓人誤會你
是隻無用的曱甴
你應留在教室裡
專注討論學術
專注討論未來
專注討論你個人的前途
故你可遺憾燈泡的美
你也可遺憾燈泡一生
只能成就一夢的悲劇
但別遺憾你的絕望
別遺憾你死守的伴侶
別遺憾父母輩活這代
卻早生於上代的悲劇
別遺憾這長了癌的土地
別遺憾我們的失常如此
欣欣向榮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藍朗 創作,粉專 藍朗——假如讀我的詩的人是你,Instagram:lamlong1027
#莎拉 讀寫,粉專 莎拉手寫,Instagram:sara_sara0316
※聆聽莎拉傳情的朗讀,請至:https://youtu.be/A2eCd151qko
※本篇收錄於藍朗最新詩集《#如果人間煉獄中有你》(#王芃 繪,斑馬線文庫 ,2020年3月1日)。
※公開分享本篇,並在您分享的貼文上擷取詩句,即有機會獲得詩集《如果人間煉獄中有你》(已結束)。
※藍朗(自述)
香港人,中國語文及文學碩士,喜歡寫詩、讀詩的刺痛感和真實感。即使有時寫詩像自話自說,但活出真我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曾自費出版詩集《#危城》、《#我要和你一起腐爛》。詩作入選《香港詩選》2011、2012、2014。擔任文刊顧問。希望透過寫詩能遇上更多同溫層的人,希望探索更多寫詩的可能性。
詩作散見《明報》、《聲韻詩刊》、《大頭菜》、《工人文藝》、《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衛生紙+》、《野薑花詩集》、《好燙詩刊》、《乾坤詩刊》、《香港文學》、《香港作家》、《秋螢》等。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斑馬線文庫 新書推薦:《#如果人間煉獄中有你》※
我不復是終日飢餓的鳥
片片花瓣掉落身旁的鏗鏘
似乎我無再講話之必要
往後的日子是一座圍牢
但我偶然會冥想
腐爛終於在地圖消失時
那種極具生命力的壯麗
即使我多麼渴望下一秒鐘
太陽就會把我徹底蒸發掉
──擷自藍朗〈#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藍朗 創作,粉專 藍朗——假如讀我的詩的人是你
#賴位政 手寫
※本篇曾見於 迷詩 Life with poems 《香港詩人X台灣詩人》活動,收錄於藍朗詩集《如果人間煉獄中有你》(#王芃 繪,斑馬線文庫,2020年3月1日出版)
※詩聲字亦曾於2018/12/24分享全篇:https://bit.ly/32FfmQu
※作者藍朗自述
香港人,中國語文及文學碩士,喜歡寫詩、讀詩的刺痛感和真實感。即使有時寫詩像自話自說,但活出真我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曾自費出版詩集《危城》、《我要和你一起腐爛》。詩作入選《香港詩選》2011、2012、2014。擔任文刊顧問。希望透過寫詩能遇上更多同溫層的人,希望探索更多寫詩的可能性。
詩作散見《明報》、《聲韻詩刊》、《大頭菜》、《工人文藝》、《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衛生紙+》、《野薑花詩集》、《好燙詩刊》、《乾坤詩刊》、《香港文學》、《香港作家》、《秋螢》等。
※繪者王芃簡介
不太典型的雙魚座,出生高雄生長台北,立志像貓一樣可以活得我行我素又可愛。喜歡畫生活小繪本及醜東西,目前是社工系大學生,時常不切實際的希望所有人都能快樂與幸福。未來計畫讀研究所走性別研究。曾共同創作《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及其他小商品,目前正與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創作無家者繪本。個人粉專 芃芃其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