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壓迫?
文:薯伯伯
據聞某國認為「在英國殖民統治 150 多年間,香港居民一直是港英政府壓迫的對象」,我們看看英國人當年如何「壓迫」香港人。
麥理浩爵士由 1971 年 11 月 19 日至 1982 年 5 月 8 日擔任香港總督一職,共 3823 天,作過之事有如天上繁星,數之不盡。奠定了不少我們曾視為香港基石的政策及機構,影響深遠。
麥理浩人去樓不空,3823 天擔任港督期間,做過的事情,以下謹列其中一些較重要的。
這些難道就是所謂「壓迫」的證據?
成立廉政公署
九年免費強迫教育
委任獨立委員會調查金禧事件
十年建屋計劃
推出居屋
認可多家院學為專上學院
創立多所工業學院
創立建造業訓練局及製衣業訓練局
設立房屋署
培訓更多社工
廣建醫院和其他醫療院所
傷殘津貼
高齡津貼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設立勞資審裁處
修訂《勞工賠償條例》
引入《勞資關係條例》
規定僱主為僱員買保險
規定遣散費
保障工會不受歧視
學生車船優惠
引入每周休息日
產假薪酬
紅磡海底隧道
九廣鐵路雙軌化
修建屯門公路
地下鐵路(麥太當年與丈夫一同主持觀塘至石峽尾段的通車儀式)
青衣大橋
修築荃灣綫地鐵
獅子山隧道第二管道開通
展開九廣鐵路電氣化
研究及動工興建東區走廊
修築港島綫地鐵
構思興建輕便鐵路
興建海水化淡廠
改善東江水輸水系統
萬宜水庫落成啟用
發起清潔香港運動
闢建公園、游泳池、運動場和體育館
設立禁毒處與禁毒專員
推動中英雙語並重政策
興建紅磡體育館
促成舉辦首屆香港藝術節
設立撲滅罪行委員會
通過中文與英文均為香港的法定語文
成立香港獎券管理局
首度劃出郊野公園
設立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古物諮詢委員會
興建伊利沙伯體育館
促成香港藝術中心落成啟用
設立土力工程處
沙田馬場落成啟用
推廣十進制
引入歷史建築評級制度
設立法律改革委員會
興建銀禧體育中心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落成啟用
成立康樂文化署
港元與美元掛鈎,好不好也好,影響深遠
撤銷外匯管制
立例限制新的股票交易所成立
設立消費者委員會
撤銷黃金交易管制
設立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
重新向外資銀行發放牌照
設立香港銀行公會
賦予市政局財政自主權
立法局引入議員薪津制度
大幅增加立法局非官守議席,數目首次超越官守議席
設立全港18個區議會
舉行第一屆區議會選舉
推動公務員本地化
布政司署增設教育科
促使中方同意協助堵截來自大陸的偷渡潮
規定在香港居住滿七年的人士才能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同時又宣佈實施「抵壘政策」
然後又宣佈「即捕即解」
以人道立場收容越南難民
以人道理由,動用香港資源開設難民中心
確立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無條件收容越南難民,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欠下香港11.62億港元巨債,走數至今
到中環出席毛澤東悼念儀式
破天荒出席新華社香港分社的中共國慶酒會
與鄧小平討論香港前途問題
當然還有,麥理浩夫人中心、傷健策騎協會、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以及麥生與麥太的至愛 —— 麥理浩徑
不是要美化殖民,英國治港期間也有「政策上的歧視」(institutionalized discrimination),但他們為香港及香港人所作的貢獻,有目共睹。
如果香港人在英治香港真的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麼為何中國人要跑來香港?
如果英治香港是「壓迫」香港人,那麼中治的中國又當人民是甚麼?
🔑 【加密通訊、虛擬號碼、超務實長清單整理】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365051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人48億買水助養大陸省市 品水師月花$500就唔使飲東江水 2006年我們用了25億購買東江水,到2019今天已是50億;10多年間漲價足足一倍。根據水務署資料,東江水現時的供水成本每立方米約為$9.5(連同運輸和濾水成本),價錢已逼近海水化淡技術的每立方米$12。按現時趨勢,有學者預計到20...
中國 海水化淡 在 MenClu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技】中國科學家團隊稱研發出可漂浮海面新型低成本太陽能海水淡化器
海水化淡係應對未來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最近有中國科學家研發一種可以漂浮於海面上,以陽光進行海水淡化的太陽能蒸發器。將會係低成本太陽能海水淡化工具。設備分為三層,最上層係吸收陽光的氧化鈦(TiNO),中間則是聚乙烯泡沫塑膠,除左可以漂浮在水上、也可以隔熱,最後則是底部的網狀多孔隙吸水無塵紙 (Airlaid Paper)——簡單講即尿片常見的吸材,主要負責將海水吸上泡沫頂部。不過創新的中國團隊並無透露新型太陽能蒸發器可以產出幾多淡水,只係話成本極低可靠唔會被鹽結晶阻塞,可成為可靠便宜海水淡化利器!
中國 海水化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echforChangeAsia : 亞洲大城市的大數據與新科技應用
在星期二參與「經濟學人」的 Technology for Change Asia 網上論壇中 “Big cities, big data—Accelerating digitisation for safety and wellbeing” 的環節,在香港時間下午2:30播出,在網上也可以重溫,討論大數據與創新型基建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影響。
提到智慧城市,過去十年成為老生常談的buzzword,或者各大城市爭相排名的題目。然而,在城市管理者努力找新點子之餘,有多少真的把市民福祉放在中心點,或者真正根據指標性地改善城市管理質素,甚至把綠色和環境保護放在首位?
例如,不久前我在行山後於大埔公路等巴士,看見一部巨型掃樹葉車,同行的朋友讚嘆把馬路掃得很乾淨,但我卻想,現在又不是秋天,路上的樹葉不算多,這部車消耗電油一定不少,有需要嗎?其實可能幾位清潔員工已經可以處理,固然,在馬路作此工作有一定安全問題,但真的有沒有別的更好方法,或者使用比較輕盈的設備?
在今天的社會,面對大數據,市民想到的不是方便,而是私隱被監察,無論是政府還是大型商業機構,要得到市民或客戶的信任,不能高高在上地假設人家一定要信,信任必須建基於透明和開放。早前香港關於智慧燈柱的爭議,後來政府也從鏡頭攝錄技術改用雷達,如果發展過程能更透明開放,容許市民有參與的程序,過程會更順利。
不過,在城市推出這些新項目時候,也應該關注這些新技術應用,是否能令更多甚至所有人都能夠負擔、受惠。以數碼服務而言,疫情已經把一些根本而多年都未能完全解決的問題,例如,貧窮家庭沒有電腦和寬頻上網的實況,在所謂「停課不停學」下暴露出來,這個也是全球各地普遍情況,包括香港。
而我心目中另外一個更屬於「大白象」的本地例子,就是講了三十多年的中環核心商業區電子道路收費。還先不討論政府建議採用的技術是否未用已經落伍,以及監察車輛進出的私隱問題,更基本的是,政策將令中環成為有錢人才能開車經過或進入的地區,也令商業車輛成本增加,例如貨運,間接增加對所有人的成本,卻難有數據保證能改善交通擠塞問題,結果,恐怕只會是令多數人討厭的科技項目,那又何必當初?
在論壇上講者的討論中,大家都提及對數據監管的問題,的確,這已經是全世界熱烈討論的大題目,然而,我指出,亞洲的情況特別複雜,因為各國對監管的法律有異,不像例如歐洲有較統一的歐盟框架,而不少國家如中國、印度等,近年都非常執着於「數據主權」(data sovereignty),的確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論壇的主持似乎對食水問題特別有興趣,要求我們就這方面的基建提出建議。其實,香港的水管基建老化,傳送過程中滲水流失量高,說要搞「智慧水管」多年,多利用物聯網技術,但政府是否真的重視這問題,以高層次的力量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城市同樣遇上。不過,我們繼續從境外購入更多食水,和投資海水化淡,雖然後者有令本地供水能更自給自足的好處,但這些方案在經濟上昂貴,在能源消耗上高,相反,我們有否考慮把水塘掘深這些簡單但更智慧的方案?
在疫情下的日子,很多城市的所謂智慧項目,都拖慢了,倒不如利用這個機會重新審視項目優次,也非壞事。如果各亞洲城市能重新設計,更採納整體性的思維,更綠色,減少在數據收集方面的入侵性,以更公平的政策目的為本,爭取市民的信任和支持,焉知非福。
#EconomistEvent #smartcity #bigdata #大數據 #智慧城市
中國 海水化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人48億買水助養大陸省市 品水師月花$500就唔使飲東江水
2006年我們用了25億購買東江水,到2019今天已是50億;10多年間漲價足足一倍。根據水務署資料,東江水現時的供水成本每立方米約為$9.5(連同運輸和濾水成本),價錢已逼近海水化淡技術的每立方米$12。按現時趨勢,有學者預計到2023年,東江水將會貴過海水化淡造水。其實港英政府時期,於屯門設有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惟37年前因成本太高而關閉。「中國政府常說,東江供水從中國角度而言,是一個政治水、經濟水、民生水。政治水,代表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供應食水給香港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做法。我們是不是要有點危機意識呢?萬一中央政府,因為任何因經濟、民生、或是政治原因 ,突然改變政策,減少供應或是將價格拉到好高,我們到時有甚麼應變的措施呢?」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90後生活態度】大學畢業去梅窩麵包舖打工 遇良心業主免租一年開海邊餐廳 (果籽) (https://youtu.be/Gv-D_2uSOQE)
【大汗淋漓】出門前用止汗劑原來係錯 專家教你點揀點用最有效(果籽)(https://youtu.be/XQWGlracJPg)
【「猛鬼戲院」金茂坪】情侶放火自殺?睇戲有怪聲?金茂坪荒廢30年重建 觀塘友:鬼故源於山泥傾瀉(果籽)(https://youtu.be/nu03OL8jXzM)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果籽 #東江水 #政治正確 #港英政府 #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海水化淡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m8AN1VPjJE/hqdefault.jpg)
中國 海水化淡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東江水供水協議將於今年到期,料必加價。
今日,香港高度依賴東江水,但其實戰後,本地曾誕生過不少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李家翹形容:「我想港英最瘋狂的計劃,是建核能海水化淡廠,當時還是冷戰時期。」
60 年代,面對嚴重水荒,港英政府為何拒絕中國的免費水,堅持要掏庫房買水?東江水供港,又何以由一宗低調買賣,演變成現在中港關係的最強文宣?最貼近民生的用水,背後仍然是一場又一場的政治角力。
鳴謝: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資料提供
延伸專題:
【告別東江水近一步:新技術海水化淡】
https://goo.gl/ZgRN2E
【拒絕受制於人 —— 新加坡供水四大「水喉」】
http://bit.ly/2kF47px
【5 個意想不到的水荒城市】
https://goo.gl/BYb6Tz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bit.ly/2XdWXq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wEV8ZbDe8/hqdefault.jpg)
中國 海水化淡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1777集 (14 August 2015)
吳家麗屯門海水化淡廠拍戲遇靈異怪事!柬埔寨靈體藏飾物帶埋返香港屋企!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恐怖在線 #潘紹聰 #吳家麗 #屯門 #海水 #化淡 #廠 #拍戲 #遇 #靈異 #怪事 #柬埔寨 #靈體 #藏 #飾物 #香港 #屋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h-VEtTY1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