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是交通委員會的「機車路權與行人安全」座談會,讓交通局與執法單位,可以坐下來好好聽聽機車用路人的心聲。
機車用路權的平等與交通動線的改善,是許多台北市民在意的問題,從先前好幾次盛大的待轉大富翁,就看得出機車族等待交通政策與思維的改變,已經等夠久了。而今天的場合,就是開啟對話與相互理解的第一步。我今天從五個面向來說明:
1️⃣ 交通規畫的思維,要重視「#車向分流」概念
現行的交通政策多以「車種分流」的思維來做規畫,但是針對許多機車騎士與用路人提議的「車向分流」--也就是左轉車靠左、右轉車靠右--卻缺乏深入的討論。到底車向分流在道路設計上是否可行?會對用路人造成什麼危險?無論是交通局或是與會的專家學者,都沒辦法說清楚。
既然今日與會的專家學者有提及,車向分流也是道路規畫的重要原則之一,我希望交通局更重視「車向分流」的原則, #而不是固守過往的交通思維。
2️⃣ 待轉格設置亦影響行人與腳踏車使用空間,需全盤檢討
機車左轉的議題不只與機車駕駛相關,也會因為待轉格的空間設置,而影響到行穿線與腳踏車通行空間,使得行人與腳踏車需要穿梭在機車陣中。尤其像是在士林北投,有許多路幅狹小的老舊社區,這個問題更為嚴重,需要交通局做全盤的政策檢討與改善。
3️⃣ 政府要改變傳統的交通思維,不同交通工具的用路權應 #權責相符
許多機車使用者在面對現行交通政策,會覺得不公平,根本原因在於,當有路段事故率上升、政府去調整道路設計與政策調整時,最常被影響、被要求改變用路習慣的,往往都是機車騎士。
但將相關數據攤開,不論是肇責分析或第一當事人的相關數據,自小客車所佔的比例都比較大,這顯示一個客觀事實--#造成事故未必都是機車騎士的責任,但因事故率所調整的交通措施,大多數都是在 #限縮機車騎士的用路權利。
這就是機車騎士會覺得不公平的原因。
小客車的用路權利不會受到影響、小客車的責任在現在的交通思維下被忽略了,不守交通法規的小客車駕駛自然也就不會去檢討自己的用路習慣。希望交通局未來做相關政策規劃時,能謹記 #公平性與權責相符 的重要性,不要一昧犧牲特定族群的權利,創造更平等的交通環境。
4️⃣ 汽車左轉專用道與號誌,應逐步開放機車使用
目前有部份路段,已經設有汽車的左轉專用道與專用號誌,也就是說不論在行車安全、或是在路口時向及空間,直接左轉都沒有問題;而在這些路口,機車無法跟著要左轉的汽車,一起使用左轉專用道、直接左轉,唯一的原因就只在於車道內側禁行機車。
既然左轉專用道與號誌都已經設好了,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 #沒有道理不讓機車一起走左轉專用道。我希望交通局可以針對設有左轉專用道與號誌的路口進行全面盤點,並規畫於一年內開放機車使用。
5️⃣ 交通局應定期與機車騎士交流、聽取意見,交通政策才能與時俱進
交工處今年提出了「禁行機車管制成效與觀測指標分析評估」報告後,也受到民間團體與許多機車騎士的批評,認為報告不夠詳盡、立論基礎不足,比如說在分析開放機車直接左轉路段的肇事數量,沒有分析哪個車種是第一當事人、事故是否涉及機車;而許多路段是2014或2017年開放機車直接左轉,在比較時卻納入事故數特別低的2012年,也讓民眾質疑比較基礎不具正當性。好不容易做出報告,卻未能回應民間的質疑,非常可惜。
而如同今天與會的學者與局處所說, #交通政策應該與時俱進,也要傾聽民眾的意見。我希望未來交通局能夠定期與關注機車路權的民間團體交流討論,除了針對個別路口做改善外,對於是否開放機車直接左轉的「評估標準」,也不該是死板一塊,而是能根據機車騎士在乎的重點來做調整優化。
先前我好幾次與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及相關團體交流意見,針對在地的個案來會勘、優化,也促成了中正文林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但是,個案的調整終究只能改善一小部份的路網,全盤的政策討論與檢討,仍是不可或缺的。我希望今天的交流,能成為道路平權的第一步,一步一步打造更友善的用路環境!
(偷偷預告:明天有好消息要分享給大家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有超前部署嗎? 氣候變遷的主要現象包含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等。特別是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國家台灣而言,應該跟國家安全一樣重要,極端氣候的衝擊,我們應該不僅只是對應災害,更須留意如何對應、盡快復原。應該要有全面而通盤性的計畫,目前我們政府機關有一個國家氣候...
交通政策應該與時俱進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有超前部署嗎?
氣候變遷的主要現象包含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等。特別是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國家台灣而言,應該跟國家安全一樣重要,極端氣候的衝擊,我們應該不僅只是對應災害,更須留意如何對應、盡快復原。應該要有全面而通盤性的計畫,目前我們政府機關有一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
我請教了交通部,氣候變遷對交通部的影響如何,單位回覆我影響很大,因為運輸系統這類基礎設施,若因為氣候變遷,像是高溫、洪水,會造成運輸系統的損害,會對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也查閱了交通部2014年時,發布的維生基礎設施領域行動方案,內容有港口、鐵道、道路等基礎交通建設,但再對照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其中2018年至2021年,裡面跟交通部相關的只有八項。
以對社會穩定、民眾安全的出發底來看,我覺得應該超前部署。交通部應該要以自己專業的高度,不只是寫計畫,應要進一步要求實際演練的方案。
比如說,某一個港口因為海平面上升被淹沒,那我們要怎麼做調整?有沒有可能移到其他港口作業?此外,基礎交通如何快速復原,畢竟台灣還是仰賴進口。像這樣的應變計畫,有沒有做模擬或實際演習,而不只是紙上計畫,這是希望交通部可以落實的部分。
交通部回覆我,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方案,有21個方案在裡面,不只是書面作業。我這邊希望,能落實實際演練,特別留意救災的部分。因為過去這些計畫是四年為一期,我們這四年目前只多了8項,未來是不是有可能,每年重新檢討跟更新,一年一次滾動式檢討。
交通部表示有在動態檢討,那我也希望可以收到最新的進度跟報告。
電動車政策
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決定,在2035年時要全面性只銷售電動車,像是歐美各國為了氣候變遷的原因要實施這個制策。
我想請教交通部,2035年的電動車方案,台灣現在決定堅持要繼續嗎?交通部回覆現在沒有,主要因為影響的層面太大了,像是賣車、維修,而我們的機車行,很多無法維修電動機車,目前的轉型過渡是讓機車變七期環保,讓污染符合環保的標準,現在的大致走向是這樣。
扶持電動車 無須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
我想建議提升電動車的服務,會比打壓燃油車轉型更能對社會有幫助。比如英國政府投入1200萬英鎊,希望實現平均6分鐘的充電能量,因此電池產業的人才訓練,會開始慢慢移到電動車。這個核心的概念是,補助對的人、對的方向,將電動車扶持起來,沒有必要去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這才是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
交通部表示,現在方向就是如此,鼓勵補助電動車的發展,像是電動公車交通部就有補助。
電動公車補助誰? 有補助台灣產業嗎?
說到電動公車,我就想到了一則新聞,是不肖業者竟將車身拆成5大部件,包括前圍、後圍、左右側圍、走道平台圍、天花板圍,進口後在台灣組裝,爽領交通部補助。
我想請教次長該如何應對?
次長表示,目前在我們電動公車的補助辦法,準備
要防堵這類狀況。
我期許未來不要再看到這種新聞,我們台灣發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我們的電動車輛也該國車國造!事實上台灣本就能做電動大車,真的沒必要去補助外國買進來的車,沒必要補助外國的產業,希望交通部未來一定要來努力!3Q!
2020-11-25,交通委員會,交通部 王國材次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交通政策應該與時俱進 在 黃守達-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百年大業。中西區作為舊城區 的推薦與評價
中西區作為舊城區,交通規劃更應當與時俱進。 跟許多年輕人一樣,我常常使用機車代步;我的#好行政策,也就特別強調「車向分流取代 ... 禁行機車應該全面改成禁行公車 ... <看更多>
交通政策應該與時俱進 在 洪孟楷 的推薦與評價
政策與時俱進 才能更好的落實對電動車友善環境的發展,對於電動車停車問題,也提案並在去年十一月三讀通過,明定公共停車場應設置充電專用停車位及設備,待交通部訂出 ... ... <看更多>
交通政策應該與時俱進 在 變遷調適與時俱進運具電動化妥善規劃| 3Q問政-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電動車政策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決定,在2035年時要全面性只銷售電動車,像是歐美各國為了氣候變遷的原因要實施這個制策。 我想請教交通部,2035年的電動車方案,台灣現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