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鳥需知 ◎陳斐雯
常常看見你
在鳥店徘徊留連
終日素描一隻籠中的畫眉
所以猜想你喜歡鳥
我也喜歡,不過
比你貪心一點
總共擁有幾萬幾千幾百零幾隻
統統養在天空裡
從來不必擔心
誰會遠走高飛
我請大風陪它們賽跑
如果累了便躺在雲上喘口氣
如果吃膩春天的食物
夏天自然會有新奇的菜單
夜晚如果睏倦
每棵樹都可供高枕安眠
我一點也不擔心
如果真的十分想念
一抬頭便能相見
在鳥店徘徊留連
看見你買下那隻畫眉
提籠悠哉散步離去
遺落在地上的素描簿裡
畫的竟是自己
所以我說你喜歡鳥
我也是
只是比你貪心一點點
總共也才幾億幾萬幾千幾百零幾隻
養在天空裡
養在雨後的電線桿上
養在陽光午睡的草坪
養在你正提籠散步的小公園
--
◎ 作者簡介
本名陳斐雯,女,1963年8月20 日出生,台中人。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曾任「人間雜誌」特約採訪記者,自立晚報藝文組記者兼自立早報兒童版主編、中時晚報副刊、中國時報編輯。
曾獲文化大學文藝行列獎散文、新詩雙料冠軍、第四屆華岡詩獎魁首。
詩作具有敏感的纖情,透過多變的抒情,編織一種現代的美,語言清澈,想像飛躍。
--
◎小編宇路賞析
在進入詩的賞析之前,需要稍微花點篇幅介紹該時代背景,更有助於讀者們理解選讀這首詩的理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的作者張雙英在論及八〇年代新詩時,認為在「政治因素」、「經濟與社會因素」、「文學因素」等三個領域上的改變,導致了台灣的新詩走向了多元化的時代。其中產生了「生態詩」這種新的題材,張雙英以陳斐雯於一九八三年發表的作品〈地球花園〉作為代表舉例,認為該首詩是觸及到「環境生態」問題的好作品。
這說法可能是來自於焦桐寫過的一篇文章〈八十年代的新浪潮〉,該文提到:「陳斐雯的語言清新,想像飛越,『地球花園』、『養鳥須知』是難得一見的生態詩佳構。」〈地〉、〈鳥〉二詩接連被選入了《創世紀詩選》以及向明所編選的《七十三年詩選》(爾雅出版)(註一),並且在詩選中向明認為「這種從博愛觀出發的自然生態保育理論,較之一般的只知責難和揭發的詩文,既具親和感又有說服力,任何人讀了都會覺得摘花捕鳥是一種多麼自私的,自絕於大自然的愚笨之舉。」
不論是向明、焦桐,似乎都認為〈地〉、〈鳥〉二詩在分類上屬於生態詩(之後張雙英也承續了這樣的觀點),然而詩人林燿德卻持否定看法,在〈生命場中的蒔花女──論陳斐雯的詩〉文中表達他的觀點:
「『生態詩』的重點應集中焦距於人類文明破壞大自然循環法則與生物鏈結構的層面上,最終落實在客觀世界的改造;陳斐雯的『地球花園』與『養鳥須知』二詩,固然在字面意義上透露了對人類控制生物遺傳基因與生存環境的事實有所不滿與關切,但其強調的理念乃落實在於『萬物與我同在』的人生觀,『地球花園』與『天空鳥園』的宏偉藍圖,並非以客觀世界的環境改塑為終極目的,而係以人類的心靈空間為其投射與開拓的真正園圃。」
這兩種觀點的分歧,若要詳細解析,恐怕篇幅太長,但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區別。一即是生態詩的定義,以及所包含的範圍廣度,林燿德的觀點是「狹義」的生態詩,其範圍限定在著重讓讀者意識到人類正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喚起讀者的環保意識,這類詩以前篇所賞析白樵的〈白鷺鷥的抗議〉為代表;向明等人的觀點則是較「廣義」的,只要在主題上涉及自然環境與人的關係,便得以歸類為生態詩。二是「手段」上的不同,因為向明的注文也認為陳斐雯的詩要傳達「人類對自然的控制是自私的行為」,進而引發讀者做出「所以人類不該破壞環境以及剝奪生物的自由」這樣的反思。
只是陳斐雯用的手法並非「責難和揭發」,而是有其他的做法,相較於〈白鷺鷥的抗議〉這類詩更有效果。
瞭解觀點差異之後,讓我們實際從文本來看,究竟爭議的關鍵在何處。從首兩段,可以清楚的看見兩組對應關係,「你」之於「一隻籠中的畫眉」,和「我」之於「幾萬幾千幾百零幾隻/統統養在天空裡」的鳥。第三段重點在描述「大自然中的動物」享有各種好處,潛台詞即是「籠中的畫眉」不但不自由,而且不能隨處帶著走,若不在身邊還會擔心並想念。第四段「看見你買下那隻畫眉/提籠悠哉散步離去」,「你」在字面意義上擁有了那隻畫眉,但「遺落在地上的素描簿裡/畫的竟是自己」,顯見「你」根本毫不關心畫眉的生死,只在乎自己。最末段利用「一點點」和「總共也才幾億幾萬幾千幾百零幾隻」之間的差距對比做強調,而且「養在你正提籠散步的小公園」,表示「我」的世界之寬廣,也包含了「你」所擁有的那隻畫眉和所在的小地方。
在下結論之前,先提到在〈地球花園〉這首詩中,有一句「(我)不許妳摘花」,表示「我」對「摘花」這樣的動作是排斥的,而且還禁止「妳」去做。但是在〈養鳥須知〉裡面,我們卻沒有看到「我」對「你」做出任何強制的行為,只是「看見你買下」僅此而已。所以對〈地〉詩,我們也許能說陳斐雯想以「摘花」借代「破壞環境」的行為,呼籲讀者要愛惜地球;然而〈鳥〉詩更合理的解釋,是想以「我的貪心」和「你的自私」做出對比,表達一種胸襟的開闊,告訴讀者人不應著眼於小處,較趨近於林燿德所說,是一種人生觀和心靈空間的描繪。
由於〈地〉詩和〈鳥〉詩在對應結構上的相似,令我們很難不將這兩首詩所傳達的意旨視作相同的來看待,若真是如此,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即〈地〉詩並沒有想要提倡環保意識,而「不許妳摘花」這一句,用「我希望妳同我看見把地球當作一座花園的美好,因此我不要妳去做摘花這件事」的意思去解釋,套用在人生觀這方面其實也可通,只是過了一年,作者對於把這種人生觀強加於他人身上的態度軟化了。
寫到這裡我們可以做個總結,事實上向明的觀點並不無道理,從讀者角度來看以及廣義的說是生態詩是能夠成立,只是如果分析到最後,將作品意圖考慮在內,會發現陳斐雯此二詩的重點並非放在生態保育的目的,那麼要說是生態詩便有點牽強了。
最後有一則與生態詩爭議無關的小趣事:〈養鳥須知〉於2016年被節選入國中會考的國文科考題,陳斐雯本人在臉書上表示:「我不知道答案是哪一個啊啊啊(掩臉)」,引起熱烈討論。
※註一:以上「八〇年代」或「八十年代」均指西元一九八〇-八九年,而「七十三年詩選」係民國記年,即西元一九八四年的詩選,前後皆為同一年代,為避免閱讀混亂故在此註明。
※註二:連同白樵〈白鷺鷥的抗議〉賞析,感謝主編謝三進提供閱讀資料。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陳斐雯 #養鳥需知 #年度詩選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20.html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周我才拍過的人,下下周再回來拍時,人就不見了。」許震唐很感傷的對我說。 許震唐,1967年生,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人,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攝影,那個年代關於攝影的資訊並不多,當時就看了阮義忠出版的「攝影家」雜誌,也看到了「人間」雜誌報導了關於家鄉的故事,於是他才知道原來攝影不只是只拍風景花草,人的故事也...
人間雜誌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像這把傘上的狗仔一樣,就算會害怕,還是面對了
⠀
⠀
Fanko 個人的 Facebook 上,有個用來放插畫的相簿,取名為「做不到的事就交給筆」。並不是經常對現實感到無力,她說:「我是一個講話笨拙不太會修飾的人,遇到講不出來的時候就會覺得,我還是去畫圖好了,因為創作時不用講話,只需要問自己就可以了。」
⠀
⠀
除了每日一更的插畫,Fanko 的 Instagram 還有另一單元「#狗仔社會觀察」,將狗仔放進現實場景中:新竹動物園、紐約街頭、馬德里海灘、日本地下鐵⋯⋯,狗仔有時化身成蒸櫃裡的包子,有時直接坐上路人阿伯的機車後座,或倒在疲勞的上班族身邊,在通勤路上睡成一片。他在畫面中的各種互動,有 Fanko 路上觀察的玩心和惡趣味。
⠀
⠀
Fanko 分享自己最近看到紀實攝影前輩蔡明德在《人間雜誌》擔任攝影記者時留下的作品,他在「六合彩」風行的八〇年代,拍下當時人們對地下簽賭的狂熱。「但我在的時代已經不會有這種集體狂熱,我們已經過了那個刺激點。相較之下,現在我能拍攝的畫面都是趨向樸實自然的狀態。」
⠀
⠀
而狗仔的介入,是在這份平淡中,代替自己看見那些看不到的東西。「也許我的照片裡有些什麼觀察,但因為我走得不夠近或是拍得不夠好,沒辦法呈現出來。這時候狗仔就能幫我把這件事情說得更完整。」
⠀
⠀
閱讀專訪全文 ➤➤ https://bit.ly/3uRwqjl
⠀
⠀
Q:
妳為「妖魔退傘」畫了許多超 Q 的妖怪,想知道妳如何想像傘面上的故事?妳如何定義這把傘的態度?
⠀
⠀
A:
講到妖怪,我直覺就聯想到百鬼夜行。所以我在傘面上畫了一堆妖怪追著狗仔跑,裡面的角色幾乎都是我沒有畫過的,很多來自台灣傳說。除了狗仔本人之外,上面還有虎姑婆、穿雨衣的玉山小飛俠、手上拿 V8 的紅衣小女孩、蛇郎君、人面魚跟一隻似狗似狼的神獸。
⠀
我覺得不管有沒有這把傘,有些事情就是會糾纏著你啊。所以我的態度是:與其退散不如對決。如果可以直接處理任何問題,我會覺得比較乾脆。就像傘上面的狗仔,就算會害怕還是面對了。
⠀
⠀
⠀
▍喜歡一件事,不一定要有超深的道理啊——專訪 Fanko 狗仔之家 feat. 妖魔退傘 ➤➤ https://bit.ly/3uRwqjl
人間雜誌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Lightbox捐款者限定好康:惡水真相|電影票索取 》
💪即刻捐款支持:
https://www.lightboxlib.org/donate
.
🎉不定期的索票活動又來啦!
為了感謝捐款者對我們的支持,這次我們也將提供20張的單場電影票交換券。
只要您曾捐款支持Lightbox累計1800元以上... 直接送票!歡迎索取喲
每位還是至多索取2張門票😅
.
👉索票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R48pXBZKb9K8DcjQ8
.
___________
《惡水真相》改編自尤金史密斯(EUGENE SMITH 1918-1978)的同名傳記,將震驚全球的「水俁病公害事件」搬上大銀幕。
美國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報導攝影作品,同樣啟發著80年代台灣報導攝影記者與本土青年。Lightbox 館內也存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記《浮與沉》,於人間雜誌延伸攝影書展共同展出,歡迎大家前來看展。
.
💪即刻捐款支持:
https://www.lightboxlib.org/donate
👉索票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R48pXBZKb9K8DcjQ8
人間雜誌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周我才拍過的人,下下周再回來拍時,人就不見了。」許震唐很感傷的對我說。
許震唐,1967年生,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人,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攝影,那個年代關於攝影的資訊並不多,當時就看了阮義忠出版的「攝影家」雜誌,也看到了「人間」雜誌報導了關於家鄉的故事,於是他才知道原來攝影不只是只拍風景花草,人的故事也是很有意義的,於是在退伍後就開始拍攝家鄉的日常。
為什麼要拍家鄉,「因為怕有一天會消失」他說,雖然在外地工作唸書,但是他只要休假就會回去拍攝家鄉的人事物,留下一些記憶。當時的拍攝的方式比較像是紀錄,並沒有特別的一個主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他發現故鄉的人越來越少了,空屋也越來越多了,曾經拍過的人也一個個消失了,於是他想著,為什麼這些人為什麼消失,後來才知道,大部分的人都是罹癌走的,很多是肺腺癌,當發現的時候都已經是末期。當時在村裡的老人還跟他說「阿唐啊,要把我拍的漂亮一點,美一點,我走的時候我要用」「阿唐啊,人給你拍到,就回去了,你的鏡頭比子彈還要厲害啊」,從老人嘴裡出來的玩笑話,但是對於許震唐來說是很感傷的,於是他慢慢的將鏡頭轉向,拍攝人與環境的關係。
2013年與鐘聖雄合作舉辦了「南風」攝影展,將拍攝多年台西村民的生活與南風吹起時,雲林麥寮的六輕所產生的氣體對於故鄉所造成的影響,以紀實攝影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大家感受到人的生與死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那麼的緊密。
2017年,他毅然地離開了在台北的工作,回到了大城鄉,專心地將鏡頭全面地擴展到濁水溪兩岸居民的生活,另外也拍攝紀錄片,長期的關注自己的家鄉。對於攝影,他期待他拍攝的作品,能像蝴蝶效應般擴散出去,一步步的影響到一些人的態度跟觀念。
新聞連結 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20180208/1294263
人間雜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藍博洲
本書特色:
在黎明未至的晦暗時刻,即使前途不明,
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主人翁,最詳實深刻的文字記錄。
許金玉,一個養女出身,從女工蛻變成為工運領袖的覺醒女性。
辜金良,一個拒絕在殖民教育體制下成長,自學從商的嘉義子弟。
穿越時代裂隙,走過風雲洶湧的歲月,他們歷盡煎熬與折磨才終於得以在槍口下倖存。然而倖存之後的人生,卻是看不見邊際的桎梏,還有更加深沉的瘖啞與噤聲。用餘生相濡以沫的兩個人,在平凡卻不得平靜的日子裡,依舊堅持著他們的信念,透過一切的可能去實現心目中的進步價值。
以掇拾白色恐怖民眾口述生命史為己任的藍博洲,再次將手中的筆化為鏡頭,把歷史現場還原在世人面前。讓人們看見政治受難者在磨難之後,堅毅求生的掙扎,以及對自我信念的不懈追求。
已經走過的道途縱使布滿了荊棘和血淚,未來的路仍將繼續延伸,伸向那令人期待的春天。
作者簡介:藍博洲
1960年生於台灣苗栗。1983年開始小說創作。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人間》雜誌,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東華大學駐校作家。現專事寫作。 出版作品:短篇小說《旅行者》,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藤纏樹》、《台北戀人》,報導文學《幌馬車之歌》、《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灣好女人》、《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紅色客家人》、《尋找祖國三千里》、《台共黨人的悲歌》、《幌馬車之歌續曲》等,歷史報導《沉屍、流亡、二二八》、《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紅色客家庄》、《麥浪歌詠隊》、《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白色恐怖》、《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老紅帽》、《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散文《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記事》、《你是什麼派》等。
人間雜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人間雜誌 在 人間雜誌 的推薦與評價
《人間雜誌》免費下載https://reurl.cc/EKxVd1. ... <看更多>
人間雜誌 在 陳映真關於《人間雜誌》被恣意損害版權暨著作權的聲明 的推薦與評價
陳映真關於《人間雜誌》被恣意損害版權暨著作權的聲明
《人間雜誌》創刊於1985年11月,於1989年10月號後休刊。由於我和全體《人間
雜誌》同仁堅持理想,辛勞工作,使《人間雜誌》成為台灣雜誌史上極具人文深度與
價值的刊物,影響廣泛,至今延續不絕,為人所懷念不已。
不料今年五月,有一個自稱「夏潮網」的網站(並非「夏潮聯合會正式網站」),
完全未經本人及《人間》攝影及文字作者同意,恣意將《人間》第一期登上其《人間
雜誌》網頁電子版,嚴重損害《人間》版權及作者的著作權和著作人格權,為此,特
聲明如下:
1. 陳映真本人與七0年代傳下來的夏潮集體有密切關係,並出任「夏潮聯合
會」評議委員一職,但與此所謂「夏潮網」毫無瓜葛,幸勿誤會。
2. 本人同意「知識來自人類集體創造」此一概念,但也絕不意味著任何人只
要假借「知識共享」之名就可以無償的、不經預告和授權的掠奪他人的勞動成果(包
含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在當前資本主義的體制下,大概只有資本才享有這個特權。
3. 本人深知在資產階級法權所保障下的「知識財產權」,其保護的標的是出
版商的物權(財產權)而非創作者的原創權,因此「人間雜誌社」在1989年因財政問
題被迫結束營業時,已經將在《人間》所發表的文字、圖片的著作權還給原作者本人。
4. 「夏潮網」未經知會,也未經本人及《人間》攝影及文字作者同意,便自
行將《人間》第一期登上其《人間雜誌》網頁電子版,不但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權,
也嚴重傷害了原作者的著作人格權,對此一粗暴侵權行為,《人間》諸作者保留法律
追訴之權力。
5. 希望一切愛護《人間》的廣泛讀者賢達理解與支持。
2002年5月22日
夏潮聯合會
The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50-2號6樓
TEL: (02)23925642 FAX: (02)33937338
--
南望吳興路四千,
幾時回去霄溪邊?
名與利,付之夭,
笑把漁竿上釣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9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