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書單 2021更新版】
之前有很多朋友在問解剖學相關的書單,整理了一下發現也不少。
大概分了四大類如下,我個人覺得看久了就都差不多,但一開始選擇的重點就是先翻一下,看看書的內容,排版,甚至圖看起來舒不舒服,確定是自己喜歡的而且也看的懂再入手。
如果是瑜伽老師,選擇一本跟瑜伽有關的是好的開始,再來如果要鑽研更深的解剖學,像是第二類的書,肌動學,生物力學等等的知識就要慢慢建立起來,接著再進入到筋膜可能會比較好消化(看得懂中文跟了解意思,到真的應用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對其他的運動領域有興趣,也是可以同時看看不同的書(像第四類),也會有所收穫。
最後這些都還是像工具書,我也沒有全部看完,通常是翻特別有興趣的對一下答案,特別是瑜伽解剖學,其實每個作者的觀點不會完全一致,如果初學者一次看太多,大概也會被自己搞得很亂(不過不要說看書,練習也是XD),所以我最常回看的還是基礎知識,肌動學,生物力學加筋膜,有了中心思想再去看其他的就比較能夠通透。
當然,如果看書還是看不懂,去上課也是一個很快的方法,畢竟有人帶跟順邏輯後,建立了看書的能力,自己再看就會比較好上手摟。
#瑜伽解剖學
瑜伽3D解剖書:24組關鍵肌肉群+46式正宗瑜伽體位
瑜伽最適體位3D解剖書:5個步驟,量身定做最適合你的瑜伽體位
瑜伽墊上解剖書:流瑜伽和站姿體位解剖書
身體後彎與扭轉瑜伽:保護脊椎、淨化臟腑、深化冥想的精準瑜伽解剖書
身體前彎及髖關節伸展瑜伽:矯正骨盆、強化肌群、遠離疼痛的身體解剖書
上肢平衡與倒立瑜伽:激發腦內啡、活化心肺、調節神經系統的精準瑜伽解剖書
--以上也許比較難買到了--
瑜伽解剖書-解開瑜伽與人體的奧秘
療癒瑜伽解剖書
Anatomy of Hatha Yoga
Functional Anatomy of Yoga (雖然是英文的,但個人內容大推)
#通用解剖學
人體運動解剖全書
人體解剖全書
基礎肌動學 (經典必看)
肌肉骨骼系統肌動學 (要深入了解最好這本也一起看,但比較難)
骨骼肌肉系統基礎生物力學
骨關節解剖全書 上肢/下肢/脊柱 (新出的,也滿推的)
#筋膜
解剖列車 (聖經等級,但一開始看不懂可以先看底下簡單版的)
筋膜運動學
肌筋膜健身全書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
筋膜線-身體地圖
#其他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大推,有很多好觀念)
運動傷害完全復健指南 (大推,內容含金量超高)
運動生理學
皮拉提斯解剖學
靈活如豹 (單純瑜伽練習者也可以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
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 (同上)
靈活如豹 讀書會整理 from 好朋友工坊
https://www.facebook.com/gfdstudio/posts/3650465691698265
當然還有很多好書,礙於篇幅跟主題無法完全都列上。
#anatomy #kinesiology
#kensyoga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啾c物理治療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 前情提要 0:43 定義 1:14 原因 2:35 放鬆動作-內收拇肌放鬆 2:57 放鬆動作-外展拇肌放鬆 3:17 矯正運動-外展拇肌訓練 3:46 矯正運動-踮腳尖運動 4:05 矯正運動-腳趾頭動作控制 4:32 總結 下方是推薦影片 有興趣的點擊網址觀看哦: 訓練無法突破,有...
伸展 肌肉 英文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的運動找對方向了嗎?瞭解訓練跟舒緩的不同】
王先生退休後,常出門旅遊。但有一個問題常常困擾他,也就是「足底筋膜炎」。王先生上網查找了許多適合足底筋膜炎患者適合的運動,但是市面上這麼多運動,如果時間不夠的話,該怎麼取捨呢?像神農嚐百草,通通試過一次嗎?
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不過,我們也可以有另外一個思考方向。
👉我們已知的事實,是運動百百種,每種運動的效果都不同。
有些人想要增肌減脂,有些人想要提升心肺耐力,有些人以運動來當作社交活動,有些人喜歡競技,或是進一步成為職業級的運動員。
對於一般人,「運動」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從事起來會流汗的那種活動,不會流汗的話,好像就沒有「運動」到。而人只要活著就要動,勞動也是動,運動也是動。根據國健署的定義,在討論「運動」之前,我們可以來釐清以下名詞:
1.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指任何透過身體骨骼肌肉消耗能量所產生的動作。也就是人類只要還活著,在任何狀態、任何情境下,都會從事的行為。就算是在睡眠中,只要有在呼吸,那也算是在「動」,呼吸也是一種身體的動作,最主要的一條跟呼吸相關的肌肉是橫隔膜,當橫隔膜收縮的時候,產生吸氣動作,而橫隔膜放鬆時,則是呼氣。題外話,通常我們對於能量消耗的評估,會以大卡(千卡)來計算。
2. 運動(exercise):是上述「身體活動」的一部分。兩者不同之處,是「運動」一詞,偏向有一定的架構的行為,例如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而且通常有重複性。
👀我們可以說,運動是一個人以其自由意志,選擇,或決定要去做的行為。
👉因此,運動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產生的手段。
😉根據每個人的目的不同、需求不同,就算是同一種運動,也會有不同的從事方式。
讓我們把主題重新聚焦回王先生,跟他的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一種日積月累形成的毛病,足底筋膜是一種可以伸縮的組織,就像是黏在腳底的吊床。人類的足部由許多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骨頭組成,這些骨頭在人們走動過程中,每個瞬間其排列的方式會略有不同,有時較為鬆散,有時則較為堅固,這是為了因應人類步態的不同需求:當要推進時,骨頭的排列較為堅固,有利於乾淨利落的步伐推進,而骨頭的排列較為鬆散時,則有利去適應不同材質或坡度的地面。
我們的每一步,是交替在「腳著地、腳離地」的循環中,當腳著地的那些瞬間,身體的重量將足部的骨頭下壓,吊床(也就是足底筋膜)會略為延長,當腳離地時,足底筋膜會回彈,幫助我們更輕鬆省力的一直走下去。
這個省力的前提,是足部的骨頭排列,要吻合每一個步態瞬間的需求。如果在腳著地時,骨頭來不及排列成堅固的格式,那麼足底筋膜的受壓就會變多。一步兩步還好,但日積月累下來,足底筋膜就會因為過勞,產生小破壞,這些小破壞積沙成塔,久而久之就發炎了,也就是變成我們熟知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因此從開始治療到康復,也會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足底筋膜發炎了,人們就會遇到很多症狀,例如每走一步腳底都會痛、足底覺得僵硬、走路一拐一拐、沒辦法走太久...。這些症狀,如果要得到舒緩,伸展類的、自我按摩類的「運動」,都可以做。但是這些運動的效果,其實沒有辦法解決「足部骨頭排列即時吻合瞬間步態需求」的問題。因此,我們才會常常遇到,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做伸展、做自我按摩,或是其他很多屬於「紓緩症狀」的行為,但是卻避免不了足底筋膜炎在好了之後,又復發的這一個惱人的過程。
這不代表大家的運動做錯了,而是如果我們做運動的目的,在於「治療」的話,其實光做舒緩運動是不夠的。
👉如果運動的目的是治療,那麼選擇的運動項目,就要包含那些可以矯正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原因的運動。
👉簡而言之,這時候的「運動」,不需要流汗、不需要做到肌肉很痠,因為這時候我們運動的目的,是要讓大腦有機會重新學習怎麼使用肢體,白話來講就是不再用原本的方式走路。
如果人可以投胎再生一次,當然這個目的不用花什麼心力就可以達到...不過在還有大好人生的狀態下這個方式我們不考慮。那麼要怎麼讓積習難改的大腦,去選擇用一種對自己身體比較善良、不那麼容易累積傷害的方式走路呢?
打個比方,如果要學英文,希望將英文講得順溜溜,我想大家都同意,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強迫自己多講英文,養成使用英文的習慣,練得越多、越有決心要改變,那達成目的的可能性當然就越高。
😏養成一個新的動作習慣,也是同樣的概念。
舒緩運動無法矯正大腦。我們要練習的,是一套特別設計過的動作,這些動作不是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會接觸到的,對大腦來說,就像是動作類的「英文」。需要強迫自己重複練習、用心修正,並且累積一段時間,最後才會變成一個新的習慣,人體才有機會選擇用跟原本不一樣的、相對比較健康的方式走路。這種治療方式,目的是「養成大腦的新習慣」,只是我們用的手段,剛剛好是運動罷了。
其實不只是足底筋膜炎,人體很多肌肉骨骼類的傷病,都可以依此類推。
👍 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而不是只有去舒緩它。
我想這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疑問:為什麼我上網找了很多「適合XXX病症的運動」,然後也花時間成本下去,認真的做了,但症狀好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
因為這跟你的身體強不強壯、敏不敏捷、肌肉有沒有力...都不是直接相關,頂多間接相關。假使我們的大腦還是一直用老方法去控制身體,那問題還是會復發。
對研究動作分析、動作控制的物理治療師來說,我們擅長處理的,就是這些因為日積月累的動作引發的肌肉骨骼問題。建議大家,如果你,或週遭的親友,有遇過類似的問題,先不要因為花了很多時間但看不到成效而沮喪,可以自我檢視一下,你的運動有沒有針對你的「動作控制」問題而設計,去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假以時日,才有機會真正好起來。
原文連結:https://itinalin.com/?p=1499
圖片出處:Photo by Tyler Nix on Unsplash
伸展 肌肉 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醫美保養|虎背熊腰的剋星之瘦肩針降臨 ~夏季穿衣服就是要顯瘦!〉
👩⚕️什麼是「天鵝頸」?
其實就是形容女性脖子到肩膀的線條,就有如天鵝一樣光滑緊緻又細長的頸部,被很多男人列為最性感部位之一。天鵝頸不但可以讓女性看起來更纖細,也散發著優雅氣息,韓國國民女神全智賢,劉詩詩、BLACKPINK Jennie都是擁有天鵝頸的性感女神唷!
👩⚕️是否擁有這樣的肩膀對於美麗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許多看起來虎背熊腰、視覺上比實際體重還大隻的人,都可能是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經常出現駝背、慣性聳肩等不經意的動作,而造成斜方肌肥大而造成視覺壯碩、沒有線條。斜方肌肥大不只會讓整個人的體態看起來顯胖、顯老,還會導致腰痠背痛、睡眠品質不佳、偏頭痛等等身體上的不適。大家長時間居家上班,可以檢視看看坐姿、是否太久沒有起身拉筋、桌椅高度不正確造成不自覺聳肩等等,另外也可以照照鏡子看是否有駝背圓肩等狀況。
👩⚕️KT醫師建議大家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改善
1. 改善辦公的桌椅高度及注意坐姿
2. 定時起身做背部的伸展運動,使肩頸放鬆
3. 醫美療程「瘦肩針」協助,注射肉毒桿菌素在過分發達的肌肉上,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在肥厚的斜方肌上,達到肌肉放鬆,進而縮小肌肉,達到柔和肩部曲線的目的
4. 定期施打美國Ulthera超音波拉提ULift,
在台灣醫美界風行多年的美國Ulthera超音波拉提,因為不需動刀就能拯救鬆弛以及老化肌膚,同時也經過美國FDA認證以及台灣衛福部及其他多國認證,使用上更是有效以及安全,漸漸成為許多人喜愛的醫美抗老療程。一直以來僅用於臉部施作的療程,也開始應用再其他身體部位。首先要介紹的是由泰籍的Dr.Ukrit所提出,「U-lift」就如同英文字母U,施打部位環繞了後頸,搭配臉部音波拉提,可幫助拉提出更完美緊緻的輪廓線。
「U-lift」施打部位主要是針對後側頸部進行療程,左右以兩側耳後,上下則是髮際線至肩頸上的區域進行加強施打,由於整個筋膜層是由前臉至後頸的環狀包覆組織,使用音波的能量做環狀全面性加熱,能讓整個臉部拉提更是加分且緊緻有感唷💋!
透過上述日常的習慣調整加上醫美療程協助來改善體態,除了是讓視覺比例看起來更好,也是能改善一些身體上的不適喔。
❤ 專業醫美諮詢|歡迎私訊 FB 及 IG
❤ 追蹤郭醫師IG|https://www.instagram.com/dr.ktkuo/
#醫美 #微整 #微整型 #愛自己 #醫美介紹 #保養 #美麗 #愛美 #漂亮 #醫美諮詢 #虎背熊腰 #瘦肩針 #肉毒桿菌素 #圓肩 #駝背 #天鵝脖 #顯瘦 #美國Ulthera超音波拉提 #後頸部拉提( U-lift )#啟動肌膚抗老回春之鑰 #劉詩詩的天鵝頸
伸展 肌肉 英文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 前情提要
0:43 定義
1:14 原因
2:35 放鬆動作-內收拇肌放鬆
2:57 放鬆動作-外展拇肌放鬆
3:17 矯正運動-外展拇肌訓練
3:46 矯正運動-踮腳尖運動
4:05 矯正運動-腳趾頭動作控制
4:32 總結
下方是推薦影片
有興趣的點擊網址觀看哦:
訓練無法突破,有可能是你的肋骨外翻了喔
https://youtu.be/-H75tY3fYAw
別再抬頭挺胸,正確的『縮肚長高』站姿,讓你不再因久站而腰痠。
https://youtu.be/OwESSKODNRo
天氣超好出大景,最簡單的百岳,新手也可以輕鬆征服的合歡山。
https://youtu.be/6N1LfWYnaFs
走路是怎麼走成假胯寬的?什麼運動適合假胯寬的人做呢?
https://youtu.be/sAwx6yYLQvQ
五十肩第三期能做什麼運動?重建肩胛肱骨節律會很難嗎?
https://youtu.be/SOVJ3vUBqmA
五十肩能逆轉嗎?五十肩確診的三個症狀,你中了幾個?
https://youtu.be/6NcdyoYtkQs
睡前拉筋十分鐘,睡個好覺比什麼都重要。
https://youtu.be/vdIugUHKGWg
脖子會往前伸的人一定要看,這部影片能讓你的頸椎再撐500年。
https://youtu.be/pY4AVIQ1VY4
玉山我來啦,這可能是最難爬的山,有人花了兩年也爬不上去。
https://youtu.be/292uNJ9klds
別再碎碎念了,我頭好痛怎麼辦?
https://youtu.be/8r7wCuAh2dM
Vlog #1 今天放風出去玩,順便上點課。
https://youtu.be/DkUb25XBDYk
肩膀健康,生活好便利,準備一條彈力帶,來鬆開角度受限的肩膀吧
https://youtu.be/-7p4awI21FI
在家用彈力帶就能完成的髖關節鬆動術,促進關節組織液循環,保持下肢的彈性與活力。
https://youtu.be/JAsXfFOjs2A
一碰就痛,為什麼足底筋膜炎這麼難好?除了放鬆,足弓的力氣也能訓練,想知道要怎麼在家訓練足弓的肌肉嗎?
https://youtu.be/9bwMrxQMb_g
一碰就痛!足底筋膜炎真的好惱人,為什麼我會得足底筋膜炎?除了上醫院,其實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足跟矯正運動,也可以加速它的康復唷。
https://youtu.be/Lxt6G_-zJmc
今天挑戰用八分鐘,用滾筒完整的放鬆你的下半身;從此之後,家裡的滾筒不再只是個占空間的裝飾品了。
https://youtu.be/T5FaG9OZnCk
每天五分鐘,跟我一起做全世界最好的脊椎運動,保護脊椎不受傷,輕鬆快活一世人。
https://youtu.be/xE5y8Lw4wy0
久坐也會有運動傷害,跟我一起每天只花五分鐘,疏通阻塞的血液循環,打斷傷害的累積。
https://youtu.be/cborst0Nai8
你知道骨盆前移會害你瘦不下來嗎?如果你也有骨盆前移的困擾,快來跟我一起做運動。正確的體態加上運動,就是減肥的最佳配方唷。
https://youtu.be/-lVP9lbSYxI
躺著也能訓練核心的動作,輕鬆到會不小心睡著?骨盆前傾和臀肌失憶症有難分難捨的關係,幫你找回臀肌的記憶
https://youtu.be/TbixyhnVB1I
是翹臀還是骨盆前傾?超簡易3秒評估,別再把骨盆前傾誤當成翹臀囉。下交叉症候群簡易拉筋法,教你搶救歪斜的骨盆。(上集)
https://youtu.be/SPjIcD_8Bwc
核心強等於內力強?今天來做超簡單的核心運動,讓你能穩定身體,提高運動效率。
https://youtu.be/9ePFzKtrRl0
呼吸法真的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善用呼吸,就能解決,這部影片讓你五分鐘知道三大呼吸法的應用。
https://youtu.be/683LeSVDBCw
韓式歐巴跟美式浩克的肩膀有什麼不一樣呢?有什麼運動是可以有效改善圓肩呢?物理治療師啾c帶你練出韓式歐巴的肩線!
https://youtu.be/5JR8kiH1G4o
腰酸背痛,可能是你『胸椎活動度不足』喔! 物理治療師讓你六分鐘學會如何評估和解決腰酸背痛。
https://youtu.be/h6886T-9xW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2LFB3Rv9E8/hqdefault.jpg)
伸展 肌肉 英文 在 Baby Vlog寶寶日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做重量訓練也能兼顧親子互動,他開心,我也有訓練到身體。不過這個動作很危險,要確認好桶子的品質無虞,可以乘載15公斤以上才能試。
► Filming location (拍攝地點):Taiwan Changhua 台灣彰化
► Filming Date (拍攝時間):June 25, 2018
► Video equipment (錄影器材):HTC U11
~重量訓練英文單字學習~
◎Muscles 肌肉◎
Core ➪核心肌群
Biceps ➩二頭肌
Triceps ➩三頭肌
Abdominal muscle ➩腹肌 (簡稱abs)
Six-pack abs ➩六塊腹肌
Firm abs ➩馬甲線
V-line abs ➩人魚線
Calf muscle ➩小腿肌群
Gluteus ➩臀大肌
Trapezius ➩斜方肌
◎Fitness equipment 健身器材◎
Dumbbells ➩啞鈴
Barbells ➩槓鈴
Bandgrip ➩握力器
Chestpull ➩彈簧擴展器
Treadmill ➩跑步機
Aero bike ➩有氧健身車
◎Workout moves 健身動作◎
Squat ➩深蹲
Push-up ➩俯地挺身
Sit-up ➩仰臥起坐
Crunch ➩卷腹
Reverse crunch ➩反向卷腹
Dead lift ➩硬舉
Hip extension ➩臀部伸展
Bench press ➩臥推
Lunge ➩跨步
Plank ➩棒式
Bridge ➩橋式
Lunges ➩弓箭步
Jumping jacks ➩開合跳
Burpee ➩波比跳
Pull-ups ➩引體向上
Aerobic exercise ➩有氧運動
Cardiovascular training ➩心肺適能訓練
Gym ➩健身房
Instructor ➩教練
Workout ➩健身
Warm up ➩暖身
Cool down ➩緩和運動
Stretching ➩伸展
Circuit training ➩循環運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AnR7WMz0g/hqdefault.jpg)
伸展 肌肉 英文 在 Francis Lam健身教練團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健身室練胸系列】仰臥啞鈴推舉 Flat Bench Dumbbell Chest Press
練胸練到手酸?
胸肌推極都無feel?
覺得free weight 既動作好難做?
唔洗擔心?若果你有同感或是健身初學者就留意今次教學影片喇❗️
今次會教授健身基本動作:啞鈴仰臥推舉
臥推的英文是Bench Press中文則是仰臥推舉,顧名思義是‘躺著將重量向上推起’的動作。這個動作主要訓練的部位就是男人們最愛的胸肌(Chest),輔助肌群則是三頭肌、三角肌,在訓練上半身肌肉時是最為受歡迎的動作之一。
健力三項的動作,硬舉、深蹲再來就是臥推了,包括職業運動員也會時常訓練來增加對抗性,穿衣服時也會顯得更加立體,更是看起來‘有沒有在練’的象徵。
一齊來參考一下教學??
#拍得好請讚好#俾Like是動力
#有用請Share
??FOLLOW ME??
Youtube▶️ https://goo.gl/gfEcAe
IG▶️ https://goo.gl/3w9enF
FB▶️ https://goo.gl/Qebuwm
Website▶️ highfitnesshk.com
#星級教練#私人健身教練#健身教練#PersonalTrainer#Pt#健身教學#增肌#消脂#修身#減肥#伸展#體適能#健身課程#營養飲食#健康餐#單對單訓練#小組健身#私人健身中心#高私隱度#HighFitness#尖沙咀#銅鑼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CuHa9lZKP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