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碳」轉型之道】最近大家經常會聽到「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碳中和」(Carbon Neutral)同「碳密度」(Carbon Intensity)等關鍵詞,究竟佢哋各自代表咩意思?對投資者又有乜意義呢?Click入去為你一一講解,仲會介紹市面上有邊啲低碳投資工具!
投資涉及風險。請細閱相關產品的銷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資料。
#碳中和 #淨零 #淨零碳排放 #碳密度 #低碳轉型
#滙豐投資管理 #HSBCAssetManagement #可持續投資 #ESG投資 #ESG #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investing #責任投資 #responsibleinvesting #responsibleinvestment #substainableinvesting #greenfinance #財富管理 #資產管理 #wealthmanagement #市場熱話 #投資新方向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
低碳投資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減碳就出局,歐盟「碳關稅」來了!車廠提前佈局:福斯、Volvo將停產燃油車】
歐盟已打算對進口商品課徵「碳關稅」!14日將提出相關施行細則,預料首當其衝的就是高耗能的鋼鐵、水泥、鋁產品。如今「碳成本已經成真了」,這也意味企業得準備低碳投資,未來從事任何的經濟活動,碳排都很可能要付出代價。
為此,已有不少車廠提前佈局,公布電動車藍圖。例如,Volvo宣布2025年自家全球汽車銷量,有一半會是電動車、2030年全面生產電動車;福斯則表示,最快將在2033年停產燃油車...⬇️⬇️⬇️
低碳投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06/01/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碳價是必要但不能只有碳價
2021年世界銀行全球碳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出爐,開宗指出碳價對於低碳轉型十分重要,但要真正發揮作用,則另需要確保:(1)碳價水準達每噸40~80美元、(2)根據各國不同情況量身設計、(3)低碳轉型需要包裹政策,包含致力於低碳研發、破除減緩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文:倪茂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1. 關鍵數字
全球61個碳價機制,管制21.5%溫室氣體排放
2021年全球碳價機制成長至64個,包含3個具體規劃中的碳價。其中61個已施行生效的碳價機制,共管制全球約21.5%的溫室氣體,主要的增幅來自2021年2月中國施行的全國碳交易。
全球碳價水準中,僅有3.76%的排放量符合巴黎協定水準
從各國減量自訂貢獻中,全球氣候行動仍不足以回應巴黎協定的目標,這同樣也反映在目前的碳價水準上,目前全球的碳價中僅有3.76%看齊應有的碳價水準,即世銀2017年給予符合巴黎協定2°C目標的碳價建議,分別於2020年、2030年時,每噸碳價應為40~80美元;50~100美元的水準。若要進一步達到1.5°C的目標,世銀報告也引用國際能源研究顧問公司WoodMac的分析,2030年碳價應達到每噸160美元的水準。
2021年碳價水準的典範(下圖灰色範圍),即高於40美元的碳價制度,也從去年的4個增加到9個,但也僅佔全球排放量的3.76%,分別是歐盟碳交易、法國碳稅、芬蘭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盧森堡碳稅、挪威碳稅、瑞典碳稅以及瑞士的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
全球碳價收入來到530億美金
2020年全球碳價收入高達530億美金,相較於2019年提高了80億美元,主要的貢獻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價格的漲幅,管制全境39%溫室氣體的平均價格為49.8美金,收入約計225億4800萬美金。其次,碳價收入排名依序是法國碳稅96億3200萬、法國碳稅96億3200萬、加拿大碳稅34億700萬、日本碳稅23億6500萬、瑞典碳稅的22億8400萬。(※碳價收入的高低涉及該國實際管制的排放量、碳價等因素,排序僅為概況的說明。)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9.8%的內部碳價高於每噸80美金
全球500大企業中近半數採行企業內部碳價(共226家,包含預期兩年內施行)。2020年全球也有853家企業採行內部碳價,1159家企業預期兩年內施行,統計約27兆資本額加入。企業內部碳價的採行,主要乃為了強化低碳投資的需求。儘管內部碳價的實質影響受到質疑,但相關研究與具體實踐的經驗中也逐漸優化內部碳價機制設定的標準與分析實際減量成效。
此外,也有許多企業的內部碳價水準已經高於政府碳價機制。雖平均來說企業內部的平均碳價並未符合巴黎協定要求,但有超過16.1%的企業內部碳價符合每噸40美元~80美元的碳價水準,更有9.8%的企業採行更高水準的碳價。
2. 關鍵訊息
碳價的韌性挺過新冠疫情,更為綠色振興創造財源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的同時也影響著全球碳價,影響包含遞延排放盤查的期限、暫緩調升碳價的措施等,但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全球大流行起開始觀察幾個全球主要排放交易市場中的碳價表現,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都有約計40%以上的漲幅,包含歐盟、紐西蘭、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除整體淨零氣候承諾的維繫外,排放交易制度本身透過其價格供給調整機制(price or supply adjustment mechanisms, PSAMs)支撐碳交易市場。另一方面,仍有如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如期提高碳稅稅率。此外,自願性額度市場同樣也挺過來了。這些發展都可以看見碳價制度的韌性。
碳價亦扮演著疫情衝擊下綠色振興的重要角色,短期內確保低碳永續的產業維持競爭力、創造就業及維持經濟成長外,長期可實踐淨零目標。此外,藉由碳價的收取可增加綠色振興所需的財源,無論是投資低碳技術或創造低碳產業職缺,例如加拿大2020年12月提出共119億美金的健康環境與經濟計劃中(Healthy Environment and Healthy Economy Plan),即擬利用碳價收入打造未來10年的產業轉型創新的來源,碳價將每年提高每公噸11.94美元,預期2030年達到每噸135.3美元的碳價水準。
碳價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政策溝通策略越顯重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The Peoples' Climate Vote》民調的120萬份調查中發現,全球調查的50個國家中約計有64%的受訪者視氣候變遷為緊急狀態,特別是小島國家聯盟與高收入國家皆有超過70%的受訪者同意。同意的受訪者中,又有近6成(59%)認同國家應採取必要且立即的氣候政策。然而,6大領域共18項的具體氣候政策中「污染者付費」的政策選項,僅獲得39%的支持,位列第10名應採行的優先措施。相對地,於高所得國家中污染者付費工具的政策支持度則比較高,獲得55%受訪者支持。
這些民調顯示碳價的施行與碳價水準高低維繫於社會接受度,從企業端觀察,過去為主要的反對遊說勢力,但近期因氣候管制的手段已勢不可擋的情況下,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轉向支持碳價政策。至於公眾則比較關注於碳價制度的公平性、碳價收入的使用是否帶來低碳投資、減低其他稅賦或提高社會福利等,例如愛爾蘭碳價用於社會福利保障、德國碳價用於減低電力稅、通勤補貼等措施。據此,相關碳價的推動都開始聚焦政治經濟分析、制度公平性與社會溝通策略。
淨零競逐下,全球碳價前景看好
全球淨零競逐下,結至2020年底已有127個國家、823座城市、101個地區與1541家企業承諾2050年淨零目標。碳價該如何回應各國淨零的競逐?一方面可以發現歐盟碳價創了歷史新高、加拿大、德國、愛爾蘭、紐西蘭等國的碳價也相應的向上修正;另一方面,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想像也預期逐漸落實,包含歐盟、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預期今年6月主辦G7峰會的英國,也將強調碳邊境調整機制的落實。
同時,私部門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入淨零行動也增加自願碳價機制的量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私部門的碳價參與固然重要,特別是自願的碳價市場多以碳權額度市場為主,涉及高度的異質性、減量真實性與重複計算的質疑,重點仍應擺在實質減量的努力,應視碳權額度的參與為輔助的措施,並更進一步確保額度交易的透明度、減量真實性。
同樣的外,也越來越多金融投資機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以及Lansdowne Partners等也開始參與碳市場,據統計,2020年43.7%的歐盟碳交易市場碳權由投資機構購入,雖然可強化碳市場流通性與參與碳價誘因,但相對的必須注意碳權及其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金融監管機制。
3. 亮點實踐經驗
中國碳交易
今年度受溫室氣體管制的成長貢獻主要來自2021年2月公布的中國碳交易,預期將於今年6月底前啟動線上交易,預期將初步管制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目前全國碳交易註冊登記系統(中碳登)也刻正進行開戶手續。受管制的電業今年將首次針對過去兩年的碳排放償付碳價,若未能履行碳價義務則預期將處以高於市場碳價2~5倍的處罰。
然而,根據《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業)》初期尚未有總量的限制,將會視未來更多具體部門別目標設定以及《十四五》計畫的內容後,決定中國碳交易的總量目標。另外,除了已於2020年開始施行的再生能源配比制度外,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也預期將於2021年底,針對「能源密集」產業施以「能源消費配額機制」,這些都將影響碳交易市場的總量設定與運行。
歐盟碳價:碳交易改革、碳邊境調整機制
歐盟綠色政綱宣布以來已經完成氣候法的制定,正式將2030年氣候減量的目標設定於減量1990年標準55%,2050年淨零排放;2040年的目標預期將於全球盤點後6個月內提出。為了回應歐盟新氣候目標,也將連同調整歐盟碳價制度,即包含修訂歐盟碳交易與頒布碳邊境調整機制。首先,針對歐盟碳交易制度,預期修正的方向包含收緊碳總量的設定、重新檢視市場穩定存量機制、強化航空業排放管制,並思考是否擴大排放管制部門,如新增海運、運輸與建築部門。其次,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方面,首批將針對原先於碳交易制度中屬於亦受碳洩露風險影響的水泥、鋼鐵等產業,同時取消免費核配碳權,改以碳邊境調整機制緩解境內外碳價差異。相關具體調整皆預期於今年6月後公布細節。
歐洲國家碳價趨勢:英國、德國、荷蘭
脫歐後的英國也正式於今年1月停止參與歐盟碳交易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獨立碳交易市場,相關制度的設計則仍維持歐盟第四交易期的規則,涵蓋電業、製造業、國內航空業等,預期每年減少420萬噸排放,2024年後將進一步重新校正。
德國也針對運輸、建築,兩個非歐盟排放交易管制部門,進行德國境內的碳交易制度,約計管制40%的德國排放量。
再次突破氣候訴訟想像的荷蘭,也於2021年1月開始施行產業碳稅法(Industry Carbon Tax Act / Wet CO₂-heffing industrie),每噸碳稅設定於35.24美元,管制的對象包含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外,也包含廢棄物焚化等產生氧化亞氮的部門,預期管制235家企業共284個廠址,目標2030年限制產業排放量為143萬噸。原本已包含於歐盟排放交易的產業,針對排放超過歐盟標準的部分,需另外依2030年產業減量目標並計算權重後,額外繳納碳稅(top up fee),若低於排放標準則可獲得抵減碳權(dispensation rights),作為交易或獲得過去五年裡依法繳納碳稅的退稅依據。
亞洲國家重點
日本除現行的地球溫暖化對策稅與東京市、埼玉市的排放交易制度外,日本政府2021年2月起,也分別由環境部、經產省各自展開碳定價機制與低碳成長的策略研究,例如從環境部的《Our Shared Future》報告中,預期2030年碳稅水準達到100歐元(122美金),預期未來10年將有95億歐元的氣候行動基金收入,並規劃其中的30億用於社會福利、避免能源貧窮以及公正轉型;50億用於建築物翻修;15億用於永續農業上。此外,排放交易的部分也會規劃碳底價的制度確保碳價水準。
南韓碳交易則於2021年進入第三交易期,擴大了原本管制範圍,新增大型運輸公司、與營建公司等,管制排放量約計全韓國73.5%;拍賣碳權的比例也來到10%。另外,也鬆綁關於投資機構參與碳權次級市場、以及國際額度碳權使用的限制。
此外,印尼於2021年3月開始碳交易試行,涵蓋80家燃煤電廠,並展開碳交易法制的擬定,預期2025年上路;越南於2020年11月修正通過《環境保護法》,提供排放交易制度的母法依據,預期於2025年試運行、2027年正式施行。
參考資料
“World Bank. 2021.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 World Bank. License: CC BY 3.0 IGO.”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316
♡
低碳投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今天要談談國防外交議題,但不會強迫國防部長說台語噢,還有中國的能源狀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ft.不傳美女圖給我的耶魯政治學博士 #郭正亮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關切戰時的後備能量, #國防部 全民防衛動員室主任韓岡明表示,緊急命令發布後,第一波將在24小時內動員21.5萬名後備軍人,另有第二波的戰爭耗損補充部隊,約7.8萬人待命中。
國防部實施4個月軍事訓練役制度後,曾實施役男下部隊制度,但民國107年起又改成僅接受入伍訓和專長訓即可,不用下部隊。為了讓役男能有立即作戰能力,國防部9月起恢復軍事訓練役男在5週新兵訓練後,實施11週下部隊、並落實抽外島籤,以熟悉部隊運作與戰備整備,達成「常後一體、訓戰合一」的目標,這項政策已在8月19日入伍的軍事訓練役132梯實施。】這又要討論到我們之前經常說的肉醬後備役,就是這些後備軍人跟第二波的補充部隊,目的就是在灘岸上為國擋子彈,能多擋一顆是一顆,讓主力部隊可以逃走。但這看起來就很奇妙了,四個月還抽外島,很多專長訓時間根本不夠,這種半調子改革是為了騙美國人嗎?還是為了要悄悄恢復徵兵制?(等等我收回這句話,哪有政治人物敢這樣做哈哈哈)
根據鏡周刊的報導,【不過,由於 #張亞中 此次黨魁選舉在台北市及高雄市開出紅盤,分別拿下42.63%及38.48%的得票率,已被外界點名可參選2022年縣市長,雖然他第一時間對此表示「還沒有規畫。」但似乎也未把話說死,甚至稱「黃花崗革命是失敗了,但接下來的就是辛亥革命的成功。」替下一步動向埋下伏筆。本刊調查,藍營內部分深藍黨員,已開始出現力拱張亞中代替蔣萬安出戰首都的聲浪。而張亞中過去曾批評 #蔣萬安 是「末代王孫」的言論,也在深藍群組內傳開。他當時投書媒體指出,蔣萬安領銜提出《威權統治時期人民權利受損恢復條例》,該其行為就是「末代王孫情結」的展現。】幹這是在開我玩笑是吧,我大台北天龍國還要被這些深藍老屁股再搞一次啊,亞中之亂一次不夠,還想再來亂我台北市,是不是玩上癮了啦!輸了還不洗洗睡,這些張粉是要鬧到宇宙探險世代嗎?
另外,補一下, #陳柏惟 是不是選戰不世出的天才,我跟郭正亮都太小看他了,所以我們不能理解他的做法。(笑)正常罷免時應該要低調順天愛人,造橋鋪路行善積德,結果陳柏惟大殺四方,瘋起來連執政黨的國防部長都打,忘記自己是側翼了嗎?根據中廣新聞網的報導:【國防部長邱國正昨天(27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和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發生爭執,陳柏惟事前申請台語同步口譯,邱國正則堅持委任國防部官員傳譯並直指「語言是交通工具」,讓陳柏惟氣得痛罵「部長你有夠鴨霸」,他事後表示:「只是卑微的希望我能使用台語進行質詢」、「抱歉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對此,國民黨前立委顏寬恒在臉書直言:「母語是媽媽講的話,不是拿來炫耀和壓迫別人的工具,說台語我很驕傲,但推廣母語靠的不是在國會殿堂上做秀,你監督了什麼問題才重要。」】臉書上說很謙卑用台語,現場看影片只差沒把麥克風吃下去,柏惟啊柏惟,我不懂你啊!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想要把整個基進黨埋下去?
湯瑪斯佛里曼:【中國上週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該貿易協定最初由貝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談判,其目的正是為了制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實力。不幸的是,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沒有去了解它的用意、讓國會批准它,反而迅速撕毀了它,此後,民主黨人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恢復這項被稱為TPP的協議。
北京申請加入TPP,在外交上相當於美國申請加入中國在亞洲的「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倡議,或者俄羅斯申請加入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因為俄羅斯控制著加拿大以北部分北極圈地區。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巧妙的惡作劇。
但這一策略暴露了美國在對華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的真正弱點,中國已成為美國在當今貿易和外交國際體系制定規則主導地位的最大挑戰者。】所以說真正奇妙的是,從去年日本擔任輪值主席的時候就應該申請加入的CPTPP,結果到了今年中國申請加入後六天,台灣才突然驚喜的申請,真的是在等美國回來嗎?可是美國真的有意願回來嗎?還是台灣又再度真心換絕情了?這到底是疏失還是政策上的安排,阿亮可以跟大家解釋一下啦!
但是,對岸忽然之間開始限電了,本來對台灣影響不大,但問題是如果影響到整個全球供應鏈,連台灣的股市也會受到影響啊,根據BBC的報導:【入夏以來,中國多個省份進入「用電荒」,尤其以廣東、浙江、江蘇、湖南和雲南等省,最為嚴重。
雲南省對高耗電的電解鋁產業進行限電——雲南神火因為限電估計年產能減少超過11%;雲鋁股份也披露因為限電而減產超過24%。
江蘇省也同樣將矛頭對凖高能耗產業,對綜合能耗超過5萬噸的企業進行節能監察,涉及323家企業和29個「兩高」項目。
湖南省電力公司在9月22日預警稱,電力缺口或將超過三成。同時廣東全省各市已啟動有序用電預案,多地工業企業「開三停四」甚至「開二停五」錯峰用電。
這一輪電荒一直持續了整個夏天,但在在9月23日,因為東三省對居民用電進行拉閘限電,輿論反應達到高潮——9月23日下午瀋陽大面積突發停電,持續到當晚陸續來電,有道路甚至因信號燈停電而擁堵;鄰省吉林在同一天也執行限電,省會長春以及延邊的部分地區停電。】
這個所謂的能耗雙控到底是在對岸控制一下的碳中和歷程中的一環,還是真的水力發電跟火力發電都遭遇到問題之後,又加上全球對製造業需求量大增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呢?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6:00 台灣後備能量足夠嗎?廢徵兵不要核電 台獨喊假的?
28:00 張亞中選高雄選首都 可能嗎?
36:00 罷免陳柏惟案/立院武鬥
56:00 不挺陳柏惟?立院暫停通譯
01:01:00 陳柏惟罷免案會是綠營的第一張骨牌?/朱立倫的立威之戰
01:13:00 台灣加入cptpp 分析利弊
01:34:00 對岸限電 能耗雙控

低碳投資 在 每日幣研 Desmon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比特幣在今年年中被 Elon Musk 指責不環保,不過其實幣界的環保低碳生態一直不斷發展,今天要介紹的 Brokoli (BRKL幣) 🥦 便是一個值得留意的綠色DeFi協議,未來還會加入GameFi NFT等元素,發展潛力有望上升。
Brokoli (BRKL幣) 另外一個值得討論是原因,就是即將會在募資平台DAOMaker進行IDO,以往在 DAOMaker上線的幣種一般都升幅強勁,所以 BRKL 這款幣種也不容少看,想知道 Brokoli 未來的發展潛力以及如何參與 IDO就繼續看下去!
Brokoli (BRKL幣) IDO 會在9月28日香港時間 8PM 開始舉行,9月29日 8PM 截至登記,想要參與的話記得在 DAOMaker 官網留意最新詳情 👉
https://daomaker.com/company/brokoli
00:00 Brokoli (BRKL幣) 年尾加入 GameFi、NFT 元素 打機同時實行環保公益!潛力新幣 Brokoli 即將上線 DAOMaker 有望升幅達十數倍
01:15 讓加密貨幣漸漸走向環保的因素
02:17 Brokoli Network 簡介及未來發展空間分析
03:56 Brokoli BRKL 幣的獨特之處
04:35 Brokoli 即將於DAOMaker Seed SHO 詳情
【 潛力幣種分析🔎 】
或成下一個 Solana?AVAX 幣價暴漲背後原因及前景分析
https://youtu.be/acdH7hhamZ0
Theta (THETA幣) 緊貼NFT、GameFi 直播趨勢 牛市有望強勁升幅?
https://youtu.be/nM244zrEgxU
#潛力幣 #抽新幣 #DAOMaker #DeFi #IDO #SHO #Brokoli #BRKL幣 #區塊鏈 #比特幣 #GameFi #NFT
聲明:此影片內容及觀點皆為參考且不構成投資建議,並不代表每日幣研觀點和立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幣安教學】
幣安交易所(Binance) 完整文本教學,附獨家 20%永久交易折扣優惠碼(W4MX4PT8)
https://www.cryptowesearch.com/binancespecialoffer_yt
幣安開戶影片教學:3 分鐘開戶即享 20% 永久交易費折扣
https://youtu.be/boLIAwwETc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每日幣研,獲取更多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分析,以及區塊鏈行業的最新情報和教學。
官方網站:https://cryptowesearch.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rypto_wesearch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ryptowesearch
Telegram 群組 (HK):https://t.me/cryptowesearch
Telegram 群組 (TW):https://t.me/cryptowesearchtw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ryptowesearch_news

低碳投資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楊世光 #楊世光在金錢爆
《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00:00 史上首次! 中國投放儲備原油
03:00 中美都要拋戰略庫存 油價轉折點?
04:40 原油低價時 中國積極買進原油當儲備
06:10 取代美國!中國成為原油最大進口國
07:40 沙特下調亞洲客戶油價 超過預期
09:50 A股"中"字輩股票緩步加溫?
11:00 布蘭特原油雙腳成型?
12:30 奇葩?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同步走低
13:50 "中"字輩核電股突破大底
15:40 鈾礦期貨6年高
21:30 鈾礦供需失衡
23:00 鈾礦供給價格彈性最低
26:40 鈾礦開採商放棄挖礦 直接用買的
29:50 碳中和的強迫性需求
31:10 日本"準"首相突然不反核?
💡加世光為Line好友 ,隨時掌握最新訊息👉 http://nav.cx/2NuwkCF 或是ID搜尋 @islllight加入好友 (記得前面要加@)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乾貨”👉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