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正義使者】
端午過後,相信大家都吃下了不少糭子吧?不過,原來中國神話中的其中一位神祇也與端午節有關!鍾馗專門降妖伏魔,當他攬鏡自照,映出一臉兇神惡煞的模樣,究竟他與端午節有甚麼關係呢?
畫題「豐綏先兆」(綏:粵音「須」),意味祥瑞,取自「封祟仙照」諧音。「祟」指鬼怪或災禍,封祟仙照就是指「降妖伏魔的神仙(即鍾馗)照鏡」的意思。這一類繪畫主題大約從明、清朝起出現,傳說鍾馗相貌醜陋,圖中他以四隻小鬼為座,一手執烏帽,一手舉鏡,表情訝異,好像被自己兇惡的模樣嚇了一跳。畫面構思有趣,帶有喜感。小鬼不單沒惡邪之色,其中一隻甚至手握傳統在端午節戴的石榴花(傳說可驅蟲去病),畫面右上方亦飛來紅色的蝙蝠(代表洪福),更添吉祥氣氛。
作品資料:
清 佚名
《豐綏先兆》圖軸
縱128.2cm,橫49.3cm
絹本 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鏡 #鍾馗 #台灣 #apaintingada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museum #culture #history #mirro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北老屋三生事」介紹 訪問作者:水瓶子 內容簡介: 人們為什麼守護老房子、欣賞舊建築? 新的不好嗎?因為故事, 老房子裡的前塵故舊、物是人非, 正是老房子最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 青田七六文化長、知名走讀講師水瓶子 繼《台北慢步》之後又一老屋...
佚意思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古代人喜歡玩的馬吊牌
知史編輯組
麻將的前身,據近代學者胡適考證可能源於馬吊牌。馬吊牌在中國的歷史可不短,宋代名儒楊大年曾著有《馬吊經》,據說就和馬吊相關。不過這本書現已亡佚,很難考證,但馬吊牌在明清之際的確已經相當盛行。
娛樂遊戲可是人們的本能。唐代官商相聚時就喜歡玩一種「葉子格戲」,這是一種四人參加的遊戲,也算是麻將的前身。「葉子格戲」也叫「葉子戲」,是人們酒宴之時常玩的遊戲。每張葉子上還用五言絕句概括掌故,並附有一句結語,標明了罰酒、飲酒的方法。人們即以葉子行觴,歡笑嬉戲。馬吊牌也是一種紙製的牌,一副牌有40張,分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4種花色。一副馬吊牌由四人合打,四人分方向坐定,每人先取八張牌,剩餘八張放在桌子中間。四人輪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擊小。最好的牌是「賞」,次為「肩」,最小者為「極」。「賞」、「肩」、「極」上桌,皆可配成色樣。這種遊戲深受士庶喜愛,人們常日夜玩樂,不知疲倦。
馬吊牌上還繪有精美圖片。有的上面畫有水滸豪傑,有的是古代將相圖,也有畫美人圖的,還有鳥、獸、蟲、魚門類圖形的,這樣的繪圖使得馬吊更具有觀賞性,也更能吸引人。至於馬吊牌名稱的由來,目前尚有不同說法。多數人認為這和錢有關,古代的錢是用繩子串在一起,所以一千文錢也叫一吊錢。馬吊,便隱含著「關於錢的牌」的意思。不管何種解釋,這種遊戲在古代可有巨大的市場啊。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麻將 #馬吊 #馬吊經 #打麻將 #葉子格戲 #娛樂遊戲
佚意思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洗象:破除對名相的執着】
之前介紹過「耄耋圖」,這次來說說「洗象圖」。顧名思義,就是描繪人們為大象洗澡的情景。
其實不同朝代的典籍都提過大象,可見中原很久以前就有大象,至少可以知道從商周流傳下來的青銅器中就有大象造型的出現。後來根據漢代的記載,南亞各國經常向中土進貢大象,以示和平友好。到了元代更開始在夏天最炎熱的一段時間(稱為「三伏日」)洗象,這個活動在明清時期成為習俗。據指在乾隆時期,「洗象日」當天宮廷會派馴象師領着象群,與儀仗隊伍浩浩蕩蕩到城南的護城河為大象洗澡。沿路旁觀者眾,車水馬龍,周遭還會搭起臨時的茶棚和小吃攤,場面盛大,熱鬧如廟會。
不過這些「洗象圖」畫的並不是以上勝景,而是屬於一種宗教題材的繪畫。禪宗提倡要打破對名相的執着,簡稱為「掃相」,而根據佛經,白象白色的身體既象徵沒有煩惱雜染,洗象時又會用掃帚以水拭掃白象,故洗象又稱為「掃象」,再加上「象」、「相」(在普通話)同音,「掃象圖」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成為宗教繪畫。
不少明清宮廷畫家都曾以此主題作畫。除了因為不少皇帝篤信佛教,大象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亦象徵「太平有象」的吉祥意思,更重要的是,洗象亦寓意「對權位假象的醒悟」,臣子籍此暗中提醒皇帝,不要被權力迷惑。
除了繪畫、「洗象圖」亦是瓷器、文房四寶等器物中常見的裝飾圖像。
📸 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資料一:
元 佚名
《文殊洗象圖》軸
絹本 設色
縱133cm,橫83.7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資料二:
明 崔子忠
《掃象圖》軸
縱101.2cm,橫53.3cm
紙本 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資料三:
明萬曆十六年
佚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北老屋三生事」介紹
訪問作者:水瓶子
內容簡介:
人們為什麼守護老房子、欣賞舊建築?
新的不好嗎?因為故事,
老房子裡的前塵故舊、物是人非,
正是老房子最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
青田七六文化長、知名走讀講師水瓶子
繼《台北慢步》之後又一老屋力作。
水瓶子說,我的日子,盡在追尋這些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這次,他不只帶大家漫步,更要鑽進老屋的老故事裡,
看看這屋子是誰起造的?曾經住過什麼人?
房子為何建成這樣?有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與功能需求?
從清代、日治到戰後,老屋的主人更替,
或安穩地代代傳承,或歷盡滄桑而數度易主。
循著這些故事,便來到了那古老的台北城。
本書作者親自走訪大臺北36處老屋,從現任屋主、前屋主後人、鄰居、店家等訪談,輔以文獻資料、不同年代的空照圖,發揮福爾摩斯的精神,慢慢串起散佚的老故事,找出城市發展的蛛絲馬跡。
這些老屋大多數都已開放參觀,本書並邀請插畫家橘枳為每一幢老屋繪製精美水彩插圖;加上作者拍攝的老屋現況,編輯團隊繪製的老屋地圖,很適合循著書本的引導,在大台北地區安排幾次老屋之旅,一一探訪。
作者簡介:青田七六文化長、知名走讀講師水瓶子
水瓶子是男人類水瓶星座,喜歡在無盡地深夜面對電腦螢幕,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訪書寫百大城市的容顏。
迷上了無目的的城市散步,到世界各大城市留下足跡,走過一座橋想像這條河流的身世,想更了解背後的故事。喜歡逛美術館,對一張畫作背後的故事有濃厚求知的慾望,有更甚於八卦雜誌的感知能力。
沉溺於咖啡的香氣與口感,享受各個咖啡館的獨特印象與美好時光。
著有《台北慢步》、《台北咖啡印象》、《台北咖啡時光》、《我的書店時光》等。
作者粉絲頁: 水瓶子
出版社:典藏文創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87RFaTmX7E/hqdefault.jpg)
佚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畫符」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秉樞
內容簡介:
李秉樞成長於臺南將軍區的漚汪,自幼在古厝、宮廟旁玩耍,他對「文字」的想像,起始於「畫符」。從小學習書法,鑽研符籙,摹擬字形與筆跡,畫下無數道符。開篇〈破體字〉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點破全書關於「文字」的命題,進而梳理成長的記憶,並描寫自身如何認識文學、歷史,乃至於世界。
字是人存在的痕跡。作者由鄉村移居城市進入學術殿堂,〈書痕〉藉由知識分子憂鬱的文學史,探問書本(或書寫)是危險事物嗎?〈神在〉中的祖父曾是宋江陣成員,作者摹想在廟埕中表演的阿公而演練起降魔武術,卻驅不散死神陰影,最終熱愛讀書寫字的祖父病後失語,散佚成支離破碎的〈卮言〉。
一封信,一對賀聯,一首籤詩,一頁日記,一篇祭文……由「字」延伸出長大、遊戲、知識、家鄉、親師、信仰、時間、醫病、死亡等主題。李秉樞寫童年友伴關係中的孤獨與惆悵,面對故鄉與親人凋零的虧欠,是銘記鄉土物事隨著歲月斑駁的哀歌,也是悼亡傷逝、撫慰人心的安魂曲。行文優美節制,既古典又新潮。
作者簡介:李秉樞
一九九三年生,臺南將軍人。臺大中文系、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現就讀臺大臺文所博士班。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大文學獎、紅樓現代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臺南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想要一直讀書寫字。
出版社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Y-F4s-FTI/hqdefault.jpg)
佚意思 在 辭典檢視[佚: ㄉㄧㄝ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的相關結果
佚: ㄉㄧㄝ ; yì dié · ㈠ ㄧ · 動散失。如:「 佚 失」、「亡 佚 」、「散 佚 」。 形. 散失的。如:「 佚 文」、「 佚 書」。 美好的。《楚辭.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 ... ... <看更多>
佚意思 在 漢典“佚”字的基本解釋 的相關結果
佚 國語辭典 · 散失的。如:「佚文」、「佚書」。 · 美好的。《楚辭·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 放蕩的、放縱的。如:「佚樂」、「佚遊」。《漢書·卷 ... ... <看更多>
佚意思 在 佚-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的相關結果
[動] 散失。如:「佚失」、「亡佚」、「散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