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晚安😊
一葉知秋🍂秋天悄悄來到🧤
早晚記得穿件外套~~
提升自我智慧💎
工作才會越來越輕鬆喔😊
今天的付出💪決定明天的收穫☀️
今天的努力😊決定明天的成績💯
今天的夢想💝決定明天的舞台🔱
今天的真誠🌈決定明天的友誼🤝
今天的觀念✅決定明天的步伐🏃🏻♀️
今天的學習📖決定明天的改變🌐
今天的心態🧡決定明天的成敗🉐
今天的戰略⚜️決定明天的格局🎊
今天的信心🎈決定明天的輝煌💎
今天的相識👫決定明天的緣分👩❤️💋👨
今天的定位👣決定明天的地位🦾
把握住今天的機會✊🏻✊🏻
創造出明天的精彩輝煌⚡️⚡️
#正能量 #吸引力法則 #lucky
#super #模特兒牛奶 #good
#快樂 #happ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信 誼 早 安 晚安 在 黃山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們認同嗎?有些沒有開始的愛情,比起「正式交往」更令人深刻。今天我親自告別了一位「不能相愛,只能放心裡珍惜的人」,他擱淺在我心裡2年,時常掛念,卻深知無法承諾彼此未來,所以選擇不開始。
我們讀同一所國小,同一所國中,同一間高中。
卻因為年齡相差四歲,因此從未在校園中見過彼此。
我們甚至住得很近,你就住在我阿嬤家旁邊。
我路過你家無數次,而我們卻從來沒有緣分相遇。
直到2年半前,我搭飛機回家鄉金門寫書,那個晚上,為了買一杯鮮奶茶,我在五十嵐飲料店門口遇見你。從那之後,我們天天碰面,日以繼夜。
單身的我們,相遇以後,
在海島上共度了七個日夜。
我曾有一個願望,如果我能和金門人結婚,同樣的家鄉,肯定能擁有我渴望的那種溫暖。當我遇見你,我思考著,會不會你就是那個人?
可我是知道的,因為一些「難以言說的現實情況」,
所以我們不該在一起。
我在與你待在這座小海島上浪漫了七天之後,我告訴你:「就到此為止,今天是最後一天,最後一次,結束後,明天你回台北,我也回台北,我們都不要再見面了。」你點頭。
你說「我們都只是彼此人生的番外篇」
我說「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意外」
和你告別以後,我心裡像是空了一塊,靈魂被你帶走了,我拖著軀殼搭上飛機,當我的班機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出了登機門,竟然是你在機場迎接我。
我氣,為什麼還來找我。我們不能繼續!!
可我看你見到我時的笑容,我知道你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在你的笑容裡,我妥協了。
我答應讓你上了我的計程車,回到我台北的住處。這個晚上,你在我台北的家留下了許多私人用品,我知道,摩羯座的你,是認真的。
接下來的一個月,每天你都能找到令我無法拒絕的理由到我家來。你的熱情並不會讓我感到壓迫,我只感覺到有人默默替我著想。
比如,當台北的雨下得很大,
我會在深夜裡收到你的宵夜。
比如,當我忙工作,你從不打擾我,
只默默待在我身邊,靜靜做你的事情。
又比如,當我去和心儀的對象約會
你說你要送我過去。
你成全我,讓我成為我的原貌。
我以為當我們回到台北,一切都會回歸正軌,我去喜歡我應該喜歡的人,你去過你的日子。可誰知道,你卻走進了我的生活,成為我的日常。
多虧了你,我原先心儀的約會對象,我都不上心了。
只老老實實待在和你的平凡日子裡。
可我堅持底線,我們不該在一起。我們不是被世人認可的,並且我也不認為我能和你白頭偕老。
你說你一個月後要出發去澳洲工作,就待到那時候為止。到時後,就真的沒有以後了。你保證。
我再一次的妥協,是與你多同居了一個月。
同居的日子,我似乎習慣了那小小的套房擠了兩個人的感覺。導致在你離開的那個早晨,我在家門口抱著你,第一次在你眼前掉眼淚。
「我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就不該在一起,我卻越來越習慣你,依賴你」,而你說:「我比你更捨不得」
哭完之後的日子,
你消失在我的世界,我也找回我原先的生活。
後來的 2 年間,我們只剩下逢年過節的祝賀,你在澳洲,我在台北,我單身了兩年,期間總是不小心將你溫暖的影子,套用在我的約會對象裡。我似乎逃不出你的溫柔。
但我們就只是彼此人生裡的番外篇而已。
不小心的
不重要
不該重要
我們各自的主線劇情,該分頭去找能相伴到老的愛情,而不是停留在已播畢的番外篇裡捨不得結束。
一直到 5 天前。
農曆新年,我回到金門,
我在我妹妹的「白貓甜點店」幫忙開店,
我成為服務員,你成為店裡的客人。
我們再次相遇。
一直到甜點店打烊以後,我妹妹告訴我:
「下午那個客人,不是來吃甜點的吧?他是來吃你的。」
哥哥,有些客人慕名而來吃甜點
有些客人是你的粉絲,為了和你拍一張照
而他,卻心不在甜點,也沒拍照。」
我才驚覺我應該更殘忍的斬斷這段關係。於是直接告訴你:「雖然單身了一陣子,但我心裡已經住了一個人。那個人,不是你。」我當然猜到了你的回答:「沒關係,這幾天能陪你就好」
接下來的日子,你每天打電話來預約:
「幫我安排一個抬頭就能看見你的位置」
你一點也沒變。就是那個善良純真的樣子。
安靜坐在店裡的角落,陪我上班。
不打擾我,不控制我,
只是安靜陪伴我,並成全我想要的生活。
我才發現,原來我最惦記你的部分,是每當你與我在同一個空間裡,我忙我的,你忙你的,我卻總能感受到一股溫暖,那份溫暖,像是總有一雙看不見的手,默默牽著我,拉著我,或等著我。
你的陪伴、尊重與默默守候,是我最眷戀的溫柔。
但命運是不變的。
我相信,這次的相遇,並不是要我們好好在一起。
而是讓我們好好告別。
農曆新年結束了,返鄉的人潮回到都市裡,繼續原本的生活,你也是。今天中午,房間安靜到只剩我們的呼吸聲,你說想要最後一次擁抱。擁抱時我告訴你:「你要過得很幸福喔!我才不會覺得虧欠什麼。」
你說:不要管我,你才要比我更幸福!!
我才發現總是這樣,你總是要我幸福。
即使我的幸福不是你,你也願意成全我想要的。
這份感情裡,沒有爭吵、沒有佔有、沒有侵略或控制。
我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我自己,我喜歡與你相處的舒適。
今天說再見時,我不願讓你捨不得,所以在你離開我家時,我一句真心話也沒講,只默默目送你離開,我說掰掰,手上還玩著寶可夢,假裝不在意。
一直到傍晚,坐在甜點店的我,滑手機,我收到你傳來的一張照片。你說:「這是我們唯一的合照」,我才想起,我們從沒拍合照。
那張唯一合照,只是別人的隨手一拍。
照片裡,我在甜點店吧台工作,而你坐在吧台默默陪伴我,你背對鏡頭,我亦背對鏡頭。我們唯一的合照,看不到臉。卻是我們最後的記念。
你始終如一的陪著我,不侵犯我,不打擾我。
只願我快樂、我舒服,而你因為我的快樂而滿足。
我沒有回覆你。
我只是突然必須離開人群,我一個人開車在夕陽下的鄉間小路裡,陽光穿透我眼匡的淚水折射在臉頰上,才掉下眼淚來。
這一次哭,不想被你看到,
因為要是被你看見,我們肯定繼續藕斷絲連。
所以才忍了那麼久。
我必須承認,你是我遇過最溫暖的情誼之一。我欣賞你在愛情裡的氣度、格局,可往往現實的愛情中,欣賞與否和愛不愛卻是兩回事,我很欣賞你,但我打從心底對你沒有愛的激情。
這一次的再見,不要再見了,
只有離開彼此,我們才能各自真正擁抱幸福。
那些沒有對你說出口的謝謝,
在一個人掉完眼淚以後,此刻我好好寫下來:
OO
這是最後一次和你說再見
朋友都說我對你不捨成這樣,我肯定是心裡有你。
可我深深知道,有些人能被放進心裡,卻絕對不是愛情。
常有人說摩羯座很冷漠,但摩羯座的愛,卻是我見過最溫柔的。不像巨蟹座那溫暖假面下的情緒勒索,也不像處女座關愛到令人窒息。
摩羯座的愛是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你的愛,是接受我根本不愛你,即使我不愛你,你也因為和我待在一起而快樂。看見我和別人擁有幸福,你既難過又替我開心。
希望你不要難過,我也不要難過。
睡一覺,明天就又是自己的人生了。
我相信幸福就是在這些無緣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結束後,我們會更懂得自己值得什麼、能擁有什麼。
而我是最不值得讓你等待的那一個,
而你是最值得讓我學習的那一個。
不要再等我,要遇見值得你付出的那個男生。
不要傳訊息給我,把時間獻給愛你的那個人。
不要對不愛你的人那麼好,你不該如此辛苦。
在與你的關係裡,我第一次懂了,原來愛一個人並不一定要擁有;離開一個人,也不一定要怨恨或毀滅對方。你的氣度,讓我佩服。
寫到這裡
你又傳來訊息:「這次真的是番外篇了。我到台北了。」
我沒有打算回覆你。
只寫了一篇日記向你告別
謝謝你,我「永遠的番外篇」。
從今以後,我不再佔據你人生的篇幅。
請你好好生活
請你一定要很幸福,很幸福。
.
.
.
.
.
.
.
2021/02/16 , by 36
#黃山料
#這一次不要再見
#請忘了我還一個人
#如果你比我還幸福
#我們才還能是朋友。
.
老規矩,看完的人,記得跟我說晚安。
#晚安
信 誼 早 安 晚安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悉心確認自己的第一步真的是小小一步,便是給自己最高的勝算。
一旦嚐到小小行動帶來的喜悅,便可以自己判斷是否到了採取下一步行動的時機。當你會自動自發地做到目前的行動,不費吹灰之力,甚至樂在其中,便曉得自己準備好進入下一步了。
但如果你覺得時候未到,不要因為別人逼你,就加快前進的速度。
摘錄自《#涓滴改善富創巨大成就》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涓滴改善所使用的心理技巧之一,是「成功認同」--每一步雖然很小,但如果每一個目標都達成,內在的自信自然提升,認同自己可以成功。
但其實,有人之所以一直難以改掉一些自己不喜歡的習慣,可能跟童年經驗有關。那些「癮」,常常可能是為了逃避面對某些負面經驗的工具。
祝願您,先向內探索自己,再向外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出去!
.
ps. 這本書會在明天(2/6)晚上9點半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 ... ... ... ... ... ... ... ... ... ... ... ... ...
用涓滴改善革除惡習
【文/ 羅伯.茂爾】
對於想要戒斷不健康癮頭的人,他們最艱鉅的挑戰之一是成功了一陣子之後,壞習慣又回來了,而且時間漫長。不論讓他們上癮的是香菸、垃圾食物、酒精、毒品或其他東西:即使都已經斷絕癮頭好幾個月了,他們卻常常會故態復萌,變回老樣子。但是,他們並不是沒有指望。我見過許多人憑著小小的行動,根除了癮頭。
我開始建議個案用涓滴改善的步驟戒除癮頭,是因為我注意到戒菸失敗的人常會講同一句話。他們會告訴我:香菸是我的朋友。」有時候,他們會在說的時候哈哈大笑,但那是他們的真心話。我發現,這些癮君子的父母,往往無法給子女穩定的良好照顧。他們在童年時期,很快便學會了隱瞞自己的困擾,絕口不跟任何人訴說自己的傷心事。
自立自強是他們常用的手段,但這並不是面對生活逆境的好方法。原因在於我們天生自然的「設定」,便是在緊張焦慮時尋求外援;這是我們的天性。想一想當孩童在三更半夜被噩夢或雷雨驚醒時會怎麼做。他們會本能地跑去父母的床鋪求助。孩子會黏著媽媽或爸爸,接受安撫,一會兒後便在大人的懷抱裡入睡。如果這種自然的調適程序被阻斷,也許是父母不在身邊,也許是父母無法給予溫暖的陪伴,孩童便會改用自立自強、堅忍來調適自己。等到這樣獨立自主的孩子長大成人,香菸、食物或其他物質,便成為可靠的夥伴,提供始終不渝的慰藉,是可以仰賴的對象——但是會帶來糟糕的副作用,諸如病痛、肥胖或是更悲慘的問題。若是這樣的人試圖戒除癮頭,又沒有學會向其他的人求援,便不太可能成功戒除。失去這個「朋友」的人生實在太恐怖了。
我的個案芮秋年約四十五歲,她的人生與上文的描述一模一樣:在孩提時期,芮秋便下定決心,她永遠不要依賴任何人。她說到做到。她教導自己要財務獨立,她有能力處理家事與公事,不需要協助。但她始終沒有培養接受別人撫慰的能力。芮秋把好幾個人視為朋友,享受他們的友誼,但她從不跟他們談心,也不會透露自己的私事。她交往的對象都是保持疏離的男士。但我們總是需要一點外援,而芮秋的外援是香菸。在事態嚴峻的時候,她會帶著「知心好友」去外面,然後抽菸。尼古丁在她鬱悶的時候振奮她的心情,在她焦慮的時候帶來平靜。
芮秋找上我,是因為她知道自己必須戒菸,戒一輩子。頻頻發作的呼吸道問題,讓她認清了可怕的事實。芮秋以前時常成功戒菸一、兩個月,但你一定猜到了,她總是會重新投入香菸的懷抱。
我知道沒必要請芮秋嘗試最新的戒菸技術。她顯然是有紀律的人,以前便試過自主戒菸了。但一個人是否能夠活出成功的人生,最穩當的指標是看這個人遇到麻煩或恐懼時,會不會去搬救兵。如果芮秋真的要斬斷菸癮,一定要學會信任別人,找到可以取代香菸的人類夥伴與知心好友。而且,我們都知道她的健康岌岌可危;她大概沒有再拖個幾年的本錢,與心理醫師詳細討論完她的童年,然後才再度挑戰戒菸。她也沒有那種耐性;依我猜想,那麼深入的心理治療對她來說,大概太艱鉅也太驚悚了。
芮秋的第一個小小行動是一天一次,傳一則語音訊息給我。她只要說一句話:「嗨,我是芮秋。」她很訝異地發現,這麼芝麻綠豆大的行動,居然令她緊張。她隨即明白這項行動的價值:如果你一輩子都努力不跟人扯上關係,打電話到語音信箱的簡單行動,便違反你永遠不要依賴別人的誓言。等到她不再畏懼這個行動,我們約定在她即將抽菸之前,也打一通電話。這不是要羞辱芮秋,讓她因而戒菸。我們講好了,她愛抽多少菸都隨她,只是抽菸之前要打聲招呼。她會說:「嗨,我是芮秋!我現在要抽菸!」因為芮秋已經學會了不要渴求人類的陪伴,我想用不會嚇到她的方式,養大她對人類友伴的胃口。同時,我也是在芮秋與她的「知心好友」接觸之前,增加一個步驟。我們這麼做了一個月。
然後我請芮秋用日記書寫心情。研究顯示,以日記記錄喜怒哀樂的人,可以得到許多的身心益處,就如同與醫師、牧師、朋友談話的人一樣。我相信撰寫日記的效果如此宏大,是因為對許多人來說,認定自己的心情很珍貴,值得記錄在別人不會看的本子上,是一件大事。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個案應該一天寫十五到二十分鐘的日記,才能從撰寫中獲益,但芮秋絕不可能為了照顧自己的心靈,騰出那麼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從讓她每天只寫兩分鐘做起。我們採取了寫日記的行動,加上打電話,如此做了兩個多月。芮秋的大腦開始在芮秋沮喪的時候,想起自己的日記和我。這時,芮秋很訝異地發現自己抽的菸,數量減少了三成,而她根本沒有嘗試戒菸。
接著,我請她在日常作息中,再增加另一項涓滴改善的步驟——提出小小的問題。她必須想像有一位好朋友 (人類!)總是待在她身邊,而她要問自己,她希望這位朋友在當下做些什麼——也許是聽她誇耀自己的成就,或是在她思索午餐要吃什麼時,陪她聊天。這些問題開始生根。 (關於涓滴改善的小小問題有何威力,請見第二章〈提出小小的問題〉。)不久,芮秋開始打電話給真人,這些朋友似乎值得她冒這個險,當她隨手幫他們一點小忙,也得到美好的體驗。大約在這個時候,芮秋重拾以前使用的戒
菸技術。不出一個月,她已經停止抽菸。而這一回,她不是只戒斷一陣子,到目前為止,芮秋已經兩年沒碰香菸了。
■ 涓滴改善超強密技:你第一個要採取的小小行動是什麼?
以下是我會向幾乎全部個案推薦的練習,我自己也持續在做。這項練習可以獨自進行,但我發現大部分人還是要邀請可靠的夥伴一起練,效果才會好。
首先,檢視你的生活,篩檢出最容易從微小的行動邁向卓越的領域。然後,用涓滴改善的技巧提出小小的問題,判斷最適當的第一步。假設你選擇的主題是健康,請你的夥伴問你這個問題:
你可以用什麼芝麻綠豆大的行動,來改善你的健康水準?
大多數人一開始會說些「減重」、「多運動」之類的話。這是很好的起點,但減重或運動,一點都不是芝麻綠豆等級的小事。其實,大部分人會比照創新的那一套,來實現這些目標,比如節食、開始每天跑步,然後失敗。讓我們找出真的小之又小、乍看微不足道的行動。
這便是夥伴可以幫上忙的地方了。夥伴可以戳破你的「自欺欺人」,也就是你想出的答案夠小,符合涓滴改善的風格,讓你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這項練習,但其實你的答案依然夠大,可以滿足在你的腦袋裡橫行霸道的挑剔大王,而他要求你現在就採取魄力十足的大動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你的夥伴要反反覆覆地詢問你同一個問題,直到你的大腦吐出一個正宗的涓滴改善答案,給你一項簡易的行動,輕鬆到你可以保證自己天天都會做到。
於是,你的夥伴又問了:
你可以用什麼芝麻綠豆大的行動,來改善你的健康水準?
或許你會回答「少吃一點」。
換個答案吧!這種模糊的目標可以滿足在我們腦袋裡咄咄逼人的自我批判大師,卻是難以達成的目標,想要持之以恆就更難了。
你可以用什麼芝麻綠豆大的行動,來改善你的健康水準?
不吃巧克力。
這是比較具體的行動,但野心依舊太大。嘿,如果巧克力是那麼輕鬆就戒得掉的東西,減肥業就要喝西北風啦。再換個答案吧。
你可以用什麼芝麻綠豆大的行動,來改善你的健康水準?
少吃一點巧克力。
很接近正確答案了,但不能用雪茄巧克力代替喔。仔細看,當你一再聽到相同的問題,大腦便開始把問題聽進去,玩味反芻,端出更有創意的點子。
你可以用什麼芝麻綠豆大的行動,來改善你的健康水準?
那改成這樣呢:吃巧克力,但扔掉第一口。
這就對了!這是學習節制飲食的好方法。你的眼睛會看到整條的巧克力棒,而大腦則會在你開動之前,先移除一部分的分量。 (扔掉最後一口的難度太高了!) 當你確定那是你辦得到的行動,一如確定太陽明天依舊會升起,那便表示你提出的行動規模已經夠小了。
另一個熱門的涓滴改善標的,則是辦公桌。大家時常回答,他們願意在每天早晨的第一個小時,將文件歸檔、清除無用的垃圾等等。但是當我詢問他們:「你能不能拍胸脯保證,即使你忙到天昏地暗,都會抽出一小時來整理東西?」答案是不行。最後,對方決定在每天收工之前,只花兩分鐘來幫文件歸檔,甚至只收拾一份文件,或者,請擅長整理的人傳授一個訣竅。
那麼,如果目標是與形同陌路的父母和解呢?舉辦盛大的團圓聚會,大概會讓雙方都很無力。那邀請父母來吃頓飯,或是只用電話聊聊天呢?再說一遍,最適當的第一步,是你能夠說出「不管我再害怕跟父母講話,我知道自己做得到這件小事」的行動。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第一步可能是每天花一分鐘,想一想父母的正向特質。還有一種初步行動,相當適合父母是嚴厲的權威型人物的人,他們可以每天以一分鐘時間,思索父母的恐懼或不安全感。這個小小的行動,可以協助他們從人性的角度,看待情感壓抑的父母。
悉心確認自己的第一步真的是小小一步,便是給自己最高的勝算。一旦嚐到小小行動帶來的喜悅,便可以自己判斷是否到了採取下一步行動的時機。當你會自動自發地做到目前的行動,不費吹灰之力,甚至樂在其中,便曉得自己準備好進入下一步了。但如果你覺得時候未到,不要因為別人逼你,就加快前進的速度。只要使用前文的練習,找出最適合你的第二步,一樣要確認一下,那是你一定做得到的事。之後再踏出第三步,以此類推,直到你的大腦克服了抗拒的心態,帶著你加速前進。只要哪天你覺得自己懼怕採取行動,或是找藉口不去執行,便是到了該縮減行動尺度的時候了。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涓滴改善富創巨大成就》
零恐懼、不會失敗,長久建立任何新好習慣
博客來:https://reurl.cc/yne2VD
金石堂:https://reurl.cc/ZQjDm3
誠品:https://reurl.cc/qm1yxn
讀冊:https://reurl.cc/MZbO6K
momo: https://reurl.cc/ZQAVgQ
李茲文化 Leeds Publishing
https://www.facebook.com/leedspublishing/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信 誼 早 安 晚安 在 【童書繪本】早安晚安... | By 洪小龍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童書繪本】 早安晚安. ... 寶寶有聲書「 早安晚安 」正是為0~3歲創作的自理兒歌,由繪者林小杯創作有聲書裡的插畫,簡單的線條、柔和 ... 出版社/ 信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