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東西一定都會是非告訴乃論罪嗎?其實不一定喔】
根據法律,假如發生竊盜事件的是素昧平生的人,這樣的案件就會是非告訴乃論,但,假如今天發生偷竊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那狀況就會不太一樣。
依據《刑法》第324條第一項的規定,假如是直系血親間、配偶間、同財共居親屬間犯了竊盜罪,是可以免除其刑的,而這邊所謂的同財共居,指的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法律 #偷竊 #刑法 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香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大能懂事,我最最感謝你 每年都面對才能更感恩知足 感謝老天爺沒有讓我忘記太多 老話一句,爸爸父親節快樂 你兒子努力,越來越有用! 時光很快已經十二年,會讓記憶更清楚! 訂閱香蕉:https://goo.gl/hMk8SE Life蕉全台美食攻略:https://goo.gl/YLsHH3 ...
偷拿父母的錢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師我有疑問
#關於體罰
今天,有家長詢問我關於體罰的看法。我想用一個經驗去回應這個詢問。我們全家有一段時間在國外生活,當時先生上班,我全職帶兩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弟弟還小,因此我很多時候覺得疲倦時,希望弟弟喝奶睡著後,哥哥可以一起午睡,好讓我可以休息一下。有一天,哥哥怎樣都不願意午睡,然後也因為疲累的關係開始鬧脾氣。當時我又累又煩,就伸手打了哥哥大腿一下,我注意到他張大眼睛看著我,然後繼續跟我玩。然後我發現到我開始出現一個念頭:『好啊,打一次不聽,是不是要打第二次才聽。』
我被我這個念頭給嚇到了。這樣的話語好像是日常生活常聽到的,就在我自己疲累的時候出現了,更重要的是,我其實明白孩子在兩歲時期的年紀,無法連結打的疼痛感和他的行為之間的關聯。更重要的是:我有一部分是因為我的疲累與情緒,我的需求而出手,並不是他的行為有不對的地方。
很多時候強烈的打罵,真的只是嚇住孩子,讓他停止當下的行為,卻不一定是真的明白當下的行為為何不合宜。然後我也明白,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孩子的生氣,是來自於父母的需要沒有被實現,例如:『你怎麼不讓我休息一下』『你為什麼不聽話』,然後這樣內在的語言就會誘導我們產生強烈的動作想要讓孩子服從。
然後我更知道,當父母親自己的情緒無法被好好照顧時,就沒有辦法好好覺察自己在教養過程的行為的目的與前因後果。
討論該不該體罰這件事,或是各種教養上,我都期待我自己能夠不以二分法的方式來看。重要的是:覺察自己的教養目標,是否一致但又能順應著孩子的發展而有彈性,覺察自己的教養目標,是否有部分是因為自己的需要。很重要的是,不用絕對的對錯去區分,我們才有餘裕在觀念中間進行思考。我自己國中時曾因為分數考得比上次差而被體罰,的確我會因為之後不要再被打而更謹慎,甚至是戰戰兢兢,但事實上,因為疏漏的掉分卻不是體罰可以完全避免的,所以那樣的體罰,對我而言我記得的是當眾被打的羞愧感,卻不見得能讓我在『分數』上有所進步。
曾經聽到一位爸爸說起:『現在的孩子就是沒被打過,才都分不清楚對錯。像我們以前,打下去就知道不可以了。』後來又聽聞他笑談過去偷偷拿父母的錢的事,我問到:『你不怕被打嗎?』他說:『被打那麼多次當然學會偷偷來阿,還傻傻地被打嗎?』
面對疼痛與恐懼,我們學會的是躲避或是戰鬥,而不僅僅只有學到對錯的區分。
我們該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是可以』『為什麼是不可以』。此外,教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各種慾望如何被適當地滿足,例如:和孩子討論想要遊戲點數卻不夠錢時,會出現的各種念頭,以及各種念頭的後果。才能教會孩子未來在每一個我們無法在場的時刻,他能夠做出自己可以負責的行為。
不打,不代表不教,打了也未必代表是教。因此,除了過度體罰需要被禁止外,在打不打孩子這個議題上,從來都不會只是Yes or No的是非題,而是讓我們能在表象為是非題的題目上思考:
👉👉
1. 我們想教導孩子什麼。
2. 這樣教導的目的是什麼。
3. 而孩子真正學到的又是什麼。
4. 我們為了達到教養的目的,有哪些方法可以選擇。
#當父母真的不簡單
#孩子的成長也不簡單
#所以教養從來都不簡單
偷拿父母的錢 在 香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長大能懂事,我最最感謝你
每年都面對才能更感恩知足
感謝老天爺沒有讓我忘記太多
老話一句,爸爸父親節快樂
你兒子努力,越來越有用!
時光很快已經十二年,會讓記憶更清楚!
訂閱香蕉:https://goo.gl/hMk8SE
Life蕉全台美食攻略:https://goo.gl/YLsHH3
毛小孩全記錄:https://goo.gl/zKr45d
頻道中的紀錄片,會外文的朋友再麻煩幫忙翻譯字幕了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LWkVLhzQ_BNrUwDpkB-w9g
香蕉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NN
偷拿父母的錢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小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的爸爸或媽媽,怒氣沖沖、以雷霆萬鈞之勢壓到你的面前,然後呢,指責你的鼻子或揪著你的領子,捏住你的肩膀,用很大聲、很嚴厲的語氣問你:「說!蛋糕是不是你吃的?」或者是:「說!錢是不是你拿的?」
當你遇到這種情境的時候,這樣的恐懼、這樣的壓力底下,無論蛋糕是不是你吃的,無論錢是不是你拿的,你的反應會是什麼?
是不是幾乎你的反應,一定就是馬上否認,馬上說:「不是!沒有!」
當你靜下心來想一想,在這樣的狀況裡,是不是爸爸媽媽他們的問話方法,已經決定了你的答案?而不是因為你的真實,來決定你的答案。
沒有錯!我們來假設幾個狀況喔,第一個蛋糕不是你吃的、錢也不是你拿的;這個時候你的否認,可以是很明確、很堅定的。
可是今天換做你是爸爸媽媽,如果你已經用這樣的方式,來質問你的孩子的時候,就算你的孩子否認,你心中是不是仍然會有懷疑?
也就是說你的孩子,他其實沒有吃蛋糕、他沒有拿錢,可是你的「問話」在本質上,無論他回答什麼,已經破壞了信任關係。
而且這樣的對話,本質上就是一種困境,因為如果他承認了你,你肯定暴打他一頓;可是如果他否認,你也不相信他說的就是事實。
好!那第二種狀況是什麼?第二種狀況是孩子真的吃了蛋糕,或者是拿了錢。但是呢,因為你的憤怒、因為你那駭人的情緒,讓他乾脆先否認。
為什麼?姑且先不要去說「他說謊」的這個問題,這個是一種在人性裡面的「自我保護」的機制啊!
其實你我回想一下,我們的成長經驗,是不是當我們面對權威者、師長,用這種方式問我們的時候,不管他問的內容是如何,我們乾脆先否認、先保護自己算了!
所以在第二種狀況裡,究竟是孩子說謊很不應該,還是我們的問話方式,已經決定了,孩子無論真實為如何,他的答案就一定是先「否認」?
再來,第三種狀況,第三種狀況是可能孩子真的沒有吃蛋糕、真的沒有拿錢。但是他知道誰吃了蛋糕、他知道誰拿了錢;或者是他有一些有價值、關鍵的線索,可以提供給你。
可是問題來了,當你問話的方式是這樣子,就像剛剛說的,人在自我保護的狀況底下,他乾脆先否認算了、他乾脆先逃避你算了!
正因為這樣的情緒作用,所以他就算有關鍵的線索、有關鍵的情報,可以提供給你,他也不會說;因為他可能也不敢說,看你那橫眉豎目的樣子,誰敢說啊?
其實在我自己教學的經驗裡,特別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我就常常用這樣的生活案例,來引導大家去思考;究竟是對方真的很愛說謊,還是我們問話的方式,已經決定了對方的答案?
如果在我們的真實生活裡,你問話的方式已經決定了答案,那麼你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真正的真相。
因為如果對方很誠實,你可能還是會懷疑他,那如果他本身真的是那個犯錯的人,也因為你的情緒,他乾脆先保護自己。
再不然就是,他可能沒有做這件事;他有重要的情報,然而你問話的方式,讓他根本不想要告訴你額外的情報。因為他不知道你會不會怪罪於他,或者是他不知道會要承擔什麼樣的風險。
其實回到我們真實的生活,或工作裡面,比如說假設你是個主管,你在檢核一個作業流程的疏失;當你要問你的部屬,問他們說:「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你可以想想看一件事哦,正常的狀況底下,你的部屬乾脆先否認、保護自己;這是不是跟我們的父母親,扯著我們的衣領,問我們:「蛋糕是不是你吃的?」;或者是:「錢是不是你拿的?」在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那如果你不想要陷入這樣的困境,叫做不管怎麼樣,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那麼問話的技巧、問話的方式就很重要了!
如果你的問句或問話方式,對方會有很高的機率,乾脆先用「否認」來保護自己。
除了我們可以很確定,這是一個無效的問句之外;其實我們這樣的問話方式,也會讓一個原本想要說謊的人,他用這樣的回答方式,更堅定了他內在要說謊的動機、意圖,還有確定感。
說白話文就是喔,說謊言會越說越逼真,一直到最後你根本無法分辨,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所以你可能聽出來了,我們應該調整的是自己的「問話方式」,而不是一昧的,把我們手指頭去「指向別人」,說他說謊、不應該!
那麼你聽到這邊,你可能就會想:「我應該要怎麼問呢?我應該要用什麼方式,去澄清事實呢?」
在這裡我就舉幾個例子喔,如果你問你的部屬,問他說:「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這個問句在本質上,就很容易讓你的部屬,乾脆直接說:「不是!」
那或許你可以聽聽看這樣的問法,比如說:「你覺得誰會做這件事?,或者是「假設這件事是你做的,那別人會有什麼反應?」、「有沒有可能,有人看見你做這件事呢?」…
你可以仔細想想,這樣的問句可以讓對方,他不會直接的說「不是」,而且他還有可能去吐露出更多的訊息。
再舉個例子喔,假設你問你的合作夥伴,說:「你知不知道這件事?」那對方可能為了保護自己,他就會說:「我不知道!」
這個時候,你可以換什麼樣的問句呢?比如說:「你最後看到這件事發生,是在什麼時候?」或者是「你上次做這件事情的情況是什麼?」
你會發現喔,這樣的問句就可以避免,對方乾脆用「否認」的方式來自我保護。而也因為這樣的問句,你可以蒐集到更多的情報,去判斷他給你的訊息,到底是否為真?到底可信度有多高?
所以我常常說喔,我們出來行走江湖,一定就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其中有好人、願意跟你配合的人;同時也會有更多數不清的牛鬼蛇神。
那你如何去判斷,誰可信、誰不可?這個是我們在進入成人階段,都必修的一個課題。
而且啊,除了去判斷對方的可信度之外,你有沒有懂得運用適當的問句,去引導出必要的共識,或者是蒐集到一些必要的資訊?
就像今天的內容開頭所說的,如果你是父母親,你很想要瞭解你的孩子,有沒有偷吃蛋糕、有沒有偷拿錢?
其實基本上你的「問法」,已經決定了對方的「答案」,那你就永遠問不出真正的狀況。
談到這裡如果你很有感的話,而且你也很希望,在你的真實生活裡,不管是在工作的領域,還是私人的領域,跟你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
並且能夠去判斷出對方說的話,是不是有一些保留跟懷疑;那麼我就很鼓勵你,可以把握我在今年2019年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當中;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
所以如果你錯過的話,下一期就要等到2020年的3、4月之後了,我很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當然了,最後還是要回到你身上,無論你會不會進我的教室,我都很期盼,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一些你想知道的真實。
那麼在你開口說話之前,是否覺察一下,換成是你自己,當你被這個問題,或這樣的方式問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答案?
如果你赫然發現,換別人用你習慣的方式,來問你的時候,你的答案也會乾脆先否認算了;那麼你可能就要先停下自己的腳步,不要再讓自己的習慣,去說出那些無用、甚至於會傷害關係的話。
因為啊,最得不償失的,就是一方面你又問不到真實,二方面你又讓對方覺得你在懷疑他,那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就如同今天內容談到的,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很期盼你能夠把握今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