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馬寶媽的踏青日記🌳🌳🌳
-
很多人都會問我,懷孕了妳還能運動嗎?不能三鐵了吧?那個很重妳別拿吧😆
其實,孕媽一如往常強壯,應該說孕期的體能調整就是依照過往的身體模式來調整,而每位孕媽都有屬於自己的體能狀況,假如平常就不運動的媽媽,懷孕時的運動當然要很注意,但假如妳跟我一樣懷孕前就很好動,像是可以跑5分速,那懷孕的時候跑個6-7分速也都是游刃有餘,雖然距離與時間不再像以往那麼長、強度大約剩3成左右,但我的狀況是,只要有動就會舒緩不少孕期的不適,感覺活力充沛許多。
還記得初期的時候,一動就喘,上訓練台也無力,直到第四個月後,在自行車上瓦數居然可以回到150瓦持平輸出,或是到這個月游泳配速也提升了15-20秒,甚至是加上肌力訓練,身體也都好舒服,小馬寶甚至在我ㄧ播放音樂時,會開心地手舞足蹈踢踢媽媽的肚皮(還是在抗議太吵也說不定)。
但這一週身體又自然的想多休息,不太希望有太大幅度的運動,連陽光也有點不想曬到。只能說,懷孕的過程,就是跟三鐵一樣,在尋找一個最佳平衡點,不論在動與靜之間、或在喜與憂之間,學習陪伴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過程,學習更多傾聽身體的聲音。
每個人都有第一次的經驗,而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學習如何當一位媽媽,同時維持運動員的夢想。
或許還需要很久才能回歸,但信念創造實相,保持堅定的心與柔和的愛,此刻,先學會怎麼樣當一位媽媽再說吧🥰
也放心,即使懷孕了,我們還是可以好好運動,當身體循環好=子宮循環好=寶寶發育好🥰
讓我們繼續好動下去吧❤️
ASICS
KEEN
#beamom #pregnant #20weekspregnant
#newmom #newlife #triathlon
#keepdreaming #nevergiveup
#ironmanshine
#馬甲妹的三鐵日記
#堅持夢想時全宇宙都會協助你去完成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萬萬想不到的舞步 #雲門舞集生活律動 https://youtu.be/QD9RdNYFkW4 兩姐妹的興趣很廣泛 除了唱歌、畫畫 再來就是跳舞 接觸過芭蕾 幼兒律動 來到雲門教室 完全不一樣 老師們真的好用心 不是制式的教學 引導孩子傾聽身體的聲音 享受肢體的韻律 激發無限的潛能 享受快...
「傾聽身體的聲音」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常常好食|健康制作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看板FITNESS - [心得] 傾聽身體的聲音,尊重慾望的選擇 的評價
- 關於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Sujit-Sauryayoga - 傾聽身體的聲音,讓瑜珈練習安全 的評價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常常好食|健康制作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瑜珈練習是什麼?」
是運動?是放鬆?是呼吸? A答案其實沒有對錯!感受因人而異
▲從盤腿坐正、脊椎拉長、肩膀放鬆、輕輕閉上眼、深呼吸,感受身體自然的位置。
透過專注的練習,你會發現上課前的混亂思緒將一點一點釋放,每一個吸氣、每一個吐氣都讓你的心更加沈靜。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可以面對內在、沈澱自我的空間&時刻
溫暖、舒適、簡單的生活,就是我們每天的小確幸
瑜珈練習可以釋放緊繃的都會靈魂,靜靜的就可以沉澱思緒,深深吸氣、慢慢吐氣,在穩定的練習中,每天儲存能量,了解真實的自我,想嘗試傾聽身體的聲音嗎?
很神奇的是透過60分鐘的時間,就能傾聽身體的聲音 #放鬆是要練習
喚醒體內每一個細胞,哪裡比較需要放鬆,哪裡需要訓練
然而⋯瑜珈的練習不能用說的,持之以恆的親身體驗,你才可以漸漸感受他的奧秘與帶來的美好!
-----
.療癒放鬆體驗:https://reurl.cc/mvnYyA
.每月課表索取:https://www.healthydiet.com.tw/column/117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Netflix上架韓劇「醫生耀漢」,它稱不上新片,是2019年的舊劇了,在此我不是要推這部劇,只是對於此劇圍繞著「疼痛」這個主題的探討很有共鳴。
拜此劇之賜,我發現醫院竟然有「疼痛科」這種門診,是我過去所不知的。
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要當疼痛科的醫生並不簡單,得要橫跨多領域的醫學專業背景,才能有效協助病患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我並非專業人員,若是資訊有錯誤,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啊!)
男主角是疼痛醫學的權威醫生,偏偏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罹患罕見的「先生性痛覺不敏感症」,不只感受不到痛覺,也完全接收不到溫度的刺激,意即不知道何謂疼痛和冷熱。
一個從小到大都不知何謂疼痛之人,竟然試圖了解疼痛,並努力為病患找出原因,聽起來是不是一種極為衝突的設定?
先不論男主角究竟能否對病患感同身受,但他對於疼痛的詮釋深得我心,他如此定義:「疼痛是身體對我們所說的話。」
意思是,身體有危險或異常的時候,會透過疼痛來告訴我們。
疼痛不過是個警訊,提醒我們身體已然失衡,需要做出調整,因此疼痛本身並不非壞事,而是確保存活的自然機制。
反觀與男主角一樣的疾病患者,大腦無法接受到疼痛的訊號,身體也就無法對周遭的環境做出適當的回應,通常都要危急性命的明顯症狀出現,才會得知身體出問題,因此這類患者的壽命大多很短暫。
由此可知,疼痛反而是值得感謝的一種禮物,讓我們知道太燙的東西不能碰、冷要加衣服避免失溫、痠痛需要休息、刺痛有可能是發炎要注意。
劇中男主角在接受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沒有無原因的疼痛。」
往往會去到疼痛醫學門診的,都是較為特殊案例的病患,已經去過其他科別門診,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出肇因。
劇中的醫生們面對這樣的患者,並非給個止痛藥,單純解決疼痛的感受就好,畢竟如此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疼痛依然有可能反覆發作。
他們得要試著抽絲剝繭,一步步排除單一因素,運用整體全面的角度,追根究柢去找出造成影響的是哪個身體系統病變,亦或是何種外在入侵的病毒。
這樣的過程,不禁讓我對聯想到「情緒」。
「疼痛」與「情緒」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皆為一種展現在外的表徵,差別在於,一個是身體層面,一個是心理層面,目的是讓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自身的狀況。
當疼痛出現,基於想擺脫不舒服的感覺,便會促使我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找出應對及調整的方法,以至於有機會正視過往習慣的身體使用模式,是否不符合目前身體所需。
因此疼痛絕非是來折磨我們,反倒是來協助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提供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畢竟人體是一個極度複雜且龐大的組織,縱使現代科技如此進步,仍有許多未能全盤解密的部分,即便同樣身而為人,也會由於基因、環境、飲食等因素而產生各自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身體運作機制。
比起無法時時刻刻觀察我們的專業醫生,也許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
唯有當我們有意識地覺察並與身體連結,才會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身體的解藥。
情緒亦然如此,常常我們都希望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趕快消失,就像我們祝福的話語總喜歡加上「快樂」兩個字,生日快樂、新年快樂、聖誕快樂、天天開心等,好似開心快樂才應該是常態,不屬於正向的情緒只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好通通離開。
當我們感到憤怒、失望、恐懼、傷心、焦慮、內疚等情緒時,絕非情緒本身是個錯誤,需要被擺平或消滅。
反而要恭喜自己,藉由情緒的發生,有了停下來檢視自己的機會,意識到必定是自己內在有某個議題存在,情緒才會被觸發。
進而向內探索,追本溯源找到困住自己的枷鎖究竟為何。
有可能是舊時未被處理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已不再能支持到自己的某個信念在作祟。
覺知就是一道療愈的光,埋在底層的根源才有可能被照亮,帶來自我轉變的契機。
當我們有意識地一次又一次超越慣性反應,同樣的人、事、物便不再會產生左右自己行為的情緒了。
既然聊起疼痛,就必須來推一下自己的Podcast單集,在「EP22. 疾病不是身體的枷鎖,反而提供釋放自我的線索」,透過節目搭檔馬妮陪伴媽媽治療癌症的過程,以及我們各自從身體上的症狀所察覺到的內在議題,一起來探討看看我們是如何讓自己「病由心生」的。
不論是疼痛還是疾病,也許都是靈魂想說的話,透過有形的身體展現出來,為我們帶來生命蛻變的可能。
你是否也曾經對於健康感覺到焦慮?
撇除現代人更容易發生的那些心理疾病,各種過敏、皮膚發炎、頭痛、關節炎、胃痛、腰背疼痛等等大家也都不陌生的吧!
在醫學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因為各式疾病資訊的頻繁流通,反而使得大多數人對於健康都有著隱隱的焦慮。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疼痛或是疾病,可能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會想著趕快消滅病原或是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背後更大的秘密。
若是更有意識地去覺察,也許會看見病痛真正想要傳達給自己的訊息。
而那些小病小痛也夾帶著身體寫給我們的情書,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面向好好愛自己。
如果看到這裡你也對這集的主題有興趣,那就趕快打開Podcast聽一下吧!
收聽連結放在留言處喔!
#瑜珈是很好與身體連結的方式
#因此選了這張照片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萬萬想不到的舞步
#雲門舞集生活律動
https://youtu.be/QD9RdNYFkW4
兩姐妹的興趣很廣泛
除了唱歌、畫畫
再來就是跳舞
接觸過芭蕾
幼兒律動
來到雲門教室
完全不一樣
老師們真的好用心
不是制式的教學
引導孩子傾聽身體的聲音
享受肢體的韻律
激發無限的潛能
享受快樂和自在
身體學會的
誰也拿不走
可以到粉絲團參加活動!
送十位小朋友免費體驗課程喔!
https://www.facebook.com/00FF77/videos/1310490746008816/?__tn__=-R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放下比較,專注自我 練完瑜伽,智翔居然也想統一了?! ft. Apple】
身為一個重訓愛好者,總是被說肢體有些僵硬
這次終於要來練瑜伽,伸展自己卡卡的肌肉啦!
隨著智翔愛運動慢慢進入尾聲
本週的第八集!一起跟著智翔進入博大精深的Yoga世界吧!
瑜珈(Yoga),源自於古印度哲學,梵文中也有「連結、結合、統一」的意思,瑜伽相信透過操作體位、冥想等技巧,可以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面與精神面的能力,達成身、心、靈的平衡與和諧,甚至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目前在世界盛行的瑜伽運動,已去除部分宗教與哲學的成分,以強調體位法的身體鍛鍊為主,可以用「現代瑜伽」來加以歸類。
像影片中Apple老師點出了我圓背的問題,源自於胸肌鍛鍊時,拮抗肌群的不足,導致胸肌太大,影響身形的平衡,因此透過伸展,以及微小肌群的鍛鍊,可以讓一般重訓時所會忽略到的身體部位強健起來,讓身體在強壯之餘,也獲得了平衡的力量,這在姿勢上、體態上都可以讓自己的身型更加完美,這也是瑜伽帶來的諸多好處之一。
而瑜伽的動作中,運用伸展肢體讓心情也獲得了平和,這種以生理影響心理的漸進過程,需要不斷地調節呼吸,去延伸,去拉長,瑜伽並非求快與劇烈的運動,在這當下,可以放下與旁人的比較,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上,慢慢的,也能夠去察覺到身體上每一塊肌肉的感覺,我想許多運動選手所說的傾聽身體的聲音,就是這種道理吧!到最後幸福感提升的時刻,那種內在飽滿的充實感,我想,這就是所謂身心靈的合一的感覺吧。
感謝這次影片由位於桃園區中山路上的響叮噹瑜珈舞蹈世界提供場地。想要找尋身心靈合一的瑜伽之道嗎?或是平常健身需要更多技巧來幫助身體平衡的好方法嗎?歡迎喜好瑜伽的市民朋友們一起跟著Apple老師,在瑜伽的世界裡找到內在的自我吧!
Apple老師目前是AFAA(美國運動體適能協會)、墊上核心(MAT Science)和個人體適能(Personal Fitness Trainer)的教官。在桃園全真、極限、健身工廠,台北台安醫院、Sofit授課。
#智翔愛運動
#放下比較專注自我
#身心靈一家親
#Yoga
EP.1【創新,傳統的華麗轉身 從CrossFit定義創新 ft. Poshu】https://npptw.org/Cj7Z3u
EP.2【準備充足,勇敢出擊 蘊含在勇氣之中的知所進退 ft. 范Sir】https://npptw.org/QdOpU4
EP.3【熱情,奔放的挑戰學習 中東肚皮舞初體驗 ft. Ivy】https://npptw.org/nbuRRY
EP.4【自由,突破框架完成目標 一起到公園街頭健身吧! ft. 朱俍華】https://npptw.org/PwmlWw
EP.5【尊重對手,全力拼搏 球場上最紳士的羽球運動! ft. 黃美菁】https://npptw.org/2MTNF4
EP.6【耐心,步上信念之路 智翔的撞牆期出現了?! ft. 葉日鴻】https://npptw.org/2QDkel
EP.7【信任隊友,互助互補 Cover隊友我不客氣了! ft. Max李】https://npptw.org/fDnsFn
👉|簡述:期待乾淨與健康的新桃園《九大政見願景》https://npptw.org/kWScg6
👉|簡智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ianzhixiangnpp/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訂閱我 YouTube ►http://bit.ly/2DUlsio
邀請你一起幫 Katie 的影片上字幕: http://bit.ly/38pwL14
女孩子們每個月總會有幾個特別不舒服、焦慮焦躁的日子,
給自己一個舒舒服服的經期舒緩瑜珈練習,
善待自己的身體、傾聽身體的聲音:)
請訂閱頻道,加入 Katie 的瑜珈旅程,讓我們一起深度練習:)
For more videos like this, subscribe to my YouTube channel!
想找 Katie 凱蒂
STAY CONNECTED WITH ME!
=========================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FlowWithKati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lowwithkatie/
歡迎來信: flowwithkatie@gmail.com
=========================
Song: Ikson - Spring (Vlog Music No Copyright)
https://youtu.be/EVGAjPzWHro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Sujit-Sauryayoga - 傾聽身體的聲音,讓瑜珈練習安全 的推薦與評價
傾聽身體的聲音 ,讓瑜珈練習安全、不受傷!】 同學 ♀️:老師,練習體位法的時候,你常常說#聽你的身體在說甚麼,可是身體又不會說話,要怎麼聽 ?... ... <看更多>
傾聽身體的聲音 在 看板FITNESS - [心得] 傾聽身體的聲音,尊重慾望的選擇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否已經詳讀置底文及精華區中的版規:(是,未詳讀即發問者刪文退回)
↑此行若未填或刪除,文章就會被刪除。
=============================================================================
在板上潛水也有些時間了,
雖然是去年才加入PTT,
但是這個板是我第一天就納入我的最愛的板...
常常時不時就來看一下大家分享的心得跟過程,
看著自己也慢慢變瘦..也想要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為了分享還去申請了新的網誌..(因為舊的一直開不了)
圖少少字多多網誌版:https://ppt.cc/Ktuc
以下是複製網誌
(若文章不符規定請告知,會自行刪除><)
這是我這一年來的變化...
從最顛峰的時期到現在應該也瘦了有11公斤...
小時候的我不是個胖子,甚至可以說太瘦,
但是因為上了五專跟著同學們吃吃喝喝,
不知不覺也在五年胖了十公斤,
體重來到60大關。
期間使用過一些減肥方法,像是
(1) 晚餐只吃燙青菜(不加醬)→一個月瘦了6公斤,但半年後馬上復胖
(2) 每天只吃兩餐(早餐跟晚餐)→兩個月瘦了6公斤,但恢復正常飲食後復胖
(3) 每餐計算卡路里,原則不超過1200→根本完全沒瘦,只是一直起起伏伏..
(4) 早餐只吃一根香蕉,中餐晚餐正常吃→這不知哪來的減肥方法,害我早餐到午餐之間
餓死了!!
因為怕死根本不敢吃減肥藥,就只會看網路或是看書學該怎麼飲食
之前看過一本「一定瘦」教大家進食的先後順序,
先飲後食,不餓即停
這個方法有些許受用,但是並沒有持續很久,
所以我的體重在兩年前正式突破60
但並沒有讓我想要減肥,
因為以前的自己覺得減肥很累而且會受到大家的關注,
妳要怎麼減呀?妳要吃什麼呀?妳用什麼方法呀?我聽那個誰誰誰說什麼很有效耶!
等等諸如此類的言語,我討厭聽到
我也害怕自己如果承認要"減肥"
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個"胖子"
所以我每次都只會在嘴上嚷嚷著說我想減肥~
但是每次都故意還是吃很多,來掩飾自己不是胖子(?)
真正開始「調整飲食」是去年開始,
為什麼說是調整飲食呢,因為我最初真的並不是想減肥,
只是某一天去吃吃到飽後,發現自己真的吃很飽!!! 很撐!!!很不舒服!!
所以我開始對自己的身體問,
為什麼要吃這麼飽?妳不累嗎?
從那次後,我開始體悟到其實「吃飯不用吃飽」,
於是那天後就開始訓練自己「吃八分飽」
每天便當開始減量,把裝便當的便當盒用小一點的,
就算裝得滿滿的也不會吃太飽...
這是最顛峰時期的我
真的超級可怕!!!!
但是當時我真的還不覺得自己胖...
因為衣服都越買越寬鬆,也開始穿內搭褲,真的很難發現自己的肥肉
當時身高一樣是163/60
體脂肪是 28~29%之間
腰圍78公分
之後開始調整飲食後,
我花了足足一年(甚至超過)的時間讓自己瘦了11公斤,
一開始變瘦的時候沒察覺,因為我只是覺得我在調整飲食,
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只要有"飽"的感覺了,我就會跟自己說不要硬吃了,
吃不完的東西就打包,或是下一餐再熱來吃,
所以公司的同事很多都會看到我早餐吃2/3然後剩下一些午餐再吃,
我的胃開始慢慢縮小,
原本要吃15~20顆水餃才會飽,
但慢慢地減少到12、10顆,
人家最注重的菜單,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在我身上都用不到,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如果強迫自己不能吃什麼,只會讓自己身體反撲...
等到瘦下來的那天就會想大吃大喝!!!
我在減量的過程中並不覺得痛苦,
因為我每餐都還是有吃"飽"
只是從過飽,變成現在7~8分飽,
一開始瘦的時候也沒人發現,
直到今年年初體重由54降到48,
才開始每個人見到我都說妳瘦了好多!!!
這是現在的我
我的瘦身方法沒有菜單,
沒有強迫自己運動,
但是我得承認我變得愛運動,
公司有提供每天30分鐘的運動時間,
可是大部分的同事都忙工作或是懶得動而白白浪費這時間,
但我只要可以運動的時間我就一定會去操場走30分鐘,
或跑或走,就是起來動一動。
還有一個改變是,
去年開始我愛上了爬山,
我好享受攻頂的成就感,
一路跟山友打招呼,
慢慢爬上山頂看到美麗的風景,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之前都是爬一些需要到外縣市的山,
像是鳶嘴山、馬崙山、火炎山、合歡山…之類的,
大概一個月1~2次,1次大山1次小山,
小山大概就是大坑4號步道,
從去年6月開始就有持續一段時間,
每個月這樣爬,
漸漸的我的運動量開始變多,除了爬山外也常常快走運動...
但是我真的也不強迫自己很累很累的時候還要動...
累的時候就改成散步,走個30分鐘~1小時,
只要讓自己動一動即可。
一直到現在,
我的體重維持在48~49也已經三個月了,
還是一樣秉持著飯吃7~8分飽,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是不要過量,
上個月去藥妝店量體脂肪已經是20.2%了
骨骼筋率31.7%
腰圍 59 公分
從瘦身到現在胸部cup完全沒減,
五月份才買新內衣,是一樣的size,
上個月看某節目一位醫師說,
想要瘦身不瘦到胸部,最重要的就是漸漸的瘦,循序漸進的瘦,
我想我應該符合所謂「漸漸的瘦」!
一直到現在久久沒看到我的人還是會很訝異我瘦了這麼多,
每個人都會問怎麼瘦的,
我真的也都只是講「飯吃七~八分飽」就好,
少吃多動!!!
雖然很多人不相信(還有鄰居謠傳我一定是吃了減肥藥?)
什麼鬼啊!!!!!
最好有減肥藥是要吃一年才會瘦的...
最後我想跟減肥的新手說
瘦身是一條很漫長的路,
千萬不要給自己設期限,
因為一旦設了期限,就有可能在達成任務後大吃大喝,
因為一旦設了期限,就有可能用盡各種錯誤的方法只為了快速瘦,
我在瘦身的過程中還是每天保持快樂的心情,
我不受體重影響,只專注在每一餐是不是確實只吃「八分飽」,
如果急於在短時間內變瘦,只會讓自己活在"不能吃不能吃"的腦波下,
學習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吧,尊重慾望的選擇,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是注意不要吃過量就好!
不要瘦一陣子,而是瘦一輩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19.135
大家人真好>///<
其實我以前超可怕的耶,
還被自己最好的朋友說笑起來很醜,
被班上同學說"醜得很均勻"之類等等的...
是一直到前年剪短頭髮後才開始有人說自己長得漂亮,
髮型應該也有點關係XDDD
我說不定還可以po的變美的勵志文之類的XDDDDDD
※ 編輯: angelxuan 來自: 114.38.52.216 (07/30 07:17)
謝謝你們>///<
這個…炸雞吃到八分飽還不胖應該有點難XDDD
每餐吃炸雞也會膩呀~哈哈
不過我說我的瘦身方法沒有菜單,
其實是指我爸幫我準備什麼便當我就吃什麼,家裡開餐館的,
晚上有什麼就吃什麼,
也是會常常吃青菜為了補充纖維質,
只是我不會忌口說完全不吃油炸類的,或是甜點,
我只要有想吃的慾望,我就會滿足自己…
只是不要吃過量就好
看起來沒有嗎T^T還是我萎縮了...
我上次考汽車駕照體檢的時候還到164耶!!!
哈~
哈哈,可是我也受限了只適合短髮耶Q_Q
我會找一天再po一篇「整形」史…
不過其實我沒有整形,純粹只有頭髮改變而已XD
謝謝>///<
好哦~一起加油!!
你也一定可以的XD
改天有空再來po一篇進化史,會比這篇更勵志XD
※ 編輯: angelxuan 來自: 124.219.33.45 (07/30 14:11)
謝謝>///<
真的!!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不過其實大家來逛這個版也會開始堅持做很多對的事!!
主要是持之以恆囉~一起加油!
可以呀,在版上交流都OK
真的!!
我其實這過程都沒有去量過腰圍,
上次去康是美量體脂肪的時候才順便量,才知道自己腰圍變小這麼多
不過因為之前沒有預計要瘦身
所以都沒有辦法拍腰部比對照,最多只能拍現在的XDD
所以就沒放哩!
※ 編輯: angelxuan 來自: 124.219.33.45 (07/31 11:16)
... <看更多>